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1191章 人性本恶

北宋大丈夫 第1191章 人性本恶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气冷,午后的街头少了些人,沈安就加快了些马速,一路吹着风到了皇城前。

别发烧啊!

沈安摸摸额头,然后说道:“某要去见大王。”

速度很快,去报信的军士飞奔,剩下的军士们看向沈安的目光中都是敬佩之情。

一个军士磨蹭过来,叉手行礼后问道;“敢问沈县公,若是大宋内部乱了,辽人真会趁机南下吗?”

这个问题让沈安有些好奇,“肯定会。”

辽人就是一头饿狼,寻机就想咬大宋一口。

这个问题多半是这几日外面的议论,不过是好事,所以沈安愿意多解释一下。

“以前辽人会,现在更是不会放过,为何?因为大宋对他们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他们迫不及待的想灭掉大宋,剪除这个大威胁,可咱们能让他们如意吗?”

“不能。”

这位可是大宋名将,得他指点几句,大伙儿心中就亮堂了。

前世今生,沈安都乐意和底层人打交道,见他和气,军士就问道;“沈县公,那此次辽人为何不来呢?”

在他的眼中,此次事件就算是内乱。

“不够大。”沈安想了想,就摒弃了复杂的说法,“官家甚至能利用辽人的威逼来解决那些蛆虫……”

听到沈安用蛆虫来形容那些权贵士大夫,军士们都笑了。

“别笑。”沈安一本正经的道:“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谋略,此事短促就结束了,辽人没法借用。就算是能借用,耶律洪基也会冷眼旁观,不会贸然施压……”

“是了,辽人若是施压,大宋内部的事都会暂时放下,一起对外……”

军士一脸的恍然大悟,躬身道:“多谢沈县公教导,小人感激不尽,只是不敢拜师,怕亵渎了您……”

一群军士跟着躬身,沈安笑骂道:“什么拜师不拜师的?还知道挖坑等着某去跳?”

只要他接过这个话茬,这些军士们就会顺着杆子爬上来,然后弄个半师之谊什么的。

“好生做,以后军中会有这等机会的。”

“真会有吗?”军士们觉得能不被叫贼配军就很幸福了。

“相信某,武学会有重启的那一日,而且规模会越来越大。”

军队专业化刻不容缓,而将门饱受朝堂君臣的忌惮,沈安觉得用规模化来培养将官是个好主意。

“沈县公……”王崇年来了,沈安起身拍拍屁股,跟着他进去,身后的军士们在行礼。

“多谢沈县公。”

沈安没回头的摆摆手,王崇年说道:“某见过这些军士多次,他们对外人……就算是宰辅,那笑也是假笑,可他们刚才对您……某看出来了,都是诚心诚意的。”

沈安笑了笑。

“您……某知道您学究天人,某也想拜您为师,可某知道这犯忌讳……”

王崇年有些忧伤。

“大王就知道这些,你去找他学吧。”

沈安不觉得自己教授赵顼的身边人是件好事,现在看不出来,以后被人一挑唆就膈应了。

——你教授王崇年,这是要在大王的身边埋钉子吗?

——以后你要王崇年为自己做事他做不做?老师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王崇年能拒绝你?

你这是在坑我呢?

沈安笑眯眯的拍拍他的肩膀,王崇年马上就笑了,还是那种看着就想欺负他一把的笑。

这人……罢了。

沈安想起了王崇年的遭遇,特别是被他爹顺手一刀就割了,然后用鸡毛堵住尿道的往事,真的让人头皮发麻。

他的父亲大抵也就是听过某人的吹嘘,说怎么割家伙事,于是就亲自下手。

幸运的是那个吹嘘的人至少把善后的事儿说了,就是要用鸡毛杆子捅在里面,否则……否则真会出人命。

尿道口的伤口一旦愈合,中间没有一个东西捅在那里,活人会被尿憋死。

一路到了庆宁宫,沈安感觉有些太安静了。

他目视王崇年,王崇年摇头,示意自己出来时不是这样的。

沈安摆摆手,缓缓走向了正堂。

“……大王深得官家看重,可为何要看韩非子?”

这个声音听着很愤怒,“臣等教授大王经史子集和六艺,为何没有韩非子?那韩非之学说险薄,非大王所学,不但不该学,更不该看。”

本朝的士大夫们被优待的很舒适,所以对一张口就是人性本恶的韩非学说敬而远之。

“大王不但看了,还亲自手抄,这是想做什么?”

这个事儿看似不大,可一旦被这些人散播出去,马上就是轩然大波。

大王崇信韩非学说!

这个大抵就是异端的意思,到时候舆论哗然,赵顼无法收场。

“我只是为了收藏才抄写了一遍……并非……”

沈安听到这里就再也忍不住了,他大步进去,就见到了侍读孙永面色严峻的站在那里,而赵顼拿着一本书坐在另一边,看着有些狼狈。

在成为帝王之前,他并没有那么多的自由,一个侍读就能让他狼狈不堪。

这便是大宋的皇子。

“某看看。”

沈安走过去,赵顼皱眉。

这趟浑水他不想让沈安涉足进来。

沈安拿过那本书,看了一下,“好字。”

这是赵顼亲手抄写的韩非子,看着很认真。

从很久以前沈安就知道赵顼喜欢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对于一个执意革新的皇子来说,法家就是自己最重要的武器。

而这个武器在本朝士大夫的眼中就是大逆不道。

沈安看了几眼,然后问孙永,“有不妥吗?”

