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547章 给赵仲鍼上课

北宋大丈夫 第547章 给赵仲鍼上课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封府的大门外贴着一张纸。

“金肥丹的制法……”

一群人在围着看,听着前方的人在念。

“……这些东西弄散弄碎了搅合在一起,埋于坑内,或是堆放于废弃的屋子里……”

一个老农诧异的问道:“这就是金肥丹?那么简单的东西,不能吧?”

众人都有些不解,觉得这配方也太简单了些。

前方有小吏在,他大声的道:“这东西是沈待诏弄出来的,他说了,大道至易至简,越是好东西,它就越简单。那些看着弄不懂,故作神秘的东西,大多是虚张声势,并无多大用处!”

众人听了觉得很形象,有人就说道:“可这话怎么觉着不对劲呢?小人看书本就觉着神秘……”

“哈哈哈哈!”

众人一阵大笑,小吏也懒得管,只等着下一批人。

沈安和赵仲鍼就在后面。

“去看看。”

赵仲鍼兴奋的道:“若是天下都用了……安北兄,你为何要阻拦金肥丹的制法通行于天下呢?”

沈安和他上马,然后说道:“你要记住了,大宋的情况很复杂,打个比方,这里说金肥丹必须要通行天下,各地官员要督促……你信不信,此事最后会变成一个敛财的买卖。”

赵仲鍼不解的道:“敛财的买卖?不能吧,这是免费的。”

这个孩子还是有些天真啊!

不,不是天真,而是对下面官吏的无耻没有心理准备。

沈安觉得有必要给他上一课:“地方官吏是虎狼,明白吗?蝗虫腿上都要刮油的人,你说金肥丹这等事他们可会坐视?”

赵仲鍼摸着下巴,“能这么不要脸?”

“比这还不要脸。”

沈安带着他去找到了王天德。

王天德越发的胖了,见他们进来就笑道:“稀客稀客,快进来奉茶。”

沈安摇摇头,说道:“老王,你以前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官吏,给仲鍼说说。”

王天德倒吸一口凉气,就目视沈安。

说真的还是假的?

这位可是未来的太子啊!

要是说真的……

赵仲鍼察觉到了他的意思,就淡淡的道:“假话就不必说了。”

王天德赶紧赔笑道:“哪里的话,某这里断然不敢欺骗小郎君。”

他想了一下,说道:“各地的官吏吧,他有好有坏,好的不少,坏的同样不少……”

“老王,别扭扭捏捏的。”沈安说道:“举例子,说具体的事。”

王天德干笑道;“具体的事多不胜数,某就说说那年在舒州遇到的事吧。”

“那年某带着伙计去舒州进货,刚进了货,准备启程时,就见到小吏拿人。那人家中颇有些钱财,边上有人说这人心善,街坊邻居就没有不说好的……”

赵仲鍼垂眸听着,随着进宫时间的临近,他也在准备着。

从身份到思维方式,到行事方式,他都在慢慢的转变之中。

“那人只喊冤枉,那小吏冷笑说他不去当值,就是不服役……而且还鼓动人不去服役……”

赵仲鍼思忖了一下,问道:“这等人不是该抓吗?”

赋税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若是人人逃税,不去服役,那这个国家还剩下什么?

王天德笑道:“假的。”

“假的?”

“对。实则是有官吏看中了他的产业,就巧取豪夺,可那人不肯退让,这些人就寻个借口,直接拿了他……”

“此事倒是简单。”

沈安见赵仲鍼有些愤怒,就觉得有些好笑:“这些事每日每刻都在大宋发生着,你气不来。唯一的办法是什么?”

赵仲鍼的眼中多了厉色,说道:“吏治,万事之首!”

沈安的眼中多了欣慰和得意,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国家有再多的革新手段,再好的革新方法,可却需要有无数称职的官吏来推行。若是吏治混乱糜烂,再好的革新想法也会变成祸害百姓的手段!”

赵仲鍼起身拱手,肃然道:“谨受教。”

沈安起身拱手还礼:“应当的。”

这是一堂吏治课,沈安只想告诉赵仲鍼,这个天下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做事之前得先看清楚这些官吏。

赵仲鍼问道:“天下官吏清廉者有多少?”

王天德苦笑道:“不知,不过想来不少。”

赵仲鍼继续问道:“此等事,或是害民之事,天下可多吗?”

王天德看着沈安,沈安重重的点头。

王天德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是最可信的人。

“小郎君,多不胜数……”

赵仲鍼点头道:“某明白了,这个天下……管这个天下的人有问题,这个天下它就好不了!”

