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六十四章 东非“工党”

非洲创业实录 第六十四章 东非“工党”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贝尼托的野心,整个欧洲都没有太多人知晓,就算一直将意大利视为心腹大患的奥匈帝国也不知道他的疯狂想法。

但是贝尼托这位历史名人却引起了恩斯特的注意,毕竟此人前世可是轴心国阵营的原始股东之一,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的创始人。

贝尼托的成功,可是激励了欧洲各国的众多野心家,被贝尼托成功的过程深深震撼。

就像俄国工党夺权后引发的连锁反应一样,在俄国变色后,世界上会连带出现一堆工党国家,而有了意大利这个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出现,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而不管工党还是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政党,他们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稳定,过去和资产阶级斗争的贵族阶层已经彻底式微,而资产阶级导致的社会固化,又使得他们已经彻底变成新的“贵族”,这就导致上升的阶梯重新被堵死。

面对这种局面,工党这种理想主义者选择各种方式,妄图打破其垄断地位。

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则是利用民族主义情绪,使得他们成功晋升“新贵族”的一员,不过,这种强行加入的后果则是,他们本身并不为资产阶级群体认可,但是资产阶级群体又害怕这种野心家利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发动民众暴动。

所以,贝尼托在意大利的情况就是,在意大利原统治阶层眼里属于人嫌狗厌的存在,但是他们又没有忤逆贝尼托的勇气,因为他们担心贝尼托倒向或者学习工党,将他们像垃圾一样扫下去。

恩斯特对弗里德里希说道:“要格外关注如今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的发展,尤其是奥匈帝国,西班牙和德国,意大利的变化,算是在欧洲开了一个坏头。”

嘴上是这么说,但是恩斯特并不认为德国会和前世一样朝着“极端民族主义”方向发展,毕竟这种极端民族主义一般盛行于“二流列强国家”。

前世德国在一战失败后就是典型的二流列强,但这个时空里,德国的处境可比前世好太多,如果还让阿道夫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成功的话,那也算命里该有此劫。

不过,正是因为德国前世的前科,恩斯特还是将德国纳入了“重点关注对象”。

而弗里德里希的关注点则在奥匈帝国,他对恩斯特问道:“父亲,其他几个国家还好说,奥匈帝国连主体民族都没有,他们不大可能发展出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吧!”

对于这一点,恩斯特的解释是:“整体上肯定不可能,但是局部呢?奥匈帝国的解体的风险并不小,而他解体后的那些国家和地区,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就不可预知了,甚至不排除工党分子浑水摸鱼的情况。”

说到这里,恩斯特对弗里德里希提醒道:“现在,欧洲内部发生的各种政治动荡,以及各种思想,必然会向外扩散,我们也要防范这些乱七八糟思潮对东非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欧洲现在的局面,其实本身也说明了如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出现了严重问题,本身对于社会的负担超过了贡献。”

“尤其对于那些享受不到当今国际秩序红利的后发国家而言,在找不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各种极端情况,不管工党还是极端民族主义政党都是如此。”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的经济危机和战争,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

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完成自我革新和建立新的稳定国际秩序以前,冲突和各种乱象只会越发频繁。

而目前国际社会上最稳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东非和俄国,随后是英国和法国,除了这五个国家可以稳坐钓鱼台以外,其他国家的问题和矛盾就比较突出了。

美国,东非和俄国经济体量大,未来一段时间里,发展也会进一步拉开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必然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受益者。

而英法两国,则是老本深厚,在殖民秩序彻底瓦解崩塌前,依旧可以活的很滋润,就算旧国际秩序彻底崩塌,两国百年的积累也足以让他们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东非也算现行国际秩序的主要受益者,凭借庞大的经济体量和相对强大的军事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完全优势地位,所以只要东非不出太大问题,终有一天会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虽然现在东非已经是了。

美国也不需要多说,至于俄国,在俄国政局相对稳定之后,只要不出现太大失误,依托其庞大的经济和人口规模,经济大概率会迅猛发展。

而俄国发展经济的方向也很明确,那就是瞄准工业,不断提高本国工业化程度。

对于绝大部分国家而言,只要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是必然结果,真想实现经济上的后退,那才是千难万难,当然,也不能否定这种局面的出现,毕竟就是有一些神人能做到这一点。

相比较经济方面的问题,政治上的稳定才是恩斯特更加看重的,毕竟相对于其他几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一直都是东非的短板。

而东非本身的政治制度又不允许东非做出太大的变动,所以恩斯特只能对其他思想在东非的传播加以限制。

为此,恩斯特说道:“关于组建东非工党的计划,最近执行的如何了?”

