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 第5章 略知一二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第5章 略知一二

作者:三秋空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有了奔头,秦九章拉车更有动力了。

为了多了解北京城的情况,他经常主动多拉一小段距离,钻入胡同里面,完成“最后一公里”。

今天在前门大街拉了个50岁左右的老学究,前往北长街(紧挨着紫禁城西边城墙)。

平素里,许多车夫拉到胡同口就不进去了,除非多给一个大钱(以后如无特殊声明,“大钱”、“铜圆”,指的都是“当二十”的大枚铜钱,因为这个用得比较多,包括上海等地,都是如此)。

但昨天晚上下了一点小雨,地上有些泥泞。

秦九章注意到老学究穿着一双很干净的皮鞋,看反射光泽,估计刚擦不久。

这时的一双皮鞋随随便便就要十几块大洋,他们很爱惜,不舍得弄脏。

“我送您到门口吧。”秦九章说。

老学究推了推眼镜,很高兴:“有劳师傅。”

往里只走了六七十米就到了老学究的家,院子大门明显比秦九章住的大杂院好上太多。

老学究下了车,掏出一角二分钱给秦九章。

秦九章说:“先生,您给多了。”

“这点路不能让你白拉。”老学究很有礼貌。

秦九章没再推脱:“多谢。”

“听你说话,像念过书的人。”老学究说。

“略知一二。”秦九章说。

“难得啊,难得!”老学究感慨道,“这样吧,你等我一会儿,我还要去趟一院,再给你按一角二分如何?”

“一院”指的就是北大红楼。

自从1918年红楼落成,它就成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核心校区,被称为“一院”。

而更早的公主府校区,也就是曾经的京师大学堂校址,则被称为了“二院”。(另外还有一些校区。)

这段距离两公里左右,一般只要八九分钱;何况这个老学究还是商量的口气,秦九章更愿意去文化圣地,便毫不犹豫地答应道:“我等您。”

老学究于是没有拿座位上的两本书和报纸,只身进了院子。

秦九章坐在一旁的台阶上静静等待。

对车夫来说,这是顶好的活儿,两趟加起来只拉不到五公里,就能挣2角4分钱,比平时多了差不多1角。

秦九章闲来无事,抄起老学究留下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报纸是英文的:英租界的《字林西报》。

秦九章感觉看这个比看之前捡的《晨报》还顺,因为它起码是按照自己更熟悉的从左往右方式书写。

又过了十几分钟,老学究从院子中走出。

上了车,秦九章便拉着老学究前往北大红楼。

车厢里的老学究突然向秦九章问道:“刚才我出门时,注意到你在看这份英文报纸,难道你能看懂?”

秦九章说:“略知一二。”

“刚才你就说略知一二,这个一二到底是多少?”老学究追问。

“七七八八吧。”秦九章边跑边说。

“七七八八?!”老学究讶道,“这可不是略知一二了!”

秦九章说:“坦诚讲,先生,我挺想买下这份报纸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夺人所爱。”

“哦?!”老学究更加惊讶,“此话怎讲?”

秦九章说:“我想把报纸上那篇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翻译成中文。”

“你——!”老学究张大嘴,呆呆地看着前面大汗淋漓拉着人力车的秦九章,震惊地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此时。

车已拉到北大红楼门口。

秦九章稳健地放下车把。

阳光洒在旁边崭新宏伟的红楼上,熠熠生辉。

老学究扶着车厢下了车,继续问道:“你竟然知道欧·亨利,甚至能说出这篇文章的名字!”

“略知一二。”秦九章笑了笑。

如果说得通俗一点,《贤人的礼物》的现代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麦琪的礼物》。

上过中学课本的文章!

不过这里面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30年代时,民国的译者犯了错误。

欧·亨利原文的名字叫做《The gift of the Magi》。

民国译者把“magi”音译成了“麦琪”。

包括秦九章在内,估计很多学生都以为文中的女主人公叫做“麦琪”,但一看文章发现并不是,女主人公叫做德拉,她的丈夫叫做吉姆。

那么麦琪是谁?

麦琪就是“贤人”。

实际上,Magi指的是耶稣降生时,来朝拜耶稣的三位东方的智者,他们为小耶稣送上了最珍贵的礼物。

这三人被翻译为“东方三博士”、或“三贤者”。

所以magi这个词还是复数形式,它的单数形式为Magus,波斯语中“占星术士”的意思。

是不是感觉有那么点熟悉?

没错,因为这些人神秘莫测,被认为会“魔法”,所以 magi还衍生出一个很常见的词——magic(神奇的)。

至于欧·亨利的传世名作《麦琪的礼物》,某种意义上是个宗教故事。

耶稣的诞辰是圣诞节,所以文章还可以翻译为“圣诞的礼物”。

欧·亨利提笔写作时,最初的构想是个不折不扣的圣诞故事。

故事梗概很简单,说的是德拉和吉姆,一对二十出头的年轻夫妻,一个为家庭生活奔波,一个为柴米油盐发愁,但紧巴巴的生活并没有减少他们对彼此的爱意。

圣诞节前一天,杰姆卖掉了金表,换来了德拉心心念念的发梳;而德拉卖掉了金色的长发,换来配得上丈夫金表的表链。

故事结尾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并进行了升华:

两人为彼此准备的珍贵礼物最后都变成了无用之物,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

这篇文章就此超越宗教范畴,变得家喻户晓。

秦九章对中学课本上的文章熟悉程度就不用多说了,他拿起报纸,很流利地读了起来:

“One dollar and eighty-seven cents. That was all……”

只读了两句,老学究就打断了秦九章:“我的天!你真的认识!而且口音如此标准,比之英文系教师也不遑多让。”

“略知……”

“小兄弟!”老学究再次打断秦九章,“你就不要再说略知一二了!我听了脸上都有点挂不住。这样,报纸你拿好,今天我还有会议参加,你下周再在这里等我,可以吗?”

“没问题,”秦九章耸耸肩,“忘了询问,先生贵姓?”

“我姓曹,是北大的一名中文系教师,”老学究说,口气不再只是礼貌,似乎带上了一分尊重,“怎么称呼小兄弟?”

“我叫秦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