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慧识魔心浮幻海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书生

雪山脚下那宽阔的谷底岩洞中,一个巨大的木桶,满盛雾气蒸腾的热水。整个洞厅,氤氲着芬芳的药草香味。一个肤若凝霜的少女,一丝不挂,浸泡在那棕黑色的药液中。少女原本那轮廓尖削,满是憔悴之色的脸庞,如今已是双颊红润,线条柔美的气象。

程程双眼微闭,心若止水,以几近入定的心神,巡视自身各处气府经脉。只见那如同凝出实质的丝丝药力,如腾飞九天的条条蛟龙,在各条气脉大道中欢畅遨游,每过一处,就以自身带来的一片清爽气息,扫出污渍秽物;也有的如那勤勤恳恳,用心良苦的针线童子,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土属气府经脉的各处漏洞。

那十指纤细的针线童子,极为灵巧;每一处细若针脚的漏洞,都以那凝成实质的药力生机,缝补得纹丝合缝,甚至连一丝针脚都极难看见。针线童子补好之后,会以那肌肤娇嫩的小手,细细抚摸针脚,直至感觉到那触手可及之处,光洁如璧,再匆忙奔跑,去往下一处漏洞。

那个容颜娇媚的女子,一袭浅绿罗裙,会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一方石上,静静地看着那雾气中宛若天人的清纯少女,眼神复杂,说不清楚到底是怜悯,爱惜,还是羡慕,嫉妒。

那木桶的板壁蔑箍,做工极其细致;木板取材于极其罕有的高山红杉。据说这种木料,多生长于寻常人类难以涉足的冰天雪地,木香醇厚。即使砍伐下来制成家具,那醇厚木香也能保持数百年不减半分。更为神其的是,这种香气自带某种温补脏腑气脉的灵气。对寻常百姓而言,若能有那么一段手腕粗细,三尺左右的高山红杉枝干藏于家中,非但能满屋生香,还能起到宁神静气,延年益寿的功效。对于山上修士而言,则更是能凝聚灵气,补益气府的上好物件。

尽管这种东西的品秩功效,跟修士眼中的天材地宝想比,依然有着云泥之别,但在这荒凉贫瘠之地,能以此种俗世人间罕有的宝贵材质打造这么一只巨大木桶,依然是极其耗费心力的事。换做山下的普通人家,耗尽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恐怕都难以实现。

然而为了小姑娘的药浴,任平生坚持要用高山红杉,从取材到开料制作,要求三天之内做成了这么一只工艺精湛的木桶。那三天时间,施玉清与胡久,分别施展飞天神通,遨游不下千里的高山雪岭。一旦发现年份足够,主干超过碗口粗细的红杉,便即以自身气机发出目不可见的信号。

这种信号,只有精通望气术的任平生可以辨识。无论是谁发现了目标,只要那红杉的位置距离不足百里,任平生与另外一人都会立即赶到,帮助砍伐取材,然后由任平生独自带回。若是超过百里,则只能由两位拥有飞天神通的大佬自己解决了,总之把去了枝叶的树干送到谷底岩洞就行。

任平生坐镇此处,以那边无锋无刃的铁剑开料削形,亲自砍削刨光,箍制木桶。

那几天,李曦莲一直冷眼旁观,看着少年那一脸专注,精雕细琢的样子,心底总是没来由的气恼难平,却又不可明言什么;于是就有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撒气吵闹,碎嘴谩骂。气人的是,任平生在忙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她李曦莲那冷嘲热讽甚至声嘶力竭的言语。直至忙完了,少年才会发现妖媚女子脸上那难以复加的愤恨,然后也只是淡淡地赔笑逗乐一番,再然后继续专心做事。

所以这一旬以来,每每看着木桶之中那小姑娘皎若

皓月的清纯容貌,李曦莲就是这么一副复杂无比的眼神。

洞外的整片山谷,则又是另一番剑气翻腾,白草枯树成片成片被削断倒折的景象。偶有主干粗如水桶的大树,居中断裂,断口平滑如镜,那树干倒下横空之际,又有数道剑气纵横交错而来,把那树干树枝,砍削得分成无数小段;纷纷落地的时候,已是一段段的劈柴。

铁剑少年只是在方寸之地挥舞铁剑,疾不破风,徐不见影,隐隐已有几分极慢之中蕴含极快的气象。

少年每一剑递出,既有那开山劈地的雄壮气势,也有那如岳临渊的谨小慎微。一旦剑招起势,此后的两个时辰之内,弥漫整片山谷的剑气,就再不会减弱半分。

只是那漫天飞舞的剑气,一到时辰,说收就收,就如同那灵蟾口中吐出的海市蜃楼,看着恢弘壮阔,却只需灵蟾闭口一吸,那恢弘壮丽的景象,就被瞬息吞入口中,消于无形。

任平生持剑而立,眼眉低垂,平心静气地吐纳几下,正准备收剑归鞘,忽然识海灵觉之中,似乎感应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扰动。任平生随即警觉转身,眼神冷冽,面向谷口方向;随着转身之势一抖手腕,那铁剑亦已经由反握变为正握,斜指身前。

一个身着青色棉袄的年轻书生,从谷口缓步行来。书生两手空空,背上一只高不过肩,底不及腰的书箱。如此简单的行李,不像远途而来的负笈游学儿,但若说只是早出暮归的郊游,却又绝不可能。

