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03章: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李世民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既然这一战不可避免,自然也不会拖拖拉拉。

很快,朝廷发出大量的命令,开始调集兵力,人力,物力,对洛阳城进行围困。

洛阳作为天下之中,但如果天下皆敌,则洛阳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按照李世民的设想,应该是整个大唐都在围困洛阳。

可当事情开展后,很快就发现没那么简单了。

洛阳作为历史上的重要都城,其城市建设和防御体系十分完备。

城墙高大坚固,城门厚实,护城河宽阔。城市的布局也有利于防守,城内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进行长期坚守。

在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和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要对洛阳进行有效的围困并最终攻克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意味着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

且洛阳地处中原,周边地形复杂,有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

南部有伏牛山山脉,东部有嵩山等山脉,这些山脉使得军队的行军和部署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迅速地将大量兵力集中到洛阳周边进行全面围困。

而且河流众多,如黄河、洛河等,在没有足够桥梁和船只的情况下,军队的调动和物资运输都会受到阻碍。

从都城长安到洛阳有一定的距离,要调动大量兵力前往洛阳进行围困,后勤补给的运输线会拉得很长。

洛阳四面八方,至少需要十倍以上的兵力,才能有效的进行围困。

这意味着要全面限制洛阳,则李世民需要动用至少四十万的兵力。

打个高丽才十几万,大唐总共才七十万左右的总兵力。

现在把全国抽调大部分兵力来围困洛阳。

消耗的钱粮,必然是个天文数字。

且也不可能就这样举全国之力来针对洛阳。

别到时候洛阳没打下来,自己这边库房就见底了。

还会闹得民心沸腾。

李世民自然是不会愿意的。

怎么才能快速的攻破一座城池。

那就是从内部突破。

李承乾占据了洛阳,可洛阳那是李世民曾经的大本营啊。

到现在李世民还是天策上将,名义上直接对洛阳进行管辖。

而洛阳城内的这些世家,是跟李世民关系很亲近的。

否则也不会出现大量官员挂印离去的情况了。

这洛阳城中,最大的世家,便是长孙氏。

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家族。

次等便是河南陆氏,洛阳贾氏,河南于氏。

不过作为东都,五姓七望在洛阳也有一定的根基。

长安城。

长孙无忌回府后,便叫来了长孙冲。

“冲儿,”长孙无忌坐在书房的主位上,神色凝重,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与思索,“如今太子占据洛阳,陛下已决意用兵,可这局势……实在不容乐观。”

长孙冲微微颔首,恭敬地说道:“父亲,洛阳城防坚固,且周边地形复杂,要想轻易攻克,谈何容易。陛下此次调兵围困,恐怕也并非易事。”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轻轻敲击着桌面:“是啊,这也是我所担忧的。如今陛下虽有决心,但如此大动干戈,耗费钱粮无数,若不能速战速决,恐生变故。”

“况且,我们长孙家在洛阳根基深厚,如今太子在洛阳推行新政,这对我们家族的利益,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长孙冲回道:“父亲,我以为,此时正是我长孙家向陛下表忠心之时。洛阳城内我等势力深厚,若能发动城中力量,里应外合,助陛下平定太子之乱,日后我长孙家在朝中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缓缓说道:“冲儿,你想得太过简单了。太子之军事才能,你又不是不知。”

“昔日隋朝百万大军,征讨高丽却铩羽而归,可太子却能轻易一统辽东之地,还将其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如今看似他在洛阳孤军奋战,实则若洛阳城守不住,他大可退回辽东,与陛下再度对峙。”

很多事情,其实在具有战略目光人的眼里,都是极其清晰的。

太子让皇长孙镇守辽东,这意思已经很是明显了。

因为太子大面积扫荡曾经高丽,新罗,百济三国的旧贵族势力,这导致新兴的贵族势力,几乎都是太子那边的支持者。

大量的就业岗位,辽东之地的民心,也在太子那边。

他们可没有汉人的想法,也没有心思归于大唐。

毕竟这些百姓,曾经一直跟中原王朝进行对抗,由来已久,已是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个了老板,做的事情没啥区别,赚的钱还比以前多很多。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太子退守辽东,对于朝廷来说,还真是个大麻烦。

而最大的麻烦在于,即便是洛阳城守不住了,李承乾也能轻松的退走,很难留住。

长孙冲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疑惑之色,说道:“父亲,纵然太子军事才能出众,可陛下乃天下之主,手握大唐重兵,难道还怕他不成?”

长孙无忌轻叹一声,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说道:“冲儿,这天下之事,并非只看兵力多寡。太子在辽东,根基深厚,且其麾下人才济济,又有那神秘的霹雳火。”

“我等虽未见过那霹雳火究竟是何物,但它的战绩却是实实在在的。如今这一战尚未打响,谁胜谁负,实难预料。若陛下首战失利,让太子扛过了第一波攻势,这局势便会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对于太子的霹雳火,其实大部分人都没见过,只是听说过它的厉害。

谁也不知道,当唐军面对霹雳火时,是否也会跟高丽一样。

从纸面的数据上来看,李世民自然是碾压李承乾的,可打仗不是这样算的,高丽前车之鉴,要是朝廷大军首站失利,这将会导致很多人的心思转变。

实际上不仅是长孙无忌代表的长孙家,哪怕是五姓七望,在这个时候都没有集结洛阳世家之力去对抗李承乾。

聪明人,都是喜欢留一条后路,不会把事情搞得太极端。

在很多人的眼里,太子哪怕是起兵造反,也是大唐的嫡长子,这等于是老子跟儿子的矛盾。

太子的优秀,无与伦比。

假若太子抗住了朝廷大军,指不定过了数年,亦或是对峙太久,陛下那边转变了心思,没那么坚定。

最后继承皇位的还是李承乾。

这就会让很多人很尴尬。

不管是对于李世民,还是其他人,这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长孙冲心中一凛,沉思片刻后说道:“父亲所言极是,我倒是忽略了这些。可若我等不助陛下,陛下会不会怪罪我长孙家?”

