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四十五章 德国的困境

非洲创业实录 第四十五章 德国的困境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9 20:2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柏林。

威廉二世对于德国在白俄罗斯形势的逆转,十分不满,在普鲁士皇宫里,接连好几天,都能听到威廉二世对俄国的谩骂。

“该死的俄国人,果然,不管换什么皮肤,也改变不了这群斯拉夫人贪婪的内核。”

“这群俄国工党分子,是比尼古拉二世还要恶劣的异端,他们不仅明目张胆的继续着沙俄时代的扩张政策,毫不掩饰俄国近百年来对欧洲,乃至世界的野心,而且更是狡猾的打着解放全世界的名义,试图为奴役全世界做铺垫……”

威廉二世可谓气急败坏,倒不是真的忧虑俄国的狼子野心,而是俄国人的行动,让民众对本国政府的信任程度进一步发生了动摇。

德国民众因为一战的原因,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的火,虽然德国相对于前世来说,拿到了相对体面的补偿,然后才退出战争,但是为一战所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战利品显然是不匹配的。

之后又经历过欧洲流感的重创,更是让德国社会变得更加压抑,而这次东欧地区的军事失利,更是让德国雪上加霜。

经历过了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的高速发展,从国家统一,到经济和工业上的爆发,科技层面的突飞猛进等等。

再对比近几年德国发展的流年不利,很容易让德国民众体会到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在对俄国的军事失败,这更是不能让人接受的。

毕竟,德国民众对俄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一战时期,不管沙俄还是如今的俄国工党,在一战中的表现,可以用节节败退来形容。

而现在,俄国居然在工党的领导下,在东欧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和巨大突破,昔日的手下败将逆袭成功,这显然让威廉二世很没有面子。

虽然说,俄国工党能够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取得如此大的军事优势,并不全是军队造成的结果,但德国民众只知道,现在帝国在东欧的影响力,正在受到挑战。

不过,经历了一战毒打后的德国民众,虽然对局势感到不满,但真支持战争,他们又不愿意。

德国民众的这种心理显然是矛盾的,毕竟不支持战争,那德国自然不能在东欧有太大的军事动作,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

而无法进行军事上的大规模行动,那东欧的势力范围又自然而然的被俄国收回,这又让德国民众感觉不满。

总而言之,威廉二世现在是两头不讨好,德国的主战派和反战派都把责任甩在他这个皇帝头上。

对于威廉二世的暴躁和烦闷,首相赫尔曼感同身受,他对威廉二世说道:“陛下,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们必须对东欧的事情做出回应,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支持战争,把俄国人打回去,稳住我们的势力范围。”

“要么,选择和俄国人和谈,毕竟现在德国的形势,确实不易发动新的战争,德国这几年经历了战争,瘟疫,经济萧条,民众的厌战情绪高昂,同时对政府的不信任和负面情绪日益加剧,所以接下来如何选择,也势必影响到德国未来的命运。”

对于现在德国所面临的困境,威廉二世同样有所了解,所以,他决定还是给赫尔曼施加一些压力:“那首相认为我们应该强有力的回击俄国,还是选择和俄国进行妥协?”

眼看退无可退,赫尔曼这才说道:“陛下如果执意要一个答案,那我的想法是,和俄国实现妥协。”

这个回答出乎了威廉二世的意料,他问道:“为什么选择后者?”

赫尔曼沉默了片刻后说道:“远东有一句古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我认为十分有道理,我们德国现在面临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内部问题大于外部问题,所以应该优先解决内部问题,这样德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德国暗流涌动,工党分子,民主分子,主战派,反战派,犹……各种利益集团,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我们,这对于当前政府而言,是最大的问题。”

“国内各种矛盾可以说一触即发,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战争,先不说胜利与否,光是大规模的战争准备,恐怕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战争是用来转移社会矛盾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刚刚经历过一战的德国普通老百姓肯定不吃这一套。

所以,赫尔曼并不认为战争能够解决问题,甚至一旦发动新的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引爆德国的导火索。

所以,赫尔曼分析道:“所以,一但支持战争,我们就会陷入政治危机的陷阱当中,这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不利的,第二点则在于,就算发动战争没有引起民众的不满,可战争如果失败……”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是威廉二世心里也有了数,那就是发动战争的风险远高于不发动战争。

威廉二世问道:“可是现在我们如果停止战争,和俄国人妥协,恐怕也不会让国人感觉满意。”

毕竟,站在如今德国民众的角度来看,帝国在东欧的失利,也是很难接受的。

赫尔曼则说道:“不必理会这种声音的存在,事实上真正支持战争的反而是那些军工利益集团,或者是一战中的获利者,但他们只是极少数的存在。”

“至于一些普通民众的反对,更是不值一提,相对于经历过世界大战,渴望和平的普通人,他们也只是少数,用俄国的说法就是‘少数派’。”

“他们的声音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只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热衷于发表言论,毕竟绝大部分人都忙于生计,根本没有闲心上蹿下跳。”

“我们也不应该被这种声音困扰,从而产生错觉,在世界大战前,我们就是受到了民间舆论的误导,如果当时能够多做些准备的话,也不至于因为仓促发动战争,而陷入困境。”

在世界大战前,整个德国的舆论氛围可以用目中无人来形容,好像德国随便一出手,整个欧洲就会匍匐在德国的脚下。

而事实上的结果却是,德国确实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因为国土,资源,粮食,人力等等上限的不足,而无法支持长期大规模战争的进行。

