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217章 出兵(上)

我爱大明朝 第217章 出兵(上)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女’真人入主中原,除了‘女’真统治者“志比天高”,有所图谋,还有另外一重大原因――‘女’真人对明廷不但并无好感,且还相当之仇恨。 。

中国古代王朝对待边远异族的态度,远远不是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面看到的那样:宅心仁厚,动不动便以天朝的恩德区感化他们。事实有时候远远不是这么回事。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这样:在明王朝统治的二百多年里,对东北少数民族――‘女’真人所采取“以夷治夷”、“分而治之”、“分其枝,离其势”等一系列错误、反动的民族羁縻政策。

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明王朝对‘女’真人的羁縻大体可分三个阶段:抚喻利用阶段、抚剿并用阶段、剿杀镇压阶段。由于这一错误、反动民族政策的实施,造成‘女’真人的愤满,以至矛盾的彻底‘激’化。从而‘激’起‘女’真人一次又一次反抗、又一次一次被镇压、而一次又一次的崛起,最终“一剑封喉”致明王朝覆灭。

众所周知,一个封建王朝从创建到灭亡,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短暂的繁荣发展期,便转向社会矛盾积累期,最终深陷内部矛盾、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等众多矛盾的积合期。其结果,王朝覆灭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这或许是中国历史更迭,不可逾越的怪圈。

因此说,不断避免和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健康和谐向前发展,对于一个统治阶级来说,是何等重要。历史告诉我们,明王朝在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中,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大多是错误的,失败的。尤其到“纪纲紊‘乱’”、“吏治**”、“财政竭绌”、“边备废弛”社会各种矛盾不断积累恶化的中晚期;更显示出,明王朝在避免化解矛盾的昏庸与无能,错误地‘迷’恋武力。最终“自缢煤山”的历史悲剧,是难以逃脱的。

在导致明王朝灭亡的诸多因素中,********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明王朝对东北‘女’真人,所推行错误、反动的民族政策,是导致其灭亡最直接的原因。

明王朝一统天下,沿袭元朝旧制,对东北‘女’真人进行管理。由于狭隘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斥敌视异族在统治者心里作崇,故而对东北‘女’真人推行“以夷治夷”、“分而治之”“分其枝,离其势”等错误、反动的民族羁縻政策;挑唆‘女’真各部互相火拼、仇杀,导致‘女’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极大地遏制了‘女’真社会的发展。此外,‘女’真人还要饱受地方职官、边将的乒、盘剥、蹂躏。这些人的民族歧视行为,‘激’起‘女’真人的强烈不满,********与日俱增。对此,明王朝并未从民族政策中找到矛盾的症结,采取行之有效化解矛盾的方法,而是‘迷’信“穷兵黩武”;一次又一次述诸于武力,对‘女’真人进行残酷镇压和疯狂的打击。尤其,到了中晚期各种社会矛盾均已恶化;明王朝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政治形势下,本该顺应天意,安抚各边陲的少数民族稳定边疆,确保国祚无虞;相反的,对‘女’真人更是变本加厉。从而,‘激’起了‘女’真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浪’‘潮’。

‘女’真人与明王朝的斗争,是坚苦卓绝的。他们时而俯首称臣,以规避打击;时而又暗中保存实力,壮大自己;时而又不堪忍受其****进行抗争,而惨遭杀戮。‘女’真人就这样,与明王朝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形成一股顽强的抵抗力量。

时至弘治年间,辽东‘女’真人同明廷之间的********已逐趋紧张,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很好的方式:征服它,再同化它!

但是这个时候的明廷始终还没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女’真人身上,对于明廷来说,‘女’真人再怎么折腾都是在小打小闹,其破坏‘性’与危害‘性’远远比不上北边的鞑靼与瓦剌――‘蒙’元旧势,才是明廷的心腹大患。

真正能认识到‘女’真人的潜在危害‘性’,并想将这种威胁掐死在孕育状态中的,纵观明廷,只有俩人,一个是骠骑将军王睿,另一个便是蝎爷朱麟,后者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在辽东边军中任职,凭借其与生俱来的指挥与战略眼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深谋远虑的思考,才行得出这么个结论。

