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吾父耶和华 > 第5章 的黎波里、风起云涌!

吾父耶和华 第5章 的黎波里、风起云涌!

作者:千翅万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生与死之间的战斗,绵延了无数代、涉及亿万人。

死亡终究是要到来的,但死亡又意味着什么呢?

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步入虚无主义的圈套。

由此,人往往需要一些东西去解释,需要一些东西支撑住自己。

对于基督徒而言,他们的信就是一种精神食粮。

耶稣复活象征着死亡的战胜,表明死亡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永恒生命的过渡。对于基督徒来说,这带来了希望,展示了死后生命的可能性。

而有关耶稣是否真切复活这个问题上。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

【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

【如果我们对基督的盼望只在今世,我们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

《哥林多前书》是新约圣经中的一封书信,通常被认为是由“使徒”保罗于公元55年左右,写给古希腊城市哥林多基督徒的。

对于那些真切研读圣经,而非盲从的人而言。

一个致命的选择摆在了他们面前,要么相信“复活”相信“来世”相信“审判”,然后活下去。

要么不相信“复活”不相信“来世”不相信“审判”,直面死后的虚无,然后活下去。

承认人死后什么都不存在,并坚持至死不动摇,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意志。

可以说,基督教从其创立开始,便是一种被“设计”过的宗教,是一种“安慰剂”,用来对抗“死亡”。

但终究,12世纪的人不可能亲眼见证复活,因而他们还无法仅凭“信”就去击败“死”。

位高权重如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对于将要到来的死,更是畏之如虎。

黎明、清晨,太阳已经将他的阳光撒向了大地。

盖里斯穿梭在病房里,检查着病人的情况。

因为前些日子的缘故,他在博特伦的知名度可谓是彻底打响了。

有着普利万站台的他,是博特伦镇最为耀目的明星。

以至于他都能鸟枪换炮,弄了个大院子,来充做自己的诊所,并有足足五张病床,能够安置一些需要照顾的病人。

在那些养病的病人中,盖里斯最为关注的还是经历过阑尾炎手术的少年。

由于足够注重杀菌消毒,加上有着大蒜素能作为抗菌药,那个少年并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在完成了巡视工作后,盖里斯也就去大院的另一边,准备着今天的宣讲。

可以说这处诊所,已经不只是盖里斯用于治病的地方了,也同样是社会中边缘人的一处“教堂”。

这里没有东正教的十字架,没有基督耶稣的受难像,这里只有一卷又一卷的圣经。

这些圣经,都是盖里斯从塞浦路斯教会那边弄来的,在这个世代极端的珍贵。

正是围绕着这些昂贵的圣经,盖里斯带着博特伦的东正教徒,走上了一条与过往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与其说是牧羊人与羊群的教会,不如说是一群人读书的聚会。

正是借由盖里斯,对那些圣经的解读,聚会中的那些信徒,才真正得以进入圣化的生活。

现如今信众们还没有进来,盖里斯便顺带手翻开了几卷圣经。

开始继续撰写自己的小册子。

盖里斯是不打算将《圣经》的释经权,完全散出去的,因此他必须写出自己的教义,写出自己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设立一些红线。

那些红线是殿堂的“永恒”柱石。

盖里斯借鉴了后世许多神学家的言论,从而要在这个世代塑造出新的精神食粮,并且要叫这食粮喂饱更多的人。

【当未来的世代审视我们的时代,他们可能会称我们为无情、冷酷和羞愧的存在,因为我们对兄弟姐妹的苦难置若罔闻。】

【天国乃是被世人所抛弃者的归宿,乃是贫者的福地。】

【贫者应当摆脱悲伤,醒悟成为光明之子,披上光明的盔甲,切勿沉溺于黑暗和迷梦中,错失天国的降临。】

【贫者应当欢欣,因为他们不再在权力的压迫下苟延残喘,而是在天国的盛筵中获得丰盈的生命。】

【这生命是由天主所赐的神圣与人的生命,而非仅仅动物式的存在。】

盖里斯写了许多,不仅仅是这些教义,也有不少是可以用于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

还有许多是关于医术的内容,这些手写本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都有着极强的前瞻性。

“也该考虑一下雕版印刷了,纸张的事,其实也不算很缺,从大马士革那边买就行。”

