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479章 赢在起跑线(为‘烟灰黯然跌落’白银大盟加更9)

赵仲鍼从未想到过官家会这么重视自己的建议,所以得了消息后有些纳闷。

王雱也在沈家,正在和沈安说着最近太学里那些学生的动态,以及杂学在太学里的教学进度。

说了半晌,王雱口干舌燥的喝茶,见赵仲鍼沉默,就说道:“可是没头绪?此事其实简单,直接拿了那些官吏重惩就是了。”

赵仲鍼摇头道:“太狠。”

王雱叹道:“恕某直言,仁慈对于帝王而言只是个笑话罢了。”

“住口!”

沈安喝住了他,然后又继续看书。

这是赞同你的意见,但不许你说。

王雱有些悻悻的道:“这是试探,有人在试探官家的态度。官家顺势让大家想想对策,这就是在告诉那些人他恼了,再闹腾就收拾你。哎!帝王啊!竟然这般不得伸展手脚吗?”

这皇帝比宰辅还不如,堪称是窝囊。

王雱看着赵仲鍼,眼中有精光闪烁着:“仲鍼,你以后可要强硬些。那些人就是安北兄说的贱皮子,一日不抽打就会发贱。要硬起来!”

硬你妹!

沈安无奈放下书说道:“一味强硬的帝王会四面楚歌,而且很容易崩了。所以要有手腕,软硬兼施,该硬就硬,该软就软,就像那……罢了,一句话,该下狠手就别手软,该迂回妥协的时候也别强硬。”

赵仲鍼以手托腮道:“太复杂了,若是能一言九鼎该多好?”

“那你成为昏君的可能性会更高些!”

王雱打开折扇扇了几下,沈安皱眉挡住了冷风,说道:“你且少扇些,免得咳嗽。”

王雱没理他,得意的道:“官家恼怒了,这是你引发的,也可以说是官家对你的认可,仲鍼,好兆头啊!”

赵仲鍼摇头道:“某没想什么好兆头,只想找个好办法来解决此事,否则一想到那些灾民,这心中就难受。”

好吧,这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少年。

王雱也少见的抛弃了自己的毒舌,建议道:“按照某的想法,该是先让人赈灾。千万别马上把他们遣送回去,那不好。等把他们收拾体面了之后,再去收拾那些官吏,最好杀几个。”

这货说到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赵仲鍼却抬头道:“大宋不杀士大夫,此事……还是要赈灾,地方粮仓要马上彻查一遍,各地是否有灾民,这个也要顺带查一遍,以后若是能成为定例,那些官吏就会收敛些,受灾的百姓也能得到妥善安置。”

这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看赵仲鍼的意思,分明就是想建立一个核查机构,把这等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安北兄以为如何?”

赵仲鍼觉得自己的主意极好,兼顾了各方面。

“不错。”

沈安觉得真的是不错,所以在王雱用质疑的目光看过来时,就把手中的书扔了过去。

“只是还有别的法子。”

“什么法子?”

王雱接住书,和王雱一起问道。

沈安问道:“就地安置……可有的地方却没法再安置,怎么办?”

赵仲鍼胸有成竹的道:“那就安置到别处去。”

沈安笑道:“可大宋目前还有多余的土地吗?”

有,但都在那些豪绅的手中。

否则每年那么多起造反是哪来的?

就是没活路了,用造反来吸引朝中的关注,最后被重新安置。

赵仲鍼摇摇头,若是和豪绅争夺土地,那又会引发新的纷争。

王雱在沉思,“若是如此……要不就移到边地去?比如说屈野河那边,西夏人才将归还,那边的耕地不少。”

向外扩张!

沈安赞赏的点点头,说道:“这是个好办法,可还有一个办法。各地官府有不少人都是服役而来,民间不管是富户还是百姓都叫苦不迭,算是一个恶政……”

赵仲鍼问道:“可若是不征召他们,那些缺口怎么补?”

大宋的徭役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可在沈安看来依旧很重。

一旦被分摊上徭役,轻则几年缓不过气来,重则就会破家。

后续王安石的改革中,徭役赋税就是一个大方向。

沈安淡淡的道:“为何不把某些徭役变成招募呢?就如同是做工一般……某记得有些工役和杂役很适合那些不识字的灾民。而且他们从绝望中走来,定然会分外珍惜这份工……”

王雱和赵仲鍼相对一视,都觉得脊背发寒。

王雱正色道:“若非是知道你一心想革新,某还以为这是你的权宜之计……安北兄,你这是想用此事为引子,为后来革新徭役赋税开道吗?”

