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从死缓到影帝 > 第463章 喧宾夺主

华娱:从死缓到影帝 第463章 喧宾夺主

作者:嗷世巅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9: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7月15号。

徐琨比预计中的,提前四天进入了《风声》剧组,这倒不是因为他自觉神功大成,想要入组大杀特杀。

而是因为《集结号》,进入到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名单。

虽然按照那边儿透露的消息,《集结号》拿奖的几率不大,但多少总是个念想,冯晓刚想要去搏一把,徐琨自然也只能陪着。

而夏威夷电影节的开幕时间是8月27号,距离现在已经不到一个半月了,徐琨要是按照约定入组,大概率是拍不完《风声》的。

所以他现在只能拼命赶工。

好在武田这种反派角色,基本就是给徐琨量身定做的,他在镜头前表现出来的那种残忍,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寒而栗,甚至一度在剧组里成了孤家寡人。

虽然后续有所改善,但他在剧组拍戏的一个多月里,却始终保持着孑然一身,完全不符合他琨哥内地影坛第一色魔的雅号。

当然,这主要也是徐琨没空勾三搭四,因为《风声》大部分是室内戏,黑夜白天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他基本就是连轴转。

没办法,本来就时间紧任务重,偏偏大家又都卯着劲儿想把别人比下去,很多时候高群殊还没挑毛病呢,跟徐琨对戏的演员就先要求重拍一遍了。

等到好容易休息的时候,高群殊还总是拉着他去看拍好的成片——谁让他除了是演员,还是这部戏的监制呢?

也亏得《鲲鹏行动》已经拍完了,不然就这一个多月熬下来的状态,再去拍动作片,徐琨觉得自己多半得死在镜头底下。

不过看成片,也让徐琨有了些意外收获。

那就是比起《风声》结尾的独白,自己那段‘负重前行’明显有点单薄,没有人家那么煽情、那么厚重。

所以他抽时间集思广益,又给那段旁白升华了一下。

这期间,徐琨压根就没时间去看什么奥运会,只能偶尔听一听剧组里流传的二手消息,连把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后来才知道不是】,加入《鲲鹏行动》末尾片花当中,都是拜托冯晓刚帮忙搞定的。

结果就这么紧赶慢赶,到了8月26《集结号》剧组准备启程赶奔意大利的时候,他还有二十几场戏没拍完呢。

没办法,他只能让冯晓刚带队先走,自己把《风声》拍完之后再赶过去。

这一拍,就又是四天。

到9月1号的时候,徐琨饰演的武田终于杀青了。

什么仪式都顾不上举办,徐琨离了剧组就直奔飞机场,然后一路从车上睡到了飞机上,从中国睡到了意大利。

等到了水城威尼斯,徐琨都还没缓过劲儿来呢,正琢磨着见了冯晓刚再请个假,好歹睡个囫囵觉到倒时差。

谁知刚过了海关走进候机大厅内,就听到有人指着自己喊了声什么,然后一大堆记者就呼呼啦啦围了上来。

那一个个激动的跟得了甲亢似的。

徐琨半梦半醒的被吓了一跳,头一个反应还以为自己拿下影帝了呢。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主要是威尼斯颁奖礼是9月6号,如今是9月1号傍晚,距离影帝揭晓还差着5天呢。

而且他这次拿奖的几率极低,因为大热门是获得过几次提名,却从未拿过奖的意大利演员。

对方的演技不差,在加上是本土演员,且几次错过奖项的经历,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你一外国人拿什么跟人家比?

尤其如今不比前几年,中国热已经过去了,呼吁保护支持欧洲本土演员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还设立了专门颁给欧洲演员的奖项。

所以基本上这事儿就没什么悬念了。

那既然如此,这些记者又是因为什么,跑来机场埋伏自己的?

“徐导、徐导!”

这时有人喊着中国话挤到了徐琨身边,激动的表示:“我是《电影手册》的记者,您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会意大利话和英文,我可以帮您翻译!”

“呃~”

徐琨无语道:“那你能不能先帮忙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这么多记者在机场蹲我?”

“您不知道?!”

那记者先是一愣,继而又激动道:“就在今天下午,美国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正式宣布破产倒闭啦!”

这话要是搁在一年前,徐琨多半会继续懵逼,不过他毕竟恶补过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所以对雷曼兄弟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这是家美国投资银行,2000年的时候甚至曾经一度被捧成世界最佳投行,现在虽然实力衰退了不少,但仍是美国第四大投行。

简而言之,雷曼兄弟破产造成的影响力,很可能会超过此前一年CD危机的总和!

徐琨依稀记得是有这么回事儿,不过好像发生的要更晚一些【原时空是9月15号】,这也许就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吧。

知道了记者们是为什么来采访自己的,徐琨顿觉兴趣缺缺——去年搞预言带来的种种破事儿,他现在还记忆犹新呢,怎么可能再去添一把火?

于是抬起双手示意是众记者安静,然后朗声道:“这次我是以一名演员的身份来到威尼斯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我,我希望是通过我的作品,而不是其它不相干的东西。”

电影报的记者听了这话,还有些不太情愿,甚至反过来劝徐琨再多说一些什么,中国人在国外引起这么大反响的机会可不多。

不过在徐琨答应回国后,接受他的独家专访,他立刻就改变了主意,大声用意大利语和英语翻译了徐琨的话。

围在这里想搞个大新闻的各国记者,对于徐琨这番话自然不满意,纷纷叽叽歪歪的喊着什么。

但徐琨压根听不懂,也没心思与他们多做纠缠,于是硬生生挤开人群,和来接机的剧组成员成功汇合。

结果等到了酒店,他再次被一群记者给堵住了。

徐琨不得已,只好又重复了一遍在机场的发言——这次用的是剧组带来的翻译。

结果记者们根本不理会,一直追着他到了楼上客房,甚至在推搡中伤到了酒店的保安,最终惊动了当地警方,乱糟糟直闹到半夜11点,才算是终于消停一点。

结果徐琨点餐吃宵夜的时候,竟然又在餐车上发现了一枚窃听器。

很明显,他这个预言了CD危机发生及其高潮的导演,已经成了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大的新闻人物。

而要是把范围拓展到整个意大利、或者干脆是整个欧洲,甚至可以说整个威尼斯电影节,都不如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力更大。

于是此后几天里,原本无人问津的《集结号》展厅,突然就变得人头攒动。

无数被媒体误导的观众,都想要一睹徐琨在电影当中,预测经济危机的那一幕,结果直到看完才发现是闹了乌龙。

但徐琨更胜张涵宇一筹的表演,却也因此逐渐深入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