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359章 定亲,朱门酒肉(为‘顺丰小周加更)

沈安定亲了。

杨家把草帖拿去占卜了一下,得出的结果是吉。

这事儿就等着发定贴过去就成了。

杨继年很欣慰,觉得总算是给自家闺女找了个稳靠的女婿,为此喝的伶仃大醉。

第二日,一个媒人带着沈家的定贴来了。

定贴里写着聘礼,杨继年看了看,却发现平淡无奇。

沈家有钱,可为啥那么抠门呢?

媒人乃是世间第一会察言观色的人,所以她就笑道:“沈郎君说当今官家力主婚嫁简薄,沈家自当响应,倒是怠慢了杨家,还请见谅才是。”

杨继年点点头,双方交涉一番,大体就定了下来。

李氏就在后面,媒人才将走她就急不可耐的出来,说道:“聘礼简薄,这是没把卓雪放在眼里呢!”

“妇人见识!”

李氏焦急,可杨继年却稳如泰山,他淡淡的道:“当今婚嫁奢靡,他的聘礼若是给多了倒是不打紧,可咱们家要给多少嫁妆才能匹配?”

李氏讶然:“嫁妆是卓雪的,咱们自然尽力而为。”

这年头嫁妆就是女人的私产,丰厚的话,女人在婆家的腰杆就硬。若是简薄,难免会被看轻。

杨继年在看着定贴,李氏期待他能发现些什么。

可等了半晌,杨继年才说道:“这字也就是普通。”

李氏差点被气晕了,心想老娘等你的发现等了那么久,可你竟然是在鉴赏定贴上的字。

杨继年抬头看了李氏一眼,说道:“卓雪上面没有公婆。”

呃!

李氏才想起了这一茬,她羞愧的道:“妾身倒是急了。”

没有公婆,就一个小姑子,只要自己争气,日子自然能过的美好。

她随即就有些担心:“那沈安这般是体贴还是什么?”

杨继年点头道:“他给了这些聘礼,就是让咱们家少给些嫁妆……想想那个香露,那些外藩商人趋之若鹜,每年能挣到多少钱?沈家不差钱,所以咱们尽力就是了。”

李氏放心了,可却又生出了另一层担心来,“官人,若是那沈安以后小瞧了卓雪呢?”

那沈安少年封爵,还是国子监读书,外加一个官家近臣的身份,前程无量。

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货色,若是以后他厌倦了自家女儿,会不会……

李氏越想越焦急,恨不能把沈安抓过来,让他发誓,保证一辈子对自己的女儿好。

“可有人在家?”

这时外面一阵喧哗,杨继年皱眉道:“有!”

“开个门,宫中来人了。”

啥?

李氏瞬间反应就是出事了。

“官人,您今日告假了吗?”

你别是偷偷开溜了吧,然后有人告上去,宫中来人处置。

杨继年没什么想法,他亲自去开了大门,却见外面是一个陌生的内侍。

“可是杨继年?”

“是。”

内侍回身道:“把东西挑进来!”

后面两个挑着担子的男子就出来了。

“这是……”

杨继年有些纳闷,却无慌张。

内侍笑道:“宫中的圣人得知你家女儿定亲,就说送些东西,也好压压男方,免得那边欺负你家女儿……”

这……

杨继年完全不知道这是为啥,而李氏已经欢喜的不知所以了。

她得意的道:“看来咱们家卓雪是得了圣人的青眼啊!”

那内侍只是微笑,然后点检货物。

李氏的眼睛一转,就弄了些铜钱来给内侍。

内侍推让了一番,见杨继年背身过去,就笑道:“既然是喜事,那便是喜钱,某就收了。”

收御史的钱,这个体验让他很是嘚瑟,就问道:“可是想知道原委?”

李氏点头笑道:“是啊!圣人厚恩,可我家小门小户的,却惶然,担心失礼。”

皇后一般不管外事,而且杨家和曹家也没有一个铜钱的关系,这送礼是个啥意思?

内侍笑道:“前几日沈待诏在官家面前说自己定了亲,官家听了就让圣人弄些礼送过来,给你家添些喜意罢了。”

竟然是沈安?

等人走了之后,李氏感慨的道:“他倒是有心了。”

杨继年说道:“这下你可安心了?”

这等体贴的女婿可不多见,那些男人更多的是把女人看做是搭配,别说是体贴,能多些和气就算是难得了。

李氏笑道:“自然安心了,只是官人,沈安是如何……朝堂之上怎么还能说自己的亲事?而且官家竟然让皇后添妆,这可少见。”

杨继年也不知道,不过想起沈安的过往,就生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来。

“那少年此次让北海郡王吃了亏……很厉害,手腕不差,为夫现在只希望卓雪蠢笨些,嫁过去之后少管外面的事……”

李氏不解的道:“为何?官人,女人要管事方能彰显身份呢!”