赵仲鍼沉吟道:“此事……就像是你说的挖坑,挖好了坑,至于何时埋人,就要看时机……”

沈安欣慰的看着这两个小子,心想自己的言传身教总算是有了结果。

挖坑埋人是对的,至于时机,当然是等赵仲鍼上台后。当然,若是赵宗实为帝期间有好的时机,自然也可以推出来。

他说道:“欧阳修有句话是对的,革新从来都不是朝夕之间的事,但……朝闻道,吃完早饭就要赶紧着手了。”

哈哈哈哈!

这话一下就逗笑了赵仲鍼和王雱。

气氛松缓了些,沈安继续说道:“革新就像是一盘棋,会下围棋吗?”

两人点头。

沈安说道:“此时只是开局,要及早在边角着手,一点一滴看似不打眼,可等时机一到,那些闲子就能成为气眼!能成为决定性的杀招!”

沈安目光炯炯的道:“此时先布局,等以后得了机会,再顺势推进……这样会少许多阻力,想想范文正,疾风骤雨般的庆历新政得了什么结果?”

赵仲鍼最近了解了不少那些年的事,他抬头道:“急切之间就会崩。”

王雱说道:“急切之间破绽就多,而且也没法妥协。”

沈安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才想到了这个。若是能促成此事,以后要革新徭役时,定然有人反对,只要把这个例子弄出来就能驳回,多好?”

赵仲鍼由衷得赞道:“安北兄大才,某这便回去写奏疏。”

沈安说道:“不着急,且等等。”

“等什么?”

赵仲鍼恨不能马上回去,最好今天就能把奏疏写出来,然后送进宫中。

“要稳重。”

性子太急切了啊!

性子太急就会煎熬……

沈安觉得这小子的未来生活会很可怜,“你如今的身份不同了,自然不能太急躁,缓一缓,显得你更稳重。”

于是赵仲鍼回去就仔细琢磨着,一份奏疏写了改,改了撕……

一直到晚间,他依旧还在斟酌。

“这里用急切怕不好吧?会不会被认为是在讥讽官家?还是改改。”

“这样好,那些服徭役者大多怨声载道,这是两败俱伤。官员治下的百姓破家,他们损失了赋税……若是能用招募来解决此事,那些徭役甚至能折钱……好啊!”

“若是用免役的钱财……是了,若是用免役的钱来养活那些招募的人……这不是有一举两得吗?可安北兄说过,要防备吏治糜烂,否则再好的法子也会祸国害民!”

灯光下,赵仲鍼抓住头发拉扯着,一会儿欢喜,一会儿恼怒……

外面的黑暗中,赵宗实和高滔滔并肩而立,看着儿子在纠结。

高滔滔欢喜的道:“大郎可是长进了,竟然能写奏疏。”

她看着长子的目光中全是骄傲。昨日宫中传来消息,官家夸赞了赵仲鍼,说他有勇有谋,传回来后,据说赵允让喝了个伶仃大醉,然后又开始了叫骂。

那是痛快的叫骂啊!

她感同身受,知道阿舅这些年受了许多苦楚,很憋屈。所以得了这个消息就忍不住要发泄。

赵宗实淡淡的道:“他还是个孩子。”

他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宫中的时光,那时的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孩子,可宫中的岁月却格外的冰冷,让他只想回家。

现在他的这个大儿子也走上了这条路,只是这心思太过于柔和了,动不动就会动情,这样会很累……

高滔滔低声道:“可帝王家从未有孩子一说呢。”

生在帝王家就要有早熟的自觉,否则被人挖坑埋了都不知道。

赵宗实微微叹息一声,说道:“他今日和沈安他们商议了许久,为夫也不知道他们商议出来了个什么……希望别太惊世骇俗……”

高滔滔讶然道:“那该先看看吧。”

赵宗实摇头道:“这孩子心中极为自傲,让他吃几次亏是好事。”

高滔滔心中不安,却拗不过丈夫,几乎是一夜未睡。

……

第二天,奏疏就淹没了宫中。

中书的人焦头烂额的在分拣,韩琦稳如泰山,没当回事。

等分拣完毕后,有价值的被送了来。

“去见陛下。”

这事儿是官家引来的,自然是要他来亲阅。

宰辅们带着挑拣出来的奏疏求见。

赵祯早就在等着了。

奏疏被一份份的送来,赵祯飞快的看着。

作为一个老皇帝,他几乎只是看一眼就能知道奏疏里的大致内容,是否值得自己仔细琢磨。

这是一次投机的机会,韩琦等人早就私下告知了那些亲朋好友,还把官家的大致意思也说了,大抵这就是作弊。

想想,那些官员不知道赵祯的想法,只能凭借本能去揣摩,和这些提前得知情况的官员们相比就被拉开了距离。

这就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一个范例。

第一天就这么在看奏疏中度过了……

……

一天三更,每更三千字以上,每天下来实则也是九千多字,多的时候一万出头。爵士还在继续努力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