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07章 纸上谈兵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07章 纸上谈兵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8: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一个二十一岁、主要接受了儒家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孙权的问题显然过于难了。

孙登沉思许久,还是拱手说道:“禀父王,孩儿的确不知如何在水淹的情况下攻城,还望父王恕罪。”

孙权笑着捋须:“无妨,子高之言孤已满意。若你不知,则自可去寻军中诸将船中咨询一二。等大吴水军到达襄阳左近之时,孤再来问你。”

“多谢父王。”孙登躬身行了一礼,而引着身后四名宾客一齐退下,走下了吴王楼船中最高的一层,回到自己单独的一间舱室中。

吴王楼船,虽是军中最大、最豪华、也最壮丽的一艘楼船,却实际上担任了孙权的指挥中心。除了各种参军、从事之类忙碌的属官,还有许多随行护卫的士卒。

能给身为太子的孙登留出单独一间,就已经算是恩典了。

楼船沿汉水乘风逆流而上,随着水浪轻轻摇摆着。透过舷窗,能看见汉水的水色中带着不少泥土,时不时还能看到些许断木被水流包裹着。

这便是洪水了,魏国所遇之天灾,却能变成吴国兴兵的有利天时。民生也好、百姓也罢,永远都排在君王霸业的后面。

孙登率先坐定,四名随臣跟在后面进来,走在最后的诸葛恪关上了舱门,刚一坐定,就朝着孙登拱手示意:

“哎呀,方才至尊向太子提问之时,臣方才想提醒太子,却一直没寻到机会。”诸葛恪面白而胖,须眉不多,声音却很宏亮。方一开口说话,在窄小的舱室中竟然显得有些震耳。

“元逊且小些声音,都快被你震聋了。”一旁的张休微微皱眉。

“那我小些声音就是。”诸葛恪依旧面上带笑,拱手看向孙登:“不劳太子去找那些将军询问,臣自能为太子解答。”

孙登是吴国太子,在现在的吴王孙权眼中,自然是心尖尖一般的存在。孙权为他选用的四名宾客,分别是左将军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绥远将军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子陈表,俱是名门之后,且都要比孙登年长。

这种豪华标准的配置,也直接向东吴群臣说明了孙登太子之位的稳固程度。

孙登为人谦逊有礼,听闻诸葛恪言语后,拱手回问:“还请元逊兄为我解答一番,洪水之中该如何攻城?”

孙策、孙权二人在江东招纳贤才,除了征辟之外,最常用的路子就是走‘宾客’这一路线。屈尊相交,已是常态。

虽然孙登每次都称几人为兄,可几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诸葛恪拱手回应道:“以水攻城在史书中多有记载。远的臣且不说,臣且为太子举两个近时的例子。”

“元逊兄请说。”

“水攻既然攻城,那就必然和城墙有关。”诸葛恪说道:“各处城墙均为夯土构筑,需要长期修缮。若是突遇暴雨,或是遇到洪水,夯土会渐渐变软,以致垮塌。”

“太子可知汉末吕布吕奉先否?此人在徐州下邳被曹孟德击败,就是由于曹孟德引着临近的沂水和泗水灌城而下,城墙垮塌,这才破城擒了吕奉先。”

孙登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一战例:“借两条大河之水,淹没一城之地,世上竟有如此兵法?”

诸葛恪抚胸笑道:“曹孟德用兵确实英武,不过他当年在赤壁、在濡须面对至尊大军之时,却始终无能为力,还是至尊更高一筹。”

“除了曹孟德,另一借助水势攻城之人,还有关羽关云长。”

孙登点头:“此事我是知晓的,多年前建业城中宴会,父王带我参加,我还见到过投降了的于禁于文则。”

诸葛恪道:“无论水大或者水小,我大吴水师必将阻断汉水南北。所以水大有水大的攻法,水小有水小的攻法。”

孙登神色愈发谦逊了,拱手低头问道:“还望元逊兄指教。”

“太子言重了,说什么指教?军略上的些许把戏,一捅就破的。”诸葛恪颇为自得,还将同在舱中的三人都一一看了个遍:

“若是水大,则可以乘舟来攻襄阳。若是水小,则可以在城外筑堰截流,往襄阳城下引水灌城!”

张休轻笑一声:“元逊说得轻巧,还筑堰截留,各处都是洪水,你如何筑堰?又如何往襄阳引水?”

“在下倒是以为,与其说至尊是在问如何攻城,不若说是如何去选攻城的时机!至于攻城之事,自有诸将为之,何用太子担忧?”