纸张在在中东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世纪,据传是因为唐与阿巴斯王朝的战争,导致纸张制作技术传到了中东地区。

9世纪的时候纸张在巴格达、开罗、和大马士革等城市开始大规模生产和普及,逐渐取代了羊皮纸和莎草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也使得巴格达在9世纪后期成为主要的文化和知识中心。

等到12世纪的时候,伊斯兰世界的图书馆和私人藏书愈加丰富。

但有一点在于,这个时代的中东,还未普及雕版印刷,因此书籍与知识,对于底层的民众而言,还是太过遥远了。

就在盖里斯奋笔疾书的时候,有着的黎波里的使者,正快马加鞭赶向博特伦。

那些使者,是为了将博特伦这边训练有素的医生盖里斯,请去的黎波里,好去救治伯爵性命。

与此同时,盖里斯听见诊所外有人哐哐的敲门。

等到盖里斯带着亚历山德罗斯推开门的时候,就看见许多人站在了外面。

其中大多数都是一些凑热闹的法兰克人,只有一名中年男子格外的引人注目。

他身着一袭黑色法衣,腰间系着白色长绳,双手持着镶银的木质十字架,胸前的佩饰在晨曦下闪着微光,令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当盖里斯推开门与之对视的时候,就见他微微抬头,眼神冰冷,透着深深的戒备与审视。

这人一言不发,将手中一卷羊皮纸呈递到盖里斯面前。

纸上盖着教会的重重红色印章。那印章犹如烙印一般,象征着教会无可质疑的权威。

“医生。”这人低声开口,声音透着不可置疑的严肃。

“待会需要伱出席一场问讯,主教大人将亲自听取你的解释。”

“教会对你不乏宽容之心,但还是希望你在这次问讯中,能为自己的行为给做出合适的解释。”

中年男子的眼神透出一丝审判般的冷酷。

随后,他将手中的十字架轻轻举到胸前,用一种毫无波动的声音宣告道:“神的道在此为准。愿你在神的教义中找到指引,而非走向迷途。”

说罢,使者的手垂下,收回十字架,微微后退一步,在得到盖里斯的任何回应前,他便转身离去。

黑色的法衣在晨曦的微光中晃动。

这并非什么商议,而就是一次通知。

在博特伦教会的眼中,盖里斯虽然有着高超的医术,在东正教徒中有着威望,但同教会相比,依旧微不足道。

因此他们甚至没有派人来捉拿盖里斯,只是让一位神父递过来一封文书。

需要搭理对方吗?

盖里斯有些犹豫,或许博特伦教会教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邀请一介小小医生出席审问是对方的荣幸。

但在盖里斯看来,这就挺莫名其妙的,你喊我去,我就去啊?

我这么没面子的吗?

如此想着,盖里斯连文书中的内容,看都没看丢丢给一旁的亚历山德罗斯了。

恰在此时,就在盖里斯打算转身回屋的时候,有急促的马蹄声响在街道上响起。

等到一声长久的勒马音。

一个信使打扮的人,匆忙翻身下马。

“这里是盖里斯医生吗!”

那人朝着院子里的人匆忙喊道。

“这边伯爵大人有着急事邀请,还请这边医生随我去一趟的黎波里!”

走进屋内的盖里斯顿住脚步,他意识到机会到了。

相比起去接受博特伦教会的问询,他还不如去看眼雷蒙德的现状。

因此,他对一旁的亚历山德罗斯吩咐了一句:“待会,我可能要去一趟的黎波里,教会那边的麻烦,你去和普利万说一声就行,他会帮我处理好这边问题的。”

“是。”

亚历山德罗斯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盖里斯放了这边博特伦教会的鸽子。

……

的黎波里伯爵病重的消息,根本封锁不住,向着南北各方势力传去消息。

问题不仅在于这人病危,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的黎波里伯爵膝下无子。

可以说,圣地地区的贵族,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就确实比较离谱。

耶路撒冷王国王位9代国王6代绝后,还有1代则生不出儿子。

如今的黎波里伯国也一样面临绝嗣危机,真正能有可能称之为继承人的只有他的教子,也就是安条克亲王博希蒙德三世之子,他也叫雷蒙德。

“教子算不算继承人,是相当存疑的,耶路撒冷王国作为宗主国,势必要进去插一手,最好结果是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将原先的伯国给废除掉,使之成为耶路撒冷王国下一片寻常的领地。”

这是来自巴利安的建议。

伊莎贝拉听着巴利安的话语,眉头紧蹙思考着可行性。

确实,她已经同南方的萨拉丁签署了协议,短时间内应当是没有威胁的。

可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萨拉丁真心想拿那张纸擦屁股的话,他们这边又怎么去抵抗呢?

