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796章 土机床,弩机

北宋大丈夫 第796章 土机床,弩机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彦的家境不错。

他的父亲杨迪是个生意人,还是个行商,常年行走南北,眼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可就是这个眼界让杨迪和杨彦父子之间爆发了一次冲突。

“你从太学出来时,为父觉着你跟着待诏专心学业,科举自然有望……”

杨迪端着茶杯,眉间依旧平静。

“整个冬天你都在武学巷里转悠,为父在期盼着,期盼着待诏能开个好书院,可他竟然要以杂学为主……”

杨迪的眉间多了怒色:“为父早些年走南闯北,见过多少读书人?那些人无不是以科举、以做官为目标去苦读,而你呢?先前有人给为父说,说是邙山书院里,杂学和儒学要平分秋色,这不妥!”

“爹爹,为何不妥?”

杨彦觉得这是偏见。

“科举考什么?”杨迪觉得儿子还是太过于感情用事了,“科举考的是文章诗词,杂学里可有?没有。别人学十个时辰的儒学,你只能学五个时辰,你可考得过他们?”

杨彦低头,杨迪以为他是有所觉悟,就欣慰的道:“读书所为何来?不就是为官做宰吗?别听他们说什么学问,学问就是个敲开宦海之途的东西。所以……去太学吧,就算是不去太学,也可以去别的地方读书,一心苦读,下一科为父就期待着你能鱼跃龙门……哈哈哈哈!”

他笑的极为畅快,觉得自己给儿子铺就的道路无比正确。

“爹爹,孩儿此生许了杂学。”

呃!

杨迪的笑声停住了,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颤声道:“你……你莫不是疯了?”

杨彦认真的道:“爹爹,孩儿没疯。您不知道何为杂学,孩儿跟着待诏学了许久,连皮毛都没学到……”

“那还学它作甚?”杨迪痛心疾首的道:“为父常年在外挣钱,却疏忽了你的教导,如今归来却悔之晚矣!”

父母忙着挣钱而疏忽孩子的教育,这等事屡见不鲜。

“爹爹,您这是功利!”

他喜欢家人能坦诚,能抛弃功利去看问题,正如同沈安在教导他们时说的那样:在学问面前,道理最大。

“功利?功利怎么了?”杨迪怒道:“为父见过的人,商人行商谋求赚到最多的钱,农人下地谋求收获最多的粮食,官吏做事,谋求最快升官……谁不功利?”

“可杂学不功利!待诏不功利!”

杨彦梗着脖子说道:“杂学弄出了望远镜,弄出了神威弩,弄出了金肥丹……无数的好处都从杂学而出。待诏从未因此而炫耀什么,他只是默默的呆在那里,教导我们怎么去重新认知这个世界……爹爹,我们不功利!”

杨迪知道神威弩,也知道金肥丹,所以他有些愕然,然后不自在的道:“可那不是进士。”

在他的世界里,行商再艰苦也要扛着,只为能让妻儿衣食无忧。神威弩很厉害,金肥丹更是惠及无数农户,可这些和做官有啥关系?

“唯有进士方能为官,此事无需再说!”

杨迪拂袖而去。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止步回身,“为父这些年真的是疏忽了对你的教导,钱一辈子都挣不完,如此为父就在家多待一阵子,就算是把生意搬到汴梁来也行,好歹要让你成材才好。”

“孩儿不想去科举!”

杨彦想起了当初自己发誓此生许给杂学的场景,就坚定的道:“连皇子都学杂学,爹爹,孩儿为何学不得?”

“皇子?”杨迪冷冷的道:“如今他进了宫,到哪学去?你好生待在,为父去找人问问哪家的先生好……”

他急匆匆的去了,等在城中转了一圈,带着十余个先生的信息回来时,却发现儿子不见了。

“小郎君背着个包袱跑了。”

我……

杨迪勃然大怒,当即就想去书院找麻烦,却被妻子给劝住了。

“某把生意弄回来,以后就看着大郎读书!他不考中进士,某死不瞑目!”

千年来的父母都是一个样,望子成龙的心从未变过。

随后杨迪先是敲定了以为先生,家中更是弄了一间书房来给他教授杨彦。

“沈待诏人不错。”

他的妻子有些忧郁的道:“就怕大郎不肯回来,到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

“妇人之见!”杨迪皱眉道:“这关系到大郎的前程,由不得他!”

他带着两个仆役,气势汹汹的就去了武学巷。

巷子口有几个男子站着聊天,目光却很警惕的扫了他一眼。

“去哪?”

杨迪心情不爽,就说道:“这里难道不许人走?”

话一说完他就后悔了。

几个男子的眼中多了冷色,缓缓走了过来。

行商的第一信条就是别惹事。

可今日杨迪却有些忘形了。

这几个男子看着很彪悍,却没有泼皮的那种气息。

是官家人!

