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不归山上不归人 第四十三章 我陈木酋,终非池中物也

袁大锤的铁匠铺里,任平生每日只是跟着师兄和师傅,抡锤叠钢打胚。很多时候,都是哥儿俩在铁砧前叮叮当当,师傅则坐得远远的,就着一碟花生米慢慢喝酒。

胚子打好了,才轮到师傅出码。成形,铲锉,研磨,淬火烧刃这一类的精细活,还轮不到任平生插手,只能在一旁看着。

对于研磨,他看得尤其仔细。那把铁剑,还锈迹斑斑的,那配得起我任平生单挑第一剑客,绝杀琅上道师的英雄形象。

就这么抡了快三个月的大锤,转眼已经入冬,少年也将踏入自己人生的第十二个年头。可是在铁匠铺中,还是什么都没学到。父亲的仿剑,也还丝毫没有要动工的蛛丝马迹。

看得久了,任平生就打算开始磨自己的铁剑。师傅做研磨的时候,他另外搬了快砂面较粗的磨剑石,在一旁照着磨。结果冷不丁挨了师傅一记板栗,脑壳子疼了半天。

“路都还没走稳,就想学跑。”袁大锤嘟嘟囔囔地扔过来一句。

既然不能做,他只好老老实实蹲在一边看着。少年心性,毕竟无法沉闷太久。

“师傅,你说这磨剑而已,我估摸着这几个月下来,起码十二道研磨,能应付过来了,咋还不能磨我这把旧铁剑啊?”

陈木酋连忙抚了抚自己的脑壳,悄悄走远点。师弟这会,肯定又少不了一记板栗;我都替他觉得疼啊。

没想到袁大锤倒是破天荒地没有出手,还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十二道,哪怕是二十道研磨,又如何;磨出来的,不过是把寻常利器。剑有三种,利器,宝器,神器。”

“按部就班,慢工细活,能磨出利器;江湖武夫侠客的刀剑,你可以这般磨;孜孜以求,昏昏以事,赋予心神灵感,能炼出宝器;山上剑修,剑道高手的剑,便不过如此;蕴天地之气,挟天地之威,炼天地之魂,此为神器。”

任平生瞪大双眼,“师傅,那我这把铁剑,能炼成那一种?”

袁大锤低头继续干活,“随缘吧,看你今后的心性机缘了。品物流形,各正性命。物成于工,各秉其性。你既跟了我学打铁,那么一锤锤打在铁上,就要细细感知那铁的物性。”

“知物性,才能尽物用。实际上,这也仅仅是很初步的东西。所谓各正性命,除了性,还有命;或者说,于物而言,还有灵。这灵,却不是一块死铁自身带来的;而是你作为打铁之人,锤砧之间,定形之际,还有一铲一锉,一研一磨之时,能细细感知此时此处的天机玄妙,山水灵气,人心念力;令你手中的剑条,形于其中,蕴有其韵,浑然天成,游刃有余……”

任平生听得悠然神往,默默谨记冥想。师兄陈木酋,捂着发胀的脑袋,想走开,又不敢走开。

在陈木酋的记忆中,师傅教打铁,就从没说过这种糊弄人听不懂的话语。他更加确信小师弟是被坑到姥姥家了,若不是师傅自己都心里发虚,岂能挖空心思去想出这么多糊话来。

“师傅,我爹的仿剑,咱什么时候开始动工啊?”袁大锤一旦停下,任平生又开始问道。

“冬至。”

“哦,为啥要等冬至?到冬至,我就十二岁了。”

“因为冬至,是一年之中极阴之日,也是一阳始生之时;万物枯荣,至此轮回;这时候生机蒙昧,最适合去取你这把剑的材料。”

“取这把剑的材料,为什么要生机蒙昧的时候?”

“因为,炼这把剑的铁,成于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时;乾坤一炁,尽蕴其中。所谓仿剑,虽无法求得十全十美,起码也得有几分形似。”

任平生感觉难以置信,一把残剑,咋你们个个都说得那么玄乎,欺负我小孩子不懂事呢。

“师傅……”

“又咋滴了?”

“……你没坑我爹吧?”

结果脑壳上,又挨了重重的一记板栗。只不过这一下,袁大锤倒是瞥了他两眼,那目光中充满狐疑:这小子,自己拿的是把什么样的剑,敢情都还蒙在鼓里啊。

“师傅您先忙,要不我和小师弟买菜去吧。省得他不懂事,老妨碍您做事。”陈木酋实在有点看不下去,觉得自己有必要出手拯救小师弟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滚,你自己去。他就在这看着我磨剑;漏了一眼,赏一颗板栗。”

陈木酋只好默默走开,看了那蠢货师弟一眼,满脸怜悯之色。

也难怪,这段时间,先是思安寨那边的英雄猎人,入驻行知学堂教剑;后有九井山庄,改为武馆,馆主正是那猎人的死对头贾半聪。

祝家一脉,只剩下小少爷祝田蛟,其母辛氏,胡管家,长工老王头和姚三一家三口。人丁寥落,举家搬到了思安寨街上的一处祝家老宅之中。

祝无庸生前的其他十七房妻妾,都分了或多或少的田产屋宅,自立门户去了。

此处老宅,虽然仍不失为一般富贵人家的宅院,但与一座城池搬的九井山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所以祝田蛟既拜贾半聪为师,就让出了九井山庄,为师父开了间武馆。武馆的名字,就叫“强大武馆”。

