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658章 帝后,战和

北宋大丈夫 第658章 帝后,战和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曙登基之后,一系列的动作都有条不紊。首先是尊曹皇后为皇太后,随后就是高滔滔被册封为皇后,但孩子们却没动静。

高滔滔一朝成了皇后,依旧有些懵。

“娘娘那边可安排妥当了?莫要出岔子,否则什么脸面都顾不得了。”

高滔滔的气场也渐渐威严,宫女们都应了。

任守忠堆笑道:“圣人,娘娘那边的衣食都是最好的。”

高滔滔淡淡的道:“要盯着,不许出错。”

“是。”

高滔滔摆摆手,室内的人都出去了。

天气略微凉爽,最是适合睡觉。

“做了皇后倒是威严了,可却不得自由,想睡也不能。”

高滔滔慵懒的半躺在榻上,幽幽的想起了当年之事。

那一年,年幼的她被带进了宫中,见到了那个同样年幼的赵宗实,然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那次的宫中之行,她得到了未来的夫君,也记住了那些威严。

“浅予她们呢?”

她想起了几个女儿,她们天真烂漫,进宫后有些不大自在。

背后的侍女说道:“圣人,三位小娘子在做针线。”

高滔滔嗯了一声,“稍后会册封公主,此后她们的亲事会成为麻烦,大宋……谁都不愿意尚公主,奈何?”

大宋对外戚的戒备比明朝还厉害,一旦娶了公主,你的后半辈子就混吃等死吧。

高滔滔想起了沈安,不禁幽幽的道:“可惜了他,不过想来官家不会同意。”

沈安在她的眼中大抵就是最佳人选,只要娶了她的女儿,自然就是一家人。不能任事,但却可以充当智囊。

“官家来了。”

门外有人禀告,高滔滔依旧靠在榻上,说道:“最近累得很,却是不恭了。”

赵曙进来见她躺着,就说道:“去找医官来。”

“我没事呢。”

高滔滔缓缓坐起来,然后叫人去泡茶来。

赵曙坐下,看看室内的布置,觉得有些寒酸:“朝中最近最大的花销就是先帝的陵寝,先忍忍。”

帝王的陵寝就是用钱财和无数人工堆积出来的,按照那花费来计算,若是每年死一个帝王,不必外敌来攻打,大宋就会因为财政崩溃和军队暴动而灭亡。

在大宋,帝王的陵寝不是民工来建造,而是军队。

军队在此刻的职责不是保家卫国,而是苦力。

所以朝中经常呵斥下面的官吏役使军队,这是乌鸦落在猪身上,看不到自家黑。

高滔滔笑道:“已经很好了。对了,官家登基已久,可宫中却显得有些冷清,您每每回来就看着臣妾,却无趣了些,臣妾想着是不是招募些女子来给官家解闷。”

她边说边盯住了赵曙,在他的眉头皱起来后,就低下了头,不知道是惶恐还是得意。

“我不闷。”

赵曙皱眉道:“此事以后不必提了。”

这是要从一而终啊!

高滔滔的嘴角微微翘起,心情好的不得了。

边上的侍女也有些惊讶,眼中多了钦佩之色。

自古帝王就是高居九重天,威严不可测。

威严是第一重享受,那种俯瞰众生的感觉实在是太舒坦了,以至于有些酋长会喊出我还想再祸害五百年的话。

第二重享受就是天下的美女任由自己享用,天下的东西都任凭自己享用。

是个男人就会憧憬美女如云,夜夜做新娘,可赵曙竟然不想。

赵曙看着她,眼中多了柔色,“在宫中的那些年,我心中惶然无依,只觉着这宫中就是绝地,能把我冻成冰,只有你……”

他缓缓握住了高滔滔的手,认真的道:“那时的你就是春天……”

宫中的冷漠让年幼的他觉得这里永远都是寒冬,而恰好出现的高滔滔就是那寒冬中的一抹春色,让他能坚持下去,直至出宫。

高滔滔也想起了那些年。

那时的她同样是无依无靠,宫中的天空就像是井上的天空,她看不到一点自由和希望。

幸而她看到了同样身处困境里的赵曙,两个孩子渐渐靠近,互相取暖,一起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她反握住那只大手,微笑道:“您也是春天。”

两人脉脉相对,赵曙低声说了些外面的事。

“……辽人大概是要多看看,看看我是什么秉性,若是好欺负,定然会起大军来威胁。他们缺钱,耶律洪基只顾着享受,却忘记了那些享受都需要花费钱粮……”

高滔滔听着这些事,眼中渐渐多了神彩。

“西夏人看似很悲痛,可他们的人回去报信跑的太快了些,如今估摸着已经出了西北,可见心急。”

赵曙的嘴角多了讥讽,高滔滔问道:“官家,他们急什么?”

