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1130章 升官的唐仁眉清目秀

北宋大丈夫 第1130章 升官的唐仁眉清目秀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夏的扩张过程往往伴随着当地文明的改变。

比如说原先的南方,那真是穷山恶水,当地只有些土人居住,直至永嘉南渡后,人口规模才起来。

永嘉南渡,就是晋朝时司马懿的一群灰子孙内斗,引来了北方的狼,也就是异族。彼时中原混乱衰弱,司马家只知道内部争权夺利,对外怯弱。

这些异族在三国时期被压制,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压制住他们,这样的遭遇很憋屈吧。

可司马家内战后,异族一试探,发现汉儿已经衰弱成了娘们,那还等啥?杀啊!

于是北方异族大举入侵,司马家族尿了,于是南迁,汉人纷纷无奈,只能携家带口的往南方跑,这便是永嘉南渡,也叫做衣冠南渡。

其二便是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口纷纷南迁。

而第三次人口南迁发生在本朝,也就是北宋末,大宋崩盘,无数人都在往南方跑,赵构最后建都临安,也就是后世的杭州。

三次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巨量的人口,同时还带来了无数技术。

南方就这么渐渐发展起来了,而在此时,广南西路依旧是属于半蛮荒时期,大宋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要解决土人的问题。

唐仁就是带着这个任务去了西南。

没人对他抱有希望,大家只是觉得这是一次尝试。

可现在这个大家不抱希望的唐仁却带回来了好消息。

“土人下山了?”

广南西路多山,所以要想武力驱赶土人也不可能,于是就长期形成了这种:官府和百姓在城市里,土人在山里的格局。

赵曙心中激动,想到了土人下山的好处,不禁对唐仁又满意了几分。

“是,土人下山了。”

唐仁看了黄达父子三人一眼,心情激荡。

这便是功绩啊!

大宋开国百年,西南总是麻烦。如今交趾被大宋水军弄的苦不堪言,西南土人也渐渐开始同化,这个局面让人欣喜。

“广南西路修建了不少村落,那些土人如今出山耕种,很是快活,都说是陛下的恩德,这不黄达父子就带着他们的感激来了。”

作为土人的头领,学会汉话是必须的技能,否则你怎么和汉人打交道?

这一路黄达父子又恶补了一番汉话,总算是有些模样了。

“……原先在山里时,我等饱一顿饥一顿的,而且没有郎中,若是生病了就只能熬着……”

这个不错啊!

唐仁微微颔首,黄达瞥了一眼,知道自己的发挥对了。

土人有郎中,只是水平让人感动。

“孩子们衣不遮体,女人们衣衫褴褛,活不好,都活不好。”

黄达抹抹没有眼泪的眼睛,“以前我等总以为汉儿凶狠,会害了我等,可此次出山后才知道并非如此。”

他努力酝酿了一下,想起了唐仁的教导。

——官家仁慈,但你要表达出自己的忠心。

怎么才是忠心?

黄达一时间有些懵,然后抬头看去,就见赵曙面带微笑,神色亲切,不禁就喊道:“臣愿意做陛下的儿子……”

啥米?

赵曙的微笑僵住了。

韩琦也傻眼了。

你要做陛下的儿子?

唐仁很是纠结的干咳一声,心想官家可不缺儿子,你这个是上杆子要好处呢!

可黄达却喊道:“臣以前跟人厮杀,谁输就是谁的儿子,以后不可背叛……臣做陛下的儿子,此生就是陛下的忠臣。”

呃!

这个解释有些意思,不过赵曙的儿子却不是那么好当的。

韩琦干咳一声,出来说道:“此事……陛下,他们一路远行辛苦,要不还是先去歇息吧。”

赵曙点头,旋即有人带着黄达父子三人出去。

“陛下,这绝不是臣的授意。”

唐仁跪下请罪。

韩琦神色冷淡的问道:“老夫问你,那边可有这等认儿子的规矩?”

赵曙的眼皮子跳了一下,觉得高滔滔绝对不会认同这个儿子。

“有,但不多。”

唐仁不敢说谎,“那黄达乃是当地土人的头领,威信颇高,臣一路笼络了过来,说是让他表现出对陛下的忠心,谁知道他……”

某都要成为官家的儿子了,这忠心够不够?

赵曙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罢了,此事……随后慢慢解决了。只是朕的儿子够多了,无需再多一个。”

帝王的儿子并非简单,里面掺杂着无数含义。

比如说皇储。

你黄达一个头领也想觊觎皇储吗?

赵曙更担心黄达回去后,借着官家儿子的名义去为非作歹,最后尾大不掉。

安禄山就是前车之鉴啊!