女人一旦嫁人之后,就成了深闺妇人,相夫教子,管理家事,渐渐消磨岁月……

寂寞是毒药,而解药就是权势。

能管事就是权势!

杨继年摇头道:“你不知沈安这两年的经历,堪称是……吓人,其间颇为险恶,但他却能每每化险为夷……卓雪若是聪慧,自然能察觉这些。过日子最好就是平淡……某这个做父亲的,自然希望她笑口常开才好,莫要为男人担忧……”

这是慈父之心。

李氏笑道:“夫妻同心才是道理呢!”

……

沈安不知道什么夫妻同心,但在收到定贴后就安心了,后续的礼节有媒人和女方家商议。

他很惬意,有人更惬意。

那些在太学附学的权贵子弟们考完之后就开始了寻欢作乐,父辈问起都说是没问题。

赵仲鍼都被请去吃过几次饭,每次那些权贵子弟都是拍着胸脯,说自己定然能脱颖而出,然后一路冲过省试,为家族争光。

加上开封府的发解试结束,一时间京城全是酒肉味,中人欲呕。

“安北兄,这些人家中请了老儒坐镇,专司科举之道,附学太学只是为了名额罢了……此辈多有纨绔,若是为官,怕是一方百姓要倒霉了。”

王雱扇着扇子,目光扫过赵仲鍼,有些未尽之意。

赵仲鍼淡然道:“某不是纨绔。”

王雱叹道:“百姓何辜啊!”

他看向了沈安。

这货啥时候这么忧国忧民了?

沈安心中好奇,就说道:“他们……开封府的不知道,不过附学太学的,此次怕是要倒霉了。”

王雱心中一动,说道:“难道题海有用?”

沈安一手定下的题海战术颇为人诟病,连王雱都觉得不靠谱。

若是此次失败,沈安的名声就要臭了,以后也没法在国子监继续厮混……

“当然有用。”

沈安淡淡的道:“那些权贵子弟在额手相庆,那就让他们欢喜一阵子,等结果出来了再说。”

于是沈安就缩在家里歇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心虚的标志,于是欢喜的人就更多了。

到了出成绩的那一日,太学的学生们齐齐的回来了。

那些权贵子弟也来了,他们在太学只是混参加发解试的资格,所以和学生们不熟。

于是学生们一帮,权贵子弟们一帮,看着泾渭分明。

“发解试过了你准备去哪?”

“不准备去哪,这段时日着实辛苦,某准备好生歇息一番,等待明春的省试。”

“是准备回家享受一番吧。”

权贵子弟自然是不同的,他们不但能享受萌荫为官的好处,还能附学参加发解试,去争夺那天下读书人都为之眼红的发解试资格。

秋风徐徐,他们或是挥舞折扇,或是高谈阔论,当真是意气风发。

而学生们这边却有些忐忑。

“你觉着自己做的怎么样?”

“还行,看到了题目就脑子里就想到了答题,想一想就下笔了。”

“你呢?”

“一样,只是不知道好坏。”

学生们没经历过多少世面,自然是忐忑的。

而苏晏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色,他独自站在屋檐下,看着同窗们在热烈的说着自己的答题,心中有些茫然。

早上出来的时候,父亲没说话,只是拍拍他的肩膀,然后挤出了一个笑容,就急匆匆的去了。

他要养家……

“苏晏,别担心,考不上还能等下一次。”

杨峥和徐彬来了。

三人算是最早跟着沈安学杂学的学生,所以有些香火情在。

苏晏摇头道:“不知道……可是我爹爹老了,做不动了,每天晚上都能听到他在捶背,咳嗽都是忍着的,某为人子当要早做打算,这次不行,某就去找活干……”

杨峥惋惜的道:“那你以后不考了?”

徐彬说道:“也能考的,只要有人举荐,你就能参加发解试。”

“待诏可以举荐。”

沈安是国子监说书,太学的大佬,自然有资格举荐人来参加发解试。

“是啊!待诏对你那么好,定然会帮你举荐,到时候你一边做活一边自己读书岂不是更好?”

苏晏吸吸鼻子,低头道:“待诏帮了某很多……不能再去求他,没脸……若是不行,那就是某没这个福分,你们要努力……某去寺庙的时候会为你们祈福……”

“苏晏……”

徐彬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叹道:“咱们……若是有难事只管说,你知道的,某家里还好……”

徐彬家的条件在学生中算是优渥的,出手也大方。

苏晏没点头。

“来了!来了!”

一个小吏手中握着一份小册子来了,脚步匆匆。

刚才还在高谈阔论的权贵子弟们都消停了,有人故作不耐烦,有人紧张的在眨眼睛……

而学生们更是紧张,顷刻间鸦雀无声。

郭谦迎了过去,他也很紧张。

这是重振国子监的第一步,题海战术能否有效,他一直心中存疑,现在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

第三更送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