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 > 第35章 姜晖的碎碎念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 第35章 姜晖的碎碎念

作者:林朝卿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8 18:0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时宜走在路上,初升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的很长。

姜晖跟在姐姐后面,耷拉着脑袋,一起走向知涯书院,身上背着沈芸娘给他做的书包。

关于送一个不爱上学的弟弟这件事,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难题,沈芸娘把这件难题交给了她。

“姐姐,我去读书那你怎么办呢?我知道你喜欢做饭,不喜欢

洗碗,以后谁洗碗呢?”

姜时宜心里想你能不能不要再说了,从昨晚就开始叨叨个不停。

“姐姐,你让我住在书院,你想我了怎么办?我想你了怎么办呢”

姜时宜心里想你闭嘴吧!在说话我要打你了,打弟弟这件事情还是要趁早。

“姐姐,书院的饭菜不合口怎么办?姐姐……我都已经这么大的人了,读书不合适呀!”

路上的行人都看来,姜时宜恨不得堵住他的嘴,但是她只能捂住了自己耳朵。

走到了书院门口,姜晖居然抱住了门口的柱子,可怜巴巴地看着她,“姐姐,为了我读书你花了好多银钱对不对,可是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你要考虑清楚,你做一个月饼才几文钱?而我花了这么多银钱读书。”

“弟弟,这家书院不好进,道理我都和你讲明白了,读书不是要功名是要明理知道吗?”

姜时宜耐心的说完,一把把他推进去。

姜晖耷拉着脑袋走进了课舍。

姜时宜松了一口气,这家书院束脩真贵,一年八十两银子,还不包括书本费,住宿费,服装费。

不管什么时候读书都是一笔很大的花销。

为了进这家书院也是废了一番功夫,夫子嫌弃姜晖年龄太大了,正常小孩都是四岁启蒙的。

姜晖在乡下时候由沈芸娘启蒙,那时候没有怎么好的条件,只是读了一些书,《三字经》《千字文》之类,后来又去了县里面的书院读过《论语》《孟子》。

一个女人也能启蒙,夫子有些鄙视,姜时宜好说歹说,夫子才同意考教一番。

既然姜晖已经背了四书,夫子就考教他做八股文章。

八股最先从“破题”的那两三句学着写起,练习破题,然后一步一步加上后面的承题、原题、小讲,正文的两两对偶,直到能够完整写出一篇七八百字的八股文章。

姜晖现在的水平就是“破题”能写几句,可是他这个年龄好多都过了童子试。

夫子之后又考教了《九章算术》就是一些鸡兔同笼的问题,这可是难不倒他,毕竟姜晖跟着她做小买卖,算数很好的。

夫子皱起眉头。

姜时宜恳求道,“先生,有教无类。”

最后,夫子说,“先来试读吧!考试过不了还是刷下去。”

姜晖送到书院里后,姜时宜松了一口气,快步得向西街走去,新年后的着半个月,姜时宜在陈经纪帮助下在这里选好了铺子。

铺子是一处前铺后院的房子,原本就是做食肆的,只是之前一位主人经营不善,房租都挣不出来,索性回老家种地了。

姜时宜大致丈量过了,面积大约在一百多个平左右,空间比较充裕,可以放八张桌子,桌椅都是前一任租客留下来的,都保养得很好,有七八成新,擦得干干净净,倒是省了一笔添置的费用。

厨房按照她的意思又扩大了,光是灶台就是三四个,可以煎炒烹炸同时进行,暂时是够用了。

后院的几个房间正好可以用来当库房,以后给雇来的伙计住,中间空着的位置和后院做库房,顺便安置驴车。

后院单独有门,可以驾车直接进来卸货,保证客货分流,忙而不乱。

有铺面的好处就是能做点体面东西,客人入内慢慢用餐,而且天气好的时候,门口也可以添几幅桌椅,顺便把锅灶挪出去,立刻就相当于多了好几个不用额外纳税的摊位,屋里也干净清爽。

最重要的是周围有粮行,鱼行,书院,杂货铺,书坊,绸缎铺……客源不愁。

所以这个铺面很抢手,许多人频频咨询。

如果不是陈经纪介绍,这样好的铺面,她是租不到的。

就是有一点,房子的主人听说是本朝宗室夫人的陪嫁,姜时宜见过那个老夫人,据说是有诰命,一副目中无人,不好相与的样子。

姜时宜怕惹上麻烦,陈经纪打了包票,宗室都有地位,凡事都会顾及名声,有了白纸黑字,不会闹事。

姜时宜走了进来,铺子里里外外姜克俭打扫的干干净净。

新年后,姜时宜提出姜克俭辞工帮她到农户采购便宜蔬菜和肉类,姜克俭就答应了,女儿会挣钱他也看在眼里,再说了,毕竟只是一个女孩子,开着食肆,早出晚归的他也不放心。

姜时宜也想让沈芸娘回来帮助自己,沈芸娘觉得自己现在这个工作已经做得很顺心了,过一段时间再看吧!”

姜克俭劈了很多柴火抱进来。

姜时宜在灶台前炒菜,她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食肆就是要做自助餐,主打就是物美,价廉,量大,实惠。

饭菜都是现成的,过来吃饭的客人不用等,只要自己拣了喜欢的饭菜盛在餐盘里端去桌上吃了便可。

这样就省了人工。

快到中午时候,姜时宜已经把所有的菜烧好了,姜克俭帮着端出来。

整整齐齐摆了两排,荤菜有红烧排骨,烧丸子,蒜苗腊肉,夫妻肺片,肉沫酸豆角……

素菜有麻婆豆腐,凉拌木耳,清炒小白菜,木耳豆芽、五香芹菜、白菜粉条,香菇油菜……麻辣烫……

对,你没有看错,麻辣烫,所有菜的边角料煮到一起,加上沈芸娘炒制的火锅底料,这道菜反而最省力。

面点有定胜糕,杏仁糕,绿豆糕,烧饼,葱油花卷。北地喜欢吃面食的人也很多。

白花花的大米饭煮熟以后盛在大木桶里面,香喷喷的,旁边还有一个大桶,里面是蛋花汤。

最前面两个锅子里的,更是摆着今日开业的主打菜色,一个把子肉,一黄豆炖猪脚,看上去红红彤彤,油汪汪,颤巍巍,十分诱人。

自家女儿可是真能干,姜克俭十分欣慰。

姜时宜在外面放了一个牌子“自助餐,每位十文。”

京城是天子脚下,比较富庶,就是随随便便出去做一天工,也能挣一二百文钱,这个价位还是能接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