长孙无忌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冲儿,我并非让你完全不助陛下,只是让你不要让家族之人轻举妄动。如今陛下与太子对峙,我们长孙家应保持中立,稳固自身根基。既不得罪陛下,也不与太子为敌。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长孙冲虽心中仍有疑惑,但也不敢再多问,说道:“是,父亲,我谨记教诲。”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长孙冲身上,语重心长地说道:“冲儿,我们长孙家历经数朝,能有今日之地位,实属不易。如今局势动荡,你切不可因一时之冲动,坏了家族的前程。”

长孙冲心中一紧,再次拱手说道:“父亲放心,我定当谨慎行事,不负家族重托。”

长孙无忌微微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缓缓说道:“那辽东战场,太子的霹雳火着实令人忌惮。据说那霹雳火威力巨大,能在瞬间轰塌城墙,杀伤无数敌军。若陛下的军队在战场上遭遇此物,后果不堪设想。”

长孙冲心中一惊,说道:“父亲,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若陛下真的败于太子之手,我长孙家又该何去何从?”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说道:“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密切关注战局发展。若陛下胜了,我们自然要全力支持陛下,为平定太子之乱出一份力;若太子胜了,我们也不能与他为敌,要及时与他修好关系。”

长孙冲微微皱眉,说道:“父亲,这两边都不得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啊。”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说道:“冲儿,这世间之事,本就没有两全之法。我们只能在这夹缝中求生存,寻找最适合家族的道路。你要记住,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长孙冲心中一凛,再次拱手说道:“是,父亲,我明白了。”

长孙无忌的想法很不错,可有人就不愿意了。

魏王府中。

烛火明明暗暗地摇曳着,映照出满室凝重且隐秘的紧张氛围。

魏王李泰双眉紧蹙,负手于厅中来回踱步,心中反复思忖着,如何才能在太子与父皇的这场纷争里谋得最大的好处,进而打破当前僵持不下的困局。

他需要的是父皇迅速平定太子,从而立自己为太子。

柴令武拱手道:“魏王,我有一计策,或可解魏王当前之困局,助魏王于这风云变幻之局势中占得先机。”

魏王李泰听闻此言,脚步陡然一顿,目光如鹰隼般急切地投向柴令武,眼中隐隐闪过一丝希冀之光,开口道:“休要卖关子,速速道来,究竟是何等良策?”

柴令武眼中狡黠之色一闪而过,说道:“魏王,今太子李承乾据守洛阳,那洛阳城中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错综复杂。”

“其中尤以长孙无忌所领之长孙氏为世家之首,权势庞大,根深叶茂。”

“陛下虽已调遣大军围困洛阳,然而战事推进迟缓,至今久攻未下。”

“依我愚见,不妨施一阳谋,迫使长孙无忌出头,引领洛阳城中诸世家势力群起反抗太子。”

魏王李泰微微一怔,面上浮现出疑惑之色,说道:“你且说说,缘何认定此计便能迫使长孙无忌就范?他身为陛下股肱之臣,忠心耿耿,又岂会轻易受你我所左右?”

柴令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意,说道:“魏王有所不知,那长孙无忌心思深沉,机谋深远,素日里极为看重家族之兴衰荣辱。如今太子在洛阳推行新政,诸多举措看似意在革新图强,振兴大唐,实则已大大触动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即便强如长孙家,亦难以独善其身。”

“我等可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长孙家于洛阳的庞大势力,着重强调长孙无忌身为长孙家主,理应对太子的新政有所举措,以维护世家大族的共同权益。”

“与此同时,暗中散布言论,称若长孙家对此坐视不理,便是对陛下平叛大业的不力,对我大唐王朝的不忠。如此一来,长孙无忌必将陷入舆论的重重漩涡之中,承受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再者,我等可暗中联络其他世家大族,巧言鼓动他们联名上书陛下,恳请长孙无忌牵头对抗太子。如此这般,明面上看似是诸多世家的共同诉求,实则是你我在背后巧妙推动。”

“长孙无忌碍于家族颜面与朝堂舆论的双重压力,即便心中不愿,也难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只要他一出头,太子在洛阳的根基势必动摇,其势力亦会被大幅削弱。”

“而长孙无忌一旦卷入这场纷争,必定会耗费大量的家族资源与精力,其在朝中的势力也会随之受到压制。”

“此计实乃一举两得之妙策,正合魏王之心意。”

魏王李泰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思索之色,反复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片刻之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说道:“此计甚妙,当真是高明。”

“只是朝堂之上的风向,以及与各世家大族的暗中联络,务必要谨慎行事,切不可露出丝毫破绽。”

柴令武微微拱手,态度恭敬地说道:“魏王但请放心,在下定会妥善安排。”

“况且这等事情,五姓七望自然会愿意全力配合,他们巴不得长孙无忌陷入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