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 第34章:去二姐家转转

“张春雷。”

“陈自强。”

“孙玉梅。”

“张哥,陈哥,孙姐。”

孙玉梅大咧咧笑道:“老六,你都喊我孙姐了,可别到时候忘记关照孙姐。”

“一定一定,等我钓到鱼就一定过来。”

得到李有福的保证,几人都很开心。

“老六,你要的茅台都在这了,供销社只有12瓶,如果你还要的话,就只能到其他供销社买。”

“或者你等几天,这边补完货你在来买也行。”

李有福点了点头,“别的供销社我也不熟,还是等你们补完货我在来。”

“马姐,我这里还有一些别的票,我在拿点汾酒和杜康。”

李有福又拿出一些乙级酒票。

几人眼睛都看直了。

“好家伙,这就是你说的一点?”

孙玉梅没好气回了个“等着!”

又跟着陈自强几人,一来一回搬了好几趟。

“茅台12瓶,杜康10瓶,汾酒5瓶,华子20包,大前门6包,布袋10个……”

这个时候的钱是真值钱,所有东西加一块都不到100元。

李有福给了钱票,在几人的帮助下,将东西装进竹筐,装不下的全部绑在自行车后座。

“老六,路上慢点,别磕坏了。”

“没事,我路上骑慢点,谢谢马姐提醒。”

“陈哥,张哥,王主任那我就先走了,过几天我再来。”

几人自然清楚李有福说的过几天是什么意思,脸上全是笑容。

目送着李有福消失在视野,这才重新回到岗位。

李有福自然不用说,哼着小曲将车骑到没人的地方,把所有东西全部收进空间。

原本走路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李有福骑自行车只用了20分钟就到了镇上。

他没停留,继续骑车朝李家村的方向。

快接近村口的时候,才把自行车收进空间。

做这一切,李有福已经是轻车熟路。

又从空间里装了30斤大米,30斤白面,三种酒各装了2瓶,手里提着2条鱼。

“爷奶,我来看你们了。”

“金孙你咋又提着鱼,上次的肉都还没有吃完。”

老太太一边埋怨着,一边把李有福迎进院子。

“老头子快出来,金孙来了。”

看到李山根的身影,老太太嘟囔着,“还不赶紧拿凳子。”

“金孙,你先把筐子放下坐着歇会,奶奶去给你倒水喝。”

李有福笑道:“怎么没看见狗蛋,二蛋。”

“两个小兔崽子不知道上哪匪去了,一玩就没见人影,你二婶去挖野菜,你二叔还在山脚挑水。”

“金孙喝水!”

李有福也没嫌弃,接过搪瓷缸“哐哐”猛灌了几大口水。

李山根询问,“你这又上哪去了?”

“刚从县城回来。”

“你去县城了?”

李有福点了点头,“爷奶,我从县城换了点粮食给你们拿过来,在外面可千万别乱说。”

“你咋不自己留着。”

“家里留的有,这些是我拿来孝敬你二老的,等吃完了你跟我说,我在给你们拿。”

随着李有福从竹筐里掏出的东西越来越多,两位老人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

“30斤大米,30斤白面,还有6瓶高档白酒。”

李山根表情严肃,“有福,这些……”

没等他说完,李有福打断道:“爷爷你放心,这些都是正当来路,是我用钓的鱼换的。”

“咱们缺粮食,城里的工人有定量,他们不缺粮食只是缺肉。”

“镇上收购站大鱼每斤4毛5一斤,小点的鱼也要3毛5一斤。”

“这么高?”

李老头和老太太惊呆了。

李山根猛的抽了口旱烟,“生产队养的猪公社收上去才给4毛5一斤,猪肉还赶不上鱼?”

“金孙你没弄错吧?鸡蛋一个才三分钱。”

李有福的话颠覆了两老人的三观。

谁也没想到鱼肉会这么贵。

李有福开口解释,“爷奶,你们说的价格是完成公社生产任务给出的收购价。”

“而我钓的鱼不属于生产任务,价格就随着市场波动,需要的多了价格就高,需要的少了价格就低。”

这些知识放在后世,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都懂。

但在这个年代,起码80%以上的人不明白,什么叫计划物资和计划外物资。

李老汉听不懂这些,仔细看着李有福,“大孙子,爷爷就问你,会不会犯错误?”

“这点爷爷放心好了。”

“你孙子我不偷不抢,钓鱼全凭本事,要是嫉妒眼红他们也可以去钓鱼换东西。”

“爷奶,换我这些东西的人,是供销社的主任,是研究所的干部。”

“要是犯错误的话,他们也不可能跟我换,我只是个农民,他们可是端着铁饭碗。”

李有福半真半假的说完,两人脸色转喜。

其实根本经不住推敲,打开大米白面的袋子,谁家粮食有这么纯粹,就连精米面都做不到。

“我家金孙是有大本事的人。”老太太连连夸赞,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

李山根一脸傲娇,“也不看看是谁的种。”

李有福不好打击他,要不是换了个芯子,你还敢说出这样的话?