就武馆起名一事,祝田蛟虽然胸中文墨有限,也有点忍不住要给师父一些建言的。但最终他还是忍住了;算了吧,武夫心性,也许率真一点,也不是坏事。

四邻八乡,不断有家底殷实的门户,或将自家少年送到强大武馆习武,或送往思安寨行知学堂;剑道文理兼修。

学堂和武馆的风头,一时各擅胜场,不相上下。虽然武夫与剑客那一战,是武夫撵着剑客打。但人都不是瞎子,武夫是六十多岁的武夫,早已武道登顶;而剑客,却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剑客,就能几乎凭一把破剑挑了整个祥兴堂。

当时他的父亲,也只是在旁帮着查漏补缺而已。猎人能教出这样一个儿子,他所修的剑道,当然也非同小可。

如此一来,强大武馆也就罢了,本来就庭院广阔,广纳门徒,没什么问题。但行知学堂的规模,远远不如,学生一多,地方就显得捉襟见肘起来。

日常教剑,都从学堂的练功场,搬到了思安寨中最阔的一块空地。

铁匠铺中的刀剑订单,则足足排满了三年的工期。练剑学武,都需要刀剑啊。

陈木酋跟了师父十几年,从没见过铺子如此财源广进,每天出街买菜的气质派头,都提升不少。

只是师父好像对此毫无感觉,甚至每每忙的心烦,就拿徒弟出气。

自从没了祥兴堂坐镇其中,整个上河寨市集,这几个月来也是乱得一塌糊涂。各路易货乡民,挑担小贩,到处争抢地盘;为了争个街边摊位大打出手,继而演变成村寨之间的负气械斗,也是常有的事。

局势纷乱,搅得上河寨的原住民,特别是有临街商铺的屋主,日夕难安,生意难做,苦不堪言。

最后,临街屋主们自发聚集起来,准备商议成立乡正衙门,重建上河寨商贸秩序之事。既然是屋主公议,就少不了祝家的参与。虽然祝家如今没落,但坐拥临街十三家铺子,依然是寨中的第一大商户。

上河寨的小商户,都想改变目前纷乱的局面,却又都不希望仍是由祝家坐大,控制集贸。

但无论如何,公议聚会,还是如期举办了;除了邀请祝家和强大武馆一起出席,小商户们还留了个心眼,邀请任平生作为嘉宾列席。即便无法掣肘强大的祝家,起码也能多一份制衡的力量。

让一个半大少年作为嘉宾,出席这样的正式聚会,在不归山上,前无古人。

出人意料的是,当晚聚会,不但任平生来了,他的师父袁大锤也破天荒地来了会场。

所有人都知道,即便是祥兴堂时期,铁匠铺也从来不缴平安赋。祥兴堂,也从来没人去惹过袁大锤。在琅上道师的治下,袁大锤是整个不归山上唯一的异类。

会场就设在九井山庄之中,也只有那地方,可以容得下这么多人。姚姓是上河寨的第一大姓,所以这次聚会,便由姚氏族老姚树青主持。

上河寨中,百余家商户;各有各的利益和诉求,而在设置里正,维护商贸秩序一事上,竟都出奇的配合默契。

自始至终,不但祝家没有发出任何异样的声音,连袁大锤也当场表态;只要乡正衙门按规矩行事,所纳赋税,不入一家一户的私库,铁匠铺该缴多少,一个铜钱都不会少。

然后就是当场选出初任乡正大人。只是这一节,众说纷纭,始终难以定夺。其实大家心目中,都有同一个人选,就是铁匠铺的袁大锤。可惜袁大锤坚辞不肯;最后,大家退而求其次,推举陈木酋作为乡正人选。

背后有靠山,再不济也没人敢欺负。

害得任平生一路疾奔,回铁匠铺把云里雾里的师兄拽到了会场。一听说自己要选自己当整座不归山上最大的官儿,陈木酋笑得合不拢嘴;样子极其欠揍。

我陈木酋,终非池中物也!

有了乡正,自然还要选赋差;只不过,那就是乡正大人自己该操心的事了。祝家目前的大当家辛氏夫人,倒是豪阔得很,直接捐出了闲置的一处二进老宅,作为乡正衙门的府邸。

那老宅门墙坚固,厅堂宽阔,十六正房加上十二厢房;规模不大不小,作为乡正衙门再合适不过。

乡正衙门所征赋税,也由原来祥兴堂定下的货值两成,改为货值的半成。即便如此,衙门的收入,除了维持日常运行,支付官差酬劳之外,还能剩出一大笔来。

为此,新官上任的陈木酋,提议设立公办学堂,让上河寨中的贫困子弟,可免费入学。

其实,学堂一旦设立,只闲暇时跟师傅学了几年识字的陈木酋本人,就会成为第一个学生。

除了学堂,乡正衙门还要负责街道打扫,村场清洁等杂务。

一月之后,上河寨的民风景致,物贸市集,一片繁华清新气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