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 第8章 寄稿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第8章 寄稿

作者:三秋空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天,秦九章照例在为纸笔钱奋力拉车。

挣了五角后就赶紧把车还回车厂,来到了翰墨店。

店小二啧了一声:“才过去两天,你怎么又来了?”

秦九章不愿多废话,把一堆铜圆放在桌上:“这是2角钱,我要买50张稿纸,和一支日本产铅笔。”

店小二不可思议道:“你买这个干什么?”

“文化人的事儿少打听!”

秦九章不耐烦道。

有生意不能不做,店小二只能把纸笔给了他。

心里估摸着可能是他替某个学堂的先生买,不然一个臭拉车的装什么文化人?

秦九章接过纸笔,迅速离开。

回到大杂院,先教萱萱认字一小时,天黑后,秦九章就回屋打开了煤油灯。

煤油灯的光相比一灯如豆的蜡烛好很多,但也绝对比不上最普通的电灯泡。

他坐在床上,把菜板放在腿上,铺开了纸。

铅笔是用菜刀削的,边缘不太整齐,将就着用。

但秦九章很快又发现了一个麻烦事:煤油灯放在床上位置太低,有很碍事的影子。光线本就不亮,有影子更看不清了。

简陋的屋子里又没有其他工具。

“我来!”

萱萱坐到床边,把灯提了起来。

“谢谢你。”秦九章说。

这个妹妹是真懂事,还有眼力见儿。

秦九章把那张载着《麦琪的礼物》英文版的《字林西报》版面放在左手边,开始提笔书写。

他的记忆力向来就好,几乎过目不忘。不知道是不是穿越导致,他感觉记忆力更好了,那些过往的篇章真的就像历历在目。

3000余字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写好了。

这段时间,屋里只有铅笔在纸上刷刷的摩擦声。

在安静的夜里格外好听。

旁边的萱萱见秦九章如此认真,一声没出,生怕打扰他。

“完成了!”秦九章高兴道。

“哥,你是在翻译?”萱萱这才开口问。

“是啊。”

“原来你真的会洋文!”

“还能瞎写不成,明眼人不一下子看出来?”秦九章笑道。

秦九章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有人看法语电影,结果看了一半,字幕突然显示:“对不起,我其实不懂法语,前面都是我瞎编的!后面编不下去了!”

萱萱说:“我也想学洋文。”

“等你认够3000个汉字,我就开始教你英文。”秦九章说。

萱萱信心满满:“那哥你得快点教。”

“过两天我再买支铅笔,你也用纸笔书写。”秦九章说。

“太贵了”萱萱摇头道,“我用树枝就挺好。”

“放心,过不了多久,咱们就有钱了,”秦九章扬了扬手里的稿纸,“这就是钱!”

“这是钱?”萱萱疑惑道。

“最少六个大洋!”秦九章抬手比划。

萱萱震惊道:“才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挣了六个大洋?!”

秦九章摸了摸她脑袋:“以后你就不用过苦日子了,买支铅笔还不简简单单?我不是说了,还要送你去上学哪!”

“那我赶紧去睡觉!”

萱萱跳下土炕,去了隔间,舒服地躺在草垫床上,轻轻闭上眼睛,“今晚一定能做个美梦!”

——

次日,秦九章带着文稿还有那份报纸开始了新一天的苦逼拉车生活。

正好又到了北大红楼外。

等了一会儿,看到了曹先生。

“还没到下周,就看到你了。”曹先生说。

秦九章可等不了那么久,拿出手稿:“先生请过目。另外,报纸还给您。”

曹先生立马对照着报纸上的英文,看起秦九章的手稿,他连连称奇: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你为何不做教授,却做车夫?”

“一言难尽。”秦九章搪塞道。

“英雄不问出处!”曹先生并没有在意,“就是可惜几道先生最近身染重病,琴男先生又不爱白话文。这样,你滕一份手稿,放在我这儿,抽空我拿给几道先生参详参详。”

几道是严复的字;琴南是林纾的字。

秦九章笑道:“看手稿有什么意思,不如看报纸。”

“对!你可以把它投给《晨报》。连我都如此惊叹,他们必然采纳。现在懂洋文的可不多!”曹先生很有把握。

“有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其实秦九章主要就是看看民国这些文化人的态度。

——对自己文风的态度,还有对自己书写水平的态度。

秦九章写东西明显更“白”。

1921这个年头,绝大部分新文化者写的白话文还是带着那么点文言风的。

既然曹先生这种大学教师觉得没问题,那应该就没问题了。

“不再需要斧正一二?”秦九章问。

曹先生笑道:“我一开始确实抱有这样的念头,看完之后,发现真是高估自己了。你将会是翻译界又一位不世出的天才。”

“先生过誉。”

秦九章压根不想当什么翻译。

自己之所以从翻译文章开始做起,完全是因为它挣钱多,来钱快。

翻译文章在民国时期不多,就算你不是什么文界名人,也很好过稿,给的稿酬还比较可观。

曹先生说:“不差这几天了,届时我会拿着报纸给几道先生观看。”

“有劳先生。”

他还要上课,秦九章则要继续拉车,两人便相互告辞了。

拉了一趟活儿后,秦九章找到了一家邮局。

为了找它,白跑了两公里多的路!

“给晨报报馆寄信多少钱?”秦九章问。

“1分。”邮差疑惑地看了秦九章一眼,因为《晨报》保管就在南城的菜市口胡同,一个车夫,干嘛不自己直接送过去。

秦九章当然可以自己送,但不见得正好路过;而且以自己这身行头,总有人狗眼看人低……

掏出2个铜圆和手稿:“辛苦。”

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

信件寄过去也就一两天,再加上审稿、校稿、排版、刊登,整个周期差不多六七天左右。

秦九章自然不能浪费这些时间。

他专门拉了个前往东安市场的客人,——东安市场距离东交民巷还有两公里。

空车抵达东交民巷,秦九章在一个卖报的店铺看到了新的《字林西报》,上面果然又在刊登欧·亨利的其他短篇小说。

欧·亨利早在1910年就去世了,生前只在最后几年过上了名利双收的日子。

在西方文坛,欧·亨利绝对是很有一席之地的。而且像他这种专写短篇的,几乎独此一家。

这次的报纸上,刊登的是欧·亨利另一名篇《最后一片叶子》。

秦九章准备继续翻译几篇文章。

目的嘛,主要是多熟悉熟悉民国的文笔风格,顺便多挣点钱。

他脑子里故事有的是,但还要多买点近期的民国书籍看看,同时翻译文章练练手。

如果写作的文风太超前,20年代的读者会很难接受。

虽然曹先生一直说“没问题”,但也仅限于译稿。

译稿终究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有点写作风格别人不会见怪。

换句话说,译稿能在前期避免很多麻烦,同时蹚一蹚路。

如果通过几篇译稿发现大家能接受他的文风,秦九章就可以放开拳脚了。

“店家,给我一份《字林西报》。”

秦九章爽快地掏出4分钱。

在店家古怪的眼神中,秦九章把报纸放在车厢坐垫下面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