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61章:强占大明宫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61章:强占大明宫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9: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殿下,那大明宫虽未完全建成,但毕竟是陛下为太上皇所建,意义非凡。若贸然搬去,陛下定会认为殿下僭越,恐怕会龙颜大怒!”

杜荷有些担忧。

大明宫意义非凡,毕竟是曾经为太上皇建造的居所。

赵节也是皱眉说道:“杜兄所言极是。且不说大明宫的特殊意义,单论其尚未完工的现状,居住条件必然简陋。殿下身份尊贵,怎能屈居于此?”

“更何况,这一举动定会引起朝堂震动,那些反对殿下的大臣们,定会借此大做文章,弹劾殿下目无尊长、意图不轨!”

两人这么想,汉王李元昌却道:“那是你们没去过大明宫。”

“如今我等被困来庭坊,如困兽一般,行事处处受限。”

“大明宫地势高峻,俯瞰长安,一旦入驻,进可攻退可守,既能彰显殿下监国之威,又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杜荷惊愕地看向李元昌:“汉王,你怎会支持殿下如此冒险之举?陛下那边……”

李元昌打断杜荷的话,朗笑一声:“杜兄,你太过谨慎了!陛下让太子监国,却又处处限制,东宫不让进,如今连个像样的居所都没有。太子若一直这般忍让,何时才能展现实力?搬去大明宫,正是向陛下和天下人宣告,太子绝非任人摆布!”

说罢,转头看向太子,目光炯炯:“殿下,昔日太上皇起兵反隋,不也是打破常规,才开创了大唐基业?”

“如今殿下若能在大明宫站稳脚跟,便是踏出了掌控局势的关键一步!”

李承乾赞许地看着李元昌,微微点头。

而后说道:“神武军常驻长安城内,也不是长久之计,多有扰民。”

“大明宫虽未建成,然地方辽阔,正可先为军营。”

“正是因为地方广阔,也可更好护卫周全。”

军队驻扎坊间,确实不怎么方便,本身来说来庭坊就有许多百姓。

这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

况且作为太子,住在长安城,也确实有**份。

一番商量后,这件事就定了下来。

现在的关键是,怎么去大明宫入住的章程。

跟陛下那边说,大概是不会同意的。

那就不说了吧。

——

卯时三刻。

天穹还浸在墨色里,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却已被火把照得通明。

尚未完工的丹凤门巍峨耸立,五座门道如同巨兽张开的獠牙,朱漆门扇上的鎏金铜钉在火光中泛着冷芒。

城墙垛口间,手持戈矛的守卫人影绰绰。

城门前,三万神武军呈雁形阵列铺开,长枪如林,铁甲映月,阵列前端的攻城器械裹着黑布,在夜色中宛如蛰伏的巨兽。

“报!”

斥候疾驰而来。“大明宫守卫已将城门紧闭,声称无陛下诏敕不得放行!”

汉王李元昌按捺不住,猛地抽出佩刀:“殿下,让我率先锋营撞开城门!这群鼠辈,也敢阻拦!”

李承乾抬手制止,目光扫过城头晃动的灯笼:“不必。神武军听令,火炮列阵!”

黑布掀开,上百火炮,对准了大明宫的城门。

城楼上,守卫统领紧握刀柄,声音发颤:“太子殿下!擅闯皇家宫苑乃大罪!还请速速退去!”

李承乾策马向前,声音响彻夜空:“孤乃监国太子!”

“大明宫乃皇家宫室,却空置十载!如今孤监国理政,迁入此处顺理成章!若再阻拦,休怪孤无情轰杀!”

话音未落,城墙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照得城下一片通明。

守卫们张弓搭箭,却在看到神武军的火炮时,手臂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城楼上突然传来高喊:“太子殿下息怒.”

一名身着绯袍的官员挤到垛口前,“太子殿下息怒啊!卑职乃大明宫监工薛元超,此宫虽未竣工,但内里梁柱多未加固,贸然进入恐生危险!”

