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73章 殿前问责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73章 殿前问责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9: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大人请移步西暖阁,圣躬此刻尚在汤沐。”

“有劳公公,下官在此候旨便是。”

乾清宫前,王子腾与六宫总管太监夏守忠谈笑风生,徐步走入了偏殿。

早朝过后,陛下竟会唤他前来议事,对于王子腾来说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实在是受宠若惊。

不过,念着今日是贾家省亲的日子,陛下寻他前来问话,多半是乘了这股风。

如此想着,便让王子腾心里踏实了许多。

可等抬脚迈过了门槛,便见得殿内上首位坐着岳凌,王子腾的脸色微微一滞,很快恢复后,主动上前打起了招呼。

“下官见过定国公。”

岳凌放下茶盏,也客道的抬手虚扶,“王总兵?陛下也是唤你来议事的?”

见到了岳凌之后,王子腾也纳闷了起来,暗戳戳的想着,“陛下来传旨意时,未曾言明说要议什么事,来通信的官宦也对此三缄其口,可若要真有政务要问,岳凌就在此处,还有什么需得问我的?”

“哪怕军中事务,岳凌也颇为熟络,难道近来辽东女真活动频繁,需得人前去坐镇了吗?”

“可是我的功绩,履历还不足以担此大任,难道贾家的这股风有如此强劲?”

王子腾脑中千头万绪,却捋不清思路,只得笑笑问道:“还望都督不吝指教一二。”

“指教?”岳凌摇摇头,道:“谈不上指教,陛下寻我来,是为了科考之事,与王总兵应当无关。”

“这……”

王子腾一时语塞,只好硬着头皮称是。

接下来,两人相对,便是漫长的沉默,是连王子腾这个粗人,都以为有几分尴尬。

曾几何时,在岳凌刚刚发迹的时候,他恬不知耻的还想要拉拢,成为姻亲。

如今再看,着实滑稽可笑。

“算了,各人有各人的出路,我虽不如岳凌,却也借着贾家这势头入了陛下的眼,即便不能封侯拜相,也算是能再顶起王家的门楣,不失本心了。”

未及,有小黄门入内,低声唤道:“王大人,陛下宣您觐见。”

“是我?”

王子腾又不禁诧异起来。

再看了看岳凌,面上古井无波,丝毫没有感到惊讶。

这便更让王子腾百思不得其解了,甚至有种不好的预感。

岳凌多被陛下信重,那是满堂朝臣皆知的事,就算陛下宣他来,又何德何能排在岳凌之前?

难道是万分火急的军情。

便也只有这一个可能了。

王子腾打定了主意,便与岳凌行礼辞别,转回身和小黄门走了。

留在原地的岳凌,只是微微撇了眼,摇了摇头,再端起了手边茶盏。

“臣京营统制王子腾,参见陛下。”

“平身。”

简单的问候过后,却是又一阵沉默。

隆祐帝不开口,王子腾更不敢抬眼去看,只听得御案之后,唰唰的翻阅奏折声,让王子腾心底的压力无限蔓延。

如此温吞,看来也不是紧急的军情了。

吞咽了下喉咙,王子腾才提起衣袖擦拭额前渗出的细汗时,隆祐帝忽得将一份奏折丢在了他面前,冷声道:“打开看看吧。”

“是。”

王子腾慌不迭的接过了奏折,翻开第一页脸色就是大变。

“双屿岛军情,据查证与倭寇暗通款曲者有,金陵甄家甄应翰、甄应嘉,苏州赵家赵德庸、赵宇,金陵王家王子胜……”

双手微颤,汗珠砸在奏折上,王子腾慌忙拭去,再翻之后的内容,满篇皆是弹劾之声。

“看完了?”

