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演武

玄黄天际 第二百六十九章 演武

作者:龙图甲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8:1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庚子年深冬,大雪;既是年时节气里的大雪,这一天的落马城,也下着鹅毛大雪。

作为落马城最繁华的街道,寸土寸金的北望街,北风料峭,冷飕飕的直往行人厚厚的皮草棉毛里钻,街上依然熙熙攘攘,人山人海。锦衣玉食的豪门子弟,百无聊赖的市井贩夫,甚至城外那些面有菜色的农家汉子,都一窝蜂涌到北望街上。人流一致奔向大街尽头的北城门。

其他城池,皆以东门为主城门;落马城的一大特别之处,就是以北门为主门。这或者与数千年前那一战有关,人族在此一战定乾坤,一路往北驱逐狂人,将后者驱入北荒苦寒之地。

而当今落马城的寒夜繁华,其实又与兵家的一大盛事有关。

北门广场那边,已经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嘈嘈杂杂。突然间有人潮一线两边分开,让出一条通道。只听得一阵急促马蹄声响;一位身披银甲金盔,手持长枪的军将,骑着高头大马,神威凛凛穿过人群,直奔广场西边那座高高的点兵台而去。

军将胯下白马,神骏异常,几下腾跃,便一溜烟上了点兵台后那面斜坡。将军下马,顾盼生风,傲视台下的熙攘众生,让人望而生畏。

这几日每晚约莫饭后时分,就有兵家主持的演武比武盛会。主持落马城这次演武的,便是这位来自灵山兵家大营的兵正大人。

兵家的兵正大人,品阶相当于护教军团的一名屯正,但掌管兵士的数目,却是屯正的十倍之多。毕竟边军将士,不可能都是那能以一敌百的修士或颇具境界的武夫。

那位银甲军将扫视人群一圈之后,再团团抱拳一周,干净利落。台下人群瞬间肃静。

“天下安宁,百姓乐业,固然是天恩浩荡,仙家荫庇,神灵佑护之功;然狂人雄踞北荒,不遵道法,不循教化,茹毛饮血,杀戮成性,亦需兵家将士浴血奋战,戍边守土,方有我等安家立业,娱妻弄子之境。尽管狂人蛮横,力大无穷;然北荒城固若金汤,更有边军将士武功盖世,忠勇无匹;因而历来投军从戎者,非为边境有恙,为建不世功勋而已。然沙场事,武夫事;欲申鸿鹄志,成万世功,皆论出身财力。非有数年武院磨砺,不得入投军之门……”

“……今经鸿蒙山太虚神殿恩准,贺兰天师心怀众生,北荒城主悲悯黔首;各地兵营敞开大门,让凡夫俗子有机会一展身手,投军从戎。……三年服役无过,则免徭役终身;略有战功,则可衣锦还乡,无论奴籍民籍出身,皆忝入贵籍;杀敌一人,赐良田五顷;杀敌十人,封一里之正……”

威武军将一番激昂言辞,被底下的雷动欢声数次打断。百姓投军,除了传说中的那一场人族驱逐狂人的创世之战,在人们翻得动的老黄历里,还是首次闻说。

俗世武院只所以长盛不衰,并且得到山上道家和北荒城兵家双方的支持,主要还是无论护教军团还是北荒边军,都需要武院源源不断地输送青壮子弟参军服役。凡夫俗子,只要手脚齐全,交得起学费,都可去武院拜师求学。武院方面,也是来者不拒。但能够练到武夫三四境者,毕竟都需要一定的武学天赋,还有自身筋骨等诸多条件。

武夫三境,必须投军服役。只不过这类武学骄子,一般都是先由护教军团挑选,挑剩下的才轮到北荒边军。

习武五年,若师父鉴定三境无望,也必须服役三年;而这一类人,在北荒边军里人数最多。别看境界不行,只要能从边军服役期满,回归乡里,回到家乡村镇,依然是地方一霸。

说起来挺简单,俗语道穷文富武;普通农牧人家,渔猎子弟,又有谁交得起武院那天文数字的学费!