赫尔曼作为亲身经历者,也算吃一堑,长一智,在战后的复盘中,他认为自己当初确实过于不理性。

当然,赫尔曼的说法也得到了威廉二世的认同,威廉二世本人在经历过世界大战的毒打后,也变得比之前更加成熟,或者说谨慎起来,一战极大消耗了他的精气神。

就像现在俄国对东欧的攻势,放在过去,威廉二世早就一意孤行发动对俄国的战争了。

赫尔曼接着说道:“现在德国需要休养生息,而且总结过去几十年的世界形势,我们也能得出结论,德国本身就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我们的人口,经济,工业活力,远高于英国和法国。”

“哪怕不发动战争,英国和法国也会日益没落,而对于俄国,俄国确实是帝国的心腹大患,但是当前俄国民众在工党的蛊惑下,表现出了比沙俄时代更强的韧性。”

“工党这种理想主义确实凝聚了俄国的民意,但是,对于这种政治模式,终究只能在早期发挥作用,我们应该从经济和外交领域下手。”

“让俄国陷入经济封锁的困境之中,只要经济发展陷入困局,那俄国这种理想主义政府,势必会因为面包和牛奶的现实问题,而陷入自我消耗之中。”

根据赫尔曼的说法,俄国工党就像一个涉世未深青年人,抱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激情,但随着时间推移,面对现实社会的毒打,终究会落入生活的蝇营狗苟,最终精神内耗,甚至自我崩溃瓦解。

当然,威廉二世并不这么看,他说道:“谁在乎俄国工党的未来会怎么样?而是俄国工党对俄国命运的影响,在俄国工党领导下,他是否对俄国的国力有增效作用,从而影响到未来帝国对欧洲的战略。”

威廉二世的话也很有道理,俄国工党不代表俄国,他担忧的是俄国的变化,就像农奴制时代的俄国,如果不进行改革,也就无法进步,那就是德国和整个欧洲的“好”朋友。

而俄国工党这种愣头青,显然和沙俄政府不一样,威廉二世担心他们的一些政策使得俄国国力大增。

赫尔曼说道:“所以陛下,我刚才就说了要对俄国进行全面的经济封锁,以及各个领域的制裁,来限制俄国的发展。”

“而这需要世界其他国家和我们的合作,毕竟俄国工党不仅是德国的威胁,同样是世界的威胁。”

“就像这次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俄国人的军事能力依旧拉胯,但他们的思想极度危险,而思想的传播是不分地域和国家的。”

“这种危险思想武器能够跨过德国,影响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反工党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而且,我们早就对其他国家的消极怠工感觉不满了,我们德国处在对抗俄国的一线,他们却在背后幸灾乐祸,应该想办法让他们也出工出力。”

“关于国联的问题,我们应该也可以和英国达成妥协,但是国联必须把打击俄国和世界各国工党作为必要的政治议题。”

关于国联,也就是国际联盟,这个国际组织还是被英国人提了出来。

至于为什么英国人依旧想组建国联,实际上也和如今英国的困境有关,英国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本国霸权的衰退。

毕竟世界霸权的过渡从来都不是和平过渡的,英国获得世界霸权,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海上马车夫荷兰,以及老冤家法国。

所以,英国人很清楚,想维护英国的世界秩序,就必须尽可能的阻止战争的爆发。

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一战已经证明,英国在面对战争时,已经力不从心,面对德国,东非,美国这些新崛起的世界大国,英国的军事权威大打折扣。

而在军事上无法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英国只能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而国联就是英国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和前世不一样前世英国是一战的胜利者,所以英国顺势组建和主导国联这一国际组织,勉强可以做的到。

但是,在东非影响下,这个时空的一战变得面目全非,英国想要组建国联,就必须拉拢“合作者”。

而目前,英国就在积极拉拢德国和法国。

至于为什么选择德国这个一战里的死敌,这是两相其害取其轻的做法。

现在欧洲方面,德国有俄国的制衡,所以英国也不担心德国的威胁,而且一战证明了德国这种半内陆国家,地缘劣势过于显著,英国还是可以做到压制。

可是,海外的东非和美国,就并非如此了,不仅有着恐怖的体量和规模,而且很难受到英国的遏制。

所以,想要制约这两个国家,英国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整个欧洲的力量,来压制两国的发展。

而现在欧洲大陆上,德国显然是英国无法避开的国家,不解决德国,国联就无法组建。

虽然说把德国拉入国联,会分化英国的权利,但是总好过全世界没有统一的管理要强的多。

所谓对全世界的统一管理,主要是为了稳定旧的国际秩序,为英国和整个欧洲服务。

换句话说,前世国联由英法两国主导,而这个时空里,英国的打算是英法德三国主导国联,毕竟三国都属于欧洲国家,当然,这个新的国联里,英国依旧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德国对于英国组建国联,一开始实际上并不感兴趣,毕竟这个国联依旧是事实上屈尊于英国之下。

不过,现在赫尔曼打算拿这个国联做文章,从而分担现在德国所面临的压力,这是务实的体现。

当然,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英国人说话很正确,那就是:“如今世界格局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欧洲内部的消耗,以前欧洲是世界中心,对于其他板块具有压倒性优势。”

“但是,现在美国和东非这种欧洲之外国家的崛起,已经对欧洲的霸权产生了重大威胁,如果欧洲衰落了,大家都不会好过。”

“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消弭分歧,来应对欧洲以外的威胁和竞争,否则以美国和东非的经济体量和工业规模,超越欧洲也是迟早的事。”

“看看如今欧洲市场上开始出现的大量美国和东非制造的工业品,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威胁,德国也不例外,毕竟现在德国就是欧洲工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让美国和东非做大,德国也是受害者。”

德国工业确实面临着竞争,尤其是东非,在一战期间,大量东非工业品涌入原德国的传统市场。

所以,在一战结束后,赫尔曼和威廉二世为首的德国政府才会暗地里想把东非的影响力,挤出东欧,中东等地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