“这,”诸葛恪被张休用话噎了一下,倒也不恼:“我只是与太子说一说如何进攻,具体如何行事,还是要到了襄阳城边,观其实况、尽力而为的。”

“纸上谈兵。”张休又笑了一声。

诸葛恪眼睛一斜,也笑了起来:“纸上谈兵,其乐无穷,叔嗣倒也不妨一起来谈上一谈,该用什么时机?”

几人都是没领过兵的,虽说言语中都有几分道理,可孙登现在知晓自己父亲之语的正确,军事上的事情,还是要问正经的领兵将领才能作数。

““好了,你们莫要再纠结于此事了。”孙登连忙劝道:“今日下午之时,我会乘走舸去绥南将军楼船之中询问。到时你们四人随我同去,一起听全将军如何分说。”

“是。”

“就按太子之言。”

四人纷纷应下。

……

大魏军队是在八月二十三日到达的右北平郡土垠城,而曹睿当日就率四千骑南下,将军中各种琐事都托付给了前将军满宠。

对于满宠来说,手中的事情犹如一团乱麻,还需一项一项来做。

首先是为军队中的士卒颁下赏赐。

对于幽州、冀州两州的州郡兵来说,领取赏赐很容易,有熟练的制度来用。但是对于鲜卑、乌桓、匈奴三族的胡人轻骑来说,就麻烦一些了。

满宠与军中属臣们,坚持要将赏赐分给每一个随征的胡人骑兵手中。而各部头人都坚持要让满宠将赏赐给他们,再由他们转交给部族中的骑兵。

以这些胡人的组织程度,还远远没到能从自己部族中骑兵手里、将已经颁下的赏赐抽成拿回的程度。想要中饱私囊,就只能截留下来。

满宠自然是不同意的。

你们随大魏皇帝出兵,朝廷又不是没有给你们这些头人赏赐,麾下骑兵的钱还要动?谁知道你们将铜钱布帛拿走之后,会不会给骑兵分下去?

说不得到时领了大魏的全额赏赐,吞下后还要告诉族中骑兵,说大魏吝啬!

光颁布赏赐这件事情,就拉锯了两日之久,最后以满宠不得不处斩了一位闹得最凶的乌桓头人,一众胡人这才安静下来,接受了朝廷分派。

一万六千胡人骑兵,所得赏赐最后都由中军孙礼部骑卒亲手颁下,并未经过各部头人的手中。

在赏赐之外,接下来就是统计抚恤之事,以及由大魏前将军满宠的参军们,向各郡、各县的府衙、县衙发函通报战死士卒的籍贯、功勋,以及应得的抚恤。

历来都是这般,作战容易,战后的要做的事情更为复杂。

新任的护鲜卑将军段昭要驻守右北平,满宠花时间从州郡兵中,为其选拔了四千堪用之兵。满宠还亲自向段昭面授机宜,将田豫也一并叫了过来,向段昭传授边地为官、为将的心得体会。

还有更多的粮草、后勤方面的琐事,一一做完之后,满宠从右北平出发、抵达泉州城外的时候,就已经是九月八日了。

此时的满宠军中,除了中军剩余的一万多骑外,另外还有匈奴部的三千轻骑、鲜卑轲比能部的两千轻骑,以及从辽东处随行而来的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

一万骑步混杂的辽东军队,是满宠和刘晔等人在襄平之时,从公孙渊的五万辽东军中简拔的最精锐之兵,这也算得上是此行的战果之一。

按照皇帝本人的话来说,若是营州归属大魏后却不用出兵,那如何能算大魏的疆土呢?

大魏历来对降将优厚,这一万辽东士卒,也由投降了大魏、被敕封为奉义将军的卑衍卑宏义暂时所领。

实话说,当这么大的一个恩典砸到卑衍的头上之时,就连卑衍本人都难以置信。辽东苦寒之地,与大魏河南之地相比,孰优孰劣,一看便知。送上门的官职,他若是放过就真成了傻子,自是欣然认下。

到天子脚下为官,岂不美哉?

而曹睿和满宠等人倒也不怕。反正都是到河南驻扎,难道还能怕这些辽东兵投了吴国不成?以旧时将领在异乡统领其兵,反倒能让这些士卒们心安。实在不行,慢慢再让卑衍养老就是了,有一万种法子可以对付他。

大军进驻泉州城外,而泉州城随着辛毗和运粮船队的渐渐南下,也逐渐不复此前的热闹。

统揽军中事务的满宠,自然是住在中军大帐之中。用过晚饭之后,今夜负责轮值戍卫之事的姜维从帐外入内,轻声拱手禀报:

“禀将军,鲜卑单于求见。”(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