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1288章 大宋的未来(为新盟主‘手谈汪’加更)

祥符,富户们都在翘首以盼汴梁的消息,就像是盼望母亲带来食物的雏鸟。

楚厚才断腿在家休养,可楚家的家产却被封了,等着京城的处置决定。

那些权贵豪绅们都聚拢在楚家,各种安慰。

“……太后娘娘一出手,那苏轼就准备滚蛋吧,滚得远远的。”

“可大王呢?”

“大王在县衙里没动静,多半是下来体察民情的。”

“体察民情不能窝在县衙里吧?”

“皇子年轻不是……”

众人都在笑。

楚厚才感激的道:“诸位的深情厚谊楚某都记住了,稍后自有回报。”

回报好啊!

大伙儿来这里,送礼的送礼,慰问的慰问,难道是和你楚家有亲戚关系?还是说大家正气多的满溢了,来楚家释放一些……

都不是。

大伙儿就是瞄着太后娘娘去的。

当今官家和皇后对太后娘娘那么尊重,若是能借机交往一番……不说是太后娘娘,就曹国舅那里,若是能结识一番,那就是天大的好处啊!

无利不起早,说的就是这群人。

可他们却皱眉说着……

“楚兄说回报……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看不起小弟吗?”一个男子把眉头都皱成了老树皮,一脸的不满。

“就是,我等和楚家共进退,如今楚家被人欺负了,我等不出头,那还是人吗?”

众人齐声道:“那是畜生!”

楚厚才感动的热泪盈眶,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以前和别人虚情假意的事儿,只觉得……

真是感动啊!

“沈安进了祥符……”

外面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瞬间室内的人都变色了。

“什么?沈安来了?”

“楚兄,某家中还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一个男子匆匆告辞,其他人面面相觑,大抵也想开溜。

可有人说道:“咱们加起来难道会怕他不成?再说咱们又没犯法,怕什么?”

众人点头称是,然后鄙夷刚才告辞的那人胆小如鼠,毫无义气。

县衙里,沈安下马走了进去。

“安北你怎么来了?”

苏轼看着灰头土脸的,黑眼圈都有了。

赵顼看着还好。

张启伟拱手道:“不知沈郡公来此何事?”

沈安沈断腿来了啊!

张启伟很纠结,觉得祥符的好日子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

“沈某奉命而来。”

沈安看了苏轼一眼,说道:“慌什么?动了楚家你觉着大祸临头了?还是说你觉着兄弟们会不管你?”

苏轼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从容,就说道:“有人说某踢断了楚厚才的腿,大抵是要被发配。安北,到时候某把苏迈留下,就夫妻两人去,你记得看好苏迈……”

这货是疯了吗?

沈安看了赵顼一眼。

苏轼念叨着走在前面,赵顼低声道:“他被吓坏了。”

沈安不知道,后来的乌台诗案里,苏轼几乎被吓尿了。

那时候有人说他完蛋了,那些人会弄死他。

他惧怕死亡,可踢断人的腿不至于弄死你吧?

沈安万分不解,却忘记了苏轼此刻还算是年轻,没经历过以后的各种磋磨。

一句话,此刻的苏轼还没被社会毒打过,很是嘚瑟。

然后得知自己可能会被流放发配时,就有些慌了。

“你没安慰他?”沈安觉得不可思议。

赵顼无奈的道:“说过了,他不信。”

进了正堂后,沈安坐下,肃然道:“官家令某来此,是要盯着免役法。”

张启伟心中振奋,但想到那些去皇城叩阙的家伙,心中就慌得一批。

这可是去皇城闹事啊!

事后不管怎么样,他张启伟的责任跑不掉。那些人闹得越大,他的责任就越大。

若是官家因此而大怒,张启伟觉得自己可以卷铺盖准备回家了。

哎!

做官难。

挨着京城做官更是难上加难啊!

“那些地老鼠?”

沈安的语气很是轻蔑和诧异。

呃……

“是啊!”地老鼠这个比喻张启伟觉得不错,但他还是苦笑道:“这些人可不是善茬,否则某早就拦下了他们……”

那些人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一个县令,真的和蝼蚁一般,在这些人的面前无能为力。

“他们……”沈安回忆了一下,“好像都被打断腿了吧……”

“您……您打断了他们的腿?”张启伟激动不已,觉得沈断腿出手,当真是大快人心啊!

“不止某吧。”沈安随意的道:“还有韩相他们的家人,还有许多豪商……”

卧槽!

韩琦他们的家人也下手了?

张启伟欢喜的道:“那……那岂不是法不责众?”

“某有功劳。”沈安很是淡然的道:“官家说了,此事不必折扣某的功劳。”

那就是活该啊!

“哈哈哈哈!”

张启伟只觉得心口的一块大石头落地,欢喜的道:“来人呐!来人呐!”

外面进来一个小吏,张启伟欢喜的道:“去买一头羊来,让人好生整治了,晚上某请大王和沈县公他们喝酒,哈哈哈!要好酒,速去速去!”