更何况即便花尽几辈人的积蓄,勉强入了武院;之后常年累月的淬炼体魄,喂拳问剑,伤筋动骨都是家常便饭。那时所需的医药之资,更是学费的

数倍之多。

所以说功业无门,却挑出身,历来都是这么个道理。

那位银甲军将下去之后,便有军中文书介绍演武规矩,军士选拔要求。

既然称为“演武”与“比武”,就不再拘泥于往常那样,只能捉对比试拳脚器械,而是划出十数种选项,任君挑选,各显神通即可。

不会一招半式,没关系,你可以挑开床弩,轮铁锤之类的项目展示气力;擅于渔猎的可以演练射箭驭舟;武院子弟,则依照传统比武对打。

山上道家子弟,江湖野修,也都各有合适的比对方式。

演武比武的结果,并非看水平高低或者输赢,而是看是否被兵家录用。奴籍民籍子弟一旦被录用造册,当场便能领到一笔颇为丰厚的安家费。至于贵籍子弟,当然仍需是武院出身,或者入道修行者,投军算是义务,军功另有封赏。反正对他们而言,那一百几十两的银子,都不够逛一轮窑子打赏花魁的。

人群外靠近城门的角落处,一个青色布衣的年轻男子,看似路过,又似看热闹的,倚着城墙负手而立。一身朴素衣裳,丝毫掩不住他那出彩的容貌。更何况,那一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样子,便完全出卖了他的身份。

普通平民子弟,那有这等闲情气派。

三五牵黄玩鹰的执绔公子,带着一帮如狼似虎的恶奴护院,在人群外四处游走,不时对那些躲闪不及的妙龄女子摸摸捏捏,搞得乌烟瘴气。甚至遇上一个容貌不错的落单民女,干脆让恶奴围上去,大行轻薄无礼之事。女子尖叫不断,惊恐万状;只可惜毫无用处。

倒是有一队十数人的兵士过来了,兵戈雪亮,队列整齐。围困女子的恶奴训练有素,迅速缩小包围圈,以人墙将女子与两名正及时行乐的公子哥围在中央。那俩公子哥,倒也默契得很,一前一后,把女子夹在中间;后面那个,则负责一手把女子死死抱住,一手捂住她的樱桃小口,令其既无法动弹,也出声不得。

那队兵士也只是往这边瞟了几眼,目光流火;看得出这种事情,他们其实也很有兴趣。兵士的头领再略一端详那伙歹人的神气动作,既无修士神韵,亦不似有武夫身手的,便聊无兴致,带着下属转向他去了。

军士们一走,那牢牢抱着女子的壮硕公子哥,却好似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把甩开怀中女子,任由后者狼狈远遁,都懒得回头再望一眼。

同行的几位执绔,也都是跟那壮硕公子一般的表情,齐刷刷望向城门那边。几个家伙,也就是那么一愣之下,立马回过神来,欢呼雀跃往城门跑去,边跑边喊。

“申哥儿,你这多半年,都跑哪去了?可想死哥们几个了……”

“申哥儿,你咋都穿成这个样子;是老李家那二愣子得势不饶人?……申哥儿你说一声,哥几个立马把那二愣子摁倒护城河里去,不把他鸡儿冻得缩到肚脐,决不饶他。”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app,【\咪\咪\\app\d.\】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申哥儿……得意楼都没了,你再这样,哥们儿几个都没活路了啊!”

