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47章:太子你也不想走玄武门的对吧

太极殿。

是夜。

魏王李泰跟晋王李治一同赶来。

却被内侍张阿难挡在了门外。

“请张内侍务必通传父皇,我等兄弟有十万火急之事。”

李泰沉声说道。

哪怕是说张阿难已经开口说过,陛下不见。

见魏王与晋王如此,张阿难有些无奈:“魏王,晋王,陛下今日劳神过度,已歇下了,有何事明日再说吧。”

李泰态度坚决:“不,不行。”

“父皇若不见我等,大唐恐有倾覆之危!张内侍随陛下多年,当知轻重缓急!”

正常来说,李泰是应该听话的。

可到了今日这局面,想起朱雀大街上,苏定方就要将他们当场格杀,死亡的阴影依旧笼罩。

真是差一点,就交代了。

说什么,李泰今天都要见到父皇。

李治有些迟疑,面对父皇,他心里的压力很大。

毕竟这次,可是他们先行伏击大兄。

在道理上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可李泰说得没错,他们已经对付不了太子了,劝说父皇强势镇压太子,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此刻的李治有些慌神,很想去见媚娘。

或许媚娘能给他出个好主意吧。

可惜现在不是时候。

张阿难只能进去再次通报。

毕竟这可是陛下的两位嫡子,要是其他人,他就直接让赶走了。

李泰跟李治焦急等待。

不多时,张阿难再度出来。

“父皇愿意见我们了吗。”

李泰连忙问道。

张阿难微微摇头:“陛下说了,太子监国乃顺应律法,至于两位殿下与太子的纷争”

顿了顿,继续道:“陛下心中自有论断,无需旁人多言。”

李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难道是,父皇已经放弃了他们吗。

这话语里的责怪之意,如此之明显。

李泰也有些惊慌失措。

在这等关键时候,父皇竟然会偏袒太子,这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的。

按照正常请来说,李泰跟李治就要离去。

李治心里想着,待会赶紧去找媚娘支招。

然李泰如何敢走。

噗通一下就跪倒在殿外,朗声道:“父皇,父皇!”

“救救青雀吧,救救青雀吧。”

边说,李泰还一边磕头。

这可是真磕,砰砰作响,额头很快就青紫一片,在这寂静夜里格外明显。

屋内。

李世民自然是听到了。

很是有些无奈。

疲倦的声音响起。

“行了,进来吧。”

毕竟是他偏爱的青雀,自然不忍心。

李泰的眼里闪过一丝得意。

他就知道父皇对他不会不管不顾的。

听到陛下开口,张阿难也只能是打开殿门,迎接魏王晋王入内。

李泰跟李治入内,看到神情很是憔悴的父皇,连忙拱手作揖。

“青雀拜见父皇。”

“稚奴拜见父皇。”

李世民声音有些淡:“说吧,这般晚了,还要见朕何事。”

李泰闻言,再次跪了下去,声音凄惨。

“父皇,稚奴求见,是因为太子谋逆之心昭然若揭,此刻若不处置,大唐江山危在旦夕啊。”

李世民不接话茬。

“你们可知罪。”

“朱雀大街袭击太子车架,等同谋逆。”

李治闻言浑身一抖,他最怕的就是这个。

李泰却猛得抬头,圆脸上涕泪横流:“父皇明鉴!我等兄弟二人实乃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啊!”

“太子在洛阳拥兵自重,起兵造反,又凭借火炮之利,强攻潼关,他攻破潼关时,连城墙都轰成了齑粉。”

“今日朱雀大街上,若非是父皇提前埋伏羽林卫,青雀跟稚奴,就成了那苏定方的刀下亡魂吶。”

李世民不为所动,冷笑道:“就准许你们伏击太子,却不准许太子杀你们?杀人者,人恒杀之这个道理,青雀你不懂吗。”

李泰连忙哽咽辩解:“青雀从未想过要杀害大兄,父皇明察啊。”

“此番伏击大兄,只是想卸他兵权,大兄掌有火炮,寻时难以抵挡,若是能趁此机会,便能阻止一场危机。”

“青雀跟稚奴一起,想的只是把大兄拿下后,交由父皇处置,从未动过谋害大兄的心思。”

说话间,趁着李世民低头沉思的时候,青雀微微偏头,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治。

好你个稚奴,就在一旁看戏呢,全靠我演?