别说那书院道院,就是最靠近此处的村庄,普通人没有一旬半月的脚程,也走不到这里。

所以任平生对这位相貌平平,轻装出现的不速之客,十分警觉。

那书生缓步走近,到了任平生身前两丈之处便即停步,拱手一揖道:“在下方凉道院学子方懋,本来是要抄个近路,翻过雪山去往广信州的。途中偶遇一位故人,托我带一样东西,给此处山谷中一个使一把阔刃铁剑的小兄弟。没想到唐突了小兄弟练剑,实在过意不去。”

任平生警觉之心,但一双阴冷的眼神,却变得炽热起来。若是来人真如他所说的那样,那他带来的是什么东西,任平生已经猜到了一些眉目。

因为当初包袱留在了石林洞天的困龙台石阁,那一方“半天墨”磨剑石没能随身带来,每到适合磨剑的时辰,任平生就感觉心里空空落落的,极不习惯。

虽然磨剑数年,连那剑身上的铁锈都未曾蹭掉一点半点,每日研磨,也不会发现剑身有丝毫变化;但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发现那铁剑之中,隐隐焕发出某种只可意会的生机。

如今一个多月无法磨剑,铁剑之中的那道生机,竟似乎也在慢慢消退,以望气术看到的气象变化粗略估计,一月的懈怠,起码损失了半年的研磨功夫。

“托你带东西的人,姓汪?”任平生直接跳过了客套寒暄,急于知道结果。

书生点点头,解下背上那大小适中的竹编书箱放在脚边地上,却并为打开盖子,依然直着身子说道:“那么说,你果然便是任平生了?”

“是的。”任平生答话之时,那斜指向前的剑尖,已经下垂了不少,握着剑柄的手,依然保持略微沉肘坐腕。若需出剑,依然可以随时出剑。

对于少年的小心翼翼,书生淡淡一笑,不以为意,直接弯下腰来,打开了那书箱的盖子,取出一个体量不小包袱;另有一把样式古色古香的短剑,但从剑鞘的形式花纹来看,是很有年头的物件。即便是隔着那把不知何种天材地宝制成的剑气,短剑依然能透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剑气。

虽然细微,却极精纯。

任平生如突然路遇久别的亲人挚友,脸上终于有了温和的笑意,持剑抱拳道:“辛苦你了。”

书生随便客套了两句,便即解释那包袱是交给任平生的,至于那把短剑,如果程程姑娘已经可以使用,则请任平生转交程程。如果程程暂时用不上,则可由任平生暂时保管。

任平生收起铁剑,上前接过了书生送来的两样东西。他却并没有急于打开哪只期盼已久的包袱,而是双眸充满好奇地盯着书生已经盖好的哪只竹箱。

任平生的包袱,除了日常洗换的简单衣物,还有从不归山精挑细选带下来的卵石,还余三十多颗,还有那一方磨剑石和并没有化掉多少的一百多两银子。换句话说,包袱的体量,已经可以占掉大半个书箱的空间。而那书生取出包袱之后,书箱中装着的行李书籍,依然不少,所占的空间,比那包袱只多不少。

可包袱未取出时,书箱未满;取出之后,书箱内的物件,仍是装得将满未满的状态!

关键是,这种竹子的色泽品相,任平生很熟悉。

二师父的卦签,跟这只书箱的竹片,很像!

书生方懋看他神色,已知其意,笑道:“原来你不是西乔山的人啊,这种小东西,对于山上修士来说,虽然也不可多得,却也不是什么古怪物件。编织这书箱所用的竹子,用的是生长于南越夜郎山的多同竹。东南大河州有一位声震幽原的夫子,名叫宫季离,是他以无上的开物神通,打造了这么一件法宝;有点像山上仙家的芥子囊。虽然其功用跟芥子囊相比,相差很远,但像你这个包袱,装得二三十个,箱子还是不会满的。”

这种事情,任平生还是初次听闻,瞪大眼睛凑近了细看,不放过书箱的每一条蔑缝,却看不出任何异样。只不过以望气术观之,这种多同竹的材质,虽然物性极纯,但跟师傅那牵扯丝缕天机的卦签相比,还是天壤之别。

“多同竹,是不是跟多同竹王不一样?”任平生近乎喃喃自语道,悠悠思绪,悄然飘到了高山之上那片盘地之中。一个头戴纶巾的白衣道人,一个帮他举着卦旗的弟子,一起行走于各处村寨陋巷之中。道人总是唠唠叨叨说着很多奇谈怪论,鬼怪传说。在弟子听来,那些志怪传说明明荒诞不经得很;但师父媚媚道来,又似乎都那么真实。

方懋却很认真地回答了少年的无心之问:“多同竹三十年一发笋,三百年一成材;已经极为难得。至于多同竹王,我和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听说过,只是没人见过。”

任平生“哦”了一声,再转过脸了,对那衣着朴素的书生又细细端详了一番。也不过二十岁上下的年纪嘛,年轻识浅,见识有限也不奇怪啊。

方懋似乎看穿了少年的心思,不由得暗自苦笑,却并没打算解释。

看来玄黄天下的三原十二州,我方懋还得多走几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