面对这个话题,弗里德里希说道:“父亲放心,我们已经挑选了一批忠心耿耿的人,来组建符合帝国利益的工党组织。”

“他们的身世清白,且在东非沾亲带故,属于既得利益群体,所以不可能叛变,变成真正的工党分子。”

“未来,他们会打着东非工党的旗号,加入到现在国会活动中来,就和现在的英国工党一样,甚至比英国工党更加可靠。”

这就是恩斯特版的“狸猫换太子”,既然已经知道工党是打击不完的,还不如扶持一个有利于东非政府的工党组织,从而来削减真正工党组织对东非的渗透。

对于弗里德里希汇报的情况,恩斯特十分满意的说道:“对于工党组织,以我的个人看法,至少在本世纪,我们直接和他们对上是不讨好的。”

“就从现在欧洲各个国家工党的发展情况就足以看出来,采用极端的高压方式,未必能够对压制工党的发展起到太好的效果,反而是那些类工党型的政党,能够减少工党的群众基础。”

“就比如贝尼托的黑衫党,他的政党就很有欺骗性,而且能够明目张胆的冲击和镇压意大利工党。”

“英国工党也是如此,他们难成气候,但是又能让英国民众相信他们被工党统治,我们东非工党未来的主要学习目标也是英国工党。”

……

1924年7月11日。

东非工党第一次会议在莱茵市隆重召开,不过,一进去会场就会发现这个所谓东非工党的异常点。

与会人员一共一百多人,但是大部分面积都六十岁甚至往上。

而要知道,世界其他各国工党成员一般都比较年轻,在俄国这个明确的工党政权国家,很多年轻人甚至能够身居高位。

与之对比,这个所谓东非工党,大部分成员的年龄实在太老了,比较年轻的也在四十多岁左右。

所以就东非工党成员们的年龄来说,显然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已经过了“干事业”的年纪。

“嗨,歌尔罗乔夫,你这个老家伙竟然也是我们的一员,真是让我想象不到!”看到自己邻居的凯伦特热情招呼道。

面对凯伦特的调侃,歌尔罗乔夫没好气的说道:“什么叫做我竟然也是其中的一员,难道因为我的年龄和身份,就不能是一个纯粹的工党人?你这是歧视,毕竟工党人不看资历,不分前后。”

凯伦特家住在莱茵市的富人区,他的邻居歌尔罗乔夫自然也不是普通人,以前两人都在东非政府体制内工作。

凯伦特自然十分清楚歌尔罗乔夫的底细,所以他对歌尔罗乔夫说道:“别这么无聊么!这个所谓的工党组织,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歌尔罗乔夫顶着地中海的脑袋,面色严肃的对凯伦特说道:“你这个老家伙,要知道我们现在的身份,不要说什么轻佻的话,按照我们党的规矩,应该称我为歌尔罗乔夫同志。”

“对对对,我们现在可是同志了,自然也要讲究工党的规矩,不能按照过去的那一套来,不过我也没想到,歌尔罗乔夫,我们退休后还能继续一起工作。”凯伦特一脸激动的说道。

歌尔罗乔夫:“咳咳,六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而且靠着加入工党,日后能够继续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在我看来也不错。”

接着歌尔罗乔夫对凯伦特说道:“还有,你这个混蛋,能不能正经一点,我可不想因为你,之后被国家情报部门的人找过去谈话。”

虽然是冒牌工党用来糊弄国民的样子货,那也是东非官方认证的组织,且接受东非政府的领导,自然不能轻易露馅。

在这些“工党分子”加入党派前,他们就接受了国防安全局的紧急培训,对于工党的一些思想和口号有所了解。

当然,对于他们这种几十年的老油条来说,思维早就成了定势,根本就不会被工党思想洗脑,和他们谈理想,还不如直接讨论退休金的多寡。

而这也是莱茵皇室和国防安全局想要看到的结果,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费尽心思,找来这么多老胳膊老腿的家伙,组成所谓的东非工党。

而上级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开开会,然后发表一些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言论,来获得东非民众的支持。

总而言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得到了东非政府的授权和监视,这个所谓东非工党,反而和东非政府一样,充满了官僚主义作风。

而这也是大家想看到的,即便真有愣头青被骗入这个组织,经过几年的熏陶,要么被同化,要么对工党反感。

这虽然会对工党污名化,但也并非无的放矢,毕竟前世的俄国工党就是按照这条路径发展的,苏联末期,政府高层的年龄甚至比如今东非工党高层的年龄还要大,思想还要僵化。

很快,第一次东非工党全国会议正式开始,内容完全没有任何营养。

而被恩斯特“任命”的第一届东非工党领袖,也总结了东非工党的一些“斗争”规范。

即东非工党的主旨在于通过和平的议会斗争方式,从而推动国家的进步发展,成为帝国民众的发声桶,“深刻”解析社会问题,反对俄国工党式的暴力手段,从而引发的国家动荡。

同时,建立东非工党自己的新闻媒体,不过也要按时向东非政府的舆论管理部门审核报备。

当然,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全部成员要进行各种“培训”,从而引导组织的正规化。

说到底东非工党只是冒牌货,所以漏洞还有很多,所以接下来要在国防安全局的帮助下,纠正他们的一些习惯,从而让他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像一个“正派”的工党分子。

于是,东非工党这个所谓的工党组织,正式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东非的历史舞台上,而它的出现,毫无疑问对于工党在东非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不过,日后的东非工党也确实发展成为东非重要的政治派别,就像英国工党那样,成为东非议会党争的重要一部分。

而东非工党毫无疑问,和所谓的“工党”在本质上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莱茵皇室和东非政府用来恶心东非民众的政治组织,从而给让他们难以对真正的“工党”产生盲目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