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912章 这是沈安作的诗

北宋大丈夫 第912章 这是沈安作的诗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官家,占城使者到了。”

赵曙在打瞌睡。

天气太热,屋里弄几个冰盆,然后坐着就想打瞌睡。

那种昏昏沉沉,半睡半醒的状态真的很舒服啊!

陈忠珩的声音就像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显得有些缥缈。

“谁?”

赵曙缓缓睁开眼睛,觉得嗓子眼里干的厉害,声音沙哑。

这时候就能看出眼力见来了。

边上的内侍还在发呆,陈忠珩已经去取了温茶来。

“官家,占城使者来了。”

陈忠珩递上温茶,说道:“这时候冷茶伤身,还是温茶好。”

赵曙喝了一口茶水,嗓子里舒服多了,就微微点头,边上的内侍不禁暗自悔恨,心想某为何不抢先一步呢?

他在赵曙的身边伺候,但更多的是负责生活上的事务,不像陈忠珩什么都能沾手。人说没有上进心的内侍不是好阉人,他瞄着陈忠珩许久了。

“马上去。”

赵曙起身去更衣,陈忠珩自然不需去陪伴,就站在门外。

那个内侍趁机问道:“陈都知,您怎么知道官家要喝温茶呢?”

“设身处地。”

陈忠珩只说了四个字,内侍仔细想着,就觉得妙用无穷。

“原来是设身处地的为官家着想吗?多谢都知。”

陈忠珩嗯了一声,等赵曙出来后就说道:“官家小心脚下。”

赵曙只觉得肩膀和腰都不是自己的了,酸痛的厉害。

他一边艰难下台阶,一边感慨的道:“我本以为挖了半日不会有什么,可第二天就差点起不来,今日依旧举止艰难,想到那些农户日日如此,我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自己不干活,就不知道那活有多辛苦,我看天下的官吏每年都该下地干几日,实实在在的体验一番农户的辛苦。”

那内侍在琢磨着设身处地四个字,一直到了殿前才有些心得。

几个礼房的官员在等候,见官家来了躬身行礼。

那内侍正好想到了一招,就说道:“官家,可令天下官吏下地干活,不去的扣了俸禄。”

他最怕的就是被扣俸禄,所以设身处地的一想,就觉得这一招不错。

礼房的几个官吏愕然看着他,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

每年天下官吏都要下地干几天农活?

不去的还扣俸禄,这个有些过了吧。

你说那些闲的没事干的去就算了,忙碌的官吏怎么腾时间……到时候不分情由的扣俸禄,谁会服气?

赵曙没想到身边的人会突然来这么一句,他板着脸道:“滚!”

内侍傻眼了,等看到礼房官吏的面色后,就知道自己犯了错。

内侍干涉朝政不是新鲜事,比如说陈忠珩就偶尔会说些建议,但你别当着官吏的面啊!

大宋官员对内侍干政虽然没有明朝那么警惕,但前唐阉人能操纵皇位兴替的惨痛教训依旧还在脑海里回荡着,所以一旦出现内侍跋扈的苗头,那奏疏就会淹死赵曙。

“是陈都知……”

内侍才将开口,陈忠珩就跪地道:“他先前问臣为何做事稳妥,臣就说了四个字……设身处地。”

赵曙的目光阴冷的盯着他,听到这四个字后,这才面色稍霁。

那个内侍面如死灰,说道:“他撒谎!”

赵曙不是赵祯,他可不会心慈手软。

“拿了去!”

两个内侍过来,把内侍拖了出去,随即呼叫声湮灭。

赵曙看了陈忠珩一眼,颔首道:“你做事稳妥,朕知道。”

“多谢陛下。”

赵曙这是在施恩,殊为难得。

“让占城使者来。”

稍后宰辅们先来。在看到韩琦后,赵曙说道:“韩卿不是病了吗?”

他许了韩琦的病假,可这人怎么就来了?

韩琦说道:“臣请了沈安来诊治了一番,说是并无大碍,臣想着政事多,不敢偷懒,于是就来了。”

他是首相,若是告假的时间多了,权利就会被侵蚀。

权利啊!谁愿意放弃。

所以韩琦只要能走动,就不肯在家歇息养病。

“占城使者来了。”

占城使者被带了进来,行礼后奉上礼单。

这是规矩,朝贡时你必须要有所表示,一般就是本国的土特产。

“辛苦使者了。”

赵曙当然没兴趣去看礼单,使者也没指望他看。

“陛下,外臣此次来,是为了交趾的入侵……还有真腊。”占城使者看着愁容满面,“两国夹击之下,占城苦不堪言,还请陛下看在占城忠心耿耿的份上,派出援军。”

赵曙淡淡的道:“朕知道了,回头派出臣子去和你商议。”

啥米?

