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黄天际 > 不归山上不归人 第一章 悲天剑 (上)

玄黄天下西南,一座大雪山。雪山之大,方圆千里,沿山脚数十郡城,人口百万;雪山之高,直插天穹,不见峰顶。

山下的人,千万年来,也曾见过有人登上这座高山,却从未曾见有人下得来过。

所以这座大雪山,名不归山。

不归山上,并不是如人们想像般寸草不生的荒凉景象。雪山之巅,有一大片凹陷下去的广袤盘地,形成方圆数十里的沃野平原。

平原的南面,是一带坡度平缓的丘陵。

有大大小小百余间房屋的思安寨,犹如一块小小的补丁,打在青翠丘陵和广袤平原的交界线上。

思安寨中,一座庭院宽广,朱门漆柱的豪阔府邸,有十几个鲜衣照人的少年,正在院中练剑。

只见剑光霍霍,起若雷霆电闪,罢若江海凝光,一众少年,身法剑势,都卓然不凡。

府邸大门之外,门头高挂的“行知学堂”四个大字,在煦暖的晨曦之中,熠熠闪光。

这便是思安寨族长任净芳之子,族中第一剑客任重山主持的文武兼修学堂。族中富足人家的子弟,多半会送到这行知学堂来,上午学剑,下午习文。

寻常陋巷之中,多有村居小院,虽然简陋,亦有少年,在家主督促之下,刻苦练剑,挥汗如雨。

整座思安寨,若非农忙,就都是这样一番景象,巷道中,鸡犬相闻;院落内,少年倜傥,剑光飞舞。

寨门外,一条大路,蜿蜒穿过田野,通往三数里外,一座雕琢精美,历经数百年风雨洗刷的古老石桥。

桥下弯环小河,自西往东,穿越整片平原,去往东边的披云大泽。

河上这座桥,长逾三丈,名为“迎圣桥”,是思安寨通往平原,去往外乡的唯一通路。

这迎圣桥的构造装饰,极其讲究。青石栏板,块块精雕细琢,都是形貌古怪,姿态各异的仙人浮雕。

根根望柱,顶上端坐仰首石狮塑像。只不过,东面桥栏正中的那一根望柱上的石狮,却不知那年那月被损毁了。如今常年这跟断头望柱的顶部,常年裸露着一根如拇指粗细的锈铁条。

迎圣桥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身材精瘦,衣衫破旧,满身土木尘灰之色。

少年名叫任平生,是村中唯一的猎人任强之子。

任平生也在练剑,从他身形闪转,举手投足,都可以看得出是在练剑。

可是他剑招生疏,身法古怪,手足生硬,一招一式之间,全无连贯接续。

更为古怪的是,少年手中,根本就没有剑。连根替代的木剑,甚至棍子都欠奉。两手空空,只是右手指掌,做了个虚中握剑的手势。

但是任平生依然练得如痴如醉,孜孜不倦。三年来,日日如此,风雨不改。

思安寨中,任氏一族,人人练剑,人人有剑;除了猎人任强一家。

各家家长,或亲自教授子女家传剑法,或家底丰厚者,将子女送往行知学堂。唯独猎人的儿子任平生,学剑无门。

所以自八岁那年起,任平生突发奇想,认为迎圣桥上的十八幅栏板浮雕,必然蕴含着十八式无上的剑法秘笈,于是自此沉迷,日日闲暇时,就会来到桥上,空手模仿栏板浮雕人物的姿势,自悟剑招。

为此,任平生没少受村中同龄少年,甚至成年长辈们的讥笑嘲讽。

十八式一次次使完,任平生已经衣衫湿透,疲惫不堪,双手扶膝,弓着身体喘气。这个姿势,正好双眼又对上了“栏板剑法”的第一式,名为“天怒”的人物浮雕。

那一招“天怒”,按任平生的理解,应是在拔剑瞬间,即飘身而前,挥剑而去。

他直起身来,打算继续练。

右手虚握,悬于脑后,目视右侧,准备出剑……突然,少年的目光停在了那根露出望柱顶部的锈铁条上!