是以,蝎爷同骠骑将军一拍即合――辽东‘女’真这帮凶悍龟孙,咱得琢磨出个点子,来灭了它。

上天从来不会提供一个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机会,他只会通过暗示‘性’的提示,提供出一个可行的契机,剩下的便是人为的去创造条件,构建联系,最后形成当事人所需要的条件。所以,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这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于是乎,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安鸿雁进京一事,硬是被这俩货利用了起来,为大明创造了一个不得不出兵辽东的理由。

蝎爷前几日“造访”骠骑将军府,发表了一番他对辽东‘女’真人的看法,并指出,若将安鸿雁“卖”去纸醉楼,虽可揪出背后黑手,但貌似并不会引起满朝老王八蛋们的足够重视与同仇敌忾,而若是将安鸿雁继续留在骠骑将军府则不一样,‘女’真人知道安鸿雁在骠骑讲究府,大有可能会铤而走险,袭击骠骑讲究您老呐,事情若到了这一步,这‘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咧……

骠骑将军当时听了蝎爷的想法,便生出一种将这厮给活活掐死的冲动――这他娘的,不是将老子做‘诱’饵去钓鱼,而且钓的还是鳄鱼……

事情的发展大致上还是在这俩货的计划当中,这其中虽有偏差,但万幸半路杀出个黑不溜秋的吴黑翔,一切又转危为安,步入正轨……

文扎进了诏狱的第二天,锦衣卫便整理出了堆积如山的种种案卷铁证:他们是‘女’真人,他们袭击安鸿雁与骠骑将军府的犯罪动机,犯罪过程等等,应有尽有!

大明朝野如同沸水一般沸腾了,朝臣们愤怒了,弘治愤怒了。

朝议是在义愤填膺与一片咆哮身中度过的。

毫无异议:出兵辽东!

必须要给建州‘女’真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弘治年间,君臣终于就这一事件达成了共识,但是在接下来的议题中,却出现了分歧:谁领军?

弘治有意让骠骑将军王睿领军,王睿本人也有这意思,而且他去辽东的意愿相当之强烈:除了是要对付辽东‘女’真这一特殊意义,他眼下压根儿便不想呆在京城――因为安鸿雁今儿醒了,万幸她只是醒来问了句这是哪儿,便又脑袋一歪,继续昏睡了过去。

速速离京,事不宜迟!

安鸿雁一醒,不知屠千娇会闹出什么事儿来。

想想都觉着后怕。

但满朝文臣们却不这么想,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自洪武后期,我朝便再无武将挂帅领军出征之例。

他们的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玄机:弘治的改革兵制之举,已在大明全国推行,嗅觉高人一等的朝臣们自是嗅出了这背后的意思――武人地位势必水涨船高。

他们这是在尝试维持原有的文人权利――这是顽固派对于革新之举的阻挠与破坏,他们实在是太坏了。

大明为了限制武将权势过大,当真是采取了种种措施:首先挂帅出征的,必须得是文官,武将只能作为副手,没有部署调动大军的权力,该怎么做,战该怎么打,得完全听从文官元帅的指挥,一句话,他们只有冲锋陷阵的权力,这种制度下,久经沙场的武将们貌似没什么大用,而在这种制度下产生的孙承宗、袁崇焕(他们都是文官出身),不得不说他们是军事天才,不需经过战争实践的考验,便能直接做帅,但这样的人物当真是少之又少,纯属个别现象;其次,除了安排文官挂帅,还会安排几个太监做监军,试想一下,你在前边冲锋陷阵,整日出生入死,身后却紧跟着个死太监在你耳边上****歪歪,你会是个什么心情?因为战局始终是不断变化的,出于作为一名负责人的将军的考虑,你这一刻觉着应当以防御为主,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候死太监便会说你惧战怕死;下一刻,你觉着时机成熟,可以进攻,死太监又说你在轻敌冒进,贪功骄战;更要命的是,谁都不能保证战场上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而导致战局变化,甚或是产生一些小败,这个时候死太监的便会各种小报告,各种诬陷,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

当然,通情达理熟知兵法的太监也不是没有,但也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比如永乐年间的郑和、嘉靖年间的冯保,可他们都是限量生产而不是批量生产。

一句话,大明的武将们做得很辛苦,很憋屈,他们常打败战,完全是制度的产物,完全可以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