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不归山上不归人 第六十一章 立足之地

在乡民的记忆中,除了几年前,猎人父子剑挑祥兴堂的那天,上河寨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人山人海,却都拥挤在街道两边,留出空空的街道正中。

和平世界,其实也聊无生趣,所以大家都喜欢看热闹。

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铠甲鲜明,高牙大纛,如同一道黑色的铁流,从寨门外快速进入长街。看热闹的人群高声呼喊,兴奋异常,只觉得这阵势威武雄壮,十分好看。

没有人知道戎马过处,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只不过还没等人们的兴奋劲儿涨到**,那军队到了第一道巷口,古井巷,便即右转,去往寨外北郊的九井山庄了。

这是一支没有了战马的骑兵军团。

因为先前进入盘地的斥候早已传回消息,思安寨中,空无一人!

常一问已经知道,想要突袭思安寨,已经不可能。虽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得知护教铁骑的行军动向;但剿灭任家后裔,夺取悲天剑之战,已经注定旷日持久。

所以他传讯斥候领队张唐,征用九井山庄,长期驻军;并增派人马,组建斥候营,分兵驻守玉垚峰,无仞峰两处可以逃遁下山的途径。

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十夫长,快步向前奔出,越过军队前方,往那座他本来就十分熟悉的城池跑去。

九井山庄,原本就是祝田蛟的家,后来交给师父贾半聪,就成了强大武馆。

出乎祝田蛟意料的是,还没跑过田间大道,便远远看见一个黑衣老者,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已经悄然立在九井山庄城门前的拱桥头。

师父贾半聪,和小师弟李无衣,身上都挎这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护教铁骑的西京军团,要入驻九井山庄的消息,先来的斥候小队,已经带上祝田蛟的信物,提前知会了贾半聪。

一身戎装的祝田蛟,来到师父跟前,一脸尴尬的笑,“师父,这个,军情绝密,有些事情没能提前跟师父商量,徒儿向您老人家请罪来了。”

贾半聪缓步上前,拍了拍祝田蛟的肩膀,神色如常,柔声道:“理解的理解的,你如今前途无量,为师也倍感荣幸。武馆的学生,我已经暂时遣散了;等有了新的馆址,自会通知他们复学。”

祝田蛟脸上,一副无地自容的表情,“师父,护教军团,也就是暂借九井山庄为营。等他们事情一了,师父即可回来继续开办武馆。在此期间,请师父先屈尊搬到街上老宅,盘桓数月如何?”

贾半聪叹了口气道,“你对为师,也算仁至义尽了。少爷有了护教军团作为强大后盾,亦已不需要为师这点微末道行去效力;所以老宅那边,我就不去叨扰了。这三年了,武馆生意兴隆,攒下来的积蓄,买处地方继续教拳,还是足够的。九井山庄,本就是适合兵家驻守之地。所以,从今往后,强大武馆,也该置下一份馆产了。”

师父如此豁达,倒是极其出乎祝田蛟的意料,但师徒谈话,从来也不曾如此客气,总让人觉得有点怪怪的感觉。

但无论如何,这事也算完满解决。

小师弟李无衣,一言不发,只是对大师兄拱手一揖;然后跟随黑衣老者,往那条田间道路大步走去。

那一道黑色铁流,正通过田间道路;被逼到了路边的一老一少,越发显得落魄萧索。祝田蛟远远望去,不觉微微叹气。曾经在不归山上,威风八面的师父,在强大的宗门势力面前,也不过是弱小如同蝼蚁。

可见自己选的路,要比当年冥顽不化的父亲,高明得多了。

常将军昂首阔步,率先到了桥头。祝田蛟已经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将他迎进城门。

不到一个时辰,九井山庄的城墙顶上,旌旗林立,兵甲鲜明,引来无数远观热闹的人群,纷纷赞叹这一番不归山上从未见过的金戈雄城景象。

……

玉垚峰一场千年罕见的雪崩,那几个外逃的任家少年,连同护教铁骑的一小队斥候,不知生死。

思安寨任家一族,人间蒸发,在这方圆不过百里的雪山平原中,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护教军团全军出动,搜索数天,始终毫无踪迹。

而接下来的日子,护教军分成三十多个小队,分驻各处大村大寨,同时组建更多的斥候小队,兵分四路,同时搜索东南西北四面的沼泽和山岭。如此一来,力量分散,每个小队基本上就是十人配置,由十夫长率领。

三天下来,西岭大山,南边丘陵和北边山地,竟相继有四五支小队斥候遇袭。每次遇袭,好像都是对方有备而来,事先布置了杀伤力极大的机关陷阱。其中四支小队,全军覆没;另外一支,九死一生;还是十夫长福至心灵,感知灵敏,远远察觉不对,处处小心。

饶是如此,那名十夫长带领的兵士,依然悉数身亡。十夫长死命突围而出,跑回来的时候,一身重伤,体无完肤;然而,他连对方的人影都不曾见着。

阵符师荀真,和主将常一问,都苦恼不已。

这一天,在主将营中运筹帷幄,忙活了一整天的荀真,离开将军内衙,便即登上九井山庄西城墙头,极目远眺。

不归山上,极强的大道压胜,让很多修士神通,有点难以施展,然而一旦下了雪山,进入平原,不但大道压胜减弱不少,而且此地山水气运,得天独厚,灵气之丰沛,竟然半分不输鸿蒙山半山道观!