“是。”

唐仁有些懊恼,觉得自己多事了。

“臣有些浮躁了。”

做错了事,还被人发现了,那你要认错,绝不要推诿狡辩,那只会让你更难堪。

“臣应当秉承自然,让黄达父子在汴梁见识大宋的繁华和威严,然后潜移默化为好。可臣却多加诱导,却有些弄巧成拙了。”

知错就改是个好品质,赵曙微微点头,说道:“广南西路那边如今如何了?”

这是抹过去了,唐仁欢喜不胜,说道:“那边如今土人大多下山安居乐业,道路也越修越多,加上交趾俯首,连中原的商人都愿意过去经商做买卖,繁华了不少。”

赵曙点头,欣慰的道:“遥想数十年前,西南乃是蛮荒之地,侬智高和交趾都是威胁,让大宋焦头烂额,如今百姓安居乐业,交趾低头,朕在想,数十年后,那边可能繁华?”

这是个大问题,当有宰辅来回答。

韩琦认真的道:“陛下,广南西路穷山恶水,道路不便,并且那边并无太多的耕地,臣以为只能缓缓为之。”

这是隐晦的告诫赵曙,那边咱们别想一口吃个胖子,慢慢来吧,慢慢的发展。

“不是穷山恶水!”

唐仁突然发话了,“韩相,广南西路是山清水秀!”

他闭上眼睛,“那山青,那水碧。水映着山,山绿着水……山水为伴,恍如一幅画卷,更像是人间仙境!”

赵曙赞许的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朕见到过许多官员的自夸,总是表功绩,对地方风物却多有不提。而你却不同,听闻有人说了广南西路的坏话,马上就会反驳,哪怕对方是宰辅……可见你的感情真挚。”

赵曙对韩琦点点头,表示并无羞辱他的意思。

韩琦颔首,示意自己的胸襟宽阔如汴河。

唐仁赧然道:“说来惭愧,臣南下前,去见了沈县公,他说了不少如何收服土人的谋划,臣受益匪浅,其间他又说什么广南西路山水甲天下,还说那边是真山真水,让臣好奇不已,于是此次去了西南,臣一路关注山水,果然如此……”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口号在后世很响亮,沈安去过广西,却因为行程的缘故没去成桂林,引以为憾。

“哦!他倒是见多识广。”赵曙想到沈安才将和自己讨价还价,带了三百斤黄金回家,就觉得有些好笑。

皇室再穷也不至于差三百斤黄金,只是沈安的态度让他很安心。

臣会守着规矩。

这是个极好的信号,让赵曙心情愉悦,于是看着唐仁就越发的觉得眉清目秀了。

但他还有一个问题,“广南西路的官吏如何?”

这是一个他问的最多的问题。

吏治很让帝王头痛,而各地的禀告大多不实,多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他需要这些官员的亲身体会。

“臣在广南西路时,当地官吏很是勤勉。”

唐仁的话让赵曙微微一叹,觉得这厮也是个粉饰太平的,没前途。

被赵曙暗自评价为没前途的唐仁继续说道:“就是原先不少从中原被发配过去的官吏多有懒散,其间还有官吏欺压土人,横征暴敛,陛下,土人叛乱,这也是一个缘故。若是不能清除这些官吏,广南西路就好不了!”

赵曙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这番话,不禁点点头,“是啊!地方不靖,多半官吏不称职。如此……韩卿,回头看看派人去那边好生巡查,狠抓一批,这些人既然不肯好生为官,那便换个地方依旧在广南西路。”

还留他们在广南西路?

众人不禁觉得这个官家怕是被先帝附体了。

大佬,这样不成啊!

那些官吏早就在当地有了关系网,不弄到别的地方去,那就没法改造他们。

赵曙淡淡的道:“琼州不就是属于广南西路管辖吗?”

卧槽!

唐仁不禁失礼的看了赵曙一眼,心想官家可是够狠啊!

想到那些官吏会被弄到琼州去,唐仁的心情不禁就愉悦了起来。

“当地的武人如何?”

赵曙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好。”

唐仁说道:“当地的武人尽忠职守,臣在当地期间,有多起交趾人越境,在大宋境内烧杀抢掠……都被将士们赶了出去。”

他甚至还看到过被交趾人烧毁的村庄,地面上变成乌黑的血迹。

“陛下,交趾人可恶,臣以为要狠狠的教训他们才是。”

宰辅和赵曙都在忍笑。

什么烧杀抢掠,目前的交趾人怎么敢。

这些都是大宋自己弄的手脚,目的只是为了毁约罢了。

水军该到了吧?

赵曙想起水军袭扰交趾的场景,不禁心情大好,于是说道:“你此次立功不小,朕想到你多年在外为官,很是辛苦,此次回来就留在汴梁吧,可为修起居注。”

啥?

修起居注?

唐仁不禁狂喜。

……

第三更送上,晚安!

()

偷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