半年前得意楼突然关闭,摇身一变成了医馆,此事让诸多落马城执绔扼腕叹息,感慨人生从此光景惨淡。所以原本可以放心上街的良家女子,这半年来每次出门,就都要战战兢兢,警觉万分。

一袭布衣的申功颉,听着一帮往日猪朋狗友的仗义执言,声声诉苦,倒也不厌其烦。一身读书人气派,尽管有点假,几分形似还是不缺。

经历了年初那一场惊天动地的武院江湖之争,得意楼关门,令全城多少风流雅士扼腕叹息,在加上半壶月和公道馆的相继歇业,好像整个落马城,就都变得死气沉沉了。

要不是西边那百灵镇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加上外地各派势力在城中

的疯狂置业,掩盖了落马城原住民那几分失落;单是这三件事,就足以另整座城池变得一蹶不振,落寞萧条。

也不知那丁长九到底施展了何种神通,靠上了那条门路上的幕后大人物,除了那得意楼一开始就改行做了医馆之外;半壶月酒楼与公道馆,在歇业半年之后又相继重新开业。

事实上,除了一中堂这块硬骨头,一直啃不动之外;武院那边已经将这条街上的其他同行的产业,通过各种威逼利诱,悉数收入囊中。那么后来的城主府要求取消的那些行业禁令,武院也正好有了合适的台阶可下。反正此后无论做什么,传薪武院都可以做到一家独大,这种日进斗金的生意,也不妨作为首选。

城主的新老交接,对于普通百姓,满城商贾而言,往往波澜不起;反正该纳的赋税照纳就行,至于钱进谁的口袋,没关系。

但一座城池的新旧武院更替,则往往带来一场场的腥风血雨。全城商家的伤筋动骨,都算是毛毛雨的小事。最挣钱的行业,比如盐运油坊粮仓,青楼银号赌馆之类,往往都是一场赶尽杀绝的推到重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远不能描画那种场面的惨烈。

就别重复的哥几个,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对得意楼的沉寂扼腕叹息之余,更多的,开始对独树巷和菜根巷那边的小门小户,风韵妇人开始挑三拣四,评头论足。到最后,又都一致地感慨世风日下得要紧,连青楼女子,都一日不如一日了。

原来率先对良家女子发难的那位壮硕公子,突然想起一事,问道:“老大,还是你行啊!百灵镇哪座仙家铺子?”

申功颉神色自若,却其实已经有些掩不住内心翻滚,板起脸道:“肉铺儿,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说!别说当今申家陨落,就算我家那老鬼在位,那种仙家生意,是我们这种凡夫俗子可以染指的?”

壮硕公子脸色一红,手足无措。申功颉不经意间对他使了个眼色,那个外号肉铺儿的执绔公子,真名屠著。但一起玩的熟的哥儿几个,喜欢喊他屠猪,久而久之,就有了肉铺儿的外号。

肉铺儿看似没心没肺,蛮横好色的莽夫一个,却是申功颉的铁杆跟屁虫;屁股一翘都知道彼此想放什么屁的那种。

所以屠著当下心领神会,却一时间找不着可以转移的话题,神色愈加捉急。

好在这时候,先前经过的那队兵士,去而复返;而且这一次,是一路奔跑而来,浆硬的军靴急促踩踏青石地板,军威凛凛。

几个正聊到兴头上的执绔子弟,都不约而同的惊诧莫名。

难道是改了主意,要忽悠我们这几个既非修士,又无武功的贵籍子弟投军?

边军这种所谓演武募兵的闹剧,坑蒙拐骗那些个想要咸鱼翻身的寻常百姓,肯定有用。但对贵籍子弟,这也不合规矩啊!

“兵家这次,很反常……”趁着那队军士还远,肉蒲儿嘀咕道。

“莫不是北荒城那边……”

另一个名为莫隆镶的高瘦公子刚接话头,就被申功颉打断,“看着,少说。”

哥几个默默点头,神色如临大敌;正心神忐忑间,那队军士已经行近。

然后屠著几个,脸色加倍的尴尬。倒不是不知如何应对,而是

……人家根本就懒得多看他们一眼。

十几个军士拦住的,是几个肩上挑着重担的几个农家男子。后者每人各自都挑了一对巨大的木箱子。看脚步轻重和扁担的起伏,每付担子,怕不下两百斤重。这拨农家青年,显然是城中某个大户人家雇来的,搬运什么大件家当出城。碰巧这几天,每夜都是城门大开,出入自如。

只不过像这种连夜搬运大宗货物的,还是罕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