他激动的回身,见赵顼神色平静,沈安在看着名册,仿佛没啥值得激动的,不禁有尴尬的道:“下官喜不自禁,喜不自禁。”

“这是小事。”沈安看了名册,说道:“马上派人去,去询问那些人,免役钱交不交。”

张启伟摇头道:“大半人不会交。”

“那就压下去!”沈安看了赵顼一眼,他知道赵曙那句话的意思。

所谓皇子不能软弱,指的是面对事情时的姿态,而且内心还得强大。

他来此就是给赵顼做示范的。

“压不下啊!”张启伟苦着脸道:“都是些权贵,不敢乱动!”

说着他看了苏轼一眼。

苏轼踢断了楚厚才的腿,现在就慌得一批。若是再得罪这些人,那后果更严重。

“为何压不住?”

沈安淡淡的道:“先前那些人在皇城前闹事,某带着人打断了他们的腿。随后有楚家的人在皇城前喊冤,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说了,觉着冤屈就去开封府报官。但她老人家觉着头疼。”

太后娘娘竟然不管?

苏轼欢喜的靠了过来,问道:“那后来呢?”

沈安端着茶杯,“后来那人去寻国舅,正好国舅请某吃饭,他就在隔壁听,最后嚎哭不已……”

为啥嚎哭不已?

肯定是听到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儿。

苏轼只觉得胸口那里蹦跳的厉害,起身拱手道:“多谢安北了。”

沈安在,曹佾不管如何都不可能会因此而为难苏轼,所以这事儿就算是尘埃落地了。

沈安颔首,“你我兄弟,这只是小事罢了。”

他本想说没事,以后你该如何就如何,可想到苏轼的各种不靠谱,最后还是忍住了。

“至于那些人,不必退让半步。”

沈安放下茶杯,声音轻微,可张启伟却坐直了身体,仿佛是在聆听上官的吩咐。

“马上去询问,就说朝中要收富户的免役钱,谁赞同,谁反对!速去!”

“是。”

沈安刚才展露了自己杀伐果断的一面,张启伟下意识的就答应了。

沈安看了赵顼一眼,不知道他领悟了些什么。

“做大事,第一要稳。”

张启伟出去了,室内只有沈安三人,他这才开始了教导。

“免役法之事你就很稳,一步步的,不急不躁。”

赵顼有些赧然的道:“此事想了一年多,当然不急。”

“这样最好。”沈安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功劳,不禁心中欢喜,“第二就是要杀伐果断,你若是帝王,做事但凡优柔寡断,臣下就会揣测你,就会欺负你……所以,在某来之前,你为何不动手?”

他到祥符那么久了,竟然没有一点进展,这让沈安有些失望。

赵顼说道:“我想着等那些人在京城闹事的结果出来了再说,谋而后定。”

外面,张启伟去吩咐人回来了,刚想进来,听到这话就止步了。

沈安的声音听着有些森然,“你是皇子,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帝王。免役法乃是新政的第一步,堂堂正正的第一步,此事若是成了,就为以后开了个好头,若是败了,新政一切休提。此等大事,你竟然要等待……优柔寡断至此,大宋的未来如何能寄托在你的身上?嗯?!”

赵顼不禁起身,“是,我不够果断……”

“大事当前,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沈安缓和了语气,“这就如同是两军对垒,一旦发现战机就要动手,什么请示,战机稍纵即逝,你请示来请示去,战机都没了,还打什么?打个屁!”

外面的张启伟已经惊住了。

合着沈安真的在教导皇子?

外界有传闻,说沈安是皇子的伴读。

可今日张启伟才知道,原来不是伴读,而是教导。

这个沈安竟然如此吗?

他心中有些窃喜,觉得自己能认识了沈安,算是一次机遇。

他多年宦途失意,就是因为背后没人。

沈安如何?

能教导皇子的存在,这个靠山扎实的让人热泪盈眶啊!

他转身去了前面。

那些小吏正在怨声载道。

要去通知那些权贵豪绅交钱,不,是去问谁赞成,谁反对,这是件得罪人的事儿,弄不好还会被狗咬。

可不去不行啊!

不去连小吏都没得干了。

祥符县的小吏和其它地方的不同,在那一次天灾中,文峰村的不少灾民就被安置在了这里,几年下来,他们在小吏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若是丢掉这个活计回家种田,他们都不愿意。

所以苦归苦,牢骚归牢骚,还是赶紧干活吧。

张启伟走了出来,见状就大声的道:“都放心大胆的去,若是被欺负了,某为你等做主!”

这……县令疯了?

他竟然敢和那些权贵豪绅叫板?

小吏们欢喜不已,随后就分配人手,各自散去。

而在里面,闻小种进去禀告道:“郎君,那张启伟听到里面的话后,就去了前面,很是慷慨激昂,说是要为那些小吏做主。”

沈安看着赵顼说道:“此人宦海多年,可却处处不不得意。某查过,此人失意的主因乃是没后台,不喜欢去攀附权贵……所以某就让他听听,然后看看他的应对。若是好,此后你也可以用用。”

这是给赵顼弄些贴心人,以后说不定用得着。

赵顼起身,“多谢安北兄了。”

这等手段沈安用的毫无烟火气,让他暗自佩服。

……

感谢土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