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第二百六十章 开府云海,临渊天地

玄黄天际 第二百六十章 开府云海,临渊天地

作者:龙图甲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8:1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符舟飞快,一路辛苦望气,只想发现那雷电闪耀不断的云脚之处,到底隐藏何种玄机。只是体内那如同洪水缺堤般流窜不息的天雷地火,把任平生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炼烧得如同置身熔炉。令人睚眦欲裂的痛楚之中,无论他如何凝定心神,都难免有丝丝缕缕的魂识与知觉,分心出来,关注体内那些火头的去向烈度。死撑一番之后,任平生最终只能保持继续施展望气,至于所往之处,到底是那云脚天雷,还是体内流火,事实上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火浆横流如熔岩的火府,突然一阵烈焰爆发,整座人身小天地内,一片炽盛火光,片刻间那经脉穴场,五脏六腑尽皆不见,唯见一座鸿蒙天地,阴阳不分,气脉不明,一如这座云海。

任平生只觉此身已非我有;只是那天地雷火的一座发源之处,熊熊而燃,不生不息。那一具膨胀如气球的皮囊,在那熔岩浪潮拍击之下,即将爆开。是将燃化为灰烬,还是个血肉碎片飞溅四方的下场?

任平生不知道,其实逐渐靠近云脚,靠近那天火横流的雷电根源的符舟小天地,符箓灵气已经慢慢变得稀薄。而且符舟本体,已经开始起火。首先是甲板之下一道雷电窜出,如同长鞭击在任平生身上。肌肤顿时一阵灼烧恶臭,自脚而贱,横斜贯穿一条长长疤痕,尤在冒烟。

只是这种皮肉之伤,与那体内炼狱般的熔炉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雷火鞭笞之下,船底漏洞变得越来越大,不但是天雷阵阵洞穿而来,那阵阵云雾,也有漏洞之处源源不断涌入。符舟小天地,开始变得云遮雾绕。

任平生拼着最后一刻的神智清醒,祭出了补充符阵的最后一批符箓。

慌乱之中,一张价值连城的穿山符,也被他夹在了那堆只求个支撑片刻,靠近云脚多几丈的符箓当中。

漏洞瞬间堵上,而符舟内原本涌入的云雾,突然变得清明剔透,形态实质凝练如水,却又并不往低处流储,仍是如云烟飘摇空中。丝丝水运精华,弥漫整座符舟天地。任平生的整座人身皮囊,感受到一阵清凉;也由不得他如何动念,整个躯体,已经开始贪婪吸纳那并不丰沛的水运。

体内熔炉的焰火,稍稍收敛;躯体皮囊,暂告无恙。只是那五脏六腑与气府经脉,依然一塌糊涂,任平生都不知道是不是早已烧成黑炭一堆。

符舟之内那点水运灵气,相对那躯体熔炉,不过是杯水车薪。片刻之后,又是一片干枯之象,不但是气府脏腑皆被火焰吞没,就连刚刚稍稍缓解压力的皮囊,又再重新至于天火炼烧之中。再次膨胀,蓄力更强,这一下是真要爆开了。

苦于没有悲天剑在手,否则此时,任平生宁愿一剑劈开这座符舟!

这座品秩不高的符阵本身,他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奈何符阵只是打开这座符舟天地而已,而这座符舟,却是《枕中集》那件法宝本身蕴含的一座隔绝天地,任平生可以打开为己所用,却无法做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危急之中,望气术的施为已经变成本能,根本无需他刻意为之。

也不知是条件反射还是垂死挣扎,任平生手中,一张暖树巢罡符的符胆,突然迸发,灵气四散。

魂识知觉中的景象,突然一阵迅疾闪动,场景顿时迥异。

四面还是云海茫茫,却没了雷电交加!