杨迪动都不敢动,堆笑道:“小人的孩子在里面的邙山……邙山书院读书。”

说到邙山书院他就觉得膈应,这个名字不是咒人是什么?

邙山都是坟堆,埋死人的地方,邙山书院里是埋啥的?

几个男子的眼中多了惊讶,其中一人问道:“你儿子是谁?”

杨迪松了一口气,“小人的孩子叫做杨彦。”

男子打量着他,良久说道:“只需一人进去。”

“多谢。”

看到这个架势之后,杨迪此刻心急如焚,担心儿子是不是被牵扯进了什么危险的境地里。

他堆笑着拱拱手,然后脚下悄然加快。

再胆小的男子,在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时,都会化身为勇士。

这一刻杨迪敢和任何人拼命!

他一路到了书院前,大门外站着两个大汉,见他过来就问道:“哪来的?”

至此杨迪已经是浑身发冷,他拱手道:“小人杨迪,来寻自家的儿子杨彦。”

“杨彦?”

一个大汉皱眉问道:“可有此人?”

另一个大汉说道:“有,还颇受沈安看重。”

“你来寻他作甚?”

两个大汉的神色依旧冷冰冰的,若非是杨迪见多识广,怕是要吓尿了。

“小人家中有急事……”

杨迪此刻只想见到儿子,看到他平安才放心。

“等着。”

一个大汉进去通禀,稍后出来说道:“进去吧。”

进去之前他被搜了一下身,这让杨迪更加的没底了。

邙山书院不小,一眼看不到边。

按照杨迪的理解,也就是沈安才有这个财力置办下这等产业,再过十年,汴梁城中的地皮价格会猛涨,到时候沈安只需把书院卖了,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果然是财神啊!

他被带着去了后面。

一排排校舍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绕过这里,后面是一些大房间。

这里就是实验室。

杨迪被带到了一个大房间的外面,却不给进去。

房间的中央摆放着一个土机床,边上有一个学生在转动转盘,带动一个工件在高速转动。

工件的前方是一个虎钳,虎钳上夹着刀头。

弩机的粗坯很难打造,主架是铸造而成,剩下的都需要切削敲打加工,还有钻孔。

“望山和牙,还有刀……这些都要求精准,原先的工匠是一点点的试,可杨彦弄的这个东西却能一步到位。”

沈安在介绍着情况,而边上站着的竟然是包拯和富弼。

杨彦小心翼翼的操纵着刀子,被切开的碎屑不断钻出来,然后落下。

“换人!”

转动大盘子的学生满面通红,喘息如牛,边上的吴桐赶紧叫停。

第二人上前,富弼说道:“老夫带了几个孔武有力的悍卒来此,他们的力气大,要不让他们来?”

沈安摇头道:“这个转速有讲究,太快太慢都不好。学生们是弄惯了知道分寸。以后某想着弄个水力的,这样转速大致恒定,而且力量也会大很多。”

虽然是土车床,但沈安也一丝不苟的让学生们测试了各种转速下加工的情况。

目前是青铜还好,若是加工钢铁,人力就显得有些辛苦。不过水力驱动装置正在研究中,沈安不担心这个。

他只是把一个方向丢给学生们,让他们往下面琢磨,自己当了甩手掌柜。可这些学生们却给了他惊喜,许多好东西都在萌芽之中。

就如同是坦克的诞生,若是没有一战时的战壕大战,以及那些密集的火力,坦克大抵会晚许多年才会被人发明出来。

那是战争逼出来的发明,若是有人提前点一下,给个方向,那结果自然就不同了,说不定战争的胜败都会发生改变。

而沈安就是提前给出了方向,然后含笑看着一项项成果在酝酿中,就像是孵蛋,更是在作弊。

有了这些方向的指引,邙山书院将会孵化出无数在这个时代堪称是宝贝的发明,然后用这些宝贝去强壮大宋。

而土机床现在就算是初步出了成果。

“要很大的力气?”包拯想去试试,沈安赶紧拦住老爷子,“您就别去了,免得闪到腰。”

“老夫一只手就能拎起包绶!”

包拯不肯服老,沈安苦笑道:“这个……有学生被拉脱臼过。”

他指指自己的左肩部,包拯这才消停了。他看着那些学生,叹道:“都是孩子呢,就跟着你弄这些东西。他们不去做文章诗词,怎么去科举?哎!都是有志气的。”

人人读书都是奔着做官去的,这些学生却义无反顾的跟着沈安白手起家,重铸杂学的根基,这份勇气真的很难得。

门外的杨迪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包拯,富弼……

这二位宰辅竟然在看着自己的儿子在弄那个什么东西……而且很认真。

这是什么?

在进来的路上,杨迪想过无数种可能性,可偏偏没想到会是这个场景。

大郎弄的是啥?竟然能让宰辅们都要关注。

……

感谢书友“夜亂天”打赏盟主,时隔半个月,爵士又看到了大丈夫的新盟主。心情巴适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