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国色 > 第46章

国色 第46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6: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矛盾一旦爆发出来,反而变得容易处理许多。

由于刘远不在,安正不好擅自作主处置董翳,只能先将人软禁在一处。至于那些与他一道参与谋反的几百名士兵,原先跟着董翳投降刘远,后来又跟着他反对刘远,现在董翳事败,他们自然也跟着倒霉,但安正觉得这几百个人只是受了董翳的鼓动,罪不至死,让他一口气把毫无抵抗之力的几百号人全杀了,他也下不了这个手,所以只能先修书一封派人送去给刘远,询问他的意见。

半个月后,郭殊带着刘远的信先行回来了,信中对这件事的处置很简单:董翳作恶首犯,杀;余者胁从,放。

被郭殊一道带回来的,还有前方的大捷。

从郭殊的口中,安正他们才知道,刘远等人在南郡遭遇挫折之后,马上就退回衡山郡。为了给敌人造成错觉,刘远将自己臂上的箭伤夸大为重伤,连周围的人也一并瞒下,除了许众芳之外,竟连刘楠都以为自己的父亲是真的真受重伤,命不久矣。

这一计果然骗过了秦军,对方认为刘远一方此时群龙无首,正是趁虚而入的时机,便大举进攻邾县,谁知半路中伏,折损打扮,刘远又趁机追击,一举大败秦军,趁机连南郡也拿了下来。

宋谐等人原本是为了安定人心才谎称捷报,没想到歪打正着,却真的等到了郭殊带着捷报回来,当下就大喜过望,广告全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迎接大军的归来。

二月初三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翘首以盼的阳翟人终于等来他们凯旋归来的刘郡守。

在刘远出征之前,像阳翟之战那样,大多数人虽然希望刘远取得胜利,却并不看好他,认为这位没有根基的刘郡守只带着八千人马,很难有所发展,至好的情况也就是保住现在的地盘,谁能料想刘远的表现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不仅夺得了胜利,而且还是令人无法反驳的大捷。

衡山、南郡自此归入颍川的管辖,地盘的扩大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刘远从此不必蹲守在颍川郡一隅,在战略上也有了更加广阔灵活的进退空间。

对刘家而言,这份喜悦又要放大不少。

由于刘桢事先的安排,刘家其他人并没有亲眼目睹董翳的咄咄逼人,后怕的情绪也就没有那么严重,甚至还比不上阳翟守城战那一夜的惶恐,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刘远归来这件事上。

为了迎接刘远,张氏特地命人做了一身绛红的衣裳,头发也经过精心的装扮,她的长相原本流于平凡,在阳翟这些日子养出了细皮嫩肉,连带面容也显得年轻一些,三分肤色七分打扮,看上去竟比平日里要好看许多,也有了几分当家主母的雍容气度。

刘远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与郡守府往来的女眷纷纷奉承张氏,话里话外透露着刘远即将称王,而张氏也将成为王妃的暗示,张氏自然听得满心欢喜。

等到二月初三这一天,张氏带着孩子们早早便迎候在城门口。

与张氏带着热切的神情不同,刘桢虽然也有些兴奋,却远没有那般热衷关注城门口的动静,她东张西望,一边看着人群的反应,一边与郭质低语。

“你瞧,几乎半城的人都出来迎刘郡守呢!”郭质咋舌道。

“世人都喜欢热闹,现在纵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犯人被押解进城,只怕也会引来无数人围观的!”刘桢说完,不由吐了吐舌头,觉得这样说显得对老爹有点不厚道,连忙转移话题,指着远处那块在风中微微飘扬的招牌问道:“那是新开的食肆?我怎的没见过?”

