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不归山上不归人 第五十一章 冰天雪岭马啸风

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

星河流转,还能看到熠熠闪光,多少有点灵动之气。而不归山的雪峰之上,便只有皑皑白雪,啸啸狂风;巍巍万仞之高,茫茫千里之远,毫无生机。

此时不归山西北坡的茫茫雪岭之上,却有一队兵马,黑甲黑盔,连那驮运物资兵器的马匹,也都是黑色居多。

原本锃亮生光的铁甲,在峥嵘崖壁,怒号风雪之中,黯淡失色。

这是一队骑兵,兵甲精良,人强马壮;但自从越过不归山雪线以来,历时半月,千余人马,如今只剩五百精壮,折损过半。战马损失更大,还活着的不过二三百匹,而且早已不能供人骑乘,只能驮运物资。

登山的行程将近一半,剩下的这二三百匹战马,估计也撑不了几天了。

行进的队伍,三五扎堆,但依稀行列有序。前方领队的将军,仍然骑着高头大马,面色冷峻。九境的巅峰武夫常一问,尽管明知这座大山,非人力所能征服,却一脸肃杀之气,丝毫不减。

队伍的殿后之人,则是一个道人装束的阵符师,面无表情,胯下的战马,也只是机械地随着前面军士的步伐,在雪山上艰难行进。

刚刚突破练气士六境的阵符师荀真,从袖笼里不断取出风辟符,祭出阵阵符胆灵气。面对凛冽的风雪天威,那阵阵辟风灵气,难免显得杯水车薪了。

毕竟荀真精于符道,那一张张的黄纸符箓,凝聚了符师三年多的心血,品秩极高。符胆灵气一旦爆出,就能在军队后头,生出一道蔽风屏障。

那万年蛟息之强,以荀真百年修为祭出的符道之力,也不过是聊胜于无而已。那道蔽风屏障,大多一闪而没,碎散在狂风暴雪之中。

作为巅峰武夫的将军,一身钢筋铁骨,自是不惧风雪凌厉;荀真那淬炼百年的炉鼎皮囊,也足以承受这翻风雪洗礼。

但队伍中那些二三境的道修或者武夫兵士,则大多不堪忍受。半月以来,死伤过半;这还是因为军中二人,日夜轮流施展辟风之术,呵护备至之功。否则,若放任人人听天由命,如今能剩下的,恐怕就是不足百人了,而不是如今这般规模,还足以凑齐一整个军团。

除了荀真之外,另一个能施展辟风之术的人,则是当前军中一名新任的十夫长。且这个十夫长,还是破格升任的,此人武道同修,武夫和道修境界,都是二境。

一个二境的修士,便能施展辟风之术,这放在太一道门之中,是很逆天的存在。

只不过,这人的辟风之术,靠的却不是道术修为,而是手中一件极其罕见的法宝,紫杉杖。

这名十夫长的来历,说来蹊跷。三个月前,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身负重伤,苟延残喘来到青苹州落马城中,剩半条命直闯护教骑兵西京军团的临时驻地。

那少年自称来自数百里外的不归山上,姓祝,名田蛟,说有重要军情,需面见主将禀报。

当时首先得报此事的,便是阵符师荀真。由于主将外出,荀真便亲自接见了这位叫祝田蛟的少年。

少年见对方不是主将,支支吾吾,不肯以实情相告。但这都没什么,问题是,少年手中一根以厚棉布包裹严实的棍子,灵气浓郁,像荀真这种已经晋身上六境的练气士,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一件罕有的仙家法宝。

阵符师看这少年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炽热。

那少年的性情,倒也极其坚韧,即便是在荀真施展各种神通,死死逼问之下,他也只是道出此次之所以独闯军营的目的,是欲禀报悲天剑的下落。

原来少年的一身伤势,便是硬闯蛟息,逆风攀下不归山的途中积攒下来的。他能活着下得山来,所依仗者,便是手中的这根辟风法宝紫杉杖,

紫杉杖,太一道门的无上法宝;整个玄黄天下,仅有五根。鸿蒙山留存三根,北荒城曾获鸿蒙山馈赠一根;另一根,本来是西乔山宗门的镇山之宝,二百多年前,被一位宗门弟子盗走,从此不知所踪。

祝田蛟手中这根紫杉杖的来历,不言而喻。

少年既然肯冒死下山禀报军情,且公然随身携带仙家豪门西乔山遗失的一件重要法宝;其所求必然非同寻常。

事关悲天剑的下落,荀真当然不敢怠慢视之。时值春夏之交,距离初次出兵,率领西京骑兵军团,屠灭甘凉州边陲的李家庄,已经过去三年。

三年来,西京军团的骑兵和斥候,几乎走遍了玄黄天下南部的半幅江山,始终寻不着关于悲天剑的一丝一毫线索。

骑兵军团和鸿蒙山行者王璟,也经常以传信飞剑互通信息。王璟联合各处山头的太一道家宗门,在整片北边版图,三年来也是一无所获。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来得全不费功夫。如今眼见就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机,然而此番机缘,竟全系于这个已经半死的束发少年身上。

