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高武三国:从五斗米教开始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封侯拜将

“曹军撤了!”

城中大阵开启的刹那,曹操下令撤军,命许褚、曹洪召回了攻山的军队。

庞德、徐晃这才抽身,带大军撤退,弥漫在战场之上的那团云雾也慢慢散了。

山上诸将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望着尸横遍野的山下,个个心有余悸。

杨任抹了把脸上血迹,说道:“大阵突然开启,应该是城中出了变故……曹操很可能派了校事暗杀,希望孟祭酒那边不会出什么乱子……”

张卫道:“既然阵法如常开启,那城中刺客应该都已死绝。快,派人回城看看。”

“是。”

杨任马上命人回城了解详细情况。

十里营寨各个关键节点的守将开始吩咐手下打扫战场。

张琪瑛和刑度、王双带着兵鸦道和五千人马防守南山,紧挨阳平关;马超带着白石刺客团和一万兵马防守北山;杨柏、杨任两人本来抗击徐晃,就在张卫麾下,此时与昌稀一起,出现在张卫营寨,与他商讨后续抵御曹军进攻的对策。

杨氏是汉中首屈一指的大族,为了稳定统治,张鲁对杨松、杨柏兄弟许以厚利,前者是首席谋士,文官之首,后者是首席大将,武官之首,全都给了名誉“大祭酒”的身份,算是天师道天师、嗣师之下地位最尊崇的两个人。

此时的杨柏还不知道杨松的情况——投诚毕竟是暗中进行,如果校事府刺杀成功,那曹操得了阳平关阵眼,明面上杨松也没什么问题,反正外人也不知道交易内容,随波逐流,等事后封赏即可,再者,杨柏离张卫太近,万一发觉会有灭顶之灾!

所以,杨柏并不知道杨松通敌之事。

但他很快就知道了……

“报!”

忽然,一名身穿灰色道袍的天师道弟子疾步跑入大帐之中,张卫等人马上认出他是孟凡手下贴身鬼卒,知道是城里传出消息了,心中松了口气,说道:“不必慌张,是不是孟祭酒有话让你传达。”

“是。”

那弟子从怀中取出一张绢帛呈给张卫,小声说道:“祭酒大人命我呈送嗣君,请嗣君单独查看。”

帐中众人都是一愣。

孟凡这是什么意思?

此时帐中只有杨柏、杨任、昌稀三个,有什么话不能直说?

张卫皱了皱眉,本想让他直接念算了,但想到陆景现在也在城内,这吩咐没准是陆景提的,便接过绢帛仔细查看,这一看不要紧,他的脸色瞬间阴沉如水,周身雷属真气炸散,《五雷天心诀》功力瞬间爆发,口中发出怒喝:

“混账!!!”

雷音滚滚,仿佛晴天霹雳一般,大帐内外都是一惊。

杨柏道:“嗣君,到底发生何事……”

张卫一摆手,看也不看杨柏,走回帅案提笔写下了几行字,吩咐杨任将此信带到南山给陆景(张琪瑛),杨任看出事态严重,施展轻功冲出大帐,张卫转身,冷着脸对外说道:“有请马超将军!”

“是。”

又一名亲兵奔向北山。

帐中气氛越发压抑。

只剩下杨柏、昌稀面面相觑,有些搞不懂到底什么消息让张卫发这么大的火。

那名鬼卒就半跪在大帐中央,低着头不说话。

很快,顶着陆景面孔的张琪瑛进入营寨,马超紧随其后,也到了大帐中。

众人目光整齐看向张卫。

张卫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望向杨柏,淡淡道:“大将军可知此信说的什么?”

杨柏一愣,如实回话:“末将不知……”

张卫直接将那绢帛甩给杨柏,杨柏疑惑,拿起一看,脸色陡然间惨白一片——这信居然是曹操写给杨松的亲笔信,上面有曹操魏公大印,更可怕的是,在曹操大印之下还有杨松的印鉴和亲笔签名——这是约书!杨松答应曹操协助校事府刺客刺杀孟凡的约书!