你好歹也打个配合啊。

李治有些愕然。

被李泰的演技惊讶到了。

明明是痛哭流涕,却能突然变幻瞪自己。

而下一刻又恢复过去。

甚至感觉方才那一眼,跟错觉似的。

不过李治也明白了,不能无动于衷了。

赶忙附和道:“是啊,父皇,稚奴跟四哥,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害大兄,”

“只是不想大兄一错再错,想劝大兄回头是岸。”

“却是大兄,是真的要对稚奴跟四哥下死手啊。”

李世民动了些许恻隐之心。

不是因为两人的说辞,而是确实如果不是尉迟敬德跟程咬金及时赶到,青雀跟稚奴,真要被太子格杀当场了。

对太子这样的行为,李世民也没什么太大的责怪。

兄弟残杀吗,不就是你杀我,我杀你。

当年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只是,这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啊。

都是他跟观音婢的孩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不心疼。

仔细观察父皇神情变化的李泰,以为父皇是为太子杀弟有所触动,于是再次补充道:“父皇,大兄的车架下,偷偷藏了三门火炮,意欲何为?”

“这分明是想趁此机会,以作大用。”

“好在孩儿跟稚奴探查了出来,否则一旦入宫,就要酿成大祸啊。”

“若是大兄入了东宫,东宫距离太极殿不过一墙之隔,那火炮,可是能轰数里之地,届时.”

李世民摆手打断:“行了。”

“朕乏了,你们退下吧。”

李世民不想再跟两个儿子掰扯了,青雀跟稚奴的心思,他门清。

然而太子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可是父皇。”

“够了。”

李世民呵斥一声:“退下。”

李泰跟李治见父皇是真的生气了,也不敢在说。

只能双双作揖:“是,父皇。”

李世民略微沉思,对李治说道:“既然你大兄免了你的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那就免了吧。”

李治不敢相信,到了这个份上,父皇竟是如此对他。

难道父皇对于自己,就没半点感情吗。

自己跟四哥,大兄。

要相差如此之大。

可李治不敢辩驳,只能低头道:“是,父皇。”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李世民眼神逐渐平静下来。

这两个次子,真是太差劲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先前李世民想通过李泰跟李治,平衡太子的权力。

可两人的所作所为,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反而是让太子不断壮大。

这次之所以顺着太子的意思,去免掉晋王的右金吾卫大将军之职,是因为偏心吗。

不,是在救他啊。

难道有了这个大将军的职位,李治就能斗得过呢?

李泰跟李治也不想想。

既然李世民早就醒来,且还安排了伏兵在朱雀大街上。

难道会不知晓李泰跟李治的动作?

魏王府侍卫,五姓七望,金吾卫被调动,这么大的动静,李世民会完全不知情?

不,恰恰相反,李世民全都知道,甚至是故意放任。

话说回来,要真是李泰跟李治胜了太子,那就真算完事了。

只是青雀跟稚奴,太不中用了。

虽说李世民早就猜到太子敢入城肯定有后手,青雀稚奴的联合要无功而返。

可败得这么彻底,还是让李世民对青雀稚奴有些失望的。

“陛下,太子那边,是否.”

