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32章:时机已至,回长安

夜幕深沉,右金吾卫军营内,陆仝身披战甲,神色冷峻。

李义府带着挑选出的数十名精锐士兵,个个目光如炬,严阵以待。

陆仝带领一队士兵,径直朝着大营走去。

大营内,烛火摇曳,几个与魏王府关系密切的将领正围坐等候。

他们是受到陆仝的命令前来商议军事。

陆仝一脚踹开营门,大喝一声:“奉晋王之命,抓捕叛逆,尔等束手就擒!”

将领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纷纷起身,手忙脚乱地去抓兵器。

为首的将领满脸怒容,瞪着陆仝吼道:“陆仝,你好大的胆子!我们犯了何罪,你敢擅自抓人?”

陆仝冷哼一声,上前一步,手中长刀出鞘,寒光闪烁:“如今朝堂动荡,你们暗中勾结外邦,意图危害长安安危。”

士兵们一拥而上,将几个将领团团围住。那些将领一边挣扎,一边破口大骂:“陆仝,你这是自毁前程!我们背后可是魏王,你逃不掉的!

陆仝冷声道:“我只知听从晋王命令,魏王那边,我自会交代。来人,给我拿下!”

随着行动推进,整个军营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慌。被抓捕的将士们不断放狠话威胁,可陆仝咬紧牙关,没有丝毫退缩。

然而,还是有几名名机灵的士兵趁乱逃脱,拼了命地朝着魏王府方向奔去,要将这消息告知李泰。

此时,魏王府中,李泰正与柴令武商议对策,突然一名侍卫匆匆闯入,惊慌失措地禀报道:“魏王,大事不好!右金吾卫那边,晋王派人正在大肆抓捕与咱们王府有来往的将士!”

李泰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稚奴这小子,简直欺人太甚!他竟敢公然与我作对,在我的地盘上抓人!”

柴令武也皱起眉头,神色凝重:“王爷,这晋王此次行动怕是早有谋划,咱们不能坐视不理,得赶紧想办法应对。”

李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片刻后咬牙道:“走,本王亲自去右金吾卫军营,看他稚奴能把我怎样!我倒要问问,他凭什么抓人,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四哥,还有没有父皇!”

说罢,调动府内上百侍卫,气势汹汹地朝着右金吾卫军营赶去。

右金吾卫军营外,陆仝和李义府正指挥着士兵们将抓捕的人集中关押。

士兵来报:“将军,魏王带着人来了,就在军营门口!”

陆仝和李义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紧张与担忧。

毕竟这可是魏王。

李义府忙道:“陆将军,此事怕是棘手,咱们得赶紧通知晋王。”

王对王,将对将。

他们单独对上魏王,还是有些难办的。

陆仝点头,立刻派一名士兵快马加鞭前往晋王府邸。

军营门口,李泰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一群侍卫,气势汹汹。他看着紧闭的营门,大声喝道:“陆仝,你给本王滚出来!你擅自抓捕朝廷命官,是何居心?”

陆仝和李义府走出军营,陆仝沉声道:“魏王,末将乃奉晋王殿下之命行事,这些人涉嫌通敌叛国,危害大唐社稷,不得不抓。”

李泰冷笑一声:“通敌叛国?本王看是晋王他故意针对本王吧!你们立刻把人给本王放了,否则,本王定要在父皇面前参你们一本!”

陆仝站起身来,挺直腰杆,神色坚定:“魏王,末将只知听从晋王命令,执行军令。若魏王有异议,可等晋王前来定夺。”

李泰气得脸色铁青,正要发作,这时,远处马蹄声急促,李治带着大批金吾卫匆匆赶来。

李治翻身下马,大步走到李泰面前,拱手道:“四哥,深夜到访右金吾卫军营,所为何事?”

李泰怒视李治:“稚奴,你做得好啊!你凭什么在我眼皮子底下抓人?”