沈安的眼中多了欢喜,恨不能欢呼几声。

这就是我引导出来的神宗,他不会再茫然把国家交给王安石去变革,不会茫然相信革新方法。

老子算是逆转了前世神宗的一半命运吧?

赵仲鍼当先出去,沈安挥动了一下拳头,对王天德点头表示感谢。

随后两人就去了城外,去看那些农户。

他们随便找了个村子,一进去就能看到那些孩子背着筐子在捡东西。

各种能制肥的东西都是他们的战利品,甚至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也认真的背着个小箩筐。

“若是官府强行推行,这一幕你看不到。”

沈安对那些孩子笑了笑,然后低声说道:“他们看到了沈家庄的增收,所以愿意试试,这就是自愿。百姓只要自愿,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赵仲鍼若有所思的道:“等汴梁周边的农户增收的消息传出去,这天下的农户就会自愿去堆肥……而官吏,他们提供消息就够了。”

这就是职能转变,当百姓自愿去干某些事时,官吏就成了辅助的角色,不添乱就好。

进了村子,那些庄户见他们神态自若,也没人敢问来历。

此刻麦子已经晒干收了起来,农户算是没事干了。

“农闲时节得让他们找事做,不然手中短了钱粮,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要哭了……”

说话间沈安吸吸鼻子,说道:“有味道,去看看。”

他站在左边的人家外面喊道:“家里有人吗?”

“谁啊?”

一个妇人急匆匆的出来,见到他们几人后就闹了个大红脸,低头道:“贵人这是……”

“不是贵人,只是想来你家看看那个金肥丹的作法,可方便吗?”

妇人回身喊道:“官人,有人来了。”

里面来了个大汉,沈安笑道:“打扰郎君了。”

大汉挠头道:“小事小事,尽管看。”

进了他家,就见墙边摆着两个大缸子,缸子上面还盖着盖子。

大汉回身道:“就是这个,今年做两缸,若是好,明年就弄一间屋子来做。”

沈安揭开盖子,先嗅了嗅,再回身问了加的东西,等得知无误后就说道:“隔几日要摸摸,若是里面微微烫手,就要记得翻一下,否则里面的发酵好了,外面的却还是生的……那就是夹生饭。”

他拿过叉子叉了一下,满意的道:“堆料很稳,不松不紧。注意别急,这个发酵要彻底才好,否则你把金肥丹弄到地里去只会坏事……”

他放下叉子,拍拍手上的东西,“发酵不完全,金肥丹就会二次发酵,到时候会烧了根苗。”

大汉眼睛一亮,欢喜的道:“某正说不大懂这些,郎君一番话……小人全都明白了,多谢,娘子,娘子……”

妇人出来,大汉说道:“去村头打一壶酒来,晚些请郎君喝酒。”

沈安笑道:“不了不了,我等晚些还得回城,不麻烦了。”

大汉又劝了几句,见他们真的去意坚决,就遗憾的道:“还想和郎君说说话的,可惜了。”

他把沈安和赵仲鍼送出去,刚出门,就见到十余骑黑甲骑兵,顿时就被唬住了。

“二位郎君……不,贵人,小人……”

黑甲骑兵冷冷的看着他,然后策马过来。

“无事!”

沈安摇摇头,对大汉说道:“多谢郎君,告辞了。”

大汉搓着手,看着他们远去后,回身喊道:“娘子,娘子。”

妇人出来见他欢喜,就问道:“官人,是啥喜事?”

大汉说道:“刚才来的是贵人呢!”

“贵人?”

有村民路过,就问了情况。

“刚才那些黑甲骑兵进来,是邙山军呢!”

“邙山军?”

“是呢,邙山军。”

大汉欢喜的道:“那位郎君岂不就是沈待诏?”

他欢喜的道:“沈待诏方才来我家,还指点了某做金肥丹呢!”

村民一听就艳羡的不行,等村老得知后,就埋怨道:“待诏平白给了金肥丹的制法,咱们得了偌大的好处。还有,前日那个救心丸的方子,大伙还误会了沈家,连老夫都背地里骂了几句,丢人啊!”

几个村老一阵唏嘘,“最后待诏家里还出钱给医馆,配的救心丸不要钱的送,只要诊断是心疾家贫,一文钱都不收……多好的人啊!”

另一人埋怨道:“沈待诏来了村里,为何不请他用饭?你家若是没钱,只管言语一声,村里凑一凑,好肉好酒也能弄出来。”

大汉苦着脸道:“请了呢,待诏说有事回城。”

村老骂道:“蠢货!那是托词。待诏是舍不得让你家花费。”

“是个慈善人啊!”

大汉用力的拍打着自己的脑袋,懊恼的道:“早知道先前就拉住他不给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