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寻墓神兵 > 第73章 三十六道寻墓定穴法

寻墓神兵 第73章 三十六道寻墓定穴法

作者:伍陆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54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又到了放风的时间,这次我故意来晚了一步然后直接朝双杠器械那边走,结果人还没走到呢,那帮人就赶紧把双杠的位置给让了出来。

但我这次并没有去坐上双杠,而是来到那旁边的台子上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本身就是想看看这帮人的变化而已。

被我打服的豪哥见我在台子上坐了下来,连忙拿着烟就朝我就走了过来,离近之后笑呵呵的对我说:“来哥,抽烟,小弟昨天算是被你给打醒了,昨晚上我可是想了一夜操场边上的那八个大字,真后悔之前所做的事,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我看了他一眼不客气的把烟给接了过来,连忙摆了摆手说:“你可别叫我哥,看起来你应该比我大,叫我阿生就行,有句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醒悟为时不晚。”说完点上了烟抽了起来。

这时候老关头也走了过来,我忙让他也坐下来,豪哥赶紧把烟给他也递了过去点上,老关头表现的十分激动。

他抽了口烟笑着对我说:“阿生啊,你这一来,可算是拯救了我啊,要不然坐着牢还得给人当牛做马呢,这下好了,以后就算死了也能做个清闲鬼。”说完呲牙又笑了起来。

我也抽了口烟连忙对他说:“老爷子说的这是哪里话,看您身体硬朗着呢,撑到出狱没啥问题,豪哥之前是没有醒悟,现在醒悟了不会再有人欺负你了。”说完我拍了拍旁边豪哥的肩膀。

老关头听完忙摆了摆手说:“嘿,我是出不去的,我判刑比较重,是无期,没机会出去了,不过幸好遇到了你,最起码往后的日子过得不用那么悲惨。”说完,用力的又吸了一口烟。

我表情凝重的看了看老关头,一脸疑惑的问他:“老爷子,无期?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旁边的豪哥还是有些眼力,他在旁边也搭不上话,看我和老关头聊起来就跟我打了个招呼后识趣的走开了。

老关头看着走开的豪哥小声的对我说:“陈年往事了,有机会再聊我的事情,倒是你小子,先给我讲讲吧,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做起了盗墓的行当?又是怎么会被关到这里的?”

我见老关头一直认为我是盗墓的,看他的表现并不像是故意接近我的敌人,于是朝他缓缓的点了点头选择了信任,把进入墓穴的原因包括为何被关到这里,同他简单说了一遍。

但是我跟他重复说明了一点同时也明确表明了立场:我可不是盗墓,我只是意外进入了墓穴而已。

老关头朝我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对于我来说意外进入墓穴和盗墓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而他一直认为我是盗墓的,所以我想对他解释清楚的态度很明确。

在和老关头聊到八将地宫的时候,他还问了一些墓穴中的事情,当然,我也毫无保留的讲给了他听。

老关头坐在旁边听的很认真,时不时的会皱起眉头又缓缓点头,甚至有些地方表现挺惊讶,尤其是那在墓中遇到冷叔那伙人的时候,他表现的特别不一样,直到我大概的讲完他都未插口说话,只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我见他最后叹气的表现有点不太正常,不免有些疑惑起来,刚想要问他怎么回事,还没等我开口他就略带迟疑的对我说:“阿生啊,你对我这老头子确实够实称,没有一点隐瞒的意思,多的我就不做评价了,但是有一点,关于那个叫冷叔的人、、、”,说到这里,他声音渐渐又停了下来。

我见状心里稍稍“咯噔”了一下,眉头立即皱了起来心想:“莫非老关头和在墓中遇到的冷叔俩人相识不成?”

旁边的老关头看我皱眉紧皱,随即“呵呵”的笑了两声,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相必你应该有所猜测了,你们在墓中遇到的冷叔,其实与我之前算是老朋友了,后来因为他做事没有原则加上此人城府极深,于是同他分道扬镳各谋生路,若是日后你再遇上他,定要小心此人。”

我听完重重的点了点头,不由得再次回想起那冷叔让我们几个人前去开棺时的情景,说白了,当时就是想拿我们当枪使,让我们去替他们送死。

老关头抽了几口烟继续又对我说:“不过有一点,那位冷叔的能力和方法你倒是可以用来借鉴和学习,学人之长,避人之短,另外我有些东西也放不下,舍不得就这样白白失传,既然咱们俩有缘,我打算把它传教于你,日后哪天闭眼我也能安心了。”

对于冷叔那帮人的具体情况老关头并未过多提及,他所知道的实际可能并不太多,只是讲了他们曾经一起盗过墓,后来因为原则问题逐渐出现了分歧,最后各走各的再无交集。

我本还想再继续多打听些关于那冷叔的事,可老关头说的如此明白便又止住了口,于是我又笑着对他说:“老爷子说的对,不过您的意思是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您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做的?我能帮到的地方一定会尽力去帮你做。”