现如今盖里斯也去了塞浦路斯,虽然许多好消息都从塞浦路斯那边传来,但她对盖里斯的现状,依旧不算很了解。

在这个关头,如果想要去干涉的黎波里,他们这边是不是有些鞭长莫及了?

“巴利安,如果我们不去的话,你的意思是的黎波里伯国,会被安条克那边吞并?”

“有这种可能。”巴利安坦然承认。

安条克的情况,伊莎贝拉其实也清楚。

就这么说吧,在十字军诸国中,安条克长久以来都扮演着最不安分的角色。

其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难以被耶路撒冷王国干涉,同时又有着对小亚细亚地区领土的野心,时常会与东帝国产生矛盾冲突。

而那其实,也是在破坏十字军国家同东帝国之间的关系,不止一次的招致东帝国对耶路撒冷发出威胁与警告。

毕竟耶路撒冷理论上来说,也是安条克的宗主国。

但耶路撒冷又确确实实管不住安条克,这就非常、非常的麻烦。

以目前第二王国的整体实力来说,安条克已经跃居十字军诸国中最强的地位了。

如果安条克吞并的黎波里伯国的话,可以说其势必要诞生更大的野心,这是不利于他们收复失地、重回圣城耶路撒冷的。

“如果我们要去干涉的黎波里伯国的继承问题,我们需要多少人。或者说安条克亲王国,能够抽出多少的兵力来与我们对抗?”

在没有盖里斯的情况下,伊莎贝拉必须独自做出决断,她必须展露出与其身份位格所匹配的意志。

“安条克如果全国动员的话,能有至少六千军队,但考虑到眼下这个形势,他不会出动太多的军队去干涉的黎波里。”

巴利安给出了一个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伊莎贝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安条克再不出动多少军队去干涉的黎波里,也至少会带去两三千人。

但提尔这边呢?他们难道能在与萨拉丁大军对峙的情况下,抽调部队北上吗?

事实上,如今提尔城的诸多事务,也决定了他们短时间内缺乏北上的力量。

欧洲的政治逻辑同天朝不同,至少无论是伊莎贝拉又或者巴利安,他们都从未想过使用过于暴力的手段清洗政局。

由此一来,其实也就陷入了一种议会体系所特有的扯皮僵持。

但要说真没什么推进倒也不至于。

至少伊莎贝拉,按照盖里斯曾经提出过的一个设想,拿出了上下两院的方案。

第二王国终究是第一王国的延续,因此第一王国的贵族群体身份,还是得到承认的。

这些贵族,无论是巴利安、还是汉弗莱,又或者那些骑士,只要是原先耶路撒冷王国贵族议会的成员。

在经过审查后,都能临时获取上议院议员身份,再加上教会体系的发言人代表,其实也就构建出了完整的上议院。

再然后是以地方各选区为单位,推荐或者选举从而诞生下议院议员。

当两者合一时,作为君临议会,对王国诸多事宜有议事权。

这套东西看似是扩大了贵族还有主教们的权力,但事实上却是侵犯了原先高等法院或贵族议会的权限。

毕竟,伊莎贝拉是在企图将一些,原本没有资格参与王国政坛的人,拉拢进中央决策层。

当然、伊莎贝拉也有自己的理由,如今王国危险,必须要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能够出工出力。

对于那些能够提供大量金钱的富商,予以照顾和拉拢,似乎也理所应当。

说白了,推荐或者选举,其实就是承认地方实力派,将之团结到中央,让那些能人异士不要游离在外。

除去议会的改革,伊莎贝拉同时也在着手另外一个方案:废除王国原先的六官制。

耶路撒冷王国,因为是新近建立,并长期面对战争威胁的缘故,耶路撒冷王国长期以来都有中央集权的倾向,以确保自己能够在战争来临的时候,能够尽可能从国土里压榨出财富与人口用于军事。