王子腾重重跪倒在地,叩首道:“臣有罪,请陛下治罪。”

面对贪赃枉法,隆祐帝罕见的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与夏守忠用了个眼色。

夏守忠躬身领命,走到不断叩头的王子腾面前,从袖口中又取出一份卷宗来。

“王大人,先看看这个吧。”

王子腾似是从绝望中找到了一丝曙光,慌忙接了过来,再翻了眼,竟是贾家修缮省亲别院规格僭越,以公谋私的确凿证据。

脑中又好似一阵轰鸣,王子腾咬了咬嘴唇道:“陛下,罪臣……”

隆祐帝轻咳了声,打断道:“贾家如此无礼,奢侈无度,实在妄为国戚,朕今日命你去荣国府彻查一切贾家罪证,所有违法者都不得姑息,倘若你亲亲相容隐,密尔不报,后果你自知。”

王子腾应下道:“罪臣知晓,这便启程。”

隆祐帝起身,负手踱步走了下来,经过王子腾身边,道:“夜半三更之后再去吧,朕想给贤德妃最后的体面,毕竟她并没有太多过错。”

“臣遵旨……”

走出乾清宫时,王子腾已经从最初那个容光焕发的模样,变得灰头土脸了,更是额前磕出了一片青紫,都还隐隐渗着血迹,让他不自觉的躬下腰,避免被旁人看到。

不凑巧的是,他还没走出廊道,便有人挡在了他的去路上。

“王总兵稍待片刻。”

盯着岳凌的下身官袍,王子腾抱拳行礼道:“下官在。”

岳凌宽慰的拍了拍他的肩头,道:“我府上女眷还在荣国府上,还望王总兵能照顾一二,莫要冲撞了她们。”

王子腾惊愕的抬起头,回过头往大殿的方向看了看,心里更是苦涩不已,颔首应下道:“下官铭记于心。”

“多谢了。”

……

省亲别院,正殿,

礼仪太监引路,带众多贾府之人前来会见。

大老爷贾赦,二老爷贾政,以及王夫人,邢夫人,李宫裁和同辈的贾琏,贾宝玉,贾环,草字辈的贾兰排排入内。

刚刚与姊妹们哭过一场的贾元春,高坐中央的漆金檀木椅,中间落了一道帘,使得下方众人无法看清元春泛红的眸眼。

在她眼中,贾家已经走到尽头了,她也走到了尽头。

欢闹的省亲,成了贾府的送葬,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如今再面对过去的亲人,贾元春虽有无限思念可以倾诉,却已提不起什么兴致再开口了。

她唯一寄希望的,便是其余三春姊妹,无论她们与岳凌有无过往,却也都在京城里传遍了,按照岳凌的脾性当不会弃她们于不顾。

只是,殿前众人皆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唤他们进来会见,元春却一言不发,如今君臣有别,即便作为元春的父母,贾政和王夫人也不敢率先出声说些什么。

气氛如此压抑,还是贾赦躬身拱手,先打破沉寂道:“臣等参见贵妃,眼下府内还有迎春、探春、惜春,几女未到。”

贾元春沉下口气,冷声道:“本宫已经见过她们了。而且,不还有老太太未来吗?”

众人面面相觑,又都垂下了头,皆听出了贾元春兴致不佳。

抱琴绕出垂帘,引领着众多宫中来人外出避讳,才又见贾元春振作了几分精神,开口道:“一等将军贾赦、工部员外郎贾政。”

“臣在。”

“本宫曾三令五申,裁撤虚礼,严禁豪奢,可园内如今的景象,你二人难道不该给本宫一个交代吗?”

贾元春的语气十分冰冷,原是在这最后时段里,她也不想再费口舌了,却在贾赦故意吐露三春的不是,而大发雷霆。

两人慌张跪下,贾赦忙道:“贵妃息怒,贵妃息怒,省亲乃是贾家的盛世,荣宁两府合议之后,还需得大操大办来扫清这些年贾家的倾颓,老太太亦是此意。”

贾政也连连颔首,接着尾音,“此番虽废了些周章,却也远不到铺张豪奢的地步,一切都是照先帝时期贵妃省亲的礼制而操办。”

贾元春嘴角流露出些许苦笑,又道:“那这正殿之前通体金碧,修葺装设堪比皇宫,你二人不以为僭越吗?”

“这……”

贾赦,贾政又都失了主意。

省亲别院的确是寻工部之下的能工巧匠筑造而成,要说装设也就堪比敕造的国公府稍好些。

可只好这一点点,倒也能小题大做为僭越了。

“实在是老太太之意,我等不过是照做罢了。”

贾元春冷笑几声,再转向王夫人,道:“自我入宫以来,常回家书,要尔等千万好生扶养后辈,不严不能成器,而今日又如何?”