李承乾冷笑:“薛监工,是担心孤进去,还是担心有人藏在里面?”

转头下令:“命工程营携带测绘图先行,若有阻拦,格杀勿论!”

随着一声令下,神武军阵中开出一条通道,数十名工匠打扮的士兵抬着测绘器械,在神武军的护卫下逼近城门。

薛元超脸色惨白,犹豫再三,终于挥了挥手。

城门缓缓开启。

踏入大明宫的瞬间,李承乾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宽阔的丹凤门大街笔直延伸,两侧夯土城墙尚未包砖,露出交错的夯层。

远处的含元殿台基已修筑完成,巨大的龙尾道如天梯般蜿蜒而上,尚未雕刻的青石基座上还残留着凿痕。

“此地果然气势非凡。”

李元昌仰头望着高耸的含元殿:“日后若在此设宴,长安权贵皆要仰望!”

李承乾却皱起眉头:“传令下去,让士兵分散巡查,重点检查地下暗道与未完工的宫殿。薛监工,带孤去看宫城布局图。”

薛元超擦着冷汗引众人来到临时搭建的监工房,展开一卷巨大的图纸。图纸上,大明宫的轮廓清晰可见:前朝三大殿、太液池、麟德殿……密密麻麻的标注显示着工程进度。

李承乾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玄武门位置,突然问道:“此处的玄武门禁军,如今归谁统领?”

长安城有两座玄武门,一座在太极宫,另一座在大明宫。

太极宫的玄武门是长安城宫城的北正门,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地方。

大明宫的玄武门是大明宫的北门。

虽然都叫玄武门,但它们位于不同的宫殿建筑群。

历史上武则天晚年的神龙政变,就是发生在大明宫的玄武门。

所以这玄武门继承制,不一定是要在太极宫的玄武门,大明宫的也能算。

跟太极宫的玄武门不同,大明宫的玄武门除了神龙政变外,后面还有景龙政变,唐隆政变,都是走的大明宫玄武门这条路子。

这就是大唐玄武门继承制的传统。

薛元超躬身道:“此处只有少量守卫,并无统领。”

毕竟只是个半成品,自然没有多少驻军。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

现在大明宫,就属于他的了。

此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大明宫的晨雾中,神武军的旗号在尚未完工的楼宇间飘扬。

李承乾登上含元殿台基,俯瞰着这座未来的皇宫。

脚下的长安城渐渐苏醒——

太极宫,太极殿。

后殿。

君臣议事。

自从病重后,李世民很久都没有召开过君臣议事了。

但这次不同,他是真的生气了。

“诸位都看看!”

“朕让太子监国,他倒好,领着三万大军强占大明宫!这是想要干嘛,逼宫弑父吗?”

由不得李世民不这么生气,大明宫的位置,对于太极宫来说威胁很大。

居高临下的地形,且能直冲太极宫玄武门。

褚遂良高声说道:“陛下明鉴!太子此举形同谋逆,公然践踏皇家礼法!”

“当年陛下为太上皇修建大明宫,何等慎重,如今太子未经旨意擅入,分明是将陛下威严不放在眼中!”

“臣请陛下即刻下诏,削去太子监国之权,以正国法!”

长孙无忌目光阴晴不定:“陛下,褚大夫所言虽有理,但此时贸然处置,恐生变故。太子手握神武军,还有火炮在手。”

“强行用兵恐生变故。且大明宫虽未竣工,但城墙雉堞已成,强攻之下难免损伤皇家体面……”

火炮,就是太子最大的底牌。

直到如今,李世民都没有能找出对抗的法子来。

这就跟一把利剑悬挂在李世民头上一样,很是难受。

体面?

李世民眉头跳动。

时至今日,老李家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褚遂良见陛下神色阴沉,又向前一步,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太子此举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强占大明宫,凭借地势之利,居高临下威胁太极宫,手中又握有重兵火炮,若不及时遏制,他日必成大患!”