自从刘远入主阳翟城之后,降低商税,与民休息,各地商贾投奔至此,商业很快比之前还要繁荣数倍,坊间各种商贸林立,连带食肆也多了起来。

刘桢一开始还抱着“把阳翟全城食肆都吃个遍”的雄心壮志,但她很快就把梦想消磨了,原因之一是郡守府的厨子手艺水准已经很不错了,之二就是自从她以一己之力拖住董翳之后,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的宋老先生时常会主动把她找过去讲解学问,而刘桢本身还要跟着幼弟刘槿一起听孟行的课,行程如此繁忙,当然出去玩乐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

郭质正被她的比喻逗得噗噗直笑,循着她的指向望去,随即了然道:“那是安乐居,上月方才开业,里面的蝎饼和髓饼可是一绝,他们家的髓饼与别处不同,特意做得比竹简摊开还要略薄,煎炸出来酥香得很,我每回路过都要买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郭质就是一玩主,但凡吃喝玩乐的事情到了他这里,没有不信手拈来的,简直可以当地陪了。

刘桢今早的朝食用得不多,听了顿时就口水横流。

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各种面食了,不过做法跟后世常见的各种面食不太一样,蝎饼一般是把牛奶或羊奶跟面合在一起,然后下锅煎炸成金黄,有讲究的人家还会特意将羊奶的膻味去掉再合面,做出来的蝎饼也更加奶香浓郁。

而髓饼则是用动物的骨髓,连同猪油,蜂蜜一起合面,刘桢不太爱吃髓饼,因为为了能够放久一点,通常的髓饼做出来都比较厚,也很硬,咬起来还有股膻味,但是既然那家食肆能够得到吃货郭质的大力推荐,那味道必然也是不差的。

郭质看到她的表情,哈哈一笑道:“你在这里等我!”

说罢就钻进人群里,瞬间不见了踪影。

此时人群之中传来一阵喧哗和骚动,刘桢举目望去,才发现大军已经开始进城了。

刘远带去攻打衡山郡的这八千士兵,大部分是他从陈郡那里带回来的,小部分是在当地征召的,因此这些士兵大多不是本地人,刘远上任之后,有意拉拢人心,就按照这些士兵所说的地址,派人去把他们的家人接过来定居,乱世流离,生死不知,加上许多人连家乡住址都说不清楚,最后能被接来团聚的人不足十之一二,但这番做法已经赢得了士兵们的爱戴,有些就干脆在阳翟娶妻生子,宋谐为此还制定了一套临时的相关律法,对其进行抚恤,久而久之,这支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不弱。

若是没有先前这些作为,今日得胜归来,这些士兵看着满城欢呼,可能会有虚荣心和成就感,却永远不会有归属感,但是现在,他们看着夹杂在人群之中的自己的亲人,那种满足和激动却是油然而生,丝毫不伪的。

刘远没有骑马,他是坐在战车上的,四周簇拥着士兵,随着他的身影出现,人群之中暴起阵阵欢呼声,这种热烈的场景也许只能在每年的岁首才能看到了。

大军车马辘辘驶过,跟在最后面的是用马车拉着的战利品,这其中包括各种物资,以及被绳索牵引着走的奴婢。

郭质动作极快,不多一会儿就抱着两大块髓饼挤开人群跑过来,髓饼用大片的叶子包裹着,不至于弄脏,刘桢拿到手的时候,髓饼犹散发着热气,喷香浓郁,连带周围的人们也纷纷向她投以注目礼,甚至还有小娃娃拉着母亲的衣角瞅着刘桢手里的饼流口水的。

刘桢噗嗤一笑,把饼掰下一大块递给那个小孩,自己又狠狠咬了一口,果然如同郭质所说,改良过的髓饼非常薄脆,上面还洒了白芝麻和青葱,又是新鲜出炉,压根就没有那种硬得硌牙的口感,又脆又酥的口感在齿颊间流淌,满腮帮子都是面香。

她还没来得及向郭质递去一个赞赏的神色,就听见张氏道:“那是何人!”

刘桢循声望去,只见夹杂在那些战利品和奴婢中间――当然对时人来说,奴婢也算是战利品的一种,不过刘桢下意识没有作此分类,还有两辆马车,载的不是物资,而是人。

其中一辆马车上坐着三四名妙龄少女,另外一辆则是一位年轻妇人,她的手搂着一个三四岁的男童,两辆马车上的人都带着惶惑和不安。

她们的打扮并不光鲜,可明显不像其他奴婢那般黯淡狼狈,从衣着上来看,所有人都隐隐猜到了她们的身份,但在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之前,谁也不会不知死活地去刺激张氏。

直到刘远将她们带进了郡守府。

“姬妾?!”

