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38章:恭迎太子殿下入城

武曌看着李治的眼神里,是满满的鼓励。

其实她也清楚,李治跟当初的陛下不同,陛下玄武门后,有能力完全掌控朝堂。

而现在,即便是李治干掉了太子跟魏王两兄弟,本身的势力不足以跟陛下抗衡。

然而,武曌在这后宫多年,对于陛下的脾性早就有所了解。

她在赌。

赌在没有了太子跟魏王后,只剩下晋王一个嫡子,陛下没有选择,还是会定下晋王当太子,继承大统。

之所以武曌有把握,这跟长孙无忌也有很大关系。

长孙无忌是第一功臣,是关陇门阀的代表。

他绝对不会同意,在有嫡子的情况下,陛下选择庶子继承大统。

只有长孙皇后的儿子,才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所以,同时干掉太子跟魏王,风险很大,可收益也是巨大的。

走到今天这份上,武曌的野心其实也膨胀起来了。

其实在先前的之前,在太子还没有起兵造反之前,武曌更多的想法,是想让晋王站在太子这边,博取太子的好感,同时看看机会。

在没机会的情况下,一旦太子登基为帝,可以靠着这份好感,或许能让太子同意,放她出宫,二嫁晋王。

现在,武曌不这么想了。

她想当皇后。

此刻,李治的呼吸有些急促。

但对上媚娘明亮的眼眸,逐渐的平稳下来。

“好。”

咬咬牙,李治做出了决定。

——

太极殿偏殿。

这里是君臣议事的地方。

只是今日没有陛下。

太子要入城,然而入城后怎么对待,也是个麻烦事。

房玄龄率先打破沉默:“诸位,如今太子兵临城下,虽允诺仅带一千兵马入城,但其素日行事乖张,心思叵测,实难捉摸。”

“陛下重病昏迷,朝堂动荡不堪,大内安危,关乎我大唐社稷之兴衰存亡。东宫与大内近在咫尺,仅一墙之隔,若让太子入驻东宫,其一举一动,我等皆难以掌控。”

“故而,断不可让太子踏入东宫。”

之前是谋反,现在要防政变。

如果李承乾从东宫直入内廷,控制了陛下,那么什么都没用了。

所以在陛下醒来前,房玄龄可不想看到太子进入东宫。

褚遂良立即赞同道:“房相所言极是,太子往昔行事荒唐至极,竟妄图谋逆篡位,如今又以监国之名,率兵前来,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若使其进入东宫,凭借东宫与大内这般相近之地理,他极有可能做出对陛下不利之举,危及我大唐社稷。”

其实褚遂良更想说服众人,趁着太子只有一千兵马,干脆把太子拿下,等陛下醒来处置。

可他知道自己这么说,肯定很难被同意。

现在褚遂良有些后悔,当初陛下就不该恢复李承乾的太子位,如今陛下昏迷,李承乾借着太子名义,让他们很是被动。

长孙无忌目光深邃,缓缓道:“二位所言有理,然太子乃陛下亲封之监国,我等若贸然阻拦,于情于理,皆难以服众。”

“且太子手握重兵,即便仅带千人入城,其身后大军,亦为莫大威慑。若处置稍有差池,恐引兵变,届时必将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褚遂良闻言,当即反驳道:“长孙司徒所言甚是,然太子之心,路人皆知。”

“今陛下病重,朝堂不稳,我等为社稷计,不得不防。”

房玄龄也是开口说道:“东宫之地,太过敏感,太子若入,变数太大。但阻拦之法,需谨慎斟酌,不可授人以柄,致生大乱。”

尉迟敬德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握拳,声若雷霆道:“我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我只知道陛下待俺恩重如山,如今陛下病重昏迷,这大内我誓死守护!太子若想进东宫,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程咬金也站起身,咧着嘴大声道:“老黑说得对!我老程这条命都是陛下给的,如今正是报效陛下之时。东宫毗邻大内,绝不能让太子进去,否则我老程第一个不答应!”