“这这这……”

杨柏脸色大变,赶忙道:“诬陷!嗣君,这是诬陷啊!我大兄绝不会与曹操串谋!”

“是吗?”

张卫冷笑:“那是印鉴有错,还是笔迹有错?”

“这!”

杨柏额头冒出冷汗,自家亲兄弟,杨柏最了解杨松的脾性,这封约书八成是真的……

问题是,里通外敌乃是重罪,整个汉中杨氏都要受到株连!

杨柏后背冷汗直冒,偷眼看向四周,张卫、马超、陆景、昌稀还有一脸懵的杨任——杨任不过旁支分家,干系不大,与杨松最亲近的只有自己,杨松很可能已经被抓,接下来就是他了……

杨柏进退两难,心乱如麻,下意识向后退。

“抓住他!”

张卫本着宁抓错不放过的态度,直接命令众人下手!

张琪瑛马上甩出【小都功印】,马超举枪平刺,张卫身形闪烁,众人齐上,杨柏连遭重击,眼看就要被擒,地上半跪着的那名鬼卒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柄专破武者护体罡气的【元戎弩】,瞄准了挥掌攻向杨柏的张卫!

与此同时。

曹军趁张卫军内乱,卷土重来,厮杀震天。

夏侯渊、许褚、徐晃、庞德、曹洪五大猛将齐出攻山,杀向张卫营寨!

……

地下密室。

陆景攥着傀儡丝操控张郃,与郭淮对峙,谨防此人偷袭。

孟凡躲在陆景身后操控整座《五行花树阵》,强化城门方向的千万条护城荆棘。

三人各司其职,十分安静。

百无聊赖间,郭淮忽然笑了,望着陆景道:“你是天师道嫡传,修道之人,难道不懂什么叫‘大势不可逆,大道不可违’?如此负隅顽抗,有何意义?”

陆景随口道:“没什么意义,无非在其位、食其禄、谋其政,仅此而已。”

郭淮一愣:“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陆景叹了口气,望向头顶:“何况,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郭淮略作思索,也明白了,目光缓和下来,不再多言。

曹军少一个郭淮,无伤大雅,但天师道少一个陆景,那问题可就大了。这并不是说陆景比郭淮强,而是二者所占分量的不同,曹操无论谋士、武将都比张卫一方多很多,奇谋诡计迭出,张卫恐怕是挡不住的……大阵破不了,却未必抓不了人……

很快,半个时辰过去。

与大阵相连的孟凡忽然脸色剧变,陆景看在眼中,猜到大势已去了。

“嗣君……被抓了……”

……

南郑。

摩天岭。

张鲁、范铉、张玉兰等人在道炁长存殿内处理政务,突然收到了孟凡的符箓传书。

范铉掐指一算,心中叹气。

张玉兰看他脸色也猜到一二,回望着这座生活了三十年的府邸,有些怅然若失。

张鲁同样心有预感,自从知道曹操亲征、大军抵达阳平关之后,他就知道极大可能是守不住的,不过或早或晚而已。

他调整好心态,一挥袖,元气在空中凝结,显出字迹。

——建安十六年,八月十九,大雾弥漫。曹操佯攻山上诸营寨败退,趁张卫军松懈之际,以一封杨松约书使阵前大将张卫、杨柏反目,张卫调集天师道精锐抓捕,却被曹军抓住机会,趁其营中不备,卷土重来,大举攻山!

校事府鹰扬校尉‘千面狐’以【元戎弩】、【辟魔符】杀杨柏、重创张卫。

约书有毒,张卫毒、伤俱发被俘,而后一营被擒,大军兵败!

