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164章 水落石出(上)

我爱大明朝 第164章 水落石出(上)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日后,大同又现大雪!

鞑靼人的营帐沸腾了――苏合的担心成了现实:才入冬季,连番降雪,草原今冬当真是要碰上十年才能一遇的“白灾”!

大帅今番提了十万铁骑南下,当是早就预料到了这十年才现一次的草原“白灾”――必须得将眼前明军击溃,抢了粮草回草原过冬。

这是事关郭勒津旗的生存之战――不是你死,即是我亡!

鞑靼人的逻辑真奇怪:他们往往将天灾转变为大明的刀兵**――鞑靼的“白灾”,同大明有个毛线关系?为毛鞑靼人一遭了“白灾”,就要同大明人来个“不是你死,即是我亡”?

逻辑不通!

可这就是鞑靼人的逻辑――逻辑这玩意儿通与不通,拳头说了算!

连番降雪,草原即将迎来“白灾”,这是让威远堡前的鞑靼人陷入“沸腾”的一大原因,此外,还有另一原因――这两日之中,威远堡又来了两拨援军,仍然尽是骑军,每拨援军人数不过三千。

六拨援军一万八千人,难不成王睿这厮是将整个大同辖内各卫所包括大同的守军都给调了过来!?

不可能!

先且不说大同副总兵王疯子这般调拨会给大同带了多么“灾难性”的危机:将各地守军尽皆抽空,大帅火筛只需将主力大军继续留在威远堡前围困王睿,再另遣一支偏师,便可席卷整个大同!

再则,这来的可是一万八千骑,大同辖内哪还有这么多骑军?

出鬼了哈!?

大明的九边重镇中,大同镇紧靠太原镇与宣府镇――莫非这一万八千骑,是这两镇遣来的援军?

可若是这两镇遣来的援军,为何又要分作六拨――明军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再则,这时间上也来不及:大同镇虽是紧着这两镇,但大明幅员辽阔,地盘忒大,随随便便划出个“边镇”方圆也有个六七百里以上:后两拨援军是王睿被困于威远堡前六七日之后才到,这两拨援军对自个儿狠一点,一口气每日赶上一百里路,于冰天雪地之中勉勉强强的确是能赶来大同威远堡;可前几日进堡的那几拨援军咧?人马不歇、昼夜不停、不吃不喝也赶不来――谁他娘骑着马儿能一日一夜的赶上三四百里路?

人和马儿都不是母胎所生,是桃树上开的罢?(成吉思汗西征时,蒙古人在骑着蒙古快马,且还是一人双骑的前提下,一日一夜也只能赶路二百里)

明军虽也被他们亲爱的王副总兵大人给搞得满脑子雾水,但他们更多的是兴奋:短短数日之内,副总兵大人不知从哪儿搬来了近两万铁骑――咱不会被困死在威远堡前这自家门口了!

鞑靼人却是一边担心着即将到来的草原“白灾”,一边又对威远堡明人援军的到来而疑神疑鬼。

那日松将明军又来了第六拨援军的消息禀告给了火筛,火筛却依旧“蛋定”如初的着人来告诉他:威远堡四门,你可是每座门外都布满了探子,可是有哪一座城门是你认为不需要布下大批探子的?你亲自去一趟这被你有些疏忽的城门之外,兴许能看见些意想不到的事儿!

那日松接到这趟命令时有些莫名其妙――威远堡北门之外是那日松的大军,他的北面又是大同副总兵的数万大军,明军再北又是火筛,而大同城则位于威远堡西南面,明军的六拨援军也是打西南方向而来由威远堡西门宁远门而入,无缘无故的去潜伏于威远堡东边宣阳门外做甚?

他将探子布满在威远堡北西南三面,对威远堡东边兴趣不大――威远堡东门一不连接大同辖内的任何一座城池,二又不是明军与鞑靼大军驻军所在,甭说是那日松,恐怕连明军都有点儿忘记威远堡还有个东门这回事儿了!

可这向来就是大帅的作风――不管碰着什么事儿,他从不会开口道破,顶多给你指出一条路来,让你自个儿去找“答案”!

兴许,在威远堡东门外的一片冰天雪地中受上一个昼夜的寒冷,当真便能看到些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儿”罢!

雪是从傍晚开始下的,看样子像是又得要下上一夜。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那日松很是惊讶,入冬以来的雪怎么跟往年的有些不一样?今年的雪,下得骨子里弥漫着一些饱经沧桑,让人不由得不低眉敛目去顺从,且总让人心里有着因雪的逼仄而感觉荒凉、疲惫,甚至惘然……

莫名其妙,怎么会有这么多复杂错乱的感觉?

