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1870章 走向盛世的大宋

北宋大丈夫 第1870章 走向盛世的大宋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富户们大多心存善意,他们会赞同免役法,可有的富户却觉着这是侵占了自己的好处,某的钱凭什么给那些人花用?”

这里的大白话用的很是随意,读书先生的眼皮子跳了一下,忍住了那句有辱斯文的感慨,继续念道:“何为国家?国家就是由无数人组成的汉唐、大宋。这个家里的每个百姓,官家和宰辅们都要照拂到,否则就是失职。

而富人就是这个家里的有钱孩子,于是官家就要他们多给些生活费……”

“哈哈哈哈!”众人不禁轰然大笑。

“生活费,这个说得好。”

“安静!”说书先生不满的拍拍桌子,“他们多给的生活费,官家就给了那些穷困的孩子,如此这个国家才能美满。这个你等可懂了?”

“懂了!”一个男子说道:“免役法就是官家从富人那里多收税,然后补贴给咱们这些贫民百姓的。他们说是恶法,就是因为不肯出钱。”

说书先生微笑道:“正是这个理。但这里还说了,有的地方官吏狮子大开口,冲着富户乱收钱,这个有规矩在的,你家的家产是多少,这个有核查,还得请了街坊来评定,若是多收了你的免役钱,只管去告状,若是官府不搭理,你就等巡查御史来了去告状,到时候连官府也得倒霉。”

“好!”

众人不禁轰然交好。

气氛很是热烈啊!

有人举手:“某这高兴啊!弄酒来!”

“来喽!”伙计欢喜的送来酒菜,这就算是茶楼得的好处。

“还有一等,就是富户和官府勾结,逃避免役钱,这等大伙儿知道了只管去举报,一旦被查实,全数都要被严加处置。”

众人都欢喜不已,有人说道:“某以前还不知道这免役法是这样的,幸而有了这个小报。”

说书先生念完报纸后就准备出去了,刚下来,就见先前的役夫冲了进来,一脸欢喜的道:“多谢先生,那人被某一问就慌了,某说朝中每年都有补贴的,为何眉山说没钱?他看着有些慌,说是大概忘记了,随后就把钱补给了某,多谢先生。”

说书先生欣慰的道:“你谢某作甚,要谢也得谢官家。”

役夫跪下,冲着汴梁方向虔诚的叩首,“官家万岁!”

“官家万岁!”

茶馆里气氛肃然。

一个茶客一直在记录着什么,稍后把今日茶馆里的这些话整理了一下,让人送去某个地方,在那里和各处的消息汇拢后发往成都府路,最后一路被送去汴梁皇城司。

说书先生第二天就去了乡下。

他一路到了村子,有村老见了就叫人全部出来。

“都听听朝中的大事,还有那个什么杂学,上次说的什么惯性,都记好了。”

一村的人都蹲在村里晒谷子的场坝里,就先生得了凳子和茶水。

“都听好了。”

先生在说,下面唯一一个识字的村民在记录要点。

“……这免役钱就是让你等不去服役的钱,不是富户不必交,谁敢来收,只管去告状。”

“真不交?以后都不交了?”村老蹲在那里,觉得不靠谱,“这哪朝哪代有事情不是让种地的去做?那些富户都蹲在家里面吃肉玩女人呢!”

说书先生扬扬手中的报纸,“这北邙报的名头知道谁写的吗?韩相公!”

“是韩相公啊!那就没错了。”

“知道这北邙报谁弄的吗?沈国公!”

“呀!是沈国公啊!那就没跑了。”

“住口!”村老骂道:“先生还得继续说呢!别耽误时辰,那个……李家的娘子,你且回家去弄碗汤饼,晚些给先生润润喉咙。”

先生满头黑线,继续念道:“……免役法……”

不只是他,眉山的三位说书人此刻都在各地溜达,每到一处就读报。

他们只读那些正经事,什么八卦都丢弃了,所以速度很快。

晚些他念完了,村老起身道:“官家是好官家,来,都跟着老夫磕个头。”

众人跟着磕头,村老起身道:“前阵子有人说以后还得要收咱们的免役钱,老夫就琢磨着果然如此,可这北邙报一说,老夫这就明白了,合着是有人在造谣,他们想干什么?”

说书先生刚想解释,村老不屑的道:“老夫一辈子不说多少见识,可却知道这人心坏得很!那些人造谣干啥?不就是想让咱们也反对这个免役法吗?