“以为这是机会。”

赵曙的脸上多了凝重之色:“李谅祚登基至今,西夏国中依旧混沌,那些对头依旧在抱团盯着他。”

“那他就该和那些人斗啊!”

高滔滔把李谅祚的处境换在了赵曙的身上,觉得就该斗。

赵曙摇摇头道:“内斗只是最坏的打算,打来打去,最后打烂的是自家的东西,李谅祚不傻,所以……”

高滔滔听出了些煞气,就惊道:“难道他敢冲着大宋来?”

赵曙笑道:“为何不敢?你别忘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偷袭秦州,若是被他得逞,整个凤翔府都危险了。”

“多亏了苏轼。”

高滔滔对苏轼的欣赏大抵有些粉丝心态,所以提到他就来了精神:“官家,那苏轼可是允文允武呢!”

赵曙见她急切,就笑道:“知道你喜欢他的诗词文章,不过且看吧。目下我要看看臣子们的建言,然后……”

他缓缓起身,眼中有些憧憬之色:“这是朕登基后面临的第一次威胁,怎么办?”

……

“怎么办?”

赵曙召集了宰辅重臣议事,沈安也在。

韩琦说道:“陛下,李谅祚是否会入侵不能确定,但若是大宋戒备森严,怕是会被嘲笑。”

包拯说道:“可被嘲笑总好过被打个措手不及,上次李谅祚偷袭秦州,若非是被发现,西北危矣。”

韩琦不悦的道:“国事不是街坊打斗,若是能,老夫巴不得整个西北都戒备森严,可老夫是首相,要考量民心士气,还得盯着另一头的辽人,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这些点点滴滴老夫都要考量,你考量了什么?”

韩琦这阵子颇为得意,跋扈的老毛病又犯了。

包拯被他这话梗到了,却没法反击,一时间大宋第一喷子竟然哑火了。

“对付西夏人无需考量。”

曾公亮用那种‘不出老夫所料’的眼神看着出来的沈安,知道老韩有麻烦了。

你敢不给包拯脸面,沈安绝壁要出来扫你的面子。

沈安出班说道:“陛下,李谅祚如今就是困兽,西夏内部的纷争他无法平息,也不敢去平息,否则处处烽烟,他又会担心大宋和辽人趁火打劫,所以他定然会借势。”

“借势?”韩琦觉得沈安的想法太过幼稚,“他借什么势?”

“对。”沈安笃定的道:“国中有大麻烦,有对头,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外面解决。”

“怎么解决?你莫不是信口胡说……这是御前,官家没空听你瞎扯。”

韩琦最近关注的事情有些多,脾气坏了不少。

沈安没看他,继续说道:“国中有政敌,政敌手中有军队,怎么去削弱他?”

“大军镇压!”

韩琦的反应很中原,很儒家。

沈安微笑道:“为何不对外去解决呢?”

“怎么解决?”

韩琦冷笑问道,他觉得沈安是在为了包拯出头。

沈安说道:“开战!”

咕噜!

殿内瞬间安静,不知道是谁的肚子叫了一下,声音就清晰传了出来。

可众人都没功夫去看是谁饿了,他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个想法真的是太疯狂了。

韩琦说道:“穷兵黩武不会有好下场!”

连曾公亮都不满的道:“为何要开战?一旦开战就是血流漂杵,生民离乱,老夫想到那个场景就心中不忍。你还年轻,莫要被血勇给迷惑了,治国,首要稳!”

欧阳修干咳道:“那个……大宋和平多年,西夏只是小患,无需大动干戈。”

一群宰辅都在反对沈安的这种思想,哪怕对沈安不错的欧阳修和曾公亮也是如此。

这不是私仇,而是在警惕这种激进的思想被赵曙接受,到时候……

“汉武穷兵黩武,前汉由盛转衰,正是始于他。”

韩琦的腰杆挺直,目光俾睨的道:“大宋要江山稳固,行事就要慎重,动辄开战何其轻率?”

沈安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后来的那些话。

后来面对着赵仲鍼的积极态度,富弼说道:“臣愿陛下二十年不言兵。”

大宋的宰辅们忌讳谈动兵,仿佛那就是末世前兆。

而这一切的起因有两个,一是在几次战争之后,他们对大宋军队绝望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警惕武人,他们宁可为此现状,也不肯让武人成为主宰。

想想,若是大宋对外战争时常高唱凯歌,武人们会不会嘚瑟起来?会不会觊觎权利?

前唐后期和后来的混乱时期中,武人就是这么起来的,然后把文官当做了猪狗。

那种日子不能再来了呀!

……

早上出发去上海,阅文沙龙,新马一周。车上码字,飞机上码字,酒店码字……大家别担心断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