荀真尽管眼馋少年手中的法宝,却也不敢过分逼迫。他一面令随队军医,对少年悉心调治,令其尽快恢复,一面飞剑传信,向外出公干的主将常一问急报。

常一问得信火速回城,见了那仍在治疗中的报信少年;两人就此在主将营帐之中,闭门谢客,密谈数日。那几天,军中一切事务,全权交由阵符师荀真独力处置。

所以祝田蛟与主将交谈的内容,荀真也不得而知。

但主将大营重新开门之日,常一问即令荀真火速召回分布各地的精兵斥候,限令所有人无论远近,一律三个月内赶回落马城中候命。

骑兵军团是夏末初秋之际集结完毕,拔营而出。彼时军中士气高涨,装备精良,何等威武。铁骑飒沓如流星,小半州的路程,旬日即至。

没想到,一登上这白雪皑皑的不归山,便如同泥牛入海,任你通天的本事,都使不出半分。眼睁睁看着兵士军马,一批批在行进中溘然长逝。

这些军士牺牲之时,甚至都看不出是死了,同僚只是见他们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寂然不动了。然后瞬息之间,就化为一具冰冷僵硬的雕像。同伴走出几步,再回首看时,就连那僵硬的雕像都已不见,只剩一堆略微凸起的积雪。

战士踏雪,战马啸风,每一步,都有可能是此生的最后一步。抬头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也不知峰顶还有多远。

据那个冒死闯营报信的新丁十夫长说,现在走的,是登顶不归山最佳的线路,此处的峰顶,名为无仞峰。

无仞之峰,已高逾万仞!

“咱们这次,估计是要被那个姓祝的小子团灭了。”一名贵为百夫长的将领,一边艰难拔步,一边与身旁的副将嘟哝道。

副将喘着粗气道,“早知如此,当初他闯营时,就该令当值哨兵,不分青红皂白给斩了再说。”

百夫长道:“可这小子精得很咧,那残破不堪的衣裳上,血书‘悲天’二字。这两个字,当下军中,已是尽人皆知。即便是死了,很多隐情,也无从掩盖。还落得个贻误军机,草菅人命之罪。”

副将望了眼风雪茫茫的前方,“但愿那小子说的都是真话;否则,若真是两个军团,都失陷于这片雪山绝境之中,身死之前,咱好歹把那个不知算二境武夫还是二境修士的害人精,给先做了。”

进入雪线之前,主将常一问,曾召集十多位百夫长,到主将营中议事。当时的营中,唯一一个百夫长以下的军将,就是那个名为祝田蛟的十夫长。

年纪轻轻的十夫长向众人信誓旦旦道,“以我这一趟下山的经验判断,越过雪线之后,能支撑半月行程的军士,只要保持心境平稳,补给充足,就能活到登顶无仞峰。”

所以当时主将给出的命令是,“过雪线十五天后,只要剩下的军士超过300人,就坚持登顶,翻过无仞峰,突袭思安寨。”

不归山雪线之下,早已远离人烟,除了有飞剑传信手段的阵符师荀真和主将常一问,再无人能外传消息。所以此处议事,主将已经无需隐瞒此次出征的路线行程。

甚至这一番言语,无疑也透露了敌方的大致实力。

百夫长回头望向山下,那遮天蔽日的凶猛蛟息,夹带源源不断的鹅毛雪片,扑面而来。不归山的雪,竟都是从下往上飞的!

“那小子,说的多半是真的。”百夫长道,“他之前下山,独自一人逆风而行,那情势,比之当下,要凶险百倍。”

副将目光悠远,“嗯,但愿此行,等着咱们的,真是那一份百世难逢的功业富贵,而不是一处连入土为安都可以免了的葬身之地。”

百夫长从山下远处收回目光,看着副将道:“我倒是更加期待,鸿蒙山能为此战,赠我一番改换门庭的大道机缘。能进入鸿蒙山半山道观修行,这半生戎马,就都不算白忙活了。”

副将摇摇头道:“鸿蒙山真那么容易上去,那咱们的阵符师,若能活着回去,岂不是便要登上山顶神殿;成为那行者王璟一般,天下道修,都要顶礼膜拜的无上仙师?”

百夫长笑道:“普天之下,就那么一把悲天剑;这还真不能说容易。就算那悲天剑主,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也不是随便来个阿谁,都能轮上这份差事的。”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倒觉得漫天风雪之中,渐生了一丝丝暖意。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这支三五扎堆,在雪山上艰难行进的奇特军旅;不知不觉又挨过了十多天。

果然一如那个十夫长说的,熬过了半月的人,死伤已经甚少。十多天来也就死了二十多人,然而马匹的折损,则是越来越大。如今剩下的,只有百余骑了,都是清一色神骏非凡的汗血宝马。

连主将常一问和阵符师荀真的坐骑,也已经加入马队,驮运物资。

祝田蛟见此境况,不禁暗暗叹息,“难怪不归山盘地之中,从来不见马匹。”

行程过半,这百十匹冠绝天下的汗血宝马,能支撑至此已经殊为不易。登顶之时,也不知还能剩下几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