灵气丰沛之地,加上适度的大道压胜,对于修士而言,无疑是一处修炼破境的极佳之处。

荀真自从入驻此间,心中几起几落;说句实在的,他并不是十分关心护教铁骑此行的一些得失。对付几百个山野村夫而已,哪怕是最终刨地三尺,艰难地把他们一个个揪出来,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长久驻军此地,也无不可。

若能再征得鸿蒙山宗门应允,让他荀真在此地设置一处下属道场,潜心修炼,却未尝不是一番弥足珍贵的大道机缘。

荀真心境中涟漪阵阵,也不知是道心更稳,还是受了扰动。

“一阵极强的心境涟漪,竟然见于内衙之中,引我来看个究竟。”荀真背后,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原来是阵师观此地风物灵气,有所触动而至。”

荀真回过头来,对大步走来的常一问躬身行礼。常一问大手一摆,“免了,荀真师兄,若非战场之上,军帐之中,我于练气一道,理应尊你为长;所以闲暇时候,你我无须守尊卑之礼。”

荀真直起身来,依然神情恭谨道,“将军雅量,能与您共事数载,实是荀真三生有幸。”

常一问脸上,略含不满之色,“荀真兄,你仍如此腐儒,小弟我,就真的不知该如何聊下去了。”

荀真见他意切,展颜道,“常老弟既然如此,愚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愚兄一直在深山陋室之中,不知岁月,更不明世事,也就是这几年,托老弟的福,得以投身江湖,游历红尘一番,受益匪浅啊。常老弟见多识广,志向远大,终非池中之物。他日有了立足之处,可别忘了拉扯愚兄一把。”

常一问笑道:“荀师兄,你这是怂恿小弟呢。护教军团之中,就不是立足之处了?”

荀真摇头道:“老弟是明白人,否则怎会日理万机的当口,没来由的到这里来跟愚兄说这番话。投身军团,也是效力道门,离了军团,修道练气,又何尝不是更加直接地效忠太一天帝了?”

常一问点了点头,“知我者,荀师兄也。不错,这不归山一方风水宝地;你我军旅疲惫,戎马倥惚,一旦踏足此处,沐浴天地灵气,感念天恩浩荡,实在是有点走不动了啊。”

荀真道:“既如此,贤弟只需摇旗呐喊,愚兄依然唯君马首是詹。”

常一问神情肃穆起来,“此事,少了荀师兄,其实也不成。于练气一道,我才是五境初停,军中的练气士,三境以上的,此间军务一了,也有二十余人可选择退役。当然,他们是回归宗门,还是另投他处,皆是个人喜好;数年袍泽之情,相信也有不少人愿意留下的。只是六境以上的,迄今为止,军中唯荀师兄一人而已。”

荀真听罢,惊愕不已,半晌才回过神来:“老弟要这么多人?这是要自立门户,开宗立派那!可是……”

常一问道:“荀师兄无需大惊小怪,此时我方与那任家族裔,看似胶着;实则数天下来,你我都心知肚明。那任家族裔,表面上占了点小便宜;实则也暴露了他们实力不足之困。各处出手的人,本事低微不说,手法策略,都不过是依仗些奇技淫巧。所以,我们关门打狗,无需着急。”

“我不急于将其一举剿灭,其实也是为了军中修士,能在此间盘桓多些时日,利用此间山水气运,裨益自身修行而已。我们也不妨再做多些,牵个头;先设了道场,让大家繁冗军务之余,有个炼心修行的地方也是好的。”

“至于开宗立派,并非我一己私愿,若是大家都有意在此立足;待取得悲天剑后,咱们请王璟仙师驾临一次;除了交差,再恳请仙师到道场说法传道。仙师也是明白人,其中真意,岂有不明之理?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只需要仙师点头,鸿蒙山那边,还不是带句话的事。”

荀真听得心旌摇曳,连声称妙,“王璟仙师,倒是仁慈有道之人,有成人之美的古道热肠。再说,贤弟与他,十分投缘,便是趁机邀请其作为山头供奉,恐怕也未尝不可。”

常一问笑笑,“我也正有此意。此事若然成功,宗门开立的各种繁琐事务,各类宗牒典籍的编纂版印,门徒修士的甄选管束,就都得有劳荀师兄了。”

如此一来,无异于定了荀真的首席长老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