“爷爷,旱烟你以后少抽一点,这个你也拿着。”

李有福又拿了两包中华,两包大前门递了过去。

“这都是好烟。”

“老子我这辈子还没抽过带过滤嘴的烟,今天是沾了我大孙子的福气。”

“你比你老子强多了。”

李有福:“……”

这话他还真没法接,李有福的父亲说去外面找活,已经消失两年多,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杳无音讯。

前世李有福直到被货车撞死,也没他的消息。

“爷奶,虽然我爹没在,还有我,他那份孝道我来继承。”

穿越前,李有福是个孤儿,他很珍惜这份难得的亲情。

“真是奶奶的好金孙。”

老太太狠狠抹了把眼泪,“要是你爹回来看见你出息了,也能为你感到开心。”

李山根一脸不悦,“甭提那个白眼狼,要是他心里有我们两个老家伙,还有他那个家,就不会一直没个消息。”

话锋一转。

李山根看向李有福,脸上扬起笑容,“大孙子该饿了吧?我这让你奶奶去做饭,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对对对,金孙你先坐着喝点水,奶奶马上去做饭。”

李有福连忙拉住了老太太,“奶奶,我送完东西还要回去,就不在这吃了。”

“爷爷,财不外露,你赶紧把东西收进去别让其他人看见了……”

“我先回去,改天再过来看你们。”

望着李有福离去的背影,两老人心情却是无以复加。

另一边。

李有福如法炮制!看到四下无人,这次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大米白面就更多了,每样都有50斤,还有两只野鸡,以及两条鱼。

“快来帮忙。”

看见李有福大包小包,李佑娣整个人都惊呆了。

“娘你快出来。”

出来的不只是蒋翠花,连厨房正准备做饭的四嫂也惊动了。

“有福,你去打劫了?”

“你打劫能打到大米白面?”

李有福没好气朝五姐翻了个白眼。

“会不会说话?”

蒋翠花一巴掌拍在李佑娣脑袋上,“还不赶紧把院子门关上。”

五姐吃痛,但也不敢吭声,连忙去关了院子的门。

“真的是大米白面,咋没有麦麸,这是精面……”

三人彻底惊呆了,连拉带拖,将大米白面抬进屋里,一颗心怦怦直跳。

李有福却像个没事人一样,逗着大丫。

“大丫,叫六叔,给你吃糖糖。”

“糖糖……好次……”

大丫一双眼睛眯起,弯成了月牙儿。

李有福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你整个一小吃货。”

“在给你两颗。”

“苏苏……”

“大丫真乖。”

李有福吧唧一口,印在大丫小脸蛋上,逗的小丫头咯咯直笑。

“有福你把大丫放下,进来,娘有事问你。”

说话的是蒋翠花,李佑娣,张玉梅则是乖巧的站在一边,但眼神却一直放在李有福的脸上,好似不认识一般。

“娘,有事你就直说。”

李有福大大咧咧拉开凳子,一屁股坐在上面。

“有福,你这些东西哪来的?”

“换的啊。”

李有福一番解释,听的三人连连捂嘴。

“这城里人是不是有病,这么金贵的大米白面不要,就为了一口鱼肉。”

李佑娣撇嘴,“是我的话,我才舍不得换鱼肉。”

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李有福的话如同梦幻一般,让人难以想象。

蒋翠花和张玉梅也是一脸认同。

李有福笑道:“人家端着铁饭碗,有定量,其实并不缺钱。”

“有钱还买不到?”

三人面面相觑。

李有福在心中腹诽了一句,“有钱还真不一定能买到。”

物资匮乏和钱票没啥关系,原本钱票和物资相等,因为某种原因物资大量减少,空缺的部分就只能去寻找计划外物资。

计划外物资就那么多,盯得人多了,自然水涨船高。

但这些李有福即使解释,她们也听不懂。

不过有惊无险,总算是糊弄过去。

“有福还没吃饭吧?”

李有福确实也饿了,“四嫂,咱们晚上就吃白面馒头,在把鸡炖了。”

张玉梅看向蒋翠花。

“看我干什么,以后这个家都听有福的,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好耶,可以吃上白面馒头了。”

李佑娣兴奋的跑到张玉梅面前,“四嫂我来帮你。”

李有福拿出中华点了一根,舒服的享受着。

蒋翠花看到这一幕,儿子啥时候学会抽烟的?不过也只当没看见,谁家老爷们不抽烟。

“有福,娘去给你倒杯水。”

水里放了糖,喝起来有点甜。

李有福喝了两口,顺便说给蒋翠花听,他给爷奶家也送了点米面过去。

蒋翠花点头,“孝敬你爷奶是应该的。”

“你爹这两年没在,你爷奶那边全靠你二叔一家在帮衬……”

如果李有福没有穿越,蒋翠花不会想这些,因为自家都困难。

李有福竖起大拇指,他倒是有些小瞧蒋翠花,以为她就是一个极度宠溺儿子,重男轻女的妇女。

“臭小子,你现在有出息了,也得管管你大姐,二姐她们。”

和李有福想到一块去了。

他毫不犹豫点头,“我打算明天先去二姐家看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