作为侍读,孙永有纠正教导赵顼的责任,刚才他本想顺势敲打赵顼,可却被沈安打断了。

“非常不妥。”孙永不悦的道:“韩非之说乃旁门左道,皇子如何能学?帝王在德不在法!”

这个就是最大的争议。

这些家伙们认为大宋帝王该以德行为准绳,这样天下自然大治。这一点最典型的就是仁宗赵祯。

赵祯仁慈,德行自然没说的,所以仁君的呼声响彻云端。

而赵曙刻薄,估摸着以后驾崩了得不到好的谥号。

赵顼呢?

孙永等人觉得赵曙没指望了,就盯住了未来的帝王赵顼。

在教授经史子集之余,他们最爱给赵顼灌输德行至上的观点,若非是沈安给赵顼灌输了无数‘歪门邪说’,赵顼怕是就要中招了。

“在德不在法?”

沈安笑了笑,“不务德而务法,如何?”

这是韩非的话,他认为君王治理天下应当以法为先,在这里道德是靠不住的。

这种理论和当今士大夫们信奉的理论背道而驰,也无怪他们会喷。

孙永面色潮红,“此言大谬也!”

“如何大谬?”沈安笑吟吟的道:“道德德行能治理天下?来,孙侍读给沈某来说说,这话要怎么圆回去?”

道德德行能治理天下吗?

毛线!

但凡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场面话。

场面话看破不说破,这是规矩。可沈安一巴掌就把规矩给扇没了,还请孙永来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怎么回答?

孙永淡淡的道:“君王不修德行,而以法为要务……”

“不妥吗?”沈安笑着问道。

“不妥。”孙永摇头。

“为何不妥?”

“这个……”

孙永有些语塞,若是换了旁人,他会大声呵斥,让这人滚蛋。

可这是沈安,沈安当年影响赵顼的时候,还没孙永他们什么事呢。

这位才是皇子最早的老师。

孙永面色涨红,沈安却不肯各退一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你们怕的是这个吧?”

韩非指出,天下权柄当执掌于君王之手,而大宋却不然,士大夫欢呼着,高喊着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后续赵顼登基改革,遇到的阻力超乎想象,就是对韩非这番话的最佳注释。

并且韩非还提出了一点:诸侯当削!在当今之大宋,诸侯就是那些抱团的权贵和官员,当打散他们……

他提出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央集权,但对于大宋的士大夫们来说,这个很要命啊!

——君王没权利,连屁都不如!

孙永面色冷淡,“此言大谬。”

他觉得沈安的话太尖刻了些,传出去自然会有人收拾他。

但自己得反击一下啊!不然大家会认为某是个无用的。

孙永想到这里,就厉声说道:“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如何说?”

这是韩非的话,意思是:你做了君王,就不能信任任何人。

这话对于大宋士大夫来说简直就是毒液。

所以孙永才敢斥责赵顼,而赵顼不敢反击。

他一旦反击,孙永就敢去请见赵曙和曹太后,把事情闹大。

——看看呐,大王喜欢韩非喷吐出来的毒液。

是的,对于士大夫们和宫中除去帝王之外的贵人们来说,韩非的学说就是毒液。

“可信吗?”沈安笑了笑。

孙永也在笑,“不可信吗?”

臣子不可信?

他看了赵顼一眼,官家难道不能信任大王吗?

还有皇后和太后,官家都不该信任他们吗?

你沈安有本事就点头,然后某看你怎么死。

这是韩非的理论。

为啥?

因为帝王你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利。臣子们因为权利向你效忠,你的嫔妃们因为权利向你低头,心甘情愿的自己脱掉衣服……你的儿子为了未来的权利向你低头……

这个天下都在向你低头,而这些效忠只是因为你的高高在上,并非是你的德行感召。

这便是最大的矛盾所在。

而其中的精髓……沈安觉得就是四个字:人性本恶。

这是大宋士大夫们所不能接受的。

他们和君王共享天下,这在汉唐时不可想象。权利的甘美,利益的肥美……这些让他们割舍不下。

谁要是想用韩非的那一套学说来蛊惑君王,那就是他们的大敌。

当然,沈安本就是他们的大敌,债多不愁,沈安想来是不怕的。

可皇后呢?太后呢?

你但凡赞同这个理论,就是离间皇室,皇后和太后能撕碎了你。

他笑吟吟的看着沈安,期待他改口的那一刻。

他甚至都想好了用什么刻薄的话去讥讽他,让他无地自容。

可沈安却点头道:“没错。”

瞬间孙永的笑意就忍不住了,他只得低下头,但心中的狂喜让他不禁眉眼放松。

沈安,看你这次怎么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