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 第61章 文白之争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第61章 文白之争

作者:三秋空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入夜之后。

秦九章正在屋里教妹妹认字和初级数学,房门突然被敲响。

“谁?”秦九章问。

“九爷,是我。”小福子说。

秦九章打开门:“福子妹,有啥事?”

小福子神情有些阴郁:“今天徐大哥都和我说了,多亏你,他才能当上官。”

秦九章笑道:“兄弟之间帮一帮很正常。”

“但……”小福子咬了咬嘴唇,“他当了官,我,我好像就配不上他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秦九章一愣:“为啥?就因为你的过往?”

“我已经是个贱女人。”小福子突然掉下了泪。

小福子的担忧情有可原。

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在这个没有什么好避孕措施的时代,风尘女子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虽然已经有了套套,但低等娼门不可能有。

像她们这种暗娼更麻烦,貌似只能塞点棉絮之类的东西。

套用现代术语,在性病泛滥的时代,这就是顶级危险的X行为。

“千万别这么说!”秦九章正色道,“徐彻之所以想当官,就是为了你,你要是这么认为,他会很难过。”

“但我怕好多事情!我怕我染上病,怕不能给徐家生儿育女,将来……”小福子擦着眼泪,“将来他还是会舍弃我。”

秦九章这才有点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观念和这个时代确实很不一样。

小福子说得都很有道理。

秦九章想了想说:“你相信医学吗?”

“医学?”

“我是说,洋医院。”

“和洋医院有什么关系?”小福子不明所以。

“洋医院可以做一些检查,让他们拿出结果,就能让很多人闭嘴。”

秦九章的这个主意确实不错,20年代国人对西洋的崇拜太高了。如果洋医院出个证明,简直就像金科玉律,效果拔群。

虽说不至于洗去过往的风尘,但至少可以让她重新抬起头来做人。

“检查?检查什么?”小福子好奇道,她并没有进过洋医院。

“就是……妇科呗,我也不太懂,”秦九章挠了挠头,“反正能回答你刚才的问题,比如有没有病,还能不能生儿育女啥的。”

小福子眨眨眼:“这也能查?”

“应该可以。”秦九章说。

现在的医学和他穿越前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检测检测梅毒病毒还是可以做到的。

“九爷,您真是什么都知道!”

小福子感觉有了希望,但还是多问了一句:“洋医院贵不贵?”

“做检查花不了多少钱。”

秦九章掏出五块大洋:“足够了。”

“我不能再要九爷的钱了。”小福子推辞道。

秦九章笑道:“以后让徐彻还我就成。”

“那……我去哪家医院?”

“就去王府井那边新开的协和。”

“谢九爷指点。”

——

小福子走后,秦九章让萱萱自己做作业,他则赶紧完成《月亮与六便士》的稿件。

虽然这几天的事占据了白天,但秦九章晚上笔耕不止,好歹没有落下进度,中旬完了稿。

交稿后,手痒时分,还顺便在克莱恩公使给的《契诃夫全集》上挑了几篇自己很熟悉的短篇翻译了出来。

都是当年中学课本或者课外阅读上的经典篇目,对他来说很轻松。

什么《一个官员的死》,《凡卡》,《变色龙》,熟得不能再熟。

而且现在的新文化界很喜欢那几个俄国作家的作品,所以报馆过稿也是板上钉钉。

《月亮与六便士》译稿寄给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契诃夫的译作,则选了两篇寄给了《晨报》。

好歹《晨报》是第一家刊登自己译作的报馆,不能忘本。

《晨报》编辑王统照一直苦苦等待,终于再次见到秦九章的上佳译作。

他们太需要这种白如水却又不肤浅的写作风格的译作了。

新文化的风不能停!

译完了书,秦九章自然要把这本《月亮与六便士》送还北大。

来到红楼,守常先生并没有在图书馆,一个工作人员看到秦九章后过来道:“还书?”

秦九章把书放在桌上:“是的,这本书我一直多加呵护,请你们检查,没有任何破损。”

然后他在登记簿上写下了名字。

那名工作人员看到后,讶道:“你就是秦九章?”

“没错。先生是?”

“本人顾颉刚,最近经常在报上看到你。”

“原来是顾大师。”秦九章恭敬道。

顾颉刚日后会成为一代史学大家。

他是史学界公认的“破坏者”,开创了古史辨学派,影响巨大。

网上有个关于他很有趣的段子:

顾颉刚在一本著作里写道:“鲜卑人原是西伯利亚人,鲜卑是西伯利亚的变音。”

姑且不论这句话如何解读。

网友却有句很有趣的评论:

“王语嫣:段公子你不要再跟着我啦!我只爱我的表哥弗拉基米尔·慕容斯基。”

顾颉刚此时刚刚在北大毕业,先在图书馆打工,他说:

“大师一词怎当得起!守常先生倒是说起过秦先生好几次,报上时常能看到你的新闻,还有克莱恩公使给你赠书的照片。现在你可是个报界的红人!短短一个月不到,登了数次照片,还有不少译文。对了,那几篇译文我看过了。你瞧,这是今天最新的《晨报》。”

报纸上有秦九章翻译的《一个官员的死》。

秦九章说:“译作确实用白话更舒服,因为洋人没有文言。”

“你说得很有道理,”顾颉刚表示赞同,“我准备明天就拿给胡博士看,他很喜欢这样的文体。”

“胡适之博士?”秦九章问。

“正是。”顾颉刚说。

如今的大学里,“博士”头衔比“教授”金贵得多,所以很多人都称呼胡适为“博士”。

“大家喜欢就好。”秦九章说。

“胡博士月底会开一次讲座,好像专门就要讲讲你这种译文的写作风格。”

秦九章笑道:“不就是白话文嘛。”

“但你白得足够彻底,正好能借之对抗一下林纾先生的文言风译文。”

好吧,莫非自己仅仅翻译点作品,就要不经意间牵扯进文白之争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