内侍张阿难低声询问。

李世民轻轻摇头:“不用,就先这样吧,朕身体欠安,朝堂暂且安置在北苑,许太子监国。”

作为马上皇帝,李世民很清楚。

监国这个事情,几乎是动摇不了皇帝手中真正的权力。

虽说他不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可也清楚,皇帝的权力,不是来自于天地,更不是来自于臣民,而是来自于兵权。

对于李世民现在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跟太子去斗,也不是怎么拿下太子,是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

如果身体恢复不过来,那还谈什么争斗,早点禅位给太子,移居大明宫修身养性算了。

李承乾若是知晓了李世民所想,一定会狠狠的赞一声。

老李思想觉悟真高,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张阿难还是有些担忧:“太子监国,也不知会不会把洛阳那边的法子弄过来,这样长安可就乱了。”

李世民笑着道:“朕倒是还希望他这般,也好提前感受下,当皇帝可没他想的那般肆意,真以为当了皇帝,就能无所不为吗,那他可就想错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李世民是很清楚的明白,皇帝这个职位,干起来是有多难受。

可不是说一道诏敕下去,下面的人都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办。

阴奉阳违大有人在。

且不少诏敕,还能给你打回来。

为什么不查呢。

很多人觉得,一道诏敕下去,就是一个事情。

皇帝一天就那么几个事情。

实际上情况上,下边大臣每天能给你交出一万个事情来。

真要这个去查,那个去查,十二个时辰连轴转都看不完。

皇帝可不是朝九晚五的活计,可是朝五晚九的工作。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皇帝只能依赖大臣。

历史上那么多的奸臣,这些奸臣都是靠溜须拍马上位的?

事实上,大部分的奸臣都是能臣。

在皇帝的眼里,他们是真的能把事情都给办好。

最主要的是,帝王心术的核心要点在于平衡。

一旦朝臣一方独大,那么最先受到威胁的就是皇权。

皇帝,从来不需要分辨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况且,在现实中是没有绝对的忠奸的。

站在皇帝的位置,只要谁能维护皇权的利益,谁就是忠臣。

不因长江水清而偏用,不因黄河水浊而偏废。

“陛下,可是魏王跟晋王。”

“太子那边,会不会.”

张阿难声音担忧。

李世民摇头道:“朕还没死,太子不敢这么做的。”

“如果他要对付青雀稚奴,早就已经下手了。”

“或许,他也不想走朕的老路吧。”

李世民能隐约猜测到李承乾的想法。

毕竟,李承乾可是也有两个孩子。

皇长孙李象,却不是太子府的亲子。

小李厥还小,所以两兄弟没什么矛盾。

可十几岁的时候,谁还不是个乖宝宝呢。

李承乾十几岁的时候,聪慧伶俐,听话懂事,仁义孝顺。

谁会想到有今日这般。

很多事情,现在是看不出来的。

更多的时候是身不由己,形势所迫。

便是李世民自己,十几岁的时候,雁门救驾,还是前朝的大忠臣呢。

谁能在那个时候想到,隋朝覆灭,得天下的是他老李家。

谁又能想到,当年兄弟和睦,一起打天下的老李家,最后出了个弑兄杀弟囚父的皇帝。

当年李世民玄武门,如果李承乾再走玄武门。

那以后的李象,李厥,是否玄武门前也要走一遭。

后世大唐的君王,是否都要玄武门前走一遭,才算是正统继位?

李唐的子子孙孙,难道要世世代代相爱相杀?

李世民不想这样。

李承乾就想这样了?

父子之间,似乎有一道看不见的底线,即便这道底线脆弱跟窗户纸那样一捅就破。

太极殿外。

李泰跟李治面色惨白。

“四哥,怎么办?父皇根本不信我们……”

李治声音发颤,望着掌心被冷汗浸湿的袖角,方才在殿内强撑的勇气瞬间消散。

下意识摸向腰间玉佩,那是武媚娘亲手所赠,此刻却无法给他半分安定。

李泰肥胖的身躯剧烈起伏,突然揪住李治的衣领,压低声音嘶吼:“都怪你!方才在殿里像个木头桩子,早干嘛去了?”

“我……我也慌了神!”

李治奋力挣脱,踉跄后退两步。

“四哥,你没瞧见父皇看我们的眼神吗?他根本不在乎我们的死活!”

想起父皇冷漠地宣布免去自己官职时的模样,眼眶瞬间红了。

他是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在太子如此势大的时候,父皇会免去他唯一的护身符。

只是李治不知道,右金吾卫大将军可不是他的护身符,更像他的催命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