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1834章 掺沙子的封赏

北宋大丈夫 第1834章 掺沙子的封赏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谓天子脚下,说的就是都城。

都城的百姓见多识广,一般的事儿压根就没法让他们激动。

“这是西北那边的?”

有人觉得西北那边已经没有了威胁,“西贼都没了,他们的太后在杀猪巷那边弄了个什么东西,那些贵妇人整日去厮混,赚钱的本事不小。这怎么西北又出对头了?”

众人都觉得有理,可有人说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吧,原先西贼还强盛时,那些羌人就是他们的大敌,李元昊都打不过,李谅祚更是不行,那些羌人连辽人都头疼,不是你等眼中的小贼。”

这个事儿百姓知道的不多,但大宋君臣却非常清楚。

“见过陛下!”

那些归顺的头领一一上前行礼,王韶在边上说道:“陛下仁慈,得知你等来归顺,竟然亲自来了,这是莫大的殊荣……”

那些头领跪下,虔诚的叩拜。

这是臣服之意。

赵曙知道西北那些羌人的桀骜不驯,所以看向王韶的目光中就多了欣赏之意,“朕知晓西北苦寒,但大宋不会坐视百姓受苦,你等可在京城好生的度日。”

既然归顺了,那自然就是大宋百姓,以后登记造册,该交税就交税,该怎么就怎么。

等这些羌人被带走后,君臣一起去了垂拱殿。

“王卿此行经年,朕看着你的脸上多了风霜,可见西北艰难。”王韶看着真的粗糙了不少,而且也瘦了不少,让赵曙不禁很是感慨,“当初本是让你戍守兴庆府,可你却要去征伐羌人,记得你当时说了什么……”

赵曙每日看的奏疏太多了,许多奏疏过后就被忘的一干二净,但王韶当年的奏疏他却还记得。

“朕记得你说……西贼虽然平定了,可羌人却不容小觑。此刻大宋觉着羌人不是大患,于是置之不理。可遍观史书,那些大敌谁不是从极弱小时渐渐强大的?于是朕想着就让你去试试,那时朕想着,若是能给羌人一些教训,让他们以后老实些也就罢了,谁曾想你竟然给了朕这等惊喜。”

赵曙是真的惊喜了,“你竟然能夺回河湟二州,西北之地就消除了许多隐患,让朕欢喜。朕以为你就只能如此了,谁知道你竟然又夺回了偌大的地方,西北此次算是彻底的安稳了。”

西北那边虽然收复了,可大宋一边要防着有人造反,一边还得盯着辽人,另一边还得防着羌人。所以那边虽然看似不打眼,却是战略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王韶一战攻占了河湟二州,后续一路厮杀,把大宋的疆土推进到了积石山一带,羌人被震住了。

“羌人如何了?”赵曙含笑问道,觉着舒爽之极。

“羌人如今退却,不敢和我军接触。”王韶说道。

这就是达到了战略目的。

“你立下大功,朕很欢喜。”赵曙笑吟吟的道:“这大宋如今文有诸卿,武有许多悍将,据闻西北还有谁……姚兕?上次在征伐时很是凶悍,让辽人胆寒,让朕不胜欢喜啊!”

没有哪个帝王不喜欢这等文武济济一堂的局面。

众人齐声恭贺。

赵曙心情愉悦了一番,见王韶沉稳,就问道;“关于西北那边,你如今有何方略?”

“西北原先西贼的地方算是安定下来了。”王韶想起了沈安,“当年沈国公打下了兴庆府后,当即令商人们赶来西北,并勒令不许压价,用市价收购了那些牧人的牛羊。”

“朕知道此事。”赵曙笑道:“沈安那时上了奏疏,说什么……要想西北的牧民归心,最要紧的是让他们知道,大宋比李家好。若是和他们谈什么忠义,那是缘木求鱼。朕便许了,如今那些牧民难道都归心了?”

“是。”王韶觉得老师的手段虽然看似不激烈,却比谁的主意都好使,“那些牧民如今都一心放牧,种地的也一心种地,臣临行前去问过,那些百姓都说了,谁敢造反,不用官家出手,他们就会弄死那些叛逆。”

赵曙只觉得胸中一松,就像是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竟然这般吗?去,把沈安叫来。”

随后就是问王韶一些征伐的情况,以及西北需要怎么巩固目前的局势……

沈安已经得知王韶归来了,进殿后先看了他。

瘦了,也更锐利了。

“见过老师。”王韶很是恭谨的行礼,沈安说道:“听闻你击败了羌人,某很是欢喜。”

他是真的欢喜。

历史上王韶得了王安石和赵顼的看重,随后攻伐西北,堪称是纵横千里。

可王韶虽然是个天生的名将胚子,却不善于谋身,更不懂怎么在官场这摊浑水里行走,后来就扑街了。

现在王韶却在西北打出了赫赫威名,再有他这个老师盯着,以后就是一颗政坛新星啊!