云海远处,一**日,通红如血,西垂天际海平线上。

水运蒸腾的云海中,任平生未及望气查探,已觉遍体生凉。只感觉脑子与躯体瞬间变得一般慵懒,整个魂识只觉,都懒得离开自身小天地中。

水运如瀚海潮生,汹涌而入;而那座焰火燎天的熔炉,尽管气势瞬间被压下不少,却也不甘示弱,依然焚烧不已。

怎奈此时内外天地,几乎合二

为一;整座云海的水运凝聚,终究是比那只占据人身小天地的火府之焰,要强势不知几千万倍。片刻之间,整座人身天地,只见水汽氤氲,云雾蒸腾。到后来,任平生那沁凉清净的魂识心湖,要细细搜寻,才能在某处贫瘠旮旯,找到几处火种留存。那火种的光亮,就好比茫茫暗夜的旷野中,有几处极难发现的如豆灯火。

任平生心头一震,握紧手中剑鞘,下意识一剑递出;剑出无力,甚至剑身都飘摇不稳。

他这才想起出了那符舟小天地,便是这座秘境的末法之地。

好在贯注整座人身小天地的望气术,丝毫未见减弱。人身天地,不但阴阳已分,不在蒙昧不明。而且那浩瀚如海的水府之外,有那细微如芥子的火府;那如同一粒树种未曾生根发芽的木府;那沟壑纵横,贫瘠荒凉的土山;那锈迹斑斑,一盘散沙的金坑。人身天地五府,一一涌现;期间有光阳大道互相贯穿,更有羊肠小径如蛛网,通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只是无论那光阳大道,还是羊肠小径,都好似年久失修,到处荒草丛生,时有坍塌断裂处。

任平生心念一动,将那泛滥成灾的水运精华,尽量引向那死气沉沉的木府。

有嫩芽破土,有枯草重生,尽管黄绿之色斑斑驳驳,寥寥数处,但整座木府的气象,毕竟开始显得有了生机。

火府的压力,一下子得到舒缓,旷野中不再是一灯如豆;一道好似压抑已久的蓝色焰火穿破夜空,蜿蜒蛇行,一闪而没;继而便是雷声隆隆,天火闪现。

枯木蓬草瞬间燃起,便是一片野火燎原之象。那沟壑纵横的土山,有烟火灰烬堆积,有水运浸润,开始变得润泽平顺,土松地肥。

土肥金多;锈迹斑斑的金坑,有天火炼烧,便见锈迹消退,金光乍现。

望气生,五府开;天地间水多,火盛而致土肥;金木皆弱。

天地间,生灵蛰藏;无人去打通那条条大道,更无人去打理那些荒僻小径。小径行经处,有山岳起伏,沟壑纵横;大道行经处,有高峡如天堑,有大渊或藏龙。

所以修行路上,有如岳临渊。只有走通了那条条大道,蜿蜒小径,才有机会炼丹气海中。

一日之内,任平生望气雷池上,开府云海中,临渊天地间。

也是正当此时,傅同锐三万剑破境入金丹。

任平生心神一阵恍惚,只觉浑身疲软无力,便在云海中颓然躺倒;脑子更是一团浆糊似的,突然出定,便即昏昏欲睡。他这时才想起,置身末法之地,望气术的施展,比平时要更耗心神数十倍。

突然间,横躺云海的任平生回过神来,大惊失色。

云海之上,没有了那日影渡船,我这躺的是那?

他强提一口气,一个鲤鱼打挺起身;只望了一眼脚下,便长舒了一口气。

好在那符舟小天虽然已失,符舟的船体,却还是在的。

任平生再次颓然坐下,大口喘气;这回是真没力气再起来了。

然后他就看见了符舟的船首,开始破碎剥落;然后是屁股下面的甲板,开始出现如图蛛网的裂纹,瞬间绽开。

整座符舟,化为碎片陨落云海中;任平生无力抵抗,只是闭上眼睛。

云层之下,有独臂少年孑然一身,现身于那“咫尺天涯”石碑旁。一个身材窈窕,气质纤弱的女子,就在前面不远处,正对着一位中年文士作揖行礼。

申功颉上前几步,与那女子并肩而立,也对那中年文士行了一礼。

“见过夫子。”

