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1311章 杂学伟大的一天

北宋大丈夫 第1311章 杂学伟大的一天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安和宰辅们出去时遇到了韩绛和王安石。

“韩相好。”

沈安笑眯眯的打招呼,看着很是纯良。

韩琦看了嘀咕道:“这小子许久都没这么笑了,老夫怎么觉得有人要倒霉呢?”

韩绛笑眯眯的道:“钱庄极为稳妥,那些书院的学生更是不错……”

我去!

韩绛这是要去找赵曙要人的吗?

瞬间沈安就内疚了。

自己给三司挖了那么大一个坑,对不住韩绛啊!

但转念一想,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宋。

韩相,您就多担待吧。

“沈安在弄鬼!”

韩琦觉得沈安的笑容有毒。

这小子在坑人呢!

他想坑谁?

韩绛和王安石一路进宫,见到赵曙后,就说了来意。

“官家,邙山书院的学生这几日都在钱庄里帮忙,他们精于计算,臣说句实话,三司派去钱庄的小吏,他们计算都比不过那些学生,官家,臣想……能不能弄些学生去三司……”

三司最缺什么?

最缺的就是精于计算的人。

“官家,三司每年最多的就是各种计算,让人头疼。”

王安石是来帮腔的,顺带韩绛也不能单独面见赵曙,他来撑个人头。

赵曙没见过那些学生计算,就问道:“果真这般厉害?”

韩绛赞道:“真是厉害,他们人手一把算盘,啪啪啦啦的声响真是清脆,就像是夏季的夜雨,听着让人心旷神怡。又像是冬雨敲打着残荷……”

这是君臣奏对啊!咱能正经点吗?

王安石觉得韩绛把君臣奏对变成诗词大会不妥当,“韩相……”

韩绛尴尬的道:“臣一时忘形了,不过那些学生真是厉害,算盘打几下,那些结果就出来了,而且他们还根据那些结果弄了个什么表格,说什么……汴梁的钱才刚进来,若是坚持下去,光是汴梁一地,钱庄少说能吸纳数百万贯的钱。”

数百万贯啊!

赵曙都心动了。

“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他很好奇这个。

韩绛看向了王安石,“这个介甫知道,他家的大郎管着书院呢!”

邙山书院沈安很少去,日常管理都是王雱在做。

这个不显山露水的王雱……

“说说。”赵曙笑着。

王安石说道:“犬子说……数据不会骗人,数据会说话,臣不懂这话的意思,他就计算了一下家中的每日花销,随后弄了个表格和什么曲线,只是看一眼,竟然把采买的仆役给抓住了……上个月有三日,家中的采买曲线波动……那个什么曲线臣也不明白……”

朕也不明白啊!

赵曙有些懵逼,“去,把王雱叫来。”

稍后王雱来了,赵曙问道:“把你那个什么曲线说说。”

“爹爹……”王雱看着自家老爹,有些不高兴。

咱们家的事儿,干嘛说出来?

王安石无奈,板着脸道:“赶紧说,不然为父收拾你。”

这个儿子大抵连官家都是看不起的,但这种情绪不能表达出来啊!

王雱皱眉,“还请赐给纸笔。”

赵曙点头,有人去拿了纸笔来。

王雱略一思忖,就随后开始画曲线。

时间和数据组成了一个坐标,曲线在中间游动。

“这是臣家中上个月的开销数据。”

这个记忆力之好,让君臣不禁有些沮丧。

哎!

智商被碾压的滋味很难受啊!

王雱指着那条曲线说道:“上旬一日,中旬一日,下旬一日,这三日数据波动……请看,波动很大,一查看,每日多开销了三百余文……”

“这……”赵曙看着这个曲线,很是欢喜的道:“这是一目了然啊!”

数据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很枯燥,但王雱把数据变成了坐标曲线,马上就直观了。

“若是朝中的开支也弄一个这样的曲线如何?”赵曙闭上眼睛想了一下,就觉得是个大好事。

“若是弄个这么个曲线,朕每日看着,就知道这朝中的开支,以后的帝王每日看着这些开支,若是波动过大,他也该知道收敛些,节省些,好!”

他一拍大腿,说道:“王卿的儿子果然不凡……”

这是来自于帝王的夸赞,但王雱依旧是冷冰冰的道:“陛下,这是沈安的杂学。这只是杂学里的一点学识罢了。”

“还是杂学吗?”赵曙不禁悠然神往,“大郎也学了许久,这些他可知道?”

