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689章 不要脸的沈安

北宋大丈夫 第689章 不要脸的沈安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汴梁城经历了一次用工荒的震荡,到现在后遗症依旧存在。

“看看那个,他就是掌柜,自己出来送货。”

“还有那个……那个是老鸨芬芬,很美吧……”

“拜别妈妈。”

一家青楼前,一个女人盈盈拜倒。而在对面,一个丰腴的女人冷哼道:“都想着回家种地,可你回家作甚?难道你爹娘还能让你下地种田?”

那女人起身道:“我爹托人传来口信,说家里如今不差养我的钱粮,这些年苦了我,回头就找个人家嫁了……”

丰腴女人别过脸去,“如此你就去吧,只是莫要后悔。再回来时我这里可不收。”

“是,多谢妈妈这几年的照拂,我这便去了。”

女子背上包袱,边上来了个年轻人,说道:“姐,快些,咱们明日就能到家。”

“好。”女子伸手拂去年轻人肩上的东西,眼中含泪的道:“回家。”

丰腴女人呸了一声,然后默默的揉揉眼睛,再抬头时,就见一个男子近前,她马上就笑了起来:“张衙内来了……快请进。”

男子看着她,挑眉道:“谁接待某?”

丰腴女人咬牙道:“奴,当年奴琴棋书画都无所不精,只是近年不出来。罢了,从今日起,奴就开始……”

苏轼唏嘘道:“安北,这个老鸨颇有名气,以前多少人想一亲芳泽……可惜却不能。如今你把金肥丹弄出来,让汴梁少了许多人,机会反而出来了……”

“什么机会?”

沈安觉得苏轼这货的眼睛在发光。

“芬芬……”

苏轼整理了一下衣冠,露出了自认为最洒脱的笑容,然后招手。

那丰腴女人看到是他,也是两眼放光的喊道:“苏相公……”

呃!

苏轼瘸着脚走了过去,和那女人双手紧握,仿佛是失散多年的……

“兄妹!”

沈安摇摇头,一路去了宫中。

稍后苏轼就打马狂追而来。

“安北,记得问问某的去向啊!”

“好。”

苏轼依旧在休息之中,这厮能在这等时刻还记得自己的前程,沈安觉得还不算是无药可救。

“见过待诏。”

迎他进宫的内侍明显的恭谨了些,眼神都不对了。

这啥意思?

沈安觉得这个眼神让人有些瘆的慌。

那内侍在前面引路,不时回头看一眼沈安,欲言又止的模样让人很是纠结。

“这是怎么了?”

沈安终于忍不住问道,内侍放缓了脚步,“待诏您弄出了金肥丹,让某却后悔死了。”

“为何?”

沈安不明白这个因果关系,觉得宫中的人真的都有毛病。

内侍纠结的道:“当年某进宫就是因为家中的粮食不够吃,那时若是有金肥丹,某说不得就已经娶妻生子了。”

竟然是为了这个?

沈安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郁闷,等见到赵曙时,这位皇帝看着也不高兴。

这是什么意思?

沈安觉得今天的人都有毛病。

韩琦的额头好像肿了一块,看着很是狼狈。

“先前老夫从家中出来被人堵住了,那些人叫喊着,让老夫答应扩建太学,老夫怎好独断?只是搪塞,最后被一个老妪挥拳……”

堂堂首相竟然被一个老妪狂殴,这事儿说出去丢人啊!

曾公亮看着也好不到哪去:“老夫家也被围堵了,那些人说若是不同意扩建太学,就每日来围堵,巡检司的也拦不住,那些老妪老汉往他们的脚边一趟,双眼翻白,连老夫都被吓坏了。”

啧啧!

这就是碰瓷啊!

你曾公亮答应不答应,不答应每天就有人倒在你的面前。

欧阳修捋捋落在耳边的长发,很是矜持的道:“老夫今日走的是后门,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活学活用才是……只是那些百姓为何这般疯狂?”

韩琦捂着头上的包,恼火的道:“此事要问沈安。”

三个宰辅都倒霉了,这事儿不好办。

沈安干笑道:“此事吧,那些百姓都想让自家的子弟进太学,可太学就那么大,而且此事郭谦和下官都不敢自专……”

“于是就怂恿那些百姓去找宰辅的麻烦?”

赵曙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此事朕知道了,太学之事……需要多少钱粮?”

“不多。”

沈安心中欢喜,只是略一计算就得了答案:“陛下,太学原先有一片废弃的校舍,如今翻修一下就能用,其次新建校舍也花费不了多少钱……”

“为何花费不了多少钱?”