不顾手边的汤汁洒到手上,张氏拔高的声音泄漏了她的内心活动。

刘远点点头,并没有当回事,“你随意找个地方将她们安置下来就是。”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起什么似的,道:“陶氏所携之子名唤宋弘,日后便与阿槿一道上课,你要善待于他。”

等等,这句话的信息量略大!

这回不单是张氏,连埋头吃饭的刘桢和刘婉也不由抬起头。

被几双眼睛这么直愣愣地盯着,饶是刘远,也不能不多解释几句:“宋留乃南阳郡守,与我同属义军,先前我本想与宋留联系,谁知他已先行一步出兵攻武关,后又战死,他的家眷从南阳郡出走奔逃,陶氏便是他的姬妾之一,宋弘却是宋留之子。”

刘桢抽了抽嘴角,这么说她老爹不单接收了人家的姬妾,连带人家的儿子也接收了,这份容量……啧啧!

张氏也是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好吧,这个时代,女子再嫁十分常见,作为姬妾而非正妻就更自由了,带着儿女的也不是没有,张氏听说这陶氏的来历,觉得刘远更多是出自照顾同袍之子的考量,倒是把对陶氏的敌意降至最低,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另外几名年轻的姬妾身上。

待用完昼食,孩子们散尽,张氏就迫不及待地追问:“这么说其他几人也都是宋留的姬妾了?”

刘远轻咳一声:“……有些是旁人所送。”

张氏愤愤地说着赌气话:“郡守府后院可还安置着良人的两名姬妾呢,一下子又进这么多人,我又如何安置!”

刘远不在意道:“你随意安置便是了。”

行军打仗终不如在家舒服,刘远敞开肚皮吃了个痛快,然后伸着懒腰,惬意地换了个坐姿,不过他仍没忘了安抚发妻。

“我不在的这段日子,你辛劳了,亏得有你在,府中上下方能井井有条。”说完又意味深长地加了句,“我若有朝富贵加身,定不忘吾妻。”

张氏没能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她现在的大好心情都被那几名姬妾破坏了,听到刘远提及她的苦劳,又想到自己在府中守候,他却在前方左拥右抱,心里就忍不住泛酸。

“若是良人不说,我还当良人要休妻了!”张氏冷笑一声。

刘远是个大老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当女人对你傲娇的时候,就是需要你去哄她的时候”,对着跟自己左右手没什么区别的发妻,他也兴不起什么怜香惜玉的心思。

其实张氏本来也只是抱怨,若刘远稍微再耐心哄两句,估计也就雨过天晴了,但是刘远也很不爽啊,凭什么我累死累活拼命打仗回来还要听你的冷言冷语?我打仗不是为了家里?你没享受到荣华富贵的好处?现在为了一两名姬妾就开始置气了?

于是他也沉下脸,冷声道:“我早已听二弟说过,先时董翳带人逼上府来,还是阿桢以一己之力令董翳降服的,其时你身为当家主母,又在何处?难道便连一个十岁孩童都不如么!”

张氏委屈道:“那时我要照看阿槿他们,如何又有余力去和董贼周旋!更何况我一介妇孺,去了又能做什么,还不是白白让董翳捉作人质么!”

“那阿桢怎么就有此胆量?”刘远轻哼一声,“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罢!”

这么一搅弄,他也没了心情,直接就起身往外走,头也不回。

张氏眼睁睁看着丈夫大步流星离开,惊愕交加,不知如何反应,她不明白为什么夫妻俩好端端的说话,最后又会演变成如此不欢而散的局面?

再联想到今日被带进府来的那几名姬妾,其中不乏妙龄绝色,连她看了都自惭形秽,张氏不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地位。

张氏很清楚,自己出身贫寒,根本就不是什么名门世家之女,也没有强有力的家族支撑着,随着刘远地位的提升,将来他身边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姬妾,而自己却越来越老,容貌不再,会不会有朝一日真的沦落到被休弃的地步?