那日松甩了甩头,赶紧驱散这些“负能量”,又聚精会神的盯着紧闭的威远堡宣阳门――那日松远远的盯着这道门已然有了三四个时辰,除了见着天色由白入黑,漫天大雪肆虐飞舞,其他,连根毛也没见着……

夜半子时,寒气逼人!

那日松正在嘀咕着威远堡东门外这“意想不到的事儿”为毛还不来,身旁士卒却突然轻轻碰了碰他:“将军,明军在开城门了……”

那日松心底一跳,凝聚目力,聚精朝前:忽暗忽明的城楼灯火下,印着皑皑白雪,威远堡宣阳门果然被缓缓打开――城门大开,竟陆陆续续由城内行出一拨明军骑士来……

深更半夜,明军由东门出堡,是要做甚?

去袭营?

那日松心底一跳,又觉不对――这拨人出了东门不是折而向北,去往威远堡前的鞑靼人大营,而是折而向南,绕着往威远堡西南方向直奔而去……

“将军,这拨出堡的骑军当在三千左右”,身旁士卒凑近了那日松,一脸疑惑之色,“怎的明军都爱以三千人结伴而行?威远堡来的援军,每拨都是三千人左右,这出堡的援军怎的也是三千人一伙?”

那日松眼皮一跳,心底大恍――娘希匹,差点儿真让明军给“骗”了……

明军自威远堡东门悄悄出城的消息,立马飞报到了火筛的案头上!

苏合知道了这消息后,也立马便找到了火筛“老师”给他“布置”下来的――“明军这万余铁骑到底是从何而来”,这一“问答题”的“答案”!

“明军绝不会撒豆成兵的法术”!

大帅火筛已用这句话暗示了苏合许多回:既不是撒豆成兵变出来,又不会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更不会是王睿于大同各地抽调而来,那“真相”便只有一个――这万余铁骑压根儿就不存在!

威远堡内的明军分为六拨而来,每拨人数都在三千左右――这三千人的援军数目,恰巧又是堡内的守军数目;且这些援军来得也十分之有规律――每日大白天的来,每日只来一拨,都还是从威远堡西南方向来。

再加上那日松探来的消息――明军三千人深更半夜自东门而出,绕去了威远堡西南方向……

“答案”呼之欲出:这一拨又一拨的援军,全他娘是由堡内的明军“假扮”的――深夜出堡,在外边绕上一大圈,到了翌日白昼再他娘大摇大摆的由威远堡西门入堡!

深夜由东门出堡是为了避开本就不怎样在乎这座城门的那日松的眼线,白昼由西门入堡,则恰恰是反了过来――大张旗鼓,非得要鞑靼人看到不可!

苏合豁然开朗,又拧起眉头――威远堡内竟还有三千骑军?

大明军制,每卫五千六百人,其中二千骑军,而威远堡内的二千骑军不是被杨一清带了出去,前几日于王副总兵遭遇火筛袭营陷入千钧一发时,一股脑儿的全冲了上去做了炮灰,去拦截火筛铁骑了么?

这消息是苏合由杨一清“送”来的这帮“炮灰”俘虏们嘴里听来的。

火筛这半人半神的“怪物”,瞥眼之间便瞧出了苏合的疑惑,他淡淡的道:“威远堡乃明军辎重重地,会多不出几千匹马儿来?”

苏合一恍,明白了:堡内所谓的三千“骑军”大有可能也他娘是“冒牌”的――既是辎重重地,那用来搬运粮草军需的骡马还会少?

威远堡的明军步卒骑上用以搬运货物的寻常“马匹”――而不是“战马”,在不用上阵厮杀的情况之下,谁他娘光凭着肉眼便能瞧出来这不是一支“骑军”?

苏合理清思绪,又觉着好奇:“明军为何要将步卒伪装成骑军?这又有什么目的?”

狗改不了****――火筛也永远改不了他那神秘兮兮的“毛病”,他仍是“说话只说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当事人自个儿去猜”:“王睿这小王八蛋整日想着要入关,却又不愿与那日松正面硬撼,是以在使着手段,希望能将那日松吓得主动撤军便好……”

火筛这番话说得牛头不对马嘴,苏合听得似懂非懂――他仿佛抓住了些蛛丝马迹,捕捉住了“明军将步卒伪装成骑军”与“希望能将那日松吓得主动撤军”,这二者之间的联系……R114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