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09章:暗战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09章:暗战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9: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洛阳城,夜色如墨,工坊内却灯火通明。

火炮是一回事,充足的弹药更是重要。

实际上来说,一百二十门火炮,已经是足够了。

但没办法,李承乾本身就患有火力不足焦虑症。

这火炮打着打着,要是弹药不够了怎么办呢。

“殿下,火药的储备已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妥当,只是这硫磺和硝石的采集愈发困难了。”苏定方快步走到李承乾身边,低声说道。

李承乾微微皱眉,“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火炮的弹药供应。另外,让工匠们加紧调试火炮,确保每一门都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威力。”

“是,殿下。”苏定方领命而去。

李承乾独自走到工坊的角落,那里堆放着一些破损的火炮部件。

蹲下身子,捡起一块碎片,轻轻摩挲着。“这些火炮,本应是我大唐开疆拓土的利器,如今却要用来对付自己的父亲……”

李承乾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次的内战避不开,他也没办法了。

此时,内侍文忠匆匆跑来,“殿下,密探来报,长安那边已集结了大批军队,由李靖、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三位将军统领,不日便会抵达洛阳。”

李承乾霍然起身,眼神中闪过一精光:“来得好,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奈我何。传令下去,加强城防,招募更多的壮丁进行训练,同时密切监视长安军队的动向。”

“是,殿下。”文忠转身离去。

李承乾在工坊内来回踱步。

考虑这一场战,应该要如何打。

大量杀死大唐将士,自然不是李承乾想要的结果。

所以火炮主要是以威慑为主,而不是杀人为主。

这些人,以后也会是他的兵。

没道理说逮着自己人杀。

杀出个香积寺之战,又有什么意义。

关键在于,如何顺利的瓦解对方的士气。

须知李靖,可是大唐军神。

真要闹到死磕那一步,谁都没好处。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魏王李泰听闻父皇李世民已起兵攻打洛阳的消息,兴奋不已。

在府中来回踱步,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深知若李承乾被击败,自己便有了争夺太子之位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魏王李泰听闻父皇出兵洛阳,兴奋在房内踱步。贪婪光芒闪烁眼中,仿佛太子之位触手可及。“哈哈,李承乾,你也有今日!你若倒下,太子之位便是本王的。”李泰自语,得意笑容浮现。

“来人,速请清河崔氏长公子崔盛玉前来!”李泰急切吩咐。

不久,崔盛玉身着青衫,风度翩翩踏入书房。步伐从容,面带高深莫测微笑,似一切尽在掌握。“魏王殿下,不知召在下何事?”崔盛玉微微拱手,姿态优雅。

李泰忙迎上前,眼神期待,“崔公子,如今父皇出兵洛阳,此乃良机。李承乾若败,本王登太子之位指日可待,还望公子为我出谋划策,确保此战得胜,让本王坐收渔利。”

崔盛玉轻抚衣袖,微微点头,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不急不缓地说道:“魏王殿下,五姓七望在这天下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如今联合起来对付李承乾,定能让他首尾难顾。”

“先说荥阳郑氏,长公子郑宇轩心思缜密,行事果断。其在洛阳周边经营的粮庄,皆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如今不仅停止向李承乾供粮,还暗中破坏运粮道路,设置陷阱、毁坏桥梁。他曾对我说,李承乾若想从周边获取粮草,简直难如登天。那些运粮的队伍,只要踏入他所布置的范围,便会陷入困境,插翅难逃。如此一来,李承乾的军队没了粮草,便如没了牙齿的老虎,再难有大的作为。”

“陇西李氏长公子李睿文,在商道上人脉极广,消息灵通。他凭借家族在商道上的影响力,阻断硫磺和硝石等战略物资运往洛阳。李睿文分析,李承乾的霹雳火威力虽大,可没了火药,那不过是一堆废铁。而且他还安排了不少眼线,一旦发现有物资试图运往洛阳,便会想尽办法拦截,让李承乾的火药储备后继乏力,霹雳火威力受限。”

到了如今,虽然还不知道霹雳火的具体配方,但硫磺跟硝石,已然不算太大的秘密。

李泰眼睛放光,急切追问:“还有其他方面的举措?还望崔公子细细道来。”