占城使者觉得自己的耳朵怕是出了问题,幻听了。

占城被交趾和真腊夹着,兵锋不利,每每被打的抱头鼠窜,所以每次来进贡大多会顺带求援。

以往大宋方面就是出言抚慰,敷衍了事。占城也知道大宋估摸着打不过交趾,但好歹牵制一下啊!于是贡献不断。

可这次竟然要仔细的商议?

我的天,大宋对占城的态度变了吗?

使者不禁抬头,热情的看了赵曙一眼。

这一眼让赵曙有些瘆的慌,说道:“就如此吧。”

使者告退。

韩琦看着他出去,说道:“陛下,交趾以前属于中原时,占城可是侵袭不休,比今日之交趾还要可恶。如今他们和交趾、真腊交恶,对大宋是好事,不可仓促出手,搅乱了三国之间的均势。”

地缘政治是门大学问,大宋和辽国、西夏是一个均势,而交趾和占城、真腊又是另一个均势。均势之下,局势有变,但却平稳。均势若是被打破,那就是风起云涌,血流漂杵。

赵曙点头,“朕知道,所以……沈安在家里带孩子乐不思蜀了吗?”

从儿子出生之后,沈安就化身为奶爸,恨不能出门都把儿子带着。

在这个时代,父子之间的关系再亲近也没有沈安这样的,外界对此引为笑谈。

韩琦笑道:“据说他还亲自给孩子换尿布。”

赵曙的眼角抽搐了一下,觉得沈安这个二十四孝老爹真是够了。

曾公亮凑趣道:“陛下,难道沈安的那个儿子有何不凡之处?”

是啊!沈安这般重视,说不定真有呢!

韩琦的话让赵曙笑了笑,“那孩子并无神异之处。”

古代生孩子总是容易出现异兆,什么红日入怀,红光三日不散,香气三日不散,有凤鸟起舞,有灵猴献上祥瑞……

若是出生时没弄成祥瑞,那就在小时候补上。

比如说司马光砸缸,这还不够,后面又斩杀大蛇,于是名声大噪。

沈安来自于后世,别说什么砸缸,那些孩子各种聪明或是神奇的表现都会被发布在网上,所以他对所谓的砸缸压根没啥好奇心。

以后的孩子比你牛多了。

韩琦看了赵曙一眼,说道:“官家,这个……沈安并无威胁。”

他觉得这是赵曙派出了皇城司的人潜入沈家去探查到的消息,就有些不满。

他韩稚圭可是恩怨分明的好汉,沈安才将救他与水火之中,他岂能坐视沈安被密谍盯着?

想想自己每天在家做的事情都有人盯着,然后报上来,韩琦就觉得难受,甚至是想发火。

赵曙愕然,韩琦却开始了跋扈的表演。

他上前一步,昂首道:“君臣一心首在信任,官家这般不信任臣子,臣子知道了会如何?还有,皇城司出面去探查臣子家,这个犯忌讳了吧?先帝在时就没有过……臣请官家好生思量,把皇城司的人撤了吧,不然人心都冷了。”

这一番话堪称是跋扈,也只有韩琦和包拯能这么直挺挺的说出来。

关键是这话扫了官家的面子啊!

皇帝不要面子的吗?你韩稚圭这么打脸合适吗?

曾公亮担心的看了一眼赵曙,发现他竟然面色平静,不禁大喜。

赵曙有病,这个大家隐隐约约的都知道些,所以很少去刺激他。

可韩琦这番话却过火了,曾公亮担心赵曙会发作起来,然后歇斯底里。

赵曙很平静,这代表着他的身体情况好转了许多。

“陛下的身体好了许多,可喜可贺啊!”

他情不自禁的说出了这话,韩琦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然后欢喜的道:“恭喜官家。”

欧阳修老眼昏花看不清,只能跟着随大流道贺。

赵曙冷冷的道:“是包拯说的。”

呃!

韩琦的慷慨激昂瞬间变成了尴尬,他左顾右盼,说道:“今日的天气不错啊!很是凉爽。”

这个不要脸的韩稚圭!

赵曙继续补了一刀:“人皆养子望聪明,却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一出口,韩琦不禁赞道:“好诗,好诗!”

这首诗文采不显,但通篇都是怜子之心,让人心生温柔。

曾公亮赞道:“看看史册,多少聪明人自作聪明,最后倒霉。或是太过聪明,掺和进了不该掺和的事里面,哎!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陛下这首诗说到臣的心里去了。”

大家想起赵曙前半生跌宕多舛,不禁都有些感悟。

若是当年赵曙不聪明,那么他就会少许多烦恼,也不会被折腾出那些毛病来。

赵曙轻笑道:“这是沈安作的。”

他满意的看到了宰辅们的面色变得越发的尴尬了。

你们尴尬了,你们不舒坦了,朕就舒坦了。

这一刻他和当年的赵祯生出了一样的想法。

……

大家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