但这并不代表耶路撒冷国王拥有的权利,就一定要高于西方那些传统君主。

事实上,在王国鼎盛时期,耶路撒冷王国说是贵族共和国,其实也没多大毛病。

但耶路撒冷王国的贵族共和议会,又不是常设机构,这也就诞生了六官制,他们分别是总督、元帅、总管、内侍、管家和**官。

这些官员职位,往往权责不清,并且任命过程中,多受贵族群体的限制。

为此,按照盖里斯的意见,最好是将之向内阁进行转变。

并作为议会的常设机构,成为新的王国中央。

当然、这其中的复杂和困难,又是各种扯皮。

同那些虫豸贵族之间的交流,已经让伊莎贝拉觉得自己有些睡眠质量降低了。

盖里斯那家伙是真当心大,这撒手掌柜当的,除去搭了个框架外,现如今各种琐碎的细节,都是她还有巴利安这些人在填充。

想到盖里斯的时候,伊莎贝拉就不由得叹了口气。

接着就挺她说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派人去的黎波里的,避免安条克那边,直接吞并的黎波里。”

“对了,还有一个消息,”

“什么?”

“关于雷纳德的现状,我这边调查清楚了。”

当巴利安提到那个名字的时候,伊莎贝拉的小脸上,流露出了毫不遮掩的憎恶。

“他在哪里?”

“安条克。”

……

此时此刻,雷纳德身在巴格拉斯,正与当地圣殿骑士团安条克分团长若斯兰举杯痛饮。

距离加利利海西之战已有半年,彼时雷纳德收拢残部,北撤之路上,他逃得比雷蒙德更远,手中部队也远多于雷蒙德。

一路上,他劫掠村庄,恢复士气,整顿军队,深知耶路撒冷已无大军抵挡萨拉丁的铁蹄,便决意向安条克而来。

二十七载后,他重返故地,被老友若斯兰收留。他心知,唯有在此地,才能再次聚起一支足以复仇的大军。

“雷纳德,我真是受够了博希蒙德那一家子!守着阿玛努斯山口都快三十年了,向他讨个庄园养老都被推三阻四。”

“他奶奶的,如今安条克简直呆不下去!医院骑士团那群家伙隔三差五来冷嘲热讽,说我们圣殿团打仗不行,只会哭穷。还有那些混账事儿……唉!”

打破戒律的若斯兰,醉眼朦胧中开始唠叨,从生活的不顺说到与雷纳德共事的快意恩仇,每次喝酒,他总有数不清的牢骚。

“你想回到从前吗,老伙计?”雷纳德望向塔楼窗外,凝视着山麓小镇。

虽然这里地处偏远,但雷纳德并非不问世事。

无论是的黎波里,又或者安条克城,雷纳德都有着眼线,不时能收集到一些消息。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计划,渐渐浮上他心头。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将到来,而若想把握此刻,雷纳德必须得到若斯兰的支持。

“从前?回不去了,雷纳德。我老了,你也老了,这世界早不是我们那代人的舞台。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想怎样?像过去那样冲锋陷阵?命都嫌长了吧。”

“若斯兰,如果我能给你一座庄园养老,还能封你的那些私生子为领主,你是否愿意,再陪我一搏?”雷纳德冷冷地问道。

听罢,若斯兰眯起眼集中起了精神,犹如老鹰般锐利地注视着雷纳德。

雷纳德能收到的消息,若斯兰纵然不全知,那也不会差多少。

毕竟,他乃圣殿骑士团安条克分团长。

“圣殿骑士团不该干涉世俗事务。”

“这可不是第一次了,别自欺欺人,若斯兰。”

听到雷纳德的话,若斯兰要承认自己心动了。

如今圣地局势风雨飘渺,但无论是若斯兰又或者雷纳德,对未来却都充满信心。

这两人,其实都并非出生于这片异国他乡。

他们是十字军老兵,早在第二次十字军的时候,他们就跟随着的先辈的脚步来到此地。

正因如此,他们深知当欧洲爆发十字军运动的浪潮时,又将汇聚怎样一股强大的力量。

雷纳德有着自己的野心,若斯兰也有着自己所求的东西。

如今围绕着的黎波里城,圣地风云再度被搅动,如他们这样的野心家,也正该是时候浮出水面,一鸣惊人!

“萨拉丁……我还没有老到拿不起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