哥的队伍又要膨胀了。

若是前阵子,沈安还得忌惮一下这些关系,可在和赵曙达成了默契之后,他就无所谓了,“陛下,王韶此战扫清了羌人的威胁,臣以为是大功。”

这等时候他这个老师不为王韶争功,那就是棒槌!

封赏吧陛下!

沈安一脸期盼,赵曙失笑道:“你倒是知机,王韶在西北大小数十战,立功不少,朕若是不封赏,以后谁……朕倒是想起了一事,当初你说西北苦寒,去那边的官吏都该优先提拔,此刻就正当其时!”

他的眉间多了肃然之色,可见是要重赏了。

沈安不禁暗爽,说道:“官家,他还年轻……”

这个混账!

韩琦真是忍不住了,就回头看了包拯一眼,暗示他怎么忍得下去!

你看看王韶那张老脸,这特么还年轻?

王韶……记得有四十岁了吧,沈安也好意思说他年轻?

啧啧!

用这种姿态去和官家讨封赏,还要不要脸了?

包拯,出来抽他!

老包看了他一眼,微微皱眉,那姿态好似在说:咱们不闹了行吗?

韩琦觉得一肚子的气,回过头却见陈忠珩在盯着自己,就瞪了他一眼。

官家在呢,你韩琦竟然就敢不顾规矩东张西望,若是御史在,定然要弹劾你!

赵曙见到这一幕,就笑了笑,“王韶朕记得中了进士之后就不大得意,后来考制科不过,就去了西北游历,这才遇到了沈安,可对?”

王韶看了沈安一眼,眼中全是感激,“是。若非是遇到了国公,臣此生怕是就要误了。”

咳咳!

沈安对此觉得理所当然。

老王没上台,赵顼还蹲着做皇子,若非是沈安,王韶也没机会重新站起来,更不会有机会统军,一战成名。

在他的教导引领之下,王韶渐渐的展露了锋芒,如今更是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型官员。

这是何其的得意啊!

沈安心中得意,却一脸的云淡风轻。

赵曙笑了笑,“人一辈子有起伏是好事,朕便是如此。如今你立下殊勋,朕自然要封赏,如此,你可为宝文阁待制。”

宝文阁待制,这是前年才设置的新职位,算是一个学士预备役,从四品。

一步登天啊!

沈安不禁欢喜,王韶见了不禁暗自感动。

老师为了某这般殚精竭虑,为了某这般的欢喜,某当好生为他争气。

虽然他是宝文阁待制,但在沈安这位军功封爵的大佬面前还是不够看,所以王韶才觉得自己该为沈安争口气。

但这并无实职,沈安在想赵曙能让王韶去哪里。

三司?

若是三司,沈安觉得自己能罩得住,韩绛那里不消说,还有个唐仁能和王韶联手。

“枢密院前阵子闹出了事情,渎职!”

沈安心中一震,不禁看向了富弼。

上次火**纸被截,就是枢密院的锅,后来冯京还差点被旧党推出来兑子当炮灰,闹得一塌糊涂。

在这个时候,赵曙让王韶去枢密院,这就是要掺沙子啊!

富弼失态的抬头,然后微微一笑。

沈安也很是欢喜。

官家终于出手了啊!

枢密院那边有两个旧党,文彦博和冯京,弄的枢密院有些密不透风的味道。

把王韶安插进去,这就是要捅个缝隙出来。

文彦博要惆怅了吧。

“枢密院都承旨。”赵曙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好事,至于文彦博和冯京怎么膈应和他没关系。

“陛下,枢密院都承旨乃是从五品,这不妥吧?”

让从四品的宝文阁待制去担任从五品的职务,这个……

可那些宰辅们下课后,去当地方官怎么说?

韩琦这是存心要恶心文彦博,传过去文彦博大概要扎他的小人。

这样的老韩沈安觉得很有趣。

赵曙淡淡的道:“就这样吧。”

众人随后散去,韩琦和沈安走在一起,“枢密院那边要下狠手,别担心,老夫在政事堂看着,文彦博若是敢得意,老夫……”

他正好走到了门边,边上就是门框,于是就捶了门框一拳。

嘭!

尘土落了下来,曾公亮正好在下面,赶紧低头避开。

富弼说道:“你小心把门给捶坏了,这个修起来可费劲,还费钱。”

韩琦笑道:“除非老夫成神了,否则哪能一拳打坏门框?”

吱呀……

众人缓缓偏头,就看到那扇门在缓缓倒下去……

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