“贾琏,在外眠花宿柳,宝玉在内胭脂堆里打滚,可有一人有心求学,考取功名?”

“就算都不是读书种子,行兵打仗可肯操练?尔等难道不知,祖辈的功绩是从何而来,如今你们所享用的富贵又是从何而来?”

“忘了根本还想走捷径复兴贾家,如今已是招致祸端了!”

众人大惊,畏畏缩缩的垂下头。

贾宝玉更是心头惶恐的不得了。

先前贾母还曾与他说过,大姐姐回来贾家的好日子便来了,大姐姐回来贾家便有指望了,他也不必整日对岳凌那些人担惊受怕了。

可如今和贾母说的正是大相径庭,大姐姐却率先发难起他们来了。

自家的宝贝被说,身子都打起了寒颤,看着大病初愈的宝玉,王夫人着实心疼,开口求情道:“贵妃娘娘,宝玉他年纪还小,待大些了必定会与珠哥儿一般勤奋好学。”

想用亡兄来唤醒贾元春的亲情,已然不能奏效了。

如今贾元春已是视死如归,不吐不快了。

在老公爷临终前,曾有一封绝笔家书传到她手上。

信中曾提到,贾家倾颓的大势不可阻,倘若再得宠幸,则为德不配位,大祸临头。

当适时,贾元春还不能领悟是什么意思,如今便全明白了。

她时时刻刻警醒着自己,要为家族做些什么来扭转颓势,到头来却不想还是落得这般境地。

那一生戎马,战功无数的老公爷,临终前有多遗憾,怕是她想也无法想到的了。

不过在老公爷的信中,还有提到,若事情有转圜余地,尽量保住子孙后辈,尤其二房的曾孙儿贾兰,那是贾家延续香火的希望。

贾元春对这个侄儿知之甚少,只知道是大哥贾珠的遗腹子,从未见过他。

贾珠似是府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一心好学全无纨绔之气,却因体弱多病,而早早过世。

就好像上天有意将这意外落入贾家的读书种子再收回去。

如今,听到母亲王夫人提起贾珠来,贾元春便又是一股火气,“可笑,他们怎堪与兄长相比?兄长旧日挑灯夜读,闻鸡展卷,未待鸡鸣先诵,已随星斗同参,他们谁人能做到?”

“怕是日日沉湎酒色,兄长不如他们!”

王夫人脸色涨红,羞愧垂下头,说不出半句话来。

而后,贾元春缓和了些许语气,又道:“兰哥儿,上前来。”

被李纨抱在怀里的贾兰,挣脱开母亲的怀抱,应道:“贵妃娘娘我在。”

随后与娘亲小声说道:“娘亲,贵妃娘娘唤我呢,莫要担心我,我日日勤学习武,并没做错过事。”

“好,好。”看着乖巧懂事的贾兰,李纨眼含热泪,心里满是慰藉。

待贾兰拨开垂帘走进来后,迎面便先行了一礼,“兰儿拜见贵妃娘娘,愿娘娘凤体康泰。”

如今贾兰仍是童子之龄,却全然不怯场,礼数周到,便让贾元春眸前一亮。

“好孩子,起身罢,本宫听闻幼时便勤习课业,是否属实?”

贾兰点头应着,“回禀娘娘,兰儿幼时便曾受过几位舅舅蒙学,已初读四书五经。”

未成想如此不堪的贾家,竟还有这样勤奋的后辈。

只可惜贾兰的年纪已然太小了,贾家等不起他了。

贾元春挥了挥手道:“走近前来,让姑姑看一看。”

抬手捏了捏贾兰的手臂,却也不像看上去的那般瘦弱,贾元春又意外问道:“可曾操习武艺?”

“兰儿每日修习骑射一个时辰,娘亲为我养了一头小马驹,伴我已有三载。”

贾元春越看这个后辈越是入眼,呼唤抱琴来赐下新书、宝砚、金银裸子。

却也恰在此时,门前再又转来了动静。

未见其人,先闻几声重咳,左右小丫鬟搀扶着,白发苍苍的贾母佝偻着身子走了进来。

祖孙二人再次相见,其中的情谊已大不如前。

“兰哥儿先回去吧,日后勤加学习,武艺也不可荒废。”

“兰儿遵命,贵妃娘娘也多保重凤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