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733章 苏御史狂喷御史台

北宋大丈夫 第733章 苏御史狂喷御史台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所事事!”

“是啊!”

沈安一低头,避过了老包的铁砂掌,然后堆笑道:“包公,您这是告假了?”

包拯穿着官服出来的,他瞪了沈安一眼,“听说大王昨夜杀敌了,可是真的?”

“杀了一个。”

沈安就知道这事儿会引发些争议,不过他不在乎。

“有人说你是佞臣,大王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之下,变成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子……”包拯意味深长的道:“注意,他们说的是皇子,而不是帝王。”

“这是在挑拨官家父子的关系,无耻!”

沈安一脸义愤填膺的模样,若非是熟悉他,老包觉得自己铁定被骗。

他定定的看着沈安,可沈安何等的功力,脸上的义愤填膺丝毫不变,若是再进化一步,就和窦娥一个段位了。

“你啊你,就是顽皮!”

包拯负手往里走,一路上那些倒地的文人在惨叫呻/吟,见他进来,有人举手求救:“包公救命……”

包拯干咳一声,压根没搭理,若非是要顾忌身份,他都想踩上一脚。

“听风就是雨,不好生读书来堵门,不问情由就来找麻烦,吃饱撑的!”

旋即包拯对这些文人的评价就传遍了汴梁。

而包拯却有些头痛沈安的执拗。

“大王还年轻,你现在急什么?等他大些了,二十来岁时再让他经历这些不好吗?”包拯一番苦口婆心,可沈安却闷声不响的坐在那里,“怎么不说话?”

“包公,那些人只是担心出现一个强势的帝王罢了。”沈安对此看的很清楚,“什么年轻,汉武多少岁登基的?帝王就没有年轻,只有愚蠢或是聪明。”

刘彻十多岁就登基了,照样大有作为。

包拯端起茶杯,淡淡的道:“当时还有窦太后,刘彻当时和先帝一般。”

窦太后就是刘彻头顶上的阴云,压得他没法喘息。赵祯的头上就是刘太后,压得他绝望。

包拯决心给这个小子一些教导,他喝了一口茶,眉头就皱了皱,觉得还是茶膏好喝:“汉武登基后重用儒术,旋即被窦太后打压,那时儒家艰难啊!可那些先辈并未退缩,而是和汉武共度时艰,最后才有了儒学在前汉的兴盛,延绵至今。”

他放低了声音,“那些先辈都知道蛰伏和隐忍,你急什么?大王急什么?”

这是用儒学的先辈来教导沈安,做事要稳重。

“辽人在,西夏在,交趾在……”沈安目光炯炯的道:“包公,这是外患,还有内忧,您作为三司使应当知道大宋现在的麻烦有多大……”

包拯叹道:“是,三冗最终会在三司这里现形,全是耗费啊!不过不能急切,慢慢来,急了容易摔跤。”

“是。”沈安答应了,但随即就说道:“要解决内患,必然要革新,到了那时,辽人和西夏人不会坐视大宋强大,他们会来袭扰,甚至会发动进攻。所以大王昨夜杀敌,有安抚武人的功用,否则官家早就发怒了。”

大宋渐渐有些变化,这个变化宰辅们察觉到了,他们有些不安。

赵曙也察觉到了,在默然。

他默然归默然,但暗中却在收拢兵权。

前唐那些皇帝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有兵权的是帝王,没兵权的是傀儡,赵顼的行为对皇室又好处,赵曙肯定会默许。

包拯沉默,起身往外走。

沈安以为他是生气了,就赶紧跟上去解释。

“包公,这些事某计算过,只要一步步的走,用外部的威胁来集聚人心……”

包拯摆手,回身看着他,有些无奈的道:“你也大了,主意不错。”

他露出了微笑,“那些人……先前程颢去进谏,和苏轼碰上了,两人在官家面前引经据典,听呆了老夫和宰辅,最终不分胜负,不过官家并未表态。”

赵顼杀敌之事还是发酵了,连程颢这位大神都出面进谏,可想而知其他人的反应。

“那些人放了吧。”

包拯看着那些被逼着站在墙边吹冷风的文人,就觉得有些恶心。

“整日无所事事,就知道嚼舌头,读书读到哪去了?”包拯厌恶的道:“读到女人的身上去了吧!无聊!”

沈安旋即就去了御史台。

“……不是某吹嘘,程御史,来,他们说你文章了得,苏某在此,咱们来比比,若是不敌,苏某甘愿卷铺盖回眉山老家,永不出仕,你可敢吗?”

“无礼!”

“什么无礼?某的礼好得很,当年欧阳公就夸张过,说某的礼仪无懈可击,可以不用演练去见官家了……你若是觉着不好,那就……你写一篇文章,某写两篇……可敢吗?”