李治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说:“四哥,这些人暗中与外邦勾结,意图破坏长安稳定,危及父皇和大唐社稷。本王身为金吾卫大将军,职责所在,不得不查。”

李泰冷哼一声:“你说他们勾结外邦,可有证据?莫不是你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捏造罪名?”

李治微微抬手,李义府立刻呈上一迭卷宗:“四哥,证据在此。这些都是我等调查所得,他们平日里的种种行径,已然触犯大唐律法。四哥若不信,可亲自查看。”

这些卷宗,对于担任右金吾卫大将军的李治来说,随便就能搞出来。

不过其中确实大多数都是真的。

李泰看都不看那卷宗,一把推开:“哼,这些东西,谁知道是不是你伪造的!今日你若不把人放了,我定不罢休!”

说罢,身后侍卫们纷纷抽出兵器,摆出一副要强行抢人的架势。

李治见状,神色一凛,微微侧身,身后的金吾卫迅速围拢过来,将李泰等人团团围住。

而后沉声道:“四哥,莫要冲动。本王抓捕这些人,皆是为了大唐着想。四哥若执意阻拦,便是妨碍公务,与大唐律法作对。还望四哥三思。”

李泰环顾四周,看着那密密麻麻的金吾卫,心中一阵恼怒。

他有上百侍卫,可这里的金吾卫何止上千。

李治摆明了早就有所安排。

他也没想到李治竟如此大胆,敢公然与他对峙。

此时,他若强行抢人,势必引发冲突,到时候事情闹大,传到父皇耳中,对他也不利。

李泰咬着牙,狠狠地瞪了李治一眼:“好,好你个稚奴!今日之事,本王记下了。你给我等着!”

说完,李泰调转马头,带着侍卫,灰溜溜地离开。

李治望着李泰远去的背影,微微松了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跟李泰正面硬钢,以完胜结束。

感到心中很是舒爽。

看着眼前的金吾卫,李治突然就想起了太子。

当初陆仝听令于太子,自己这个右金吾卫大将军,连兵都调不动。

太子用东宫侍卫,还有金吾卫的兵马,横行长安城,便就是如同他今日这般吧。

或者说,他正在学太子摸样。

——

这般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过李世民。

消息很快就传入宫中。

李世民在寝宫的床榻上辗转反侧,眉头紧锁,口中不时呢喃着。

这是他第一次病得如此之重。

病来如山倒,尤其是在这寒冷冬季。

一旁侍奉的张阿难满心忧虑,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陛下啊,手中不停地为陛下掖着被角。尽管寝宫内燃着暖炉,可这寒意却似能穿透墙壁,直抵人心。

这时,一小宦官匆匆走进,神色慌张,在门口踌躇了一下,还是快步走到张阿难身旁,附耳低语。

张阿难脸色骤变,眼中满是惊惶,下意识地看向李世民,犹豫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恰在此时,李世民缓缓睁开了眼睛,声音虚弱却透着威严:“阿难,何事如此慌张?”

张阿难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哭腔:“陛下,魏王与晋王在右金吾卫军营起了冲突,险些兵戎相见。”

李世民闻言,原本就苍白的脸上瞬间涌起怒色,想要起身,却因身体虚弱,又重重地躺了回去,大口喘着粗气:“逆子!逆子啊!朕还未咽气,他们便如此不顾兄弟情义,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置我大唐社稷于何地!”

“说,到底是为了何事。”

张阿难不敢隐瞒,便将情况如实述说。

李世民听完,哪里不知道,这是两兄弟在争权夺利。

张阿难连忙上前,轻轻为李世民顺着气,眼中满是心疼:“陛下莫要动气,保重龙体要紧呐。”

李世民一把推开张阿难的手,怒声喝道:“传朕诏令,立刻宣魏王、晋王进宫,朕要好好教训他们!”

“还有,让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魏征即刻进宫,朕要问问他们,这朝堂到底成何体统!”