这不就正好是一把剑柄铁芯的大小吗?少年突发奇想,练这天怒一式,始于拔剑,岂能无剑可拔。

于是任平生横移两步,肩侧斜对那根望柱,右手反悬,握住铁条。

“起!”随着一声清喝,少年奋力拔剑,奔跑,挥剑,过桥,出击,动作难看,但一气呵成。

身心沉醉在剑招中的任平生,没有注意到,拔剑的瞬间,侧后方的断头望柱砰然碎裂;更没有注意到,手中的铁条,已经生生带出一根锈迹斑斑的破旧铁剑!

好重!

任平生突然感觉右臂被一股突如其来的重量,扯得往下一沉。他这才发现,右手中,赫然握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阔刃铁剑!

少年茫然不知所措——哪来的铁剑?

然而,这样的茫然,瞬间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惊醒。那声响如雷鸣,如炸裂;眼前飞起一片漫天尘灰,遮蔽整个视野。

桥不见了!

整座石桥,瞬息间化作碎石尘埃,碎落河中。

剑出石中,石桥垮塌。略一回顾方才拔剑的情景,少年隐约猜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任平生站河岸上,怔怔出神;或者说,是因为害怕而失魂落魄。握着那把锈铁剑条的右手,不觉紧了一紧。

他目光快速闪烁,也就是稍稍犹豫了片刻,一咬牙,拖着那把与瘦小身材极不相称的巨大剑条,拔腿就跑!