韩琦说道:“老夫记着你上次说什么百年树人,那校舍最好是用砖石,可砖石黏合要用糯米等物,耗费可不小。”

砖头制造相对简单,可粘合剂的价格却不低,光是一个糯米就让人头痛。

一块砖头看着不打眼,一片呢?无数呢?需要多少粘合剂?

“下官找人募捐!”

沈安不差钱,但却知道要避讳一下事情,这让赵曙很是满意。

若是太学扩建花费的是沈安的钱,那太学是谁的?

韩琦问道:“你找谁募捐?百姓?”

曾公亮干咳一声,说道:“百姓才将为了那些独子战殁的军士捐了钱,再来怕是不好吧。”

沈安诧异的道:“当然不是百姓。”

“那还有谁?”

“商人啊!”

沈安理所当然的样子很讨打,但韩琦却不解的道:“商人……谁?”

曾公亮觉得沈安这事儿办的不好:“安北啊!商人重利,若是让他们掺和进了太学里,以后的麻烦事会很多。”

连赵曙都点头表示赞同这话,可见大宋虽然重商,但却不肯让他们掺和进学堂里。

沈安觉得也是,但依旧认真的道:“不是大宋的商人。”

呃!

韩琦本想挥手,一下就被打断了,胳膊那里发出咔嚓一声。他紧张的活动了一下胳膊,幸好没事,然后才心有余悸的道:“你竟然又要去敲诈那些外藩商人?”

曾公亮指着方醒,一脸的纠结:“你这么做也太过分了吧。”

那些商人前阵子才将被沈安敲诈了一笔,名目是为赵曙父子进宫道贺,钱全都给了福田院。

这才没过多久,你竟然又要对他们下黑手了?

“咳咳!”

赵曙干咳一声,结束了这个话题,随后就是议事。

议事结束出去时,欧阳修和沈安走在了一起。

“太学扩建,那些人想学的是什么?”

欧阳修问的漫不经心的,走在前方的韩琦和曾公亮却减缓了脚步。

作为多年的老鬼,他们什么没见过?什么敲诈勒索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关注的也只是太学以后的方向罢了。

沈安一脸老实的道:“当然是冲着科举去的。”

欧阳修似笑非笑的道:“冲着科举去的老夫信,可也有不少人是冲着杂学去的吧?对了,你昨日包下樊楼好大的手笔,震动了汴梁。稍后那些人得知你是为了那些专注于杂学的学生张目,有人就说要把孩子送到你的门下去……”

前方的曾公亮回身说道:“太学就是太学,杂学……杂学若是成为主流,以后怕是无人再去了。”

欧阳修笑吟吟的道:“太学是国家之学,可不能强迫学生去学别的。”

沈安微笑道:“当然不会,若是不妥,某马上退出太学。”

四人相对站着,气氛渐渐凝固。

欧阳修不自然的道:“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相公何必谦逊,您就是这个意思。”

沈安拱手道:“如此,某告辞了。”

他潇洒的拂袖而去,曾公亮傻眼了,“他这是什么意思?”

欧阳修苦笑道:“这孩子发脾气了,过几日就好了。”

韩琦叹道:“杂学老夫也多少知道些,都是些实用的学问,和原先的学问没什么冲突,你们何必这般紧张,弄的风声鹤唳的,关系也搞僵了。”

欧阳修老脸一红,说道:“那些人弄的动静太大了,竟然去堵宰辅的门,老夫只是想告诫一番,谁知道年轻人的脾气大,哎!”

韩琦冷冷的道:“你们这是怕了吧?害怕杂学成为主流,把自己的诗词文章给挤没了。”

“没有的事。”

曾公亮分辨道:“这只是未雨绸缪罢了。杂学只是偏门,咱们怕什么?”

“那你握拳作甚?”

韩琦想起了当年新政失败时的煎熬,想起了那些反对派的来历,不禁冷笑了起来。

都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家伙在反对新政,他们最有钱,影响力最大,所以用杂学来弄弄他们也好。

三人回到了政事堂,稍后有人来禀告:“相公,沈安去了太学,好像闹起来了。”

三人面面相觑,都傻眼了。

而在宫中,赵曙正在和高滔滔说着今日朝中的事儿。

“沈安想扩建太学,那些人定然担心杂学泛滥,于是就会反对,朝中近期会很热闹。”

高滔滔不解的道:“杂学……那不是偏门吗?怎地能让它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太学里。”

赵曙笑道:“在帝王的眼中就没有什么偏门。有利于大宋的,有利于朕的,那就是正道。”

高滔滔赞道:“官家英明。”

赵曙说道:“高明说不上,只是杂学有好处,你想想,不管是神威弩还是金肥丹,都是杂学里的东西,若是杂学能多教授些人才出来,以后的大宋会是什么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