“请陛下速速下诏,调动禁军,以雷霆之势平叛,收回大明宫,重掌局势!”

房玄龄却微微摇头:“不可如此莽撞。”

“太子麾下神武军训练有素,且装备火炮,我军若贸然进攻,胜负难料。一旦开战,长安城内必将血流成河,百姓遭殃,这绝非陛下所愿,也会动摇我大唐根基啊。”

长孙无忌赞同道:“房公所言极是,如今陛下虽手握天下兵马,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长安周边兵力有限,而太子的神武军就在城中,且占据险要。”

“更重要的是,那火炮之秘至今尚未破解,我军若与太子正面交锋,在火器上讨不到半分便宜,反而可能折损惨重。”

李世民很是不爽:“难道就任由太子如此胡作非为?”

“太子这是在挑战朕的权威,是在觊觎朕的皇位!”

中书令杨师道见状,连忙作揖道:“陛下息怒。依臣之见,太子此次强占大明宫,或许并非完全想要谋反。自监国以来,推行科举改制,触动了诸多世家利益,在朝堂上举步维艰。”

“太子或许是想借占据大明宫,彰显自己的地位,增强与各方势力抗衡的底气。”

褚遂良冷笑:“哼!借口罢了。”

“无论太子有何理由,擅闯皇家宫苑,动用军队,就是大逆不道!陛下若不惩处,日后如何服众?”

长孙无忌看了褚遂良一眼,缓缓道:“褚大夫,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太子背后不仅有神武军和火炮,还有那些因科举改制支持他的寒门士子。”

“若陛下此时与太子决裂,域外势力定会趁机兴风作浪,妄图从中渔利,到时候局势将更加难以收拾。”

李世民沉默良久,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袍角扫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殿内众人都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只能听到陛下沉重的脚步声。

过了许久,李世民停下脚步,沉声道:“那依你们之见,朕该如何处置?”

房玄龄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暂且搁置此事,派人前往大明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试探太子的真实意图。”

“同时,陛下可暗中命人加紧研究火炮之秘,破解其关窍,增强我军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徐徐图之。”

长孙无忌点头附和:“房公所言甚是。陛下还可下旨,以修缮大明宫为由,派遣工部官员前往,实则暗中查探太子在宫中的一举一动,掌握其动向。如此,既能避免与太子直接冲突,又可逐步掌握局势。”

杨师道补充道:“陛下,臣建议可对太子在科举改制上的举措给予一定支持,缓和父子关系。”

“太子若感受到陛下的信任,或许会收敛锋芒,减少对抗。”

李世民眉头紧皱,沉思许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就依你们所言。暂且搁置此事,但太子必须明白,朕才是这大唐的天子,他若再有僭越之举,朕绝不轻饶!”

转头对张阿难说道:“你明日前往大明宫,与太子交涉。告诉他,让太子好自为之。”

——

数日后。

大明宫内。

李承乾有得忙了。

首先是命人把太子妃跟小李厥接回来。

哦,还有狄奥多西公主,跟新罗公主金胜曼。

除此之外,是要从辽东调集钱财过来。

对整个大明宫进行修建,显然是个很大的工程,而在这个修建之中,李承乾还有诸多想法。

晨光穿透含元殿。

杜荷捧着一卷文书匆匆入内。

“殿下,工匠们已将宫城地基重新勘测完毕。”

“只是这修建所需的木料,光是上等的楠木便要三千根,关中一带的林场怕是不够。”

李承乾笔尖划过图纸上的运河标记:“不必拘泥于关中。”

“命人沿黄河而下,从江南调拨。告诉那些商贾,凡运送木料进京者,可通商辽东。”

赵节捧着工部送来的预算案,神色有些犹豫:“殿下,如此大兴土木,耗费巨大。且不说钱粮,单是人力就很是浩大。”

李承乾淡淡道:“让刑部将那些犯了流罪的囚犯都送来,若能按期完工,可折抵刑期。”

“发邸报招募,修建大明宫匠人,工钱翻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