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 第32章 伸腿瞪眼丸

1921,从人力车夫开始 第32章 伸腿瞪眼丸

作者:三秋空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梅竹斜街挨着琉璃厂。

民国时期,这里是BJ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汇聚了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等7家书局。

当然了,1921年时还没开全。

秦九章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自己想买的英文原版书。

看来真的要寄希望于北大、燕京、清华等几所大学的图书馆了。

这年头看英文原版书的要么是东交民巷的洋人,要么就是学堂里懂洋文的学生教授。

“没有吗?”杨晓寒问。

“没有,”秦九章摇了摇头,旋即笑道,“没有正好!《申报》驻京记者张恨水留下的两块大洋,正好可以用来潇洒潇洒。”

“那可是两块大洋!怎么能随便花掉。”

秦九章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杨梅竹斜街,“在这条街,想花钱还真是件超级简单的事。”

“那可不!往南两里地就是八大胡同。”杨晓寒说。

秦九章看到了一个民国北京城的商业中心——青云阁,于是说:“走吧,咱们去里面转转。”

“九哥,那里面东西很贵……”

秦九章笑道:“贵怕啥,又不是看一眼就得买!”

在秦九章这种现代人看来,青云阁的体量很小,撑破天就是个会所,但在民国初年,这里确实是个很高档的商业综合体。

加之杨梅竹斜街上书局林立,不少民国大佬们喜欢来青云阁喝茶吃饭、休闲娱乐,包括但不限于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梁启超、沈从文、康有为等等。

青云阁是个吃喝玩乐游购娱一站到位的地方,甚至还有台球厅!

今天青云阁里的人格外多。

杨晓寒指着一个招牌:“难怪,玉壶春茶楼请了相声名角焦德海。”

“这种地方听相声确实合适。”秦九章说。

“而且他还是从天桥混出来的哪。”

“是吗?这里也算道儿北地界,不简单。”

说相声的一开始基本都是在珠市口大街道儿南的天桥。

焦德海这回说的是对口相声,整个玉壶春茶楼已经坐满,门外也都是听众。

秦九章说:“咱们站在门口就可以听到,不用进去交那两角的茶水钱。”

杨晓寒轻轻一笑:“正好占个便宜。”

她垫脚看了看:“不仅焦德海,相声八德中的另一位刘德智也来当捧哏了。”

“德、寿、宝、文、明,”

秦九章数了数相声辈分,“‘德’字辈,他们两人是相声界老祖宗啊。”

杨晓寒经常在天桥呆,知道得多,她却说:“哪是什么老祖宗?他们是小辈!”

好吧,她说得也没错……

如果论起来,虽然“德”是第一个相声辈分,但德字辈实际上是第四代相声人,上头还有三代。

只不过是从相声八德才开始论辈分。

郭德纲严格算应该是第八代“明”字辈。——他名字里的“德”是郭家家谱辈分,并非相声辈分。

于谦于老爷子反而高一辈,是第七代。

因为郭德纲的师傅侯耀文是“文”字辈;而于谦的师父石富宽是宝字辈(好像石富宽的师父自降了辈分,所以于谦还是和老郭一辈)。

多说一句,“德寿宝文明”是辈分;郭德纲徒弟“云鹤九霄”是科,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时,台上已经开始表演。

秦九章饶有兴致地欣赏了起来。

捧哏刘德智:“这回相声名字叫什么?”

逗哏焦德海:“这回叫《洋药方治病》。”

……

捧哏:“都治几种啊?”

逗哏:“治三种。”

“头一种?”

“头种‘不症’。”

“什么叫‘不症’?”

“这个病的名字就是‘不症’。”

“那你来报告报告。”

“一个人哪。”

“啊。”

“不公道,不翻后、不认账、不抢阳、不斗胜、不留情、不护众、不服劝、不依好、不识交、不妥靠、不开睁、不出血、不吃将、不接帖、不齐心、不努力、不架局、不明理、不义气、不克己、不识碴儿、不上前儿、不拉线儿、不顾面儿、不合槽儿、不抱把儿、不下本儿、不挂火儿、不担沉儿、不蹚泥儿、不吃亏儿、不饶人儿、不容份儿、不让过儿、不够格川、不使劲儿、不分垄儿、不认错儿、不知尊爱、不认交情、不懂规矩、不顾名誉,一切不伦不类、不管不顾、不思不痛、不依不饶、不通情理等症,并皆治之!”

“嗬!”

“怎么样?”

“那犯这病得吃什么药?”

“得吃八步骂不散。”

“药引子哪?”

“药引子,用贼骨头、臭骨头、损骨头、坏骨头每一样四两,共同复磨,用四两煤油冲服。”

……

秦九章听得很有意思,民国的相声感觉已经和一百年后在形式上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民国的相声短一些,一般六七分钟以内就结束,而且贯口很多。

除了刚才长长的那段“不症”,后面还有“没症”、“子症”、“杂症”。

短短六分钟里,就有四个贯口。

其中“子症”,焦德海给的药方也很有意思,叫做“伸腿瞪眼丸”,药引子是用“七个卫生球,使点汲水冲服”。

听到最后,大家都开怀大笑。

相声这个艺术还是很有市场的。

以秦九章的记忆力,能回想起很多德云社的相声,可惜自己没那个技巧。

这一段听完,台上要休息休息。

杨晓寒说:“九哥你等我一会儿。”

她随后闪身离开。

秦九章闲着没事,看到旁边有个卖兔儿爷的,想想再过半个来月就中秋了。老北京城的风俗,中秋得请个兔儿爷,于是他过去挑了个骑老虎的,问道:“老板,咋卖?”

“客官好眼力,这个画工精细。”卖家说。

“你直接说多少钱吧。”

卖家伸出两个手指头:“两角。”

“便宜点!”

“再便宜也得一角八分。”

“成交。”

“好来!”

秦九章一听,就知道自己还价还少了。算了,买就买了吧。

这时杨晓寒也回来了,秦九章把兔儿爷递给她:“送你的。”

杨晓寒同时拿出了一双鞋:“送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