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778章 钉上棺材板的一角

北宋大丈夫 第778章 钉上棺材板的一角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庆宁宫中,要过节的气氛很淡。

从赵顼出阁开始,庆宁宫中的人都在欢呼雀跃,庆幸自己迎来了新主人。

可就在大家欢喜的时候,赵顼第一次参政就弄砸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禁足的事儿还是让大家感觉到了。

“这不是个好兆头。”

乔二面色严肃的找到了王崇年,说道:“大王可有对策吗?”

冷风吹过,王崇年的笑容依旧,很傻很天真。

“你自己去问吧。”

乔二笑了笑,嘴角微微撇开,“可大王最近对某却有些不满……”

“呵呵!”古往今来,呵呵这个笑就让人觉得脾气暴躁想打人。

乔二就是这般想的,他握紧拳头,“你是在讥讽某吗?”

王崇年看着他,“大王正在不高兴,你想让某倒霉吗?”

两人相对而视,边上路过的人赶紧避开,生怕被这两位大佬恨上了。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本来无事,但掺和了就是事。

“有人说我这是多此一举,王翊善如何看?”

书房里,赵顼的目光中带着些许焦躁。

王陶四十多岁,但须发乌黑,看着颇为端庄稳重。

“大王可是为了禁足之事?”

赵顼摇头。

“禁足之事我并未放在心上,可废除神勇军却让我有些不安。”他皱眉道:“那些将士们怎么办?而且此次开了先例,以后会不会有人想着用这个来威胁控制武人?”

“您竟然想了这个?”王陶含笑道:“武人有三衙和枢密院掌控,若是有人要动他们,先得过了这两关。枢密院和三衙不会同意这等事,您放心好了。”

“目前是不会。”赵顼端坐在那里,微微而笑:“可以后呢?”

以后?

王陶有些不解的道:“大宋国祚绵长,君王仁慈,臣子……臣子……必然不会出现那等事。”

“你终究还是要脸的。”赵顼突然笑了起来:“臣子如何,你我都心中有数。这样的大宋未来如何,我有数,你却不知道……”

王陶为人端正,这是赵曙让他担任翊善的缘故,目的就是规劝皇子。

可现却反过来了,赵顼的一句我有数,你却不知道,让王陶有些怒了。

“大王,大宋的未来如何姑且不论,您当前的首要便是读书观政。”他缓和了一下语气,“朝政从不简单,您一出阁就和官家和宰辅们对着干……大王,恕臣直言,您还年轻……”

他低头拱手,话里的未尽之意让他觉得赵顼会发火。

你还年轻,官家和宰辅们的经验更丰富,比你更擅长处置这些事务,所以您还是消停了吧。

“你……算是直臣。”赵顼没有生气,“文官轻视武人,他们如何会为了武人着想?神勇军一出事就喊打喊杀,恨不能把那些将士都赶到不毛之地去,那是什么意思?”

“”大王,武人跋扈,不可不防啊!

“你依旧没有新意!”赵顼摇摇头,“武人跋扈武人跋扈,你们说了多少年?可武人跋扈你们想过如何解决了吗?”

王陶想都没想,“枢密院调遣、三衙掌控、临战调派将领统军……”

“可打赢了吗?”赵顼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是一次考核,他想看看这位老先生的思路。

如果这位老先生迂腐不堪,那以后他自然会用别的方式来和他相处。

他端起茶杯,微微挑眉,正好看到门外的乔二。

都不省心啊!

他笑了笑,觉得庆宁宫这个小地方真的是……怎么说来着?

沈安当年说过一句话,“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用在此时再应景不过了。

“败多胜少。”王陶苦涩的道:“这些年……大宋大多是败绩,后来……最近几年还好……”

“怎么好的?”

乔二走了,王崇年出现在门外,这是有事的意思。

可今日是赵顼和王陶之间的第一次正式谈话,关系到庆宁宫的格局,他不准备搭理外面的事。

再说都被禁足了,还有什么事能大过此事?多半是宫中那些人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王崇年想让自己处置。

哎!

这一刻他感受到了身边少个女人的坏处。

如是有个女人在,这些事大可交给她去处置。

这便是男主外,女主内。

王陶叹息一声,抬头道:“臣想起来了,这几战都有沈安的身影……不是他做主,就是他在场,想来都和他脱不开关系。”

这人还不错,不狡辩,这是美德,也是和睦相处的基础。

“沈安承袭了沈卞的北伐思路,一心想重振大宋的兵马……”王陶很坦然的道:“可辽人太强大了,就算是重振了兵马又能如何?难道大宋真能北伐?真能去夺回幽燕?臣以为不能。”

这人坦诚的连圆润的话都不会说,直挺挺的姿态让赵顼有了些火气。

“那大宋的未来怎么办?”