崔盛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在舆论方面,范阳卢氏长公子卢志杰,才情出众,善用舆论造势。他安排族中能言善辩子弟,在长安与洛阳间的书院、酒楼频繁活动。卢志杰曾与我探讨,如今这世道,民心向背至关重要。在书院,他们挑起对李承乾‘罪行’的激烈讨论,让那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们对李承乾口诛笔伐;在酒楼,让食客对李承乾嗤之以鼻。散布李承乾意图谋反、将给百姓带来战乱灾祸的谣言,扰乱军心民心,影响陛下对李承乾的判断,坚定陛下平乱决心。只要民心乱了,李承乾即便有精卒火药,也难以稳固统治。”

“太原王氏长公子王景辉,为人八面玲珑,与朝中官员的关系盘根错节。他利用家族与朝中官员的姻亲关系,在朝廷形成舆论势力。王景辉认为,陛下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朝中大臣的影响。所以他让官员在朝会上慷慨陈词,力主陛下坚决讨伐李承乾。他还私下里与不少大臣频繁往来,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情,让这些大臣们坚定地站在陛下讨伐李承乾的阵营中,从而影响陛下决策和对前线军队的支持力度。”

“另外,我们联络与五姓七望交好的小势力。这些小势力在洛阳周边如蚂蚁般不断制造麻烦,袭击李承乾的运粮队伍和巡逻士兵,分散其兵力精力,使其难以全力应对长安大军。这些小势力,虽然单个实力不强,但胜在数量众多,且神出鬼没。他们就像附骨之疽,让李承乾头疼不已。”

李泰兴奋拍手,“妙哉!公子智谋过人。本王这就联系其他家族长公子,共商此事。”

很快,五姓七望的长公子们齐聚一堂。宽敞议事厅内,气氛庄重。

清河崔氏崔盛玉站在厅中,向众人阐明利害:“诸位,李承乾拥兵自重,若他得胜,五姓七望利益受损。如今陛下出兵,是我们的机会。联合起来,让李承乾腹背受敌。”

范阳卢氏长公子卢志杰捋须点头,“崔兄所言极是,我卢氏全力配合。定让谣言传播更广,使洛阳军民人心惶惶。我已安排族中子弟,深入洛阳城的各个角落,与三教九流之人交往,将谣言传得满城皆知。不出几日,洛阳城必定人心惶惶,军民离心。”

荥阳郑氏长公子郑宇轩接口道:“我郑氏已布置妥当,粮草供应断绝,运粮道路破坏,李承乾难以获取粮草。而且我还安排了人手,混入洛阳城的一些势力中,煽动他们对李承乾的不满,让李承乾内部也产生矛盾。”

太原王氏长公子王景辉自信一笑,“我们王氏会让支持陛下平乱的声音在朝堂占据上风,促使陛下坚决讨伐。我与几位大臣已经达成共识,他们会在关键时候向陛下进言,力主陛下加大对洛阳的攻势,不给李承乾喘息的机会。”

陇西李氏长公子李睿文说道:“我族商道眼线众多,战略物资难以运入洛阳,小势力也会持续给李承乾制造麻烦。而且我还让家族中的一些高手,暗中监视李承乾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有什么新的举措,我们便能及时应对。”

众人纷纷赞同,一场针对李承乾的暗中谋划悄然展开。他们各自安排人手,紧密执行计划,一张大网向李承乾缓缓收紧。

在长安皇宫内,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深锁,神情凝重。手中战报详细记录洛阳城防御部署与李承乾军事行动,每字如巨石压心。

“这个逆子,竟将洛阳经营得如此稳固。”

李世民喃喃,愤怒与无奈交织。

眼中疲惫尽显,仿佛瞬间苍老。曾经可爱的儿子,如今成心腹大患,怎不心痛。

“陛下,李靖将军已做好出征准备,可洛阳城易守难攻,强攻恐损失惨重。”

长孙无忌在旁小心翼翼说道。看着李世民憔悴面容,心中担忧。

李世民微微点头:“朕知晓,局势紧迫,不得不攻。传朕旨意,命李靖尽快制定详细作战计划,户部加大粮草兵器供应,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声音疲惫却坚定。

“是,陛下。”长孙无忌领命匆匆离去。

李世民靠在龙椅,闭眼。脑海浮现李承乾儿时模样,一起骑马射箭、谈论治国的美好回忆如在昨日。

可如今,儿子背叛,妄图分裂大唐。

“承乾,你为何走到这一步?”