三年来,他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剑。

现在剑有了,去他的古石桥……

~~~~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超脱尘俗的世外仙人,百年千年,修的无非就是这样的一番逍遥境界。

玄黄天下,无数大大小小的山上修士宗门,都是奉鸿蒙山太虚神殿为尊,信奉太一道教。

此时的鸿蒙山巅石坪上,花丛草树之间,有仙鹤翩飞栖息,灵兽奔突出没。

石坪西面的无垠云海之滨,一位头戴逍遥巾,身着青色道袍的老者,长髯飘飘,姿态倜傥,一派神仙之姿。

这位老者,便是一手掌控着天下苍生祸福的太一道教天师,贺兰平。

玄黄天下,有灵气充盈的三大原初之地,鸿蒙山便是其中之一。

贺兰平峭立山巅,望着无垠云海之外那一条平直的天际线,眼神幽深,眉头紧锁。

他已经感应到了某种不祥的气息,这种气息,数百年没有出现过了。

突然,天际线一阵迅捷的波动,如同仙人挥鞭,又瞬息归于平直。

紧接着,平直的天际线闪出道道电光,直击天心。

电光闪击之下,万里如练的天穹,如从天心爆开,那爆炸波浪,冲得天幕高高隆起,牵扯西边那条平直的天际线,再次弯曲,如拉开绷满的弓弦,好像随时便要爆裂开来。

悠悠弥漫了千年的鸿蒙山西岭云海,突然间翻腾不已,数息之间,便是惊涛拍岸,巨浪滔天,如同有大鹏击水,巨鲲翻身的可怖景象。

石坪上原本悠然自如的仙鹤灵兽,纷纷惊起,转眼间尽数隐入东面的花丛草树。

青袍老道神色凛然,眼神变得十分犀利,死死盯着那律动不已的天际线和脚下那翻涌狂暴的云海。

原本在石坪上奔跑玩乐的髫龄童子,顾不得惧怕那峭立崖壁的严厉师尊,惊呼四起,纷纷跑入石坪东面那一丛茂密的仙界琅瑶树林。

此时的琅瑶花树,满树无叶,琅瑶却花开得正盛,花瓣莹白带粉,朵朵透着羊脂白玉之光。

但童子们那顾得上迷恋这绚丽花丛,只顾在树丛间惊慌奔逃,去往东面崖坪上的宫观殿宇躲避。

一个头簪道髻,仪态雍容的中年道人,默默走到天师身后,垂手恭立,似是静静等候师尊谕令。

天穹之变,云海汹涌,足足持续了一刻光阴,才慢慢归于平静,恢复如初。

碧空依然如洗,始终没有出现天师一直担心的雷霆万钧,风雨交加的画面。

“剑魔血脉,苏醒了!”贺兰平的目光依然落在远远天际,喃喃说道,“这悲天剑,也不知被什么样的神通封禁,又蛰伏了五百年,这会终于唤醒了沉寂万年的剑魔血脉。”

他长舒一口气道:“好在太一天庭还没有察觉到,我们作为天帝奴仆,还可补救。否则,一旦惹得天庭震怒,你我虽是人间之上的仙家至尊,万钧雷霆之下,也不过是留得一抔尘土而已。”

身后的中年道人,也顾不得“淑人君子,其仪不忒”,举起灰白道袍的大袖,不断擦拭着额角那不争气连连渗出的汗珠。想来他在山上修行那么多年,都未曾听见师尊说过这等重话。

老者从远处收回目光,那不带任何感情的眼神,便落在了中年道人紧张的脸上,微微颔首道:“王璟,你随我修心六百年了,却仍是如此妄心不净,七情不断,何以成道?”

老者目光虽无严厉之意,那名为王璟的中年道人,却不敢直视,惶恐答道:“弟子无能,五百年前哪次,未能一举杀灭了那剑魔后裔一族,断绝了这一桩祸患。”

老者似乎无意向这名弟子施加更多威压,再次转脸望向早已恢复如常的悠悠云海,缓缓道:“上次的事,不全怪你,他们这些人,根本没有得到当年任凤书剑道传承之万一,之所以能够存活脱身,我不相信这其中没有摩天岭那三个老不死在捣鬼。但那件事,既然没凭没据,我们也就不要去怨天尤人了。”

讲完了宽心的话语,天师的脸色有点古怪,方才那“老不死”三字,岂不是连自己也一并咒了!

他转过脸来,神情平静地吩咐道:“我还是那句老话,你要做的,就是用鸿蒙山行者该有的双脚,踏遍这方天下。下次回山的时候,把那支令上苍不宁的悲天剑条,给我带回来。”

天师的语气,并不严厉;但那言外之意落在中年道人的心头,却是字字千钧:如果没有带着悲天剑条,你也用不着回来了。

中年道人领命之后,嘴角微挑,欲言又止。

这一点小心思,又如何逃得过天师犀利的双眸!

“我希望你此去,不会成为永别;但是万一你时运真的如此不济,又或者心境如此不坚,那么现在有话,也不必藏再藏着掖着了。”

中年道人松了口气道:“师尊,我只是一事不明;那支剑条,既然深为上天所恶;铸造此剑的人,想必也是对天庭不善的,却为甚么要把此剑名为‘悲天’?”

青袍老道罕见地神色缓和,面带一种十分玩味的笑意道:“打个比方,若是你我之间约了场生死决斗。我走到你跟前,一副悲天悯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叹道‘可悲啊,看得见的前程似锦,咋就摊上了我这么个对手’。名为悲天之意,大抵如此。当年剑魔,狂妄得从来不知天高地厚。”

青袍老者突然间面含寒霜道:“如此狂妄之人,也害得自己的子孙后世不得好死。”

中年道人神情一凛,老者说的这笑话,冷得他有点毛骨悚然。

“弟子斗胆再问一句,若是有幸不辱师命,不知那持有剑条的人,该如何处置?”

“我们既然替太一天帝照看着这方玄黄天下,就不应该让天下出现令天帝视为叛逆之人。”

中年道人脸上一片寒霜,微微点头。

却见老者双手负后,和颜悦色道:“我鸿蒙山既为天下山头仙家之主,门人弟子,就应该只做仙家的事。这天地异象,北荒城和铁流驿那边,瞎子都看见了。所以下山之后,你可先去西京找常一问。”

中年道人神色愈发恭谨,连连点头,没再说话。

青袍老者叹了口气,悠然转身,去往山巅东面那处藏风崖坪上层层叠叠的宫观殿宇。

老者在花丛之下停了脚步,侧脸对着依然恭立原地的中年弟子道:“如果发现摩天岭那几个老鬼再出来捣乱,你就告诉我。”

说完头也不回,穿过琅瑶花丛,走入瑶光掩映的崖坪殿宇之中。

玄黄天下,亿万太一道教信徒,此时正满怀敬畏,五体投地,震慑于那无上的太一天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