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国色 > 第86章

国色 第86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称今年四十岁了,在他这个年纪,能够当上廷尉丞,已经算是干练有为的了,原本以李称的资历,往上再晋升一级也不为过,奈何他上面那个人比他更牛,死死挡住了他晋升的道路,这个人就是房羽。

房羽是前秦官吏,李称也是前秦官吏,如果房羽没有那三年留守咸阳的功劳,他现在未必能够位列九卿,这是李称非常不服气的一点,但不服气也无可奈何,现阶段,他还是得老老实实待在副手的位置上。

不过现在,他迎来了一个机会。

皇帝打算越过房羽,直接让他负责审理巫蛊案。

这让李称似乎看到了自己通往九卿之路的一丝曙光。

为了揣摩皇帝陛下的心意,他特意拜访了一个人。

“你知道陛下为何将此事交给你办吗?”对方问道。

双方地位悬殊太大,李称不敢在对方面前放肆,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这才试探地问:“因为陛下不满意房廷尉?”

“不,”那人摇摇头,“因为陛下认为房廷尉是公主的人,让他来办这个案子,很可能会徇私。”

“这……”李称心头咯噔一下,长公主刘桢受宠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他本还想着皇帝如果不想大办,就照着大事化小的路线来走,再取巧不过,但现在看来,事实好像是完全相反的。

幸好自己来问人了,否则岂不是弄巧成拙?李称暗暗庆幸道。

“那我该如何做,请公不吝赐教!”李称郑重行礼。

对方微微一笑:“你觉得陛下想怎么办?”

李称不太确定,先是问道:“秉公处理?”

他想了想又觉得不对,“陛下是想严办?他觉得公主确实就是巫蛊案的主谋?”

这样一来,案子岂不是要闹得很大?李称光是这样想,就知道最后牵扯进来的肯定不止长公主一人,说不定还有太子,届时……

李称心头顿时浮现出一片腥风血雨,脸上也不自觉露出惊惧慎重的神色。

“陛下素来宠爱长公主,这样一来,岂不是,岂不是以谋逆罪来定?”说到最后的谋逆二字,他都下意识放轻了声音。

那人道:“陛下如果心中不疑,又何必临时将房若华换成你?他如果想要一个有利于长公主和太子的结果,那还要你作甚?”

李称苦笑:“若是这其中出了一丁点差错,只怕到时候死的就该是我了罢?”

“富贵险中求,你若是怕,那就不要接,告病,高老,多的是法子可以脱身,不沾手这个案子。只是那样一来,就当是我高看了你。”那人悠悠道:“当年我跟随陛下左右,几番出生入死,情况比你不知凶险了几倍,照你这样,那自然什么也不必做了,干等着荣华富贵从天上砸下来便是!”

李称咬咬牙,被他激起了一片火气,直起身体,双手按在膝盖上:“那我应该如何做,还请赐教!”

对方未免觉得这李称既想投机,又怕死,心中嗤笑,面上却温和道:“旁的不必我说,方才已经说得够多了,我就只提醒你一句话。陛下想让你办成什么样,你就办成什么样。”

李称想了许久,心领神会,他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多谢行舟公,我明白了!”他郑重拜谢。

“我可什么都没有说。”对方取起一杯酒水自饮。

“那当然,那当然!”李称打着哈哈,同样举杯对酌。

——————

这里是咸阳城临近城外的一处酒肆,位于某条闾里之中,殊不起眼,若无识路的人在前头带着,只怕七弯八拐也找不到这里。

也正因为如此,酒肆的生意不算太好,通常一天下来,只有寥寥几位客人。

不过酒肆的东家似乎不以为意,有时候兴致一来,干脆就关门歇息一两天,不好不坏的经营状况一直维持下去,也没见过东家混不下去,落魄街头。

今日这间小酒肆又关上门了,住在周围的人见怪不怪,只会说东家又躲懒了。

而事实上,此刻的小酒肆里头,足足坐了七八个人。

仔细一看,这些人的身份还都不容小觑。

将任何一个熟悉咸阳城人事的人叫到这里来,估计都能很快喊出这些人的名字。

阳关亭侯郭家的长子郭质,上唐乡侯赵家的长子赵廉,鹿城侯许家的长子许绩,徐少府之子徐行,北军中垒丞陈素,太仓令之子范禹,以及御史中丞熊康。

这里头,郭质、赵廉领的是虚职,但他们的父亲位列九卿,他们又是家族长子,所代表的意义更加不同一般,这次他们能够坐在这里,想必也是经过家族默许的。

许绩的老爹是许众芳,许众芳虽然是战败而死,但他死得悲壮,又是殉国,并非败逃,加上还是刘远的结拜兄弟。刘远对许众芳的死十分悲痛,不仅命人将他的尸骨运回来安葬,还厚恤其家人,许绩继承了鹿城侯的爵位,如今正在奋武军中,充任刘楠的副将,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许众芳生前亲近刘楠和刘桢兄妹,许绩又是与刘楠刘桢一道长大的,自然而然也站在他们这边。