“大王是知道的。”王雱不喜欢宫中的气氛,觉得不自由。

他微微退后一步,陈忠珩发现了,不禁心中暗叹。

这个王雱聪明绝顶,就是太孤傲了些,否则以后绝对会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大郎竟然知道吗?”赵曙不禁有些艳羡,觉得这等学识果真是实用。

但他是帝王,自然不能抹去了自家的威严,去求助王雱。

“这样的杂学却是不凡,那些学生可都会这些吗?”

赵曙问的平静,可王雱却心中一喜。

这是要开始了吗?

从邙山书院建立的那一天起,他和沈安的愿望就是让书院的学生们走向大宋的各处,朝堂,地方……把杂学传播到无数地方。

这是伟大的一天。

王雱点头,“都会,不会的就是差生。而差生……在邙山书院,差生也比三司的那些小吏强!”

赵曙看了韩绛一眼,心想你这孩子果真的孤傲啊!当着韩绛说这等话,你也不怕韩绛事后恼火?

可韩绛却欢喜的道:“官家,这样的学生,三司有多少要多少!”

王雱看了他一眼,想起了沈安的那些谋划,不禁微微摇头。

还说某下手狠辣,可你也不差吧?

只是可怜了韩绛和三司罢了!

他是个冷情的人,转瞬就抛弃了同情韩绛和三司的念头,盘算起了书院的学生们。

此次若是能成,邙山书院的名气就算是打响了,此后更好的生源会主动来报名,那些原先看不起书院的权贵子弟、豪绅子弟都会来报名……

想想,邙山书院出来后直接可以进衙门做事,而且还被看重,以后升官的机会多多,这样的书院你来不来?

不来是傻子!

只要他们来了,以后自然会被那个啥……

洗脑!

那些权贵子弟,豪绅子弟被洗脑之后,自然会和父兄不同,他们会走另一条路。

沈安说什么……和解!

大宋的矛盾再怎么闹也只是内部矛盾,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走向和解。

和解后的各方势力一起发力,把这个大宋推向更高的地方,这才是新政的终极目标。

为何要和解?

王雱微微皱眉,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些新政的反对者们一家子全赶到海外去,永世不得回来。

不过沈安的话他还是要仔细琢磨的。

赵曙见他微微皱眉,好似在沉思问题,不禁赞道:“敏而好学,王卿有个好儿子。”

王安石知道儿子的尿性,见他的模样就知道是在冲着什么东西发狠,心想他这可不是好学,而是好杀。

动辄就喜欢用杀戮来解决问题,这个儿子前世莫不是杀神?

但儿子一定要力挺的。

王安石笑道:“臣子从小就聪慧,臣也不及。及长,读书读的臣也没法教导,只能让他自己去琢磨。幸而后来结识了大王和沈安他们,也算是有了良师益友……”

“是啊!”赵曙想起了儿子,不禁赞道:“沈安主意多,而且心思正。王雱聪慧,折克行武艺过人……”

是啊!

王安石心想再加上了您那个儿子,这四人……臣就怕有朝一日这四人会把朝堂掀翻了啊!

可赵曙却沉浸在了畅想之中,“年轻人长进了,朕心中就欢喜。想着他们以后步步成长,我等还担忧什么后继无人呢?”

“是啊!”韩绛也觉得如此,看向王雱的眼神都柔和了些。

赵曙最后拍板道:“三司那边要多少人?”

“越多越好。”韩绛最头痛的就是计算之事,“官家,大宋庞大,人口繁多,每年遇到计算之事臣就头疼啊!”

“如此……”赵曙想了想,“先要十余人进三司去试试吧,若是好,以后陆续再说。”

这依旧是沈安的手法。

学生大规模直接进三司没先例,没先例的事儿咱们先来个试点再说。

这个大宋渐渐在走向正轨,一举一动都在纠正原先发生的偏差。

那些一朝令下,新法就行遍天下的事儿不会再发生了。

韩绛有些遗憾,赵曙突然说道:“差点忘了一件事,韩卿,三司朕记得有不少钱放着吧?”

“对。”韩绛点头,不知道官家问这个干什么,但依旧习惯性的提高了警惕。若是官家想乱花钱,那对不起,今日他就准备当一回包拯,咆哮着也要阻拦。

赵曙含笑道:“那些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放在钱庄里,以后要用只管去拿就是了。”

韩绛一想,就问道:“官家,若是三司的钱被钱庄全给挪用了呢?”

若是这样,这个大宋可就危险了。

堂堂三司竟然没钱了,遇到事情怎么办?

难道去借?

这个风险可不能冒!

王雱看了他一眼,用那种淡然的姿态说道:“韩相怕是不知道,钱庄里会留存保证金。”

呃!

保证金是什么鬼?

这个老夫真不知道啊!

韩绛觉得这几日自己就像是重新变成了学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很丢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