曹操捉拿张卫于阳平关前谈判,并送上了承诺,只要张鲁肯归降,不但送还张卫,还将以正一道为魏国国教,以张鲁为魏国国师,并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五子皆为列侯!

张鲁看罢,失落之余,也算满意,曹操的手笔比他预想的要大的多。

——就光魏国国教、魏国国师两条,就是他所不能拒绝的,这是天大的便利!

当此之时,谁都知道曹操有意称王,而汉室没落,这天下早晚是魏国的。

魏国国教、魏国国师这两重光环,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显赫!

台阶给了,福利有了。

张鲁也没再矜持。

建安十六年,八月二十,张鲁携天师道所有高层抵达阳平关,亲自向曹操请降并献上【花树令】。

“所谓乱久必治,受二十余年战乱之苦,天下诸州十室九空,民生凋敝,众皆思定。观今日之天下,能还晴宇乾坤者,非魏公莫属。先祖、先父以天地为心,以生灵为念,周行天下,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

鲁不才,继汉中太守十余载,以教义治政,幸得百姓认可,万众欢欣,乐业安家,然割据一方,终非吾志,今愿将汉中之地,托与魏公,请朝廷另派贤明之人继任汉中太守,鲁欲抛开俗念,宁心壹志,主持教务,布我道于神州,守正祛邪,以匡大道!”

张鲁说完,以臣子之礼下拜。

阎圃、范铉、张玉兰、孟凡、陆景等跟着下拜。

曹操大喜,亲自扶起张鲁,赐封国师,携着他的手入主阳平关,同日,大封天师道。

封张卫为昭义将军,兰乡侯。

封阎圃为建节将军,平乐乡侯。

范铉、张玉兰两人都对做官没兴趣,谢绝了曹操的册封。

然后是张鲁五子,全是亭侯和要职。

接着,就轮到了陆景。

此次作战,陆景大放异彩,先败夏侯渊先锋营,之后又连番识破校事府刺杀,更在危急关头借张郃稳住郭淮,为孟凡起阵争取时机,若非如此,阳平关早已失陷!

他的武功、机智以及心性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曹操大为赞赏。

对待这种看得上眼的青年才俊,曹操一贯大方,大手一挥,封陆景为楼亭侯,摸金校尉,一举与杨安平起平坐,羡煞旁人。

——其实曹操更想册封他为鹰扬校尉,但无奈此职是近卫,一般降将是没法担任的。

就算陆景对天师道、对范铉忠心不二,心性坚韧,但也要时间来证明,对魏国、对他同样是忠心不二。摸金校尉主司搜寻异宝和情报,同时又远离中枢,正适合培养归属感。

至此,曹操拿下汉中,传令各郡分设太守,置都尉,大赏士卒!

主簿司马懿进言:“刘备此时兵围成都,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机不可失。”

但就在这时,传来了刘备率军攻占成都,刘璋投降的消息。

同时,还有南边孙权偷袭合肥以及许都叛乱,有“乱臣”密谋营救天子的消息。

老天在跟曹操作对。

南边孙权攻打和后院失火同时进行,就是在帮刘备争取时间!

曹操无法久留汉中了,留夏侯渊守定军山隘口,留张郃守蒙头岩隘口,开始率军返回。

大汉养士四百年,是有遗老的。这些人在暗地里拱火,抽冷子对付曹操!

曹操知道必须要尽快称王,摆脱大汉反噬了,而现在汉中已得,张鲁俯首,大功在手,称王之路已无人可挡,蜀道难,此时攻打刘备耗时日久,腹背受敌,更加艰险,等平了孙权和许昌叛乱,先称王建制,彻底与大汉割裂再说。

曹操率大军回返邺城。

天师道高层和八万教徒也愿意跟随。

“终于要离开了……”

陆景最后回望一眼汉中,而后驾马冲向更广袤的天地。

在他身后,是同样快马奔行的王双、狐聪、张琪瑛、严苓等人,崭新的世界也在迎接他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