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两人,在陛下昏迷之际,共同执掌宫廷禁军,维护大内安危。

平时朝廷大事两人基本不怎么参与,在关系到陛下安危这块,自然是站了出来。

房玄龄微微点头,看向二人道:“二位将军忠心可鉴,有二位将军守护大内,我等安心不少。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既要阻拦太子进入东宫,又不能引发大乱。”

褚遂良亦道:“不错,二位将军一腔热血令人钦佩,但朝堂之事,复杂万分,还需谨慎行事。”

长孙无忌叹息一声:“我亦深知其中利害,只是此事干系重大,需谋定而后动。”

“太子入住东宫,本乃祖制所定,名正言顺之事。”

“我等若强行阻拦,难有大义。”

众人闻言,略微沉默。

太子自幼生活在东宫,对于太子来说,东宫就是他的家。

如今太子入城监国,他们这些大臣联手起来不让太子住进自己家,怎么说都没有道理。

魏征有些感慨,不过还是开口道:“诸位,现在是我等既要阻止太子进入东宫,又不能落下口实,引发更大祸乱。”

虽说他是站在太子这边,可对陛下的忠诚,是毋容置疑的。

魏征心里清楚,这个时候让太子入住东宫,必然会想办法控制大内。

届时,陛下都只能跟太上皇那样禅位了。

褚遂良冷哼一声:“那有这般两全其美之事,太子如今入城监国,难道不是因为陛下病重,趁此机会染指皇位吗。”

“他都敢这般做了,我等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

“哪怕是太子有所不满又如何,入了城,就由不得他了。”

“若是诸位爱惜羽毛,那这等事,就由我来担着吧。”

褚遂良跟其他人不同,他现在已经是完全站在了太子的对立面,太子要是上位,他这仕途之路,也就此终结了。

这一点,褚遂良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就这么直接拿下太子啊,但是褚遂良也知道,这朝堂他说了不算。

各家有各家的心思。

尤其是那魏征,一直是支持太子顺位继承。

哪怕太子都已经拥兵自重,起兵造反了,还要说什么太子优秀,太子继位是正统,是大唐未来之福。

好像造反这等十恶不赦之罪,到了他们的嘴巴里,就成了无关紧要的小事。

这让褚遂良心中一直很是不爽。

房玄龄微微颔首,对褚遂良站出来的态度很是满意。

“我等可对外宣称,陛下病情危急,大内上下正全力救治,为免惊扰陛下,暂禁任何人靠近东宫。”

“与此同时,当火速调集羽林军,严守大内与东宫之间通道及各处宫门,务必确保大内安然无虞。”

“至于太子,可安排其于宫外别苑监国,一应政务,皆可于别苑处置。如此,既能安抚太子,又可保陛下与大内之安全。”

哪怕是到现在,房玄龄都从来没有于明面上对付太子,诸多手段,要么是使唤别人,要么是因势诱导,反正自己不出面。

在没有绝对的把握前,房玄龄什么事都要留一线。

这样即便是太子上位了,不过是他是仕途结算,到了这般年纪,也没多少年头好活了,也无所谓了。

至少,不会太过于牵连到家族。

长孙无忌最终开口道:“那就按房公说的这般吧,尉迟将军跟程将军把守大内,等太子入城后,只能是先行委屈太子了。”

魏征又问道:“明早太子入城,我等是否要迎接。”

长孙无忌刚想答应下来,褚遂良立即插话道:“自然是要迎接,不过既然太子住在别苑,我等于别苑迎接即可。”