苏轼和程颢把战火从宫中燃烧到了御史台,两人一番争执后,苏轼占据了上风。

沈安干咳一声进来,众人不禁退后一步。

“退什么退?”有人不满的道:“这里是御史台,还怕他不成?”

“天知道他的功劳还有没有……哎!你别退啊!”

沈安一进来,官吏们就有些心虚的后退,可见这厮的威慑力有多强大。

“安北,你怎么来了?”

苏轼大大咧咧的道:“走,喝酒去!”

“咳咳!”沈安干咳两声,觉得这货真的是在作死。

这是御史台,不是你家。哪有上衙时间去喝酒的?被人弹劾了就是失职。

御史被御史弹劾……沈安觉得这个画面一定会很美。

边上有几个官员目露异色,显然是在打这个主意。

“怕什么?”苏轼依旧豪迈的道:“都是好兄弟,一起喝酒!”

你迟早有一天会被所谓的兄弟给卖了!

沈安想捂额,或是一巴掌拍死他。

“安北。”

就在他觉得苏轼不适合官场时,老丈人出来了。

“丈人。”

沈安被杨继年捉到了自己的值房,老老实实地听训。

杨继年板着脸道:“大王那边……你尽到本分就是了。”

这是担心他吃亏,沈安领会了精神,“是。”

答应是一回事,做不做是一回事,这一刻沈安深刻领悟了什么是滚刀肉。

“苏轼那里……”杨继年看来也很头痛苏轼的性子,“他是个豪爽的,可御史台里的人良莠不齐,让他小心些吧。”

“是。”

沈安接着去了苏轼的值房,把杨继年的话转告了。

苏轼豪爽的道:“怕什么?大多人还是好的,安北你放心,某善于揣摩人心,不会吃亏的。”

沈安又叮嘱了几句,然后回去。

出了值房他就看到了程颢。

程大神拱手道:“待诏可知天地之变化吗?”

苏轼送沈安出来,闻言就笑了起来。

程颢皱眉看着他,“不知礼。”

苏轼是有些失礼了,但他却捧着肚子笑了半晌,然后说道:“杂学里就有关于天地变化的东西,程御史这是要和安北探讨一番吗?”

程颢面色不变,含笑道:“君子之学,必先明理方能治学,理不明就走错了路,待诏当勉之。”

他拱拱手,对苏轼微微颔首,然后转身回去。

这位大神很从容啊!

而且他竟然不动怒,不管是苏轼的碾压还是挑衅,他一律不动怒。不说别的,这份养气功夫让人惊讶。

“他在暗示你。”苏轼说道:“他直接点了大王,说是被你带歪了,走错了路,你怎么不反驳的?”

“反驳什么?”沈安觉得大神的风范不错,就装了装云淡风轻,“他说他的道理,某说某的道理,耍嘴皮子没意思……”

“不舒坦!”沈安觉得自己不适合这等装比的风格,就恢复了原貌:“某的道理弄出了多少宝贝?他的道理弄出了什么?”

“是啊!”

苏轼恍然大悟:“杂学弄出了好些东西,不管是神威弩还是什么,都是利国利民的宝贝,可他们却只知道耍嘴皮子……谈什么天地,先把肚子哄饱了再说吧。”

苏轼有些大彻大悟的意思,沈安正在为他高兴,就见这厮一拍脑门,“某又有了!”

“滚!”

沈安出了御史台没有急着走,而是侧耳听着。

果然,没多久里面就传来了苏轼的大嗓门:“程御史,来,咱们来说说,杂学弄出了神威弩……你的学问弄出了什么?可能利国利民吗?”

门子看着沈安,赞道:“苏御史果真是英雄了得,一人舌战御史台,厉害啊!”

沈安唯有苦笑。

苏轼这货一来御史台就用他的大嘴巴为沈安站队,得罪了无数同僚,堪称是史上最快得罪同僚的御史。

不过他真的是够兄弟啊!

沈安一路晃悠,到了皇城外就说请见皇子。

他觉得会被拒绝,果然被拒绝了。

来拒绝的是王崇年,他依旧笑得很傻很天真,可眼中却有些惊惧之色。

“待诏,圣人发火了,大王……大王……”

“你别说了。”沈安知道赵顼要倒霉了,竟然有些暗爽,“某在这里等着,如是还不行,就让他来请教,某教他好办法,保证能让圣人消气。”

“那现在不能说吗?”

王崇年有些急切。

“你听不得!”

沈安教导道:“许多事都是祸从口出,不,是祸从耳入。”

王崇年一个激灵,傻笑道:“多谢待诏,小的这就去回话。”

他一路狂奔回去,刚到庆宁宫,就见外面多了些生面孔。

“站边上去!”

任守忠亲自看守大门,眉间多了些愁色,仿佛是在为了赵顼而担忧。

里面,赵顼束手而立,高滔滔正在抹泪。

“你说你……人家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倒好,跟着去杀人,杀了人还喝酒……”

……

第一更送上,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