徐行是徐家的独子,他老爹叫徐容,官居少府,这又是一位九卿了。不过徐家与太子这边素来交往不多,徐行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完全是因为他信奉儒学,是儒门弟子,又是赵廉的至交好友,忠于太子。儒门支持正统,自然也就觉得刘楠才是最后资格当上未来君王的人,更何况刘楠虽好武而不失仁厚,不惜为了妹妹和亲的事情跟皇帝顶撞,在儒生们看来,这样的人将来必然也会是一个符合儒家理想的仁君。

所以不单是徐行,如今朝中信奉儒家的大臣,倒是有不少都倾向于同情太子,他们大多不认为巫蛊案会和长公主与太子有关。不过跟他们比起来,徐行人如其名,直接就身体力行,毅然而然地成为刘楠的支持者。

熊康会支持太子,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他的老师是孔子后裔,他自然也是儒学的坚定支持者,虽然之前屡屡跟刘桢过不去,可那全是因为他瞧不起女子的缘故,而非故意阻扰刘楠,因为国策之争的事情,刘远不太喜欢熊康,他能不顾嫌疑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很能说明立场了。

今日酒肆聚头,还有一个坚定的□□没法前来,或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长公主党,廷尉房羽,人人都知道他与刘桢私交莫逆,不过最近因为遭到皇帝的猜忌,又是九卿之一,不宜亲自出面,只能在家避风头。

陈素在这些人里不算显眼,但他的身份很特殊。首先他是太子的至交,上次北军随刘远亲征赵歇,陈素累功迁至中垒令,这个官职不是很高,但在北军里头已经可以算是三把手了,又因为北军中尉诸干与许众芳的关系,他也有偏向太子这一系的意思,只是以他的身份,实在过于敏感,同样不方便亲自出面,所以陈素这次来,隐隐也有代表诸干的意思。

另外还有一个范禹,他爹是太仓令,太子的岳父,他就是太子的大舅子,天然的太子同盟,今日在此,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可以说,在场这些人,基本都已经集中了京城乃至朝中的相当一部分势力,不仅有文官,还有掌握实权的武将,他们是将来活跃在朝堂上的后起之秀,同时现在也隐隐代表了背后的势力,虽然刘桢与刘楠此时未能出现在这里,但并不妨碍今日的酒肆小聚将会成为一场极其重要的会谈。

赵廉环顾众人,当先开口:“如今陛下令李称审理此案,以此架空房廷尉,诸位如何看此事?”

徐行道:“只怕陛下对公主已经心存怀疑了。”

赵廉:“不错,陛下从前对公主信重有加,对太子却只是平平而已,如今贼人明显是看中了这一点,借巫蛊一事陷害公主,从而直指太子有不臣之心,意欲将太子与公主一网打尽,其用心之险恶不言而喻。”

郭质皱眉:“这件事到底会是谁干的?”

赵廉道:“太子一倒,陛下必然要重新选择太子,论出身,论次序,都当是丰王为先。”

言下之意,从利益既得者来看,张氏才是策划这场阴谋的最大嫌疑人。

徐行对这些宫闱秘事不太了解,闻言就吃惊道:“听闻太子与公主虽非皇后虽出,可自幼也是由皇后抚养长大的,恩情不下于生母,太子心地仁厚,纵使皇后不是亲母,想必日后也会善待母亲弟妹,皇后为何要如此做?”