赵顼放下茶杯,年轻的脸上全是不满。

王陶迟疑了一下,“臣也不知道……”

“好吧,你很诚实,这一点我取了。”赵顼不希望来个老油子,比如说刘展那种,“可在我的身边做事,你得要有进取心。”

“进取心?”王陶有些茫然。进取心这个词多久没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公事让他忘却了那些危机,此刻被赵顼点出来,他觉得有些混乱。

“大宋的危机……臣……大王。”他起身拱手:“此刻您只是皇子,这些事自然有官家为您解惑。”

这等战略问题他不觉得该出现在自己和赵顼之间的讨论中。

这是个没啥进取心的官员,端庄有余,可以做先生。

“大王。”门外的王崇年终于忍不住了,进来说道:“官家回来了,让您过去一趟。”

赵顼起身道:“今日就说到这吧。”

“是。”王陶知道今日的谈话算是失败了,不过他并不准备改变自己的立场。

出了庆宁宫,王崇年跟在后面低声道:“大王,王翊善端正人尽皆知,要交好才是。”

“你不懂。”

赵顼说道:“他的格局不大,可这是庆宁宫,”

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身边人最好要积极些。”

到了垂拱殿,赵曙在,宰辅们也在,沈安竟然也在。

这是有事。

赵顼进去行礼,抬头就见父亲面带微笑,很满意的那种。

“刚才我等去了神勇军!”

赵曙有些难为情,但更多的是喜悦,“神勇军的将士忠勇。你当时说解散神勇军会影响军心士气,朕不以为然,可先前决定留下神勇军之后,军中欢呼,将士们皆愿意效死,此间你立功不少。若非是你的坚持,神勇军早就被解散了……”

赵顼心中欢喜,说道:“陛下,臣当年曾见过军中操演,也见过将士们袒露心迹,所以知道忠心来源于尊重,来源于目的。尊重他们,用崇高的目的去鼓舞他们,这才是忠心的根本。”

尊重和崇高的目标历来就是军队的战斗力倍增器,可大宋却丢掉了这个倍增器。

今日赵顼重提此事,让人不禁心中一惊。

“官家……”

宰辅们在看着赵曙。

这事儿可不能轻率啊!

若是听从赵顼的建议,从此把军队的地位抬高,那文官算是什么?

而且武人崛起,以后会不会重演前唐的那一幕?

君不君,臣不臣,乾坤颠倒,太阿倒持……

赵曙知道阻力的来由,但看着长子那倔强的模样,不禁就笑了。

“今日诸卿都看到了神勇军的将士们是如何的忠勇,如今大宋外敌环伺,内部也不安宁,怎么办?”

赵曙的面色渐渐冷漠,“速手无策?还是无所谓,坐观其变?”

“臣等不敢。”

后人大抵很难理解此刻大宋文官对武人的厌恶和警惕,但如果去看看唐朝中后期和五代十国的历史,就知道是为了什么。

武人跋扈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啊!

武人跋扈,国将不国!

这是经过无数惨痛的例子得出的答案。

臣子们不说话,赵曙满意的说道:“大宋军队统御出自三方。枢密院调兵监察;三衙管辖……临战调派将领统军,如此之下武人还要谋反,那说明什么?”

他起身说道:“那说明朕和你等都失职了,活该!”

卧槽!

沈安万万没想到赵曙竟然会说出这番话来,堪称是振聋发聩,让人振奋。

这位帝王尽竟然这般想吗?

三方制衡都无法控制军队,那真的是活该灭亡。

这话说得当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韩琦等人心情复杂,但却知道这话一点都没错。

若是旁人说出这番话来,他们自然要呵斥。可这是皇帝啊!

皇帝占理就能无限压制群臣,否则就是傀儡。

赵曙自然不想做傀儡,所以目光冰冷,就等着看谁跳出来。

沈安出来了,赵曙无奈,知道自己想敲打群臣的心思算是白费了。

“陛下英明!”

沈安毫不知耻的拍了马屁,同时也是举双手赞同赵曙的话。

“陛下,三方制衡已经足够了,再把武人踩到泥地里,以后谁愿意为了大宋效命?”

赵顼出班来补了一刀,和沈安前后一起,把那块棺材板给钉死了一只角。

赵曙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既然敲打不成,那就顺水推舟吧。

“此后军中的将士们应当得到尊重。”

赵曙的话让沈安不禁喜上眉梢,他和赵顼相对一视,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坑人的感觉真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