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九十四章 第四十五个省

非洲创业实录 第九十四章 第四十五个省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奥斯曼帝国发生了军事政变!这个消息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开来。

《莱茵日报》:莱茵社1926年12月3日电,奥斯曼帝国将军凯末尔及其支持者在伊斯坦布尔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奥斯曼帝国苏丹默罕默德六世宣布对政府进行改组,任命凯末尔为帝国国务会议大维齐尔(首相)……

和前世大为不同,凯末尔在政变成功后,并没有废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制,将奥斯曼帝国变成共和国。

前世凯末尔接手的奥斯曼帝国时,奥斯曼实际上已经解体,变成了缩水的土耳其,而这个时空里,奥斯曼帝国虽然持续衰落,好歹挺过了一战,疆域范围虽然也大幅度缩水,但是在中东依旧占有大片领土,同时还有很多名义上的附属国。

奥斯曼帝国的实际有效国土面积,已经不到两百万平方公里。

这也比前世一战后土耳其面积要大的多,更何况奥斯曼帝国保留下来的这些领土,放在中东足以算的上农业条件比较优渥的地区。

除了奥斯曼帝国核心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约旦河谷等都是中东重要的农业产区。

这些地区的存在,让奥斯曼帝国依旧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前提是奥斯曼帝国能够将现在的版图继续维持下去。

而凯末尔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选择保留奥斯曼帝国君主制,如同哈布斯堡一样,奥斯曼帝国皇室同样是奥斯曼帝国各个区域间凝聚的重要纽带。

如果废除奥斯曼帝国君主制,那毫无疑问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口实,所以凯末尔选择挟苏丹以令诸侯的方式来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其他地区趁机从奥斯曼帝国脱离出去。

虽然领土经过大幅度缩水,但是奥斯曼帝国的民族结构,反而比奥匈帝国更要稳定的多,土耳其人的数量占到帝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许多非核心区域的独立,同时导致了这些地区的非土耳其民族从奥斯曼帝国中脱离,就比如基本独立的汉志,也门,高加索和里海沿岸等区域。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只要凯末尔操作得当,奥斯曼帝国想要维持如今的版图并不算困难,至少比奥匈帝国要容易的多。

莱茵市。

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政变,东非也颇为关注,因为奥斯曼帝国一直都是东非重要的市场之一。

上个世纪,奥斯曼帝国就是东非黑奴贸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东非早期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少金币。

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东非工业起步阶段,奥斯曼帝国成为东非廉价工业品的重要市场,为东非早期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进入20世纪后,奥斯曼帝国同东非的贸易规模更是逐年增长,并且在一战前后达到峰值,从基础的农产品,比如粮食,果蔬,木材等等,再到纺织,机械,武器装备等工业品,两国的贸易实现了深度的融合。

“奥斯曼帝国自19世纪后期以来,就一直是帝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市场,现在凯末尔政府的上台,对两国贸易和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很难判断。”弗里德里希向恩斯特报告着奥斯曼帝国的情况说道。

“父亲,根据我们情报部门的一些消息,凯末尔这个人倒是没有明显的反东非情绪,但是他的追随者中,有一些可能对我们东非抱有敌意。”

“而且有传言说,这次奥斯曼帝**事政变的起因,就是我们刚刚和奥斯曼帝国前政府签订的波斯湾领土交易导致的。”

“虽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也说明在奥斯曼帝国内部,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挑拨我们两国的关系。”

在一战之前,东非和奥斯曼帝国政府间的关系就一直都不错,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东非作为后发国家,早期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并不算强势,反而比较羸弱,当时的东非,说难听点就是一块面积稍大的殖民地,在人口,工业,经济层面根本达不到强国的标准,也就只能欺负欺负非洲的土著。

即便南非战争之后,大部分国家对东非的印象和态度,也没有太大改观,只是认为当时东非和英国打平占据一定的运气成分,因为东非作为南非战争的东道主,具备地利上的优势。

而当时东非的国力,介于世界强国和非强国之间,也就军事实力初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当时绝对没有国家会认为那时东非的军事实力能和欧美传统强国相提并论。

就比如东非海军,虽然在上个世纪末,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依旧有大量技术来源于欧洲,不少东非舰艇从奥匈帝国等国家采购。

彼时东非依旧是“卑贱”的模仿者和追赶者,并不太被欧美强国放在眼里,当然,当时的东非在非列强世界,也算初步崭露头角。

而这个时期,东非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关系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从当时奥斯曼帝国视角来看,东非是一个新兴大国,但又不像欧美列强那样强大到令人高不可攀,而且,奥斯曼帝国也急需拓展自己的外交关系,这个时候,东非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当然,说更直白一点,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自认为实力和东非差不多,而两国都面临着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压迫,所以大家应该抱团取暖。

彼时大英帝国可不是一战后的英国,正是威势覆盖全世界,让其他国家,乃至其他列强都感觉窒息的存在。

而奥斯曼帝国的情况更加复杂,除了英国的威胁以外,他们北方还有沙俄这个恶邻,同时法国和奥匈帝国等列强也能对奥斯曼帝国形成巨大压力。

这种情况下,能够战胜英国的东非,瞬间就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救命稻草,两国没有历史夙怨,关系也相对不错,而且东非成功逆袭的经历也让一部分奥斯曼帝国有识之士希望能够借鉴其经验。

这就类似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初步取得成绩后,引起远东帝国重视一样,从而不少人东渡日本妄图学习日本变法图强的经验。