赵廉哼了一声:“能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太子,为何要舍亲求疏?皇后会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的。”

“公主殿下说,也许不是皇后做的。”

此言一出,众人齐齐望去。

声音来自在场唯一一个女子,她奉刘桢之命,在封宫之前出了宫,如今暂住宫外,一直与宫里保持了联系,刘桢那里虽然封了宫,但还是有办法将消息传递出来的。

以刘桢的意思,她本是让桂香去找郭质,但是郭质觉得自己家里也不安全,毕竟自己老爹是一心向着皇帝的,所以就将桂香安排在一处客栈中,此番出来,也就约上了桂香。

以桂香的身份,自然完全有代表刘桢的资格。

而在座的人都知道,刘楠虽为兄长,但多数时间,他也非常信重刘桢这个妹妹,可以说,刘桢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关键,否则那个设局的人也不会想到要利用这点,通过刘桢陷害刘楠。

“桂香,公主与你说了什么,又有什么话是要你传达的?”赵廉问。

桂香:“公主说,皇后一开始很可能是不知情的,但此事与她利益相符,她也许会借此推波助澜。”

赵廉:“那么以公主的推测,她认为谁才会是主谋?”

桂香:“这世上多的是想要落井下石的小人,所以公主早就料到会有人要求房廷尉避嫌的,至于主谋,具体还要看这次李称的审理结果。如果李称查出来的结果对我们不利,那就意味着这起阴谋绝不仅仅局限于内宫,对方必然与外廷有所勾结。内宫那边,公主说她会解决,至于外廷,就只能托付给诸位了。”

徐行是个急性子,听了这番话,忍不住就道:“那不如我们联名上疏,以名誉担保公主的清白,以免贼人奸计得逞,最好能让陛下改变主意,重新令房廷尉来审理此案!”

“不可!”

“不可!”

“万万不可!”

他话刚落音,已经有好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反对道。

这次说话的是熊康,他在诸人之中,官职最高,说话自然也最有分量:“行之高义,但此事断不可行!一来过早暴露太子的实力,引来有心人的忌惮,二来会让陛下觉得你们在要挟他,以陛下吃软不吃硬的性情,这样一来只会更加猜忌太子和公主,反倒让人有机可趁了!”

徐行急得连声哎哎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赵廉望向范禹:“太子殿下可有什么话交代的吗?”

如果说桂香是刘桢的代表,那范禹自然就是刘楠的代表了,不过他是个老实人,还有点结巴,听大家说了半天,也只是沉默寡言,此时一听赵廉问他,连忙摇摇头:“没,没有,太子知道他现在要避嫌,既不能出现,也什么都做不了,是以将公主的安危托付给诸位,请诸位尽力便,便是!”

赵廉点点头:“我们自然会赴汤蹈火,全力以赴的。”

与熊康和徐行不同,他一开始看好的就不是刘楠,而是刘桢。

如果没有刘桢在,只怕他还未必会站在刘楠这一边,人人都知道刘桢乃刘楠臂膀,是以连巫蛊案的主谋,都想着要先断了刘楠的臂膀,再来对付这位太子殿下,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此时,一直没有开口的陈素问桂香:“公主殿下可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做的?”

桂香道:“公主想请你们查清李称此人的底细,包括他平日里跟什么人来往频繁,还有,与李称有来往的官员,是否又与内宫有联系。”

郭质微微蹙眉,对刘桢在宫中安危的担忧溢于言表:“只需要查这些事情便好?”

桂香点点头:“公主让我带话,请各位勿要轻举妄动,此事只有耐心等待时机,对方泄露出来的才会越多,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将局面扳回来,如今李称的审案结果未出,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值此之际,陛下不会轻易处置的。”

如今情势对己方甚为不利,听了这番话,众人一时都没有说话,氛围一下子静默下来。

桂香却没法久留:“今日是我与公主约好的互通消息的日子,等会儿我便要至宫门处传递消息,诸位可有什么话是要我带上的?”

陈素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

下一刻,郭质却开口了:“请公主与太子务必保重!”

陈素随即闭口不言,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细节。

赵廉也道:“不错,只有公主与太子无恙,我们才能谋划下一步,将幕后主使揪出来!”