咱们反对这个免役钱,到时候天下都反对,那京城的官家怕是就要走投无路了……”

“不能说走投无路。”先生真的很无语,觉得这老人说话没遮没拦的。

“怕什么?”村老说道:“那些人就是想废掉免役法呢!到时候又和以前一般,让咱们这些人去服役。今日听了先生说的这些,这免役法老夫都清楚了,以后谁敢来造谣,打死,就埋在村口!”

杀气腾腾啊!

先生看着那些一脸理所当然的壮丁,想到某些传言,不禁脊背发寒。

在这等偏僻的地方,村老就是律法,真要弄死几个人埋了天知道。

“先生拿着!”村老摸出了十枚铜钱,“少是少了些,可也不能让你这么白跑一趟。”

先生婉拒了一番,最后还是收了。

等他走了之后,有村民说道:“那先生都说了不收钱呢!”

村老呸了他一口,骂道:“蠢货!那是假的,他从城里骑驴过来,这人不吃,驴也得吃吧,那吃的从哪来的?就算是有人给钱,可要想让他尽心读报,咱们就得给好处。记住了,这年头别想着只让人给你好处,不然这好处它就长不了。”

先生一路去读报,身后总是跟着一个男子,两人默契的你读报,我在边上记录。

那些信息飞快的汇总,然后汇集到了汴梁。

……

“这是成都府路的消息!”

皇城司里现在因为北邙报的事儿增添了不少麻烦,各地的消息汇总之后,大家就得判断消息的价值,然后把最有价值的消息送给张八年。

张八年看了今日的消息,然后看看天色,“某这就进宫。”

天色尚早,赵曙刚开始吃早饭。

“说吧。”

他的时间紧,张八年就得在这个时候禀告消息。

“成都府路的消息,北邙报把免役法说的很清楚,当地的百姓据此举报了五十余起案子,有贪了免役钱的,有富户和官吏勾结不交钱的……还有不少人在造谣,说免役法是恶法,以后会让百姓们也交钱……”

“这是恐吓百姓,让他们畏惧免役法,随后他们再一鼓噪,免役法就成了人人喊打的恶法。”赵曙放下筷子:“这手段让人恶心!严查!”

“是。”张八年见他生气,就赶紧说了好消息,“各处的百姓知道了免役法的详细后,都高呼官家万岁呢!”

赵曙拿起筷子,笑道:“因为新政,那些人说朕是暴君。可也是因为新政,百姓却说朕英明,朕听了欢喜。”

他心情一好,胃口就好,竟然吃了一碗汤饼还不够,又弄了两个羊肉馒头吃。

陈忠珩看的眼皮子直跳,“官家,这羊肉包子……那衣裳……”

先前赵曙起床穿衣裳时,发现又胖了些,竟然紧了许多,于是很是惆怅的说要少吃些。

赵曙一怔,叹道:“罢了罢了,就吃一个。”

吃了早饭后,赵曙去了朝中。

“陛下,巡查御史本月报上来的案子多了七成。大多是百姓举报。”

韩琦出班说了此事。

赵曙点头,“这说明北邙报下去是好事。以往百姓消息闭塞,只能任由那些人摆弄。如今有了北邙报,有了那些说书先生,百姓也能知晓朝中之事,知晓官家您的一片苦心。”

赵曙点头,“朕听闻有人惶然不安,说什么国将不国,可朕却知道大宋在蒸蒸日上。三司的韩卿说了,今年的势头极好,钱粮结余会更多。朕没加税,这钱粮为何多出来了?这便是天下大势在推动国势前行。

商人们越做越挣钱,于是交税就越多。百姓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于是缴纳的粮食也就越多……还有燕山路那边,虽然说是今年依旧免税,可北方因此少了许多兵力布置,这三司也少了不少开销。

等燕山路开始交税时,三司的钱粮还会结余更多。”

“是啊!”

宰辅们都憧憬不已。

“等再灭了辽国,朕在想啊!这个大宋会是如何的模样。”

赵曙踌躇满志的道:“大宋被欺负了百年,今日也算是扬眉吐气了,只等钱粮堆满了库房,那时候……朕也要去和祖宗说说,去问问祖宗,这可是盛世?”

宰辅们不禁都笑了起来。

“官家,已经是盛世了!”韩琦笑道:“大宋如今国力强盛,辽国惶惶不安,这不是盛世,何为盛世?”

赵曙摇头,“辽人欺凌了中原一百余年,若是不灭掉他们,如何能称得上是盛世?朕死了都没脸去见祖宗!”

众人赶紧躬身应了。

“辽国那边要盯着,朕在想啊!只待水军归来,若是好消息,大宋就要扫灭了辽国!”

他忍不住站起来,看着外面的春光,“这盛世终究会来,这是大宋的盛世,朕对此深信不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