方凉略略颔首致意之后,目光晶亮,多看了傅同锐两

眼。他伸手入袖,取出一根三尺多长的古木剑鞘,递给傅同锐。

“这根木鞘,就当是为师的一份薄礼罢。恭喜你终得天时地利,破了境。世间从此,可又多了一位金丹剑修。”

傅同锐深深一揖,双手接过剑鞘;口中淡淡致谢。倒不是他不在意夫子的道贺,而是本身不善与人客套寒暄,天性如此。

更何况,那触手一沉,有落地生根之势的那根古木剑鞘,傅同锐当然知道绝非夫子口中那轻描淡写的一份薄礼。

琅玕树梢,仙人所居;以木为鞘,即便是一把寻常宝剑,常年置于鞘中,也能蕴养出一份仙意,百年之内,起码具备法器品秩。若是如任平生的横烟那种品秩的天下异宝,最多二三十年,便能蕴养成一把神器。

傅同锐最为一名纯粹剑客,听过关于琅玕木鞘的传说,但从未听说过有此类剑鞘传世。

所以夫子这份厚礼,对他将来的剑客之路,意义非凡。而傅同锐当下也知道,对于师生之间,这份礼物的含意,也很明白。

果然,方凉坦诚相告,“只要你认我这位学问不高的夫子,便永远都是方凉道院的学生。只是这次,我却是来接引马小燕的。”

傅同锐眼神清冷,只是嘴角难以察觉地抽动几下。稍稍冷场片刻,独臂少年便缓缓道,“我明白,夫子传道之恩,同锐终身铭记。”

方凉微微点头,却似乎在刻意针对这位身世可怜的学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便即漠然道,“少年辛苦,莫惰寸功;你的剑道根基,已经成型;既然机缘不在道院,当学那孟母古风,为学而迁。或者对你而言,为剑而行。”

傅同锐没有答话,只是对夫子深深一揖;再回过头来,与师姐马小燕拱手致意。

三人都是无声作别;独臂少年一人一剑,去往山下;萧索背影,便消失在山道暮色中。

马小燕双眸有流光闪动,长叹一声,止不住声音的微颤,“同锐师弟年纪尚小,无依无靠的,夫子让他多留两年,其实也误不了多少工夫的罢?……”

对这位一直显得生性柔弱的学生,方凉没有直接答话,而是说了断据称是某段史前文明流传的典故。

彼时世间有武神,为打造一把青龙偃月宝刀,重金请来世间名匠,开炉锻刀数年,废铁无数,终不得成刀。有匠人难忍挫折,哀求刀主,“匠师间确有‘百炼成钢,千炼成宝’之说;代代刀匠剑师,无不呕心沥血已求千炼之宝,然千百年来,所得皆是废铁。所以千炼之宝,即便真有,也必非世出之物。”

言下之意,匠师对那位武神极其慷慨的酬劳,已经意兴阑珊,对于这件惊世之举,更是心灰意冷,只求置身事外了。

那位武神并没有勉强这位匠师,只道,“我本豪富人家,今舍全副家业,欲得一器而已。诸位既以锻刀为业,酬劳丰厚,即便神器不成,何失之有?一旦神器出世,则不但名利双收;此千古创举,足以空前绝后。”

最终匠人无一离去,炼废的刀胚,能堆出一座小山头来。最终在某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之下,青龙偃月刀现世,既成就了那位武神的千古战功,亦成就了匠人的万世声名。

“也就是说,同锐师弟;会身负这样空前绝后的一份天时地利人和?”尽管心结稍稍解开,但马小燕仍是心神忐忑道。

方凉点了点头,却又好似并不确定,跟着微微摇头,却斩钉截铁道,“千炼能成宝,炼废的刀胚,便是成千上万。刀剑如此,剑客何尝不是如此;人占了一份机缘,便应有一份担当。”

夫子说此语是,目光所注,是马小燕双手所捧的那一段烧焦的木兰树枯木。

那段枯木,历经雷劈火烧,再在山海沧桑中浮沉百万年,已经化成玉石之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