桂香点点头:“还请诸位放心,桂香定将话带到。”

——————

刘桢所说的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

几天之后,李称将查办的结果写在奏疏里,一并上呈。

虞氏死了之后,她的宫室被翻了个底朝天,连同那几具被用来诅咒人的布偶,也都被李称拿去翻来覆去地查,结果就发现用来制作木偶的那种绢纱叫南锦,产自南阳,是一种比冰纨略加厚一些,手感却更加丝滑的布料,因为盛名在外,去年的时候被钦点为宫廷专用布料之一,不过因为产量少,所以现在宫中也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用上,这似乎正好就暗合了刘桢与那具布偶之间的关联了。

如果说这个证据还没法证明长公主就是巫蛊案的幕后主使者的话,那么李称所呈上的第二个证据,简直就称得上水落石出了。

就在李称将汉广殿所有宫女内侍都提拿去审问之后的第二日,便立时传出一名叫阿林的宫女招供,说长公主确实与虞氏有所往来,并且那匹用于制作布偶的南锦,就是阿林奉了公主之命,拿去给虞氏的。

至此,若无意外,公主的罪名就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赵廉等人急得不行,但是他们这边的进展比较缓慢,而且将查出来的一些线索设法传给刘桢之后,刘桢也并没有什么回应,让桂香传的话,依然是让他们等。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有人却已经等不及了。

张氏在得知李称查出来的结果的第二日,便去见了刘远。

连日来,刘远的心情很糟糕。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匈奴那边的事情还未解决,宫中又闹出这等丑闻,传将出去,天下人只会说他这个当皇帝的无能,治理无方,所以刘远的脾气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暴躁,一开始他吃着太医开出来的安神定气的药丸,觉得还有些用处,但渐渐地,连药丸也失去了效果,刘远不得不另辟蹊径,到处寻找能够让人睡个好觉的方子。

这时便有丹士献上了丹方,刘远让人试了几次,并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后果,而且使用之后确实也能平心静气下来,再也不会因为失眠而脾气暴躁,只是能够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刘远又不愿意天天吃上瘾,这样一来,没有吃丹药的晚上依然睡不好觉,隔天醒来脾气也就更加不好一些。

“你的意思,是让我将阿桢送去和亲?”刘远盯住张氏,眼神有些令人发毛。

饶是夫妻几十年,张氏也觉得刘远近几年变得越来越有威慑力,也越来越令人害怕了,单是被这样的眼神看着,她就已经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

张氏恳切道:“我知道陛下舍不得阿桢,也不相信她会是巫蛊案的主使,我同样也是如此。但如今人证物证俱在,若不处置,只怕难堵天下人的嘴巴,不若让阿桢嫁于匈奴单于,一来化解兵祸,二来也可令阿桢将功折过,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平心而论,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以刘远现在对刘桢的疑心,再发展下去,那就只有父女之情荡然无存一个下场了,现在张氏提出的这个办法,朝中也已经有朝臣提出来,但那只是极个别的声音,而且他们的奏疏一呈上来,很快就被刘远压了下去,是以她也并不知道。

可惜张氏却料错了一件事。

刘远没有说话,看了她半天,才慢慢道:“你终于说出这句话了。你知不知道,我原本便不打算将亲生女儿送去和亲的,不管是阿桢,还是阿婉或阿妆。”

张氏心头一惊,张了张口:“陛下……”

“没想到你却如此等不及!”刘远揉了揉额头,他昨夜直到天快亮才睡着,今日的头又是隐隐作痛,精神很是不济,而且朝中内外的大事小事实在是太多了,连身边的人都没法令他省心。

“方才阿桢说你必然会耐不住,来让我把她嫁去和亲时,我本还不信,你虽非阿桢阿楠他们的生母,但有这么多年的情分在,怎么就连一点慈母之心都没有呢!”

“陛下怎么能如此说我,我何曾没有慈母之心了!阿桢去和亲,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张氏觉得很冤枉,她完全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刘远冷笑一声:“我的儿女做错了什么,自有我来处置他们,无须轮到蛮夷外族来插手!你出来罢!”

伴随着他的话音,刘桢自偏殿步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说没觉得刘桢和刘楠有多少势力,那是因为之前的人物很分散,你们都没有仔细集中起来数一数,这一章把前面埋下伏笔的人全都集中起来,大家应该也就发现了,这是一股非常大的势力了,这样你们还能说刘桢什么事也没干吗?能将这股势力集结起来,她在其中起码要出了一半以上的力。

——————

蟹蟹小伙伴们的支持和留言,以及萌物们的萌物票!╭(╯3╰)?

筏子扔了一颗地雷

南柯一梦扔了一颗火箭炮

sulin扔了一颗地雷

江洋大盗扔了一颗地雷

果真扔了一颗地雷

奕奕妈扔了一颗地雷

细鱼扔了一颗地雷

vivi616扔了一颗地雷

洛可可扔了一颗火箭炮

lily扔了一颗地雷

乐水amy扔了一颗地雷

灵月汐扔了一颗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