“这也能让太子明白,即便是监国,也不能完全肆无忌惮。”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

其他几人也一言不发。

这从某个方面说,就是臣权跟皇权的争斗了。

大唐天下,从来不是皇帝独裁,而是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

三省六部,很大程度的限制的皇权的施展。

这是世家们的共识,不仅仅只是五姓七望,关陇门阀亦是如此。

简单来说,天下属于皇帝。

但皇帝有多大的权力,取决于皇帝本身有多大的魅力。

当初李世民即位,世家也是了个下马威的。

现在太子要监国,褚遂良的提议,也不是没有根据。

当然,褚遂良说这话,其实不是在于世家这块,而是魏王那边,说是不想让太子的声势过于浩大。

李泰跟李治联合要伏击太子的事,褚遂良也是不知情的。

“好吧,就按褚大夫说的那般。”

“百官于别苑迎接太子。”

长孙无忌也没多想,直接就定了下来。

禁卫军被紧急调动,所有禁军禁止休沐,大量防备于大内之中。

很多人以为长安城,是长安城的城墙最高最厚,而实际上,真正的皇城大内,才是防御最强的地方。

长安可分为三大块。

长安城,皇城,大内。

长安城便是百姓,商贾等住所,外边是长安城城墙。

再就是靠里面的皇城,这里的城墙比长安城更为结实厚重。

皇城亦是百官办公的主要场所。

而比起大内,皇城的城门,又要差上少许。

李承乾要是正面强攻的话,打到李世民面前,就要先打长安城,打完长安城打皇城,再打最高最厚的大内宫廷。

这也是为什么大臣们不敢让李承乾入住东宫的原因。

只要太子在皇城外,即便是入了长安城,一千兵马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可要是太子住在东宫。

这一千兵马的危险,可就太大了。

宫廷跟东宫的围墙,怕是几发火炮就能直接轰塌。

甚至是东宫的火炮,都能直接打到宫廷里面去。

——

次日。

城外大帐。

李承乾坐在高高的龙辇上。

龙辇并不奢华,装饰较为简单,可胜在一个大。

长宽约有一丈余,前面是八匹马拉车,且还感觉有些吃力。

周边,是一千穿戴甲胄,连马甲都披上了的精锐铁骑。

苏定方在左侧,右侧是裴行俭。

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长安明德门前,守将王猛大声喊道:“开城门!”

“恭迎太子殿下入城!”

喊话声在不断传播,众多守城将士一起呐喊:“恭迎太子殿下入城!”

中间的城门缓缓打开。

苏定方跟裴行俭领着数百铁骑在前,李承乾的龙辇被簇拥在中间,缓缓驶入长安城内。

‘我回来了,长安。’

时隔数载,李承乾又一次回来。

看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城门,心里不仅有几分感慨。

当初,为了自保,东征高丽。

如今,也算是衣锦还乡吧。

有些慢,又感觉有些快。

因为李承乾自己也没把握,李世民到底会不会跟历史上那样,病重昏迷,乃至于瘫痪半年有余。

毕竟那是因为原身李承乾的去世,以至于李世民心神疲惫,诱发病根。

不过现在这情况,虽也是病重,倒是从消息上听说,没有历史上那么厉害。

“恭迎太子殿下。”

王猛小跑着来到龙辇前,单膝跪地高声喊道。

谁能懂他这段时间有多大压力。

一方是太子,一方是朝廷大臣。

当真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此刻恭恭敬敬,最担心的就是得罪太子,被太子所记恨了。

李承乾抬眼一眼,平静的问道:“怎么,就只有你在?”

王猛不敢多说,回道:“诸公都在前边迎接太子殿下。”

李承乾也没有为难他的意思,摆摆手,吩咐队伍继续前行。

王猛见此,总算是松了口气。

平时热闹的朱雀大街,此刻已经被禁卫全面封锁,街道上,商铺关张,一个人影都看不见。

苏定方此时策马到龙辇旁边,低声道:“殿下,薛将军已经部署在曲池坊。”

李承乾自然不可能说这个时候就夺取城门。

现在大量的禁军在,所有人的焦点也集中在这里,强攻难度高。

到了晚上,才是行动的好时候。

目标并非是明德门,而是靠东的启夏门。

当初,李承乾就以太子教令,喝令城门郎,强开启夏门。

这次,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