只可惜,日本从始至终都将远东帝国视为对手,所以即便远东帝国真有人虚心学习,日本政府也不可能真帮助远东帝国实现蜕变,甚至会借机往里面掺沙子和腐蚀蛀虫,培养代理人。

东非和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末的交往中,奥斯曼帝国也派遣了一些留学生到东非学习。

而这些留学生也成为20世纪初,东非和奥斯曼帝国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的重要支持者。

到一战后,两国的关系才迎来新的变化,这个时候,东非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大国,和顶级帝国主义国家。

加上一战期间,东非在波斯湾地区的极速扩张,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的裂痕,当然,官方层面两国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但是,凯末尔政府上台后,这个新的政府就成为了两国关系最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弗里德里希所担忧的。

对于他的担忧,恩斯特开口道:“其实从一战结束后,东非的国际形象就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尤其是在印度洋范围,我们东非事实上成为了压迫者的一员。”

“毕竟,我们在一战期间的扩张速度太快,尤其是印度洋地区,增加了大量殖民地,同时殖民地的粗糙手段,更是引发了那些国家心理上的畏惧。”

可以说一战前后,东非在印度洋的扩张,远比东非曾经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更加令人恐惧和抵触。

因为东非在非洲大陆扩张阶段,至少没有对黑人土著赶尽杀绝,而印度洋周边,东非的扩张,就十分血腥了,但凡留在原地不跑的原住民,几乎被东非赶尽杀绝。

而且东非极端对待异教徒,更是引发了阿拉伯教国家的恐慌,而奥斯曼帝国作为如今阿拉伯教国家的领头羊,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恩斯特说:“你要慢慢习惯这种心态,毕竟在国际外交中,很多摆不清自己身份和位置的国家,畏威而不怀德,如果和他们公平公正的交流,甚至是尊重他们,反而容易让他们看不起。”

“再看看近代以来,欧洲那些殖民帝国,哪个都是坏事做尽,但是却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

“所以我们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关系,如何发展,这取决于奥斯曼帝国新政府对东非的态度,如果他们和我们交恶,这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如果他们和我们翻脸,我们反而能够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过,依据我的了解,凯末尔此人,恐怕并不会这么做,他应该算是比较务实的奥斯曼人。”

说到后面,恩斯特的语气里反而带着些许的遗憾,好像他巴不得奥斯曼帝国和东非交恶一样。

而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此前奥斯曼帝国和东非交好的关系,所以东非反而不太好意思对奥斯曼帝国下手。

如果奥斯曼帝国敢挑衅东非,那东非就有借口在红海,北非和波斯湾地区施展拳脚,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过,恩斯特认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领导,凯末尔大概率不会如此不理智,恩斯特前世对于凯末尔这个人也算有所了解。

前世他能够成为土耳其国父,并且将土耳其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就可以看出此时能力的高超,尤其是他能在20世纪初将土耳其从一个宗教国家变成世俗化国家,这在整个中东几乎都是具有颠覆性的成就。

甚至依据前世凯末尔的人生经历,恩斯特认为,这位奥斯曼帝国新领导人,他极有可能带领奥斯曼帝国走出颓势,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区域大国,如果他能够推动奥斯曼帝国完成改革,哪怕不彻底,也能让奥斯曼帝国重新成为世界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所以恩斯特对儿子说:“接下来奥斯曼帝国或许将由这个人掀起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从而让奥斯曼帝国重新恢复独立性,并且摆脱颓势,恢复奥斯曼帝国荣光也说不定。”

之所以强调独立性,这是因为被西方称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事实上也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而恩斯特之所以认为凯末尔能让奥斯曼帝国摆脱半殖民地国家的困局,在于前世凯末尔敢于和西方斗争。

前世一战中,就是凯末尔和其支持者,坚决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斗争,从而保证了奥斯曼帝国最后的体面。

否则按照前世协约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连小亚细亚半岛的核心领土也将被瓜分大半,彻底沦为小国,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而正是凯末尔的坚持抵抗,从而避免了《色佛尔条约》生效,并且最终废除。

所以,根据前世凯末尔的性格,恩斯特认为这位奥斯曼帝国新领导人,未来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拿回奥斯曼帝国所有主权,就比如被法国控制的黎巴嫩,还有英国影响的科威特等区域。

甚至不排除未来奥斯曼帝国重新声索此前割让给东非的波斯湾东岸土地的可能性。

为此,恩斯特对弗里德里希说道:“接下来,加快我们在波斯湾东岸沿海新领土的军事部署,彻底稳定当地的局势。”

“对于整个波斯湾东岸,将近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推动其彻底纳入帝国本土管理,并且在明年直接升级为帝国的省份。”

这也就意味着到1927年,东非的省份将达到四十五个,此前东非的省份总共是四十四个,外加一个刚果雨林保护区。

而将波斯湾东岸彻底划入东非行省,也表示了东非对于当地所有权的宣示,当然,这样一来也更能让其他国家死心。

弗里德里希问道:“父亲,那这个新的省份如何命名,是否继续依照北部湾领地这个名称?”

关于名称问题,恩斯特在思索了片刻后说道:“以后就叫做北海湾省吧!关于波斯湾在东非以后也称为北海湾,这样也方便和阿拉伯教国家做切割。”

以前东非不在意波斯湾的称呼问题,那是因为东非对波斯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太够,毕竟北部湾领地再怎么说,也只是东非的一块殖民地。

而现在,北海湾省定下后,也就意味着东非将当地的领土正式纳入本国核心国土范围,而所谓波斯湾,在东非视角里也变成了对东非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湾,这一点就像前世美国部分人想将墨西哥湾改成美国湾,远东帝国想把日本海改为其他名称类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