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 第34章 你是那个秦九章?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第34章 你是那个秦九章?

作者:三秋空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晚,秦九章照旧得工作上几小时。今天一天没写,总感觉袁大头一直在向自己喋喋不休般地不断质问:你小子还想挣钱吗?!

想!

秦九章打开买来的《京津泰晤士报》,找找有什么可以翻译的文章。

这也是一份英国人搞的报纸。

其实这份报纸名头比《字林西报》更响,毕竟挂着英国《泰晤士报》的头衔。

《京津泰晤士报》有中文版,也有英文版,发行量比较可观。

前面的新闻部分,照旧在讲目前各大报纸都在热议的年底将召开的华盛顿会议。

不过秦九章看不进去,最多扫一眼——因为他知道结果,不想看这些报纸长篇累牍的各种推测。

就好像知道杀人凶手后,不想看前面的推测部分。

翻到文艺副刊,秦九章眼睛一亮:“竟然选载了这篇文章!”

“人形灯柱”萱萱已经调好煤油灯,随口问:“有啥特别的?”

秦九章说:“这篇《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罕见啊,真罕见。”

意识流小说刚诞生没多久,国内还没翻译进来。

历史上,最早翻译到国内的意识流小说,正是伍尔芙的短篇:《墙上的斑点》。

但那要等到1932年。

秦九章算是把这件事整整提前了11年,对文学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萱萱好奇道:“什么是意识流?”

“这个不太好解释,就是……想到哪写到哪。”

“想到哪写到哪?”萱萱讶道,“这我也行!”

“没那么简单!”秦九章笑道,“意识流只是特别之一;特别之二,则是写下《墙上的斑点》的作者,伍尔芙,是个女作者。”

“女作者?”

“对,所以更有意义。不仅有了文体上的创新,还有女性解放的积极导向。”

秦九章对这篇文章登报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墙上的斑点》好歹是登上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赏析》的!

按照与张恨水的约定,这篇文章要投给上海的《申报》。

4000字左右,即12元。

好在秦九章有穿越者“记忆挂”的加持,当年看过这篇文章,能够轻松回忆起来,不然这种女性笔触的意识流小说,翻译起来还真有点麻烦。

一个半小时后,秦九章大功告成。

“人形灯柱”萱萱呼了一口气,揉揉酸痛的肩膀:“哥,咱啥时候安个电灯?”

“不好办呐!”

秦九章拿起菜刀,费劲巴拉地削着铅笔,然后说,“我白天观察过,这个胡同没有安电线杆,引不进来电线。”

“也是!住这里面的,都用不着电灯。”萱萱说。

“等以后,咱搬进个有好多电灯的院子。”

“啊?我还挺舍不得这里的,小福子姐姐,还有虎妞姐姐、祥子哥都好好。”

“放心,以后还会经常见面。”秦九章说。

——

第二天,秦九章先把稿件寄去上海《申报》报馆,然后便带着曹先生给的纸条来到了北大红楼。

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就在红楼的一层。

北大最早的图书馆是利用和硕和嘉公主府的后罩楼改建而成的,当时叫“藏书楼”。

等北大红楼建成后,图书馆便由公主府迁入红楼一层。

差不多1930年底,蒋梦麟先生担任北大校长后,又将北大红楼北面的整座松公府买下,并将图书馆从北大红楼一层全部迁入松公府东院内(如今为《求是》杂志社总部)。

李守常先生(大钊先生)于1918年成为图书馆主任。

图书馆主任听着好像不是什么大官,但其实在民国大学里蛮重要的。

在没有电子阅读器的时代,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最考量大学硬实力的指标之一。

民国时期,图书的价格非常高昂,比如一本《呐喊》,就要7角钱。

要知道,《呐喊》只有8万字上下,是一本不太厚的小说集。

再稍微厚点的书,就要1个大洋了!

1个大洋什么概念?!

之前说过好几次,祥子这种不用交车份儿的车夫,拉一天车才能挣7角左右。

具体到购买力,一块大洋可以买30斤大米。对民国普通人来说,除非家境殷实,怎么舍得买书?

这也是为什么杨晓寒认字,却很多年不敢买书的原因。

真心贵啊!

从书价上,也能侧面看出民国的教育便宜不了。

民国时期的各个大学,除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最贵重的财产估计就是图书馆里的图书了。

图书馆主任相当于掌管着大学的精神图腾以及最大资产,地位自然不会低。

北大红楼放在1921年的北京城,是个非常牛的宏大建筑,体量一点不小。

秦九章带着曹先生给的纸条,门卫果然放行。

但进入红楼后,里面的人却说守常先生在开会,让自己稍作等待。

秦九章不着急,就在旁边等着。

过了一会儿,祥子拉着一辆人力车到了红楼外面,从上面下来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中年人穿着西式衬衣,打着领结。

门卫立刻起身说:“蒋总务长!”

听到姓氏,秦九章就猜到他是谁了——时任北大教育系教授兼总务长的蒋梦麟。

蒋梦麟掏出七分钱给了祥子。

然后他并没有着急上楼,而是在门厅等候。

祥子收好钱,招呼了一声秦九章:“九子,你不是不拉车了?怎么去里面等活儿?”

秦九章笑道:“来这儿借本书。”

“书也能借?”祥子问。

“能借到当然最好,省一两块大洋。”秦九章说。

“啧啧,原来当个学问家也得想着法儿省钱!”祥子擦了擦汗,“这里头咋借书?”

“一楼就有图书馆,不过主任不在。”秦九章说。

“哦!原来里头还有书店。”

“是图书馆。”

“我知道,我见过京师图书馆和中山图书馆!”祥子笑呵呵道。

身为京城顶顶优秀的车夫,祥子对京城各个地方比秦九章还要熟悉。

京师图书馆,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国图——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这时,蒋梦麟听到他们的对话,突然过来问了一句:“你是那个秦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