心中刺痛,泪水滑落。

在李靖的营帐内,三位将军围坐,气氛严肃。洛阳城地图摊开桌上,不同颜色标记标注信息。

“洛阳城城高墙厚,李承乾麾下兵强马壮,正面强攻非良策。”

李靖皱眉,目光紧盯地图,似寻破城关键。

尉迟敬德挠头,一脸憨厚:“李总管,那该咋办?总不能干等着。”

程咬金也点头:“是啊,老程不想与太子兵戎相见,可陛下有令,不能违抗。”

李靖沉思片刻,抬眼看向两位将军:“我有一计,先在城外设伏,截断粮草供应,并且派人暗中烧毁洛阳粮仓,待其内部混乱、粮草短缺,再发动总攻,可事半功倍。但需密切关注洛阳城内动向,以防变故。”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对视,纷纷点头赞同。

“李总管此计甚妙,断其粮草,如同断其命脉。”

尉迟敬德大声说,眼神兴奋。

程咬金咧嘴笑道:“没错,等他们饿得没力气,咱们再杀进去,手到擒来。”

然而,他们清楚计划实施不易。

洛阳周边地形复杂,李承乾定会加强粮草运输保护。

但为完成陛下命令,只能全力以赴。

随着时间推移,洛阳城和长安气氛愈发紧张。洛阳城内,李承乾加紧布置防御。

城墙上增设瞭望塔,士兵日夜观察城外,眼睛瞪得如铜铃,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

城门处设重重障碍,拒马桩、鹿角似钢铁防线。

“殿下,据密探来报,长安有小动作,洛阳周边粮草供应困难,城中流传不利于我们的谣言,运粮队伍和巡逻士兵遭不明势力袭击。”

苏定方向李承乾汇报,面露焦急。

李承乾冷笑,眼神愤怒,“哼,定是五姓七望和李泰搞鬼。传令加强周边警戒,彻查粮草问题,抓捕造谣者,稳定军心民心。增派兵力保护运粮队伍和战略物资,坚决打击袭击者。”

李承乾声音冰冷,怒火中烧。

“是,殿下。”

苏定方领命迅速安排。

洛阳城百姓感受大战来临的紧张,街头巷尾弥漫不安。

集市不再热闹,摊位稀疏,小贩面露担忧。

人们聚集低声议论战争,眼神恐惧迷茫。

“这可咋办呀,听说长安军队快来了,咱们会不会遭殃?”

老妇人担忧,满脸皱纹,眼神无助。

“唉,不知太子能否守住洛阳。”中年男子叹气,无奈摇头。

谣言影响下,部分百姓对李承乾产生怀疑,人心惶惶。

但也有人坚定支持太子。

在这紧张氛围中,李承乾与李世民两方暗中准备与较劲激烈进行,五姓七望的加入让局势更复杂,双方坚信能赢,可风暴如何收场,无人能知。

每个人如在巨大棋局中,棋子命运难测。

战争阴云如厚重乌云,笼罩洛阳城和长安,压得人喘不过气,只待惊雷爆发……

在长安,魏王李泰密切关注计划进展,不时召见五姓七望长公子询问。

“崔公子,如今谣言传播得怎样了?”李泰焦急问。

崔盛玉微笑,“魏王殿下放心,谣言在洛阳城广泛传播,人心浮动,效果显著。如今洛阳城的百姓,人心惶惶,对李承乾的信任也在逐渐瓦解。”

“好,很好!那粮草截断和小势力袭击情况呢?”李泰追问。

“荥阳郑氏和陇西李氏已成功阻断粮草和物资供应,小势力不断制造麻烦,李承乾有些应接不暇。据我得到的消息,李承乾已经增派了不少人手去保护运粮队伍,但那些小势力神出鬼没,让他们防不胜防。”崔盛玉自信回答。

李泰听后大笑:“妙极,继续如此,李承乾必败。本王离太子之位又近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