老关头听我说完又用力吸了口烟,烟头被他吸的“兹拉”作响,然后缓缓摇着头对我说:“事情倒是没有需要你帮我去做的,刚刚说的意思只是有些经验想分享给你罢了,就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听我这个老头子唠叨。”

我听老关头这么说,忙笑着对他说:“怎么会呢,既然您老都这么说了,我就安心做一个倾听和学习者就行了。”

老关头听完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不过,有些内容除了倾听之外,你也要必须用心记下来,我相信对你日后有所帮助,一定也会用得到。”

我心想:“这老爷子神神秘秘的,反正在这监狱里也无事可做,多听听老前辈的经验学习一些东西,也并非坏事。”于是朝他点了点头。

老关头看了看周边,然后让我示意其他人不要靠近这里,只讲给我一个人听,于是我便招呼其他人到别的地方放风,等其他人远远散开之后就认真听他讲了起来。

就这样,连续很多天只要是放风时间,老关头都会与我单独详聊,除了跟我讲一些他所盗过的大墓和遇到的诡异经历之外,同时把他毕生的盗墓经验也分享给了我,总结来说就是寻墓所用《三十六道寻墓定穴法》。

古有兵法三十六计,这盗墓竟被老关头总结出来了三十六道寻墓定穴法,这寻墓三十六道,是经过时代变迁和地壳运动环境改变之后,相对而言最实用的寻墓方法,这算是老关头的毕生经验之谈。

三十六道寻墓定穴法共分上、中、下、三卷,每一卷都有它的特别之处,上卷寻墓源,中卷定墓位,下卷进墓穴;

上卷寻墓源共分为十二道,主要就是用来筛选寻找墓穴存在信息的方法。

上卷寻墓源的十二道,分四大类。

第一类为大墓源,第二类为汉墓源,第三类为精墓源,第四类为凶墓源,墓穴的大小虽然在概念上来说通常会被理解定义为墓主人的高贵或者富有等级,实则不然。

古有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陋室铭》里面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墓穴来说,也并不完全在于大小,重点是风水穴位是否优良,不是全部以大小来衡量,当然,越是大的墓穴,越代表着权力和财力,小一些的墓穴并非就一定是无权无财。

第一类大墓,何为大墓,大墓主要在于大字,大分为三个概念,一个是指墓穴面积空间之大,大墓由于空间巨大,一般设置如迷宫般,容易让人活着走进去,却活着走不出来。

大的另外一方面是指墓棺和陪葬品之多,陪葬品行内人在地下称之为冥器,出土到地面之后,称之为明器;

最后一方面是指墓穴年代之久,年代越久远的墓穴盗墓者最是喜欢,因为陪葬品保存下来不多,所谓越稀缺越值钱。

第二类汉墓,并不是指汉代的墓,汉的本义通常认为指汉水,古人把天上的银河看作是天上的汉水,故有“河汉、星汉、霄汉”等说法。

那么汉墓也是分三个概念,一个是水上或水下之墓,另外一方面是地表之下墓穴,最后一种是非常规的墓,这类非常规墓穴的定位会相当复杂,故称之为汉墓,通俗理解就是这类墓的埋葬方式和所有常见的墓葬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在定位方面有一定难度的意思,另外此类墓穴进时难,出时更难。

第三类精墓,精有很多解释,这里所讲的精是与墓穴有关的,那么精墓而言不仅风水位置好,修建墓室的工匠也要足够优秀,以及墓体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最重要的是防盗手段的高低,同时也会涉及到墓穴内部的机关暗器。

这类涉及机关暗器的墓穴危险性比较高,一旦外人进入,随时随地都可能命殒于内。

第四类凶墓,前面所提到过,时代变迁和地壳运动及环境改变,这些变化不仅会隐藏部分墓穴的位置,还极有可能把一个风水好的墓穴位置演变成为一块风水极差的凶地。

如果凶地一旦形成,那里面的墓主人或陪葬者及活物,将可能演变成为僵尸或者活尸,同时会出现毒气毒瘴之类的有害气体;故称之为凶墓。

寻墓,不是所有的墓穴都会去寻,重点是寻找年代久远的大型墓穴,具有历史或研究价值的墓穴,不过,不管是盗墓贼还是考古发掘,所做事情虽意义不同,但结果都一样,挖人祖坟,掘人坟墓;

两者唯一不同的是,一个目的为了盗宝发财,另一个目的为了考古护宝历史研究。

那么寻墓源的十二道分别是:

人道、官道、医道、文道、书道、史道、说道、名道、宗道、怪道、信道、观道;

第一道人道;所谓人道,兵书上有句话叫做“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时机和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则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也是成功的关键部分,通俗点讲这个关键就是人脉。

人脉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人脉广,另一个是人脉要好,信息才能做到四通八达,对寻墓者来说是个首要重点。

第二道官道;所谓官道,无论处于什么发展时期,明为官,暗为匪的匪是最猖獗的,也就会相对应的造就出为官的不断成长和强大,黑白通吃在哪个年代相对都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官道是信息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大事小事,都能随时及时知晓。

第三道医道;所谓医道,对于地表下的空间,尤其是墓下的事情是也是千变万化的,人只要在没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接触这些,总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现象和结果,改革开放之后,条件都变好了,有病、痛、痒、或其它不适,基本都有条件及时投医问药,最起码可以了解病情,所以医道也便成了信息源的重要部分。

第四道文道;所谓文道,便是文化的意思,华夏文明五千年,中国地大物博人文历史悠久,并且在地方文化方面都各有千秋,不管黑白喜事,办事的风俗也有所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能体现出当地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寻墓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具有信息源的方面。

第五道书道;所谓书道,就通俗易懂了,文案或书字形式记录,甚至图画方面,从中获取想要知道的信息,因为有很多东西是有线索的,古书籍中都有可能记载到关于寻找大型墓穴的蛛丝马迹,比如:古诗集类、古医学药材类、民间传说故事类、个人游历记实,相当于个人日记、等等。

第六道史道;所谓史道,一听就能够明白,在古代有一种官职称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以上所说主要是针对皇家,那么对于一些有名望的家族或高官、将领、贵族之类,也会有相对应的家族史或族传,以便后人了解,侧面来说,信息源量也是非常之大。

第七道说道;所谓说道,用一个词语可以代替,“侃大山”,也有另外一个名词叫“捡舌漏”,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打听、闲谈、旁听、来获取想要的信息,这种方式一般在北方地区运用较为方便,在北方地区的早上或傍晚时分,大部分农村人都喜欢蹲墙角侃大山,侧面就可以听到当地的一些奇闻异事。

第八道名道;所谓名道,更容易理解,名山、名水、名地、名人、名事、名物等等,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能够一名传千里的山、水、地、人或事等等,那绝对是有其独特之处,那么这些名处,也会给寻墓人带来些许的蛛丝马迹。

第九道宗道;所谓宗道,说到这个宗字,最容易理解成为两个概念,一个是家族的列祖列宗,另一个就是不同的宗系派别,不过这里宗道指的不是列祖列宗,不然和上面所讲的史道便是有冲突的。

那么宗道,重点讲的也不是宗系派别,那是什么呢?简单说明吧,所有与死人打交道的手艺人,基本都属同一宗道,比如:棺材铺掌柜的、地方义堂看尸人、墓藏修墓人(俗称工匠或地下手艺人)、抬尸人、赶尸人、守陵人、为死人做法或超渡的法师或道人,等等,不过基本宗道都是以上所例为主了。

宗道确实是相当关键的一部分,各行有各行的规矩,若是想从这些人嘴里知道墓穴的信息,肯定有一定的难度,这得看自已的本事。

第十道怪道;所谓怪道,重点有三怪,怪人、怪事、怪物。

怪人则分为真怪和假怪两种,不过真怪亦假怪,假怪亦真怪,是很难分辩的,有些怪人是受刺激讲胡话,但有些怪人是见怪事讲真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另外,有句俗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事也可以叫做怪事,频繁或定期发生的怪事,一定会有其原因,也同样会产生线索。

怪物,同样分两种,活物和死物,地下的活物一般很少会到地方上来,不过也有一定的机率,比如遇到自然的塌方、地震等等,再或者被盗墓者挖掘并未回填。

死物就很容易理解了,平常不多见到的稀奇东西,或者年代不符的物件。

第十一道信道;所谓信道,便是人的信仰。

人类最原始的信仰分为两种,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信道所说的不是祖先信仰有关,否则与前面所述的史道同样会有冲突。

天地信仰,天地又等同于万物,如果你到过的地方够多,你会发现,越是偏僻的地方,那里的人会对某种实物的信仰越是强烈,大到一条河、一座山,小到一棵树、一块石;这种信仰的源头如果能够了解到,那么也会有机会是寻墓中的重要信息。

第十二道观道;所谓观道,此观非彼“官”,有句话大家都知道“好山、好水、好风光”,除了景观之外,就是俗称的风水,普通人丧葬很少讲究风水,所以,有权有势的达官显贵必须会选择好的风水位做为墓穴,那么好的风水位一旦有墓穴的话,那墓穴基本上都是大墓,观道即是寻风水及观风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