她越想越怕。

“阿姊,你真是担心过甚了。”听了她的顾虑,已经嫁给阳翟县令吴虞的张氏三妹如是道。

其他张家人都不在阳翟,现在也只有这位三妹能常来常往了,与刘远吵架的次日,张氏就忙不迭将吴张氏找了过来求安慰。

张氏叹气:“你不知道,昨夜你姊夫与我吵了之后,便去了陶氏那里,我听那些被带回来的奴婢说,这个陶氏虽然姿色平平,却不知用了何种手段笼络了你姊夫,在南郡时,你姊夫便独独对她爱重有加,甚至连带她的儿子也要一并抚养,我先前还同情她的遭遇,现在看来那陶氏只怕不简单!”

吴张氏冷静道:“阿姊多虑了。阿姊为刘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居功至伟。旁的不说,便说刘家五名儿女,就有三人出自阿姊,想当初姊夫落魄时,还是阿姊将嫁妆财物贴补,才使得家中度过难关,这种种功劳,莫说旁人,就是姊夫也不会忘记。姬妾终究只是姬妾,更何况那陶氏也好,无名氏也罢,她们同样出身卑微,以姊夫如今的地位,若是休弃了阿姊你,将她们扶为正妻,不是更惹人笑话吗?”

张氏犹疑道:“若是你姊夫碰到出身更好的……?”

吴张氏对自家姐姐患得患失的心态有点无语,真这么在意,那就振作起来,将那一干姬妾通通撵出府,岂不是比现在这般前怕狼后怕虎要好得多?

不过事实证明张氏这次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自从陶氏来到郡守府,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刘远对她的看重。

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不管是在张氏,刘桢,还是其他人看来,陶氏根本就没有狐媚惑人的本事,她貌不惊人,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温婉秀丽,但跟府里的其他姬妾也完全没有可比性,最多也就是比张氏强了,更别说她还带了一个跟别人生的儿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能得到刘远的宠爱和看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打从那天惊鸿一瞥之后,刘桢第二次见到陶氏,是在家宴上,刘远允许她露面,并且郑重其事地介绍给刘家人认识。

陶氏带着宋弘给张氏行礼,看不出丝毫得宠的张扬和魅惑,当然以她的相貌,想魅惑也魅惑不起来。

在此之前,宋弘已经跟刘桢和刘槿一起上了好几天的课了,而对他的印象,刘桢只有六个字:聪明,极其聪明。

作者有话要说:注:蝎饼和髓饼,最早的记载是东汉,不过我觉得秦汉时期应该就已经有了,当时的面食种类就很丰富了。

然后你们老是提心吊胆,担心刘远未来的姬妾会是如何的人,现在终于出场了,带着跟别人生的儿子来当姬妾,嘎嘎,这是时代固有的特色,比如汉武帝他娘在入宫前就已经成过亲有过孩子了,此时,这种事情算是比较常见的,不足为奇的。【从秦始皇那时就开始刻石提倡“男女礼顺”,但根据清朝人的统计,秦朝守节的妇女,官方有记载的也就1个,汉代是41个,大家懂的,就是因为缺什么就要提倡什么,所以虽然官方不提倡,但秦汉时期,这种风气是很普遍的。】

蟹蟹小伙伴们的支持和留言,以及可爱的小萌物们!

auv扔了一颗地雷

陌子衿扔了一颗地雷

429936扔了一颗火箭炮

toвapnn扔了一颗地雷

――――――

读者“初始”,灌溉营养液

读者“861219qc”,灌溉营养液

读者“sanyao”,灌溉营养液

读者“朝圣”,灌溉营养液

读者“爱潮爷爱二缺”,灌溉营养液

读者“elias”,灌溉营养液

读者“闲”,灌溉营养液

读者“贺兰寻”,灌溉营养液

读者“我神马也不知道”,灌溉营养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