张阿难面露难色,嗫嚅道:“陛下,您身子如此虚弱,要不……”

“住口!”李世民打断他的话:“立即去传。”

张阿难不敢再说,正准备领命退下,而在此时,李世民突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又再次昏了过去。

“陛下!陛下!”张阿难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召见魏王,晋王。

“传太医,立即传太医。”

整个寝宫瞬间乱作一团。

太医院的太医们原本就因为陛下龙体欠安等候,听到命令当即赶来救治。

然而,这次的昏迷,却比之前,更为严重了。

次日,李世民依旧没有任何苏醒的迹象。

朝廷也乱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紧急聚集在太极殿。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陛下再次昏迷,如今朝堂本就不稳,这可如何是好?两位殿下争斗不休,我们身为臣子,必须要想办法稳定局势。”

房玄龄长叹一声,脸上满是忧虑:“是啊,国不可一日无主,如今陛下昏迷不醒,监国之事迫在眉睫。可两位殿下争斗正酣,若处理不当,恐生大乱。”

褚遂良站出来,神色坚定:“依我之见,魏王聪慧且在朝中经营多年,由他监国,定能稳住朝堂局面。”

长孙无忌立刻反驳:“褚大夫此言差矣,晋王素有仁孝之名,又掌管金吾卫,能保长安安危,由晋王监国才是最佳选择。”

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朝堂之上一片嘈杂,局势愈发混乱。

魏王府中,李泰听闻父皇再次昏迷,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柴令武在一旁低声说道:“魏王,陛下昏迷,朝堂大乱,这可是我们的机会。如今大臣们为监国之事争论不休,魏王应立刻行动,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李泰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错,这李治竟敢公然与我作对,等我掌握大权,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立即安排车架,我当入宫陪在父皇身边。”

晋王府中,李治得知消息后,与李义府紧急商议。

“晋王,陛下昏迷,朝堂动荡。此时正是关键时机,晋王应尽快行动,凭借手中的兵权和长孙司徒等重臣的支持,争取监国之位。”

李治目光坚定,微微点头:“不错,此事关乎我之命运,更关乎大唐未来。传我命令,让陆仝加强长安城内的戒备,确保局势稳定。”

“我即刻入宫,陪侍父皇。”

长安宫内。

李泰跟李治前后赶到。

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魏征等大臣也纷纷赶来。

还有后宫各妃子,也纷纷齐聚。

不过这个时候,张阿难只能挡在殿前,不让任何人入宫。

陛下需要静养。

不多时,太医们鱼贯而出。

众人急忙询问病情。

“陛下这是急火攻心,加之身体虚弱所致,休养几日便能醒转。”

太医们很快给出了答复。

众人听闻,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陛下正当壮年,些许病症,还是能抗的。

不过当着众多大臣的面,李泰再次把李治擅自调动金吾卫抓人之事说了出来。

摆明是要在这殿外,让李治给个交代。

李治则是一口咬定这是金吾卫内部之事,跟他魏王无关。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看了看李泰,又看了看李治,缓缓说道:“如今陛下昏迷,朝堂局势危急,你们兄弟二人应携手共度难关,而非在此争吵。此事究竟如何,待陛下苏醒后,自有定论。”

褚遂良站出来,看向李泰,拱手道:“魏王,如今陛下病重,身为皇子,应顾全大局。晋王既然称有证据,不妨等陛下醒来,再呈给陛下查看。”

李泰心中虽有不甘,但此时也不好再发作,只得咬牙道:“好,那就等父皇醒来,看这稚奴如何解释。”

李治微微冷笑:“四哥,我问心无愧,自然不怕父皇查验。倒是四哥,若真与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所牵连,怕是难以向父皇交代。”

“你!”

李泰又要发怒,却被房玄龄拦住:“陛下如今昏迷不醒,朝堂需要你们齐心协力。”

两人此刻也只能暂且搁置下来。

而这时,消息已经传到洛阳。

李承乾眼神平静,对内侍文忠吩咐道:“传令,备五千铁骑,随我前往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