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96章:殿下,天凉了,该加衣服了

事不过三。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是不会再让人来说服他了。

这样的态度,已经是非常明确了。

此次的回答,将会是打破李世民所有的幻想,唯一的途径,就是兵戎相见。

是没有其他的路了。

李承乾不想打也得打,因为有些事情,只有打过一次,才能真正的让人得到重视。

这个时候,虽说李承乾自己是很有信心,可实际上呢,没有人会觉得,太子在起兵造反后,真的能答应陛下。

辽东的盖世军功,确实影响很大。

可比起李世民打下半壁大唐江山来说,又算不得什么了。

“殿下,天有些凉了。”

文忠看着陷入思考的太子,开口说道。

李承乾一愣,问道:“你要给孤加件衣服?”

文忠显然是不懂这个梗的。

很是自然的点头道:“是的,殿下。”

听到这话,李承乾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文忠一脸懵逼。

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笑了许久,李承乾才笑道:“是啊,天凉了。”

“我也该是要加一件衣服了。”

——

长孙无忌劝说无果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般迅速在长安城里传开了。

此时,众人皆知太子李承乾已是冥顽不灵,铁了心要起兵造反。

魏王府中,华灯初上,照得庭中花木影影绰绰。

魏王李泰身着一袭玄色锦袍,听闻此讯,不禁面露喜色,连饮三大杯酒,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前襟。

柴令武与房遗爱见李泰如此,对视一眼,心中已明了几分。柴令武率先开口,拱手道:“魏王殿下,太子既已执迷不悟,欲行那大逆不道之事,此乃天赐良机啊。”

“太子造反,陛下断无再容他之理,必当废黜其位。届时,以殿下之贤德,又深得陛下宠爱,这东宫之位,舍殿下其谁?”

李泰抬眼,眼中难掩得意之色,却仍故作深沉,沉声道:“话虽如此,可这储君之位,关乎国本,陛下必定慎之又慎。且太子拥兵自重,在洛阳势力庞大,若他侥幸成事,我等岂不是危在旦夕?”

柴令武笑着回道:“魏王无需担忧。太子虽有兵力,但其行造反之事,悖逆纲常,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必不齿。”

“陛下乃英明之主,四海归心,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岂会败于太子之手?”

“再者,魏王素有贤名,又深得陛下喜爱,魏王才是那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如今太子自寻死路,此乃上天都在助魏王啊。”

李泰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却又长叹一声:“话虽如此,可这朝堂之上,人心各异。若不能把握好时机,拉拢朝中大臣,即便太子倒台,这储君之位,也未必能落入吾手。”

柴令武拱手道:“想来到这个时候,房宫,褚公,定然会支持魏王。”

到了这份上,李泰才满意的点点头。

——

另一边,李治则是完全相反的态度。

他的计划,根本不是现在太子造反。

在这个时候太子被废,东宫的位置,怎么都轮不到他的头上。

听闻消息后,李治心中无主,顾不得太多。

直接入宫,请求面见父皇。

李世民此刻正在召开君臣议事,没时间接见,正好是顺了李治的心意。

毕竟他入宫可不是i为了见父皇,而是为了见武曌。

宫廷内某庭院。

李治匆匆赶来。

一见到媚娘,便急切地拉住她的手说道。

“媚娘,大事不好了!”

“太子决意造反,一旦陛下废了太子,那东宫之位恐将落入魏王之手。依礼法传承,轮不到我,这可如何是好?”

武曌轻轻拍了拍李治的手,示意他坐下,美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光芒。

这么大的事情,她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

况且武曌已经思考过,陛下对于这次的传播没有阻拦,反而有些刻意任由发展,恐怕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晋王,且先镇定,事已至此,着急也无济于事。那魏王李泰,素有野心,若他真的登上太子之位,晋王日后的处境必然艰难。”

李治焦虑地搓着手,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媚娘,你才智过人,定有办法对吧。”

想到自己多年来小心翼翼,却可能在这场储君之争中一败涂地,心中满是不甘。

对于媚娘,李治心中充满期待,觉得媚娘是唯一能帮他扭转乾坤的人。

武曌微微颔首,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计划,面上却依旧是温柔的神色,沉思片刻后说道:“晋王,如今这太子人选的继承,关键还在于陛下的心意。而能影响陛下决断的,不过朝中那几位重臣罢了。依我之见,晋王可通过长孙公子,设法去与长孙司徒沟通。”

表面上镇定自若,温柔地安抚着李治,实则心中却在快速思考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让李治成为太子,从而实现自己掌权的目标。

李治闻言,面露疑惑之色,眉头紧皱,开口道:“媚娘,舅舅乃是太子一党,如今太子都要起兵造反了,这个时候我去找他,能有什么用呢?他岂会帮我?”

武曌轻轻一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志在必得,缓缓靠近李治,伸手轻轻抚平他眉间的褶皱,说道:“晋王,事情并非你想的那般简单。长孙司徒虽表面上看似是太子的支持者,可其中的利害关系,远非如此。”

李治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说道:“媚娘,我不明白,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

武曌耐心解释道:“晋王,如今太子起兵造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举。长孙司徒身为朝中重臣,家族荣耀加身,岂会糊涂到与太子一同造反,让长孙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长孙司徒心中明白,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支持太子造反对他来说毫无意义,无法为他和家族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赔上一切。”

李治微微点头,似有所悟,却仍有疑虑:“话虽如此,可若太子倒台,魏王极有可能成为太子。魏王也并非与长孙家有直接的仇隙,长孙司徒为何就不能支持魏王呢?”

武曌轻轻挽住李治的手臂说道:“晋王,这魏王野心勃勃,且早已与五姓七望绑定在一起。”

“若长孙司徒此时支持魏王,待魏王登上太子之位乃至皇位后,必定会大力扶持五姓七望,打压长孙家的势力。如此一来,长孙司徒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情分和地位,长孙家的权势更会逐渐没落。”

“长孙司徒一生经营,岂会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晋王性情仁厚,且与长孙家也有甥舅的情分。”

“若你能成为太子,日后登上皇位,必定会念及亲情,对长孙家加以照拂。长孙司徒老谋深算,这点他不会看不明白。”

李治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之色,说道:“原来如此,媚娘是说,对于长孙司徒来说,我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李治心中豁然开朗,对武曌的分析深感佩服,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心中对未来的局势有了新的期待。

武曌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正是。而且晋王,你要知道,若我们能成功,我也能在这宫廷之中为你出谋划策,助你稳固地位。我虽为女子,但也有一番抱负,愿为你分忧解难。再说了,你与长孙公子关系一直不错,这便是很好的切入点。由你出面,以你们的情谊相托,让他为你向长孙司徒传话,定能事半功倍。”

这方面武曌没有深入的说太多,其实李治跟长孙冲的关系,如果没有长孙无忌的默许,又岂非这么要好。

实则长孙无忌,早就放了一颗鸡蛋在晋王的篮子里,只是李治自己没有意识到,还天真的以为,真的是因为长公主的关系,所以才会这样。

李治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媚娘,道理虽如此,可我还是担心舅舅不愿相信我。”

武曌微微一笑,轻轻靠在李治的肩头,说道:“晋王,你与长孙公子的交情便是信任的基础。让长孙公子在长孙司徒面前多多美言,再加上你亲自向长孙司徒表明心意,许以利益,他定会心动。”

李治咬了咬牙,说道:“好,媚娘,我听你的。”

武曌轻轻一笑,说道:“晋王无需紧张。你与长孙公子的关系摆在那里,以情动人,以利相诱,他会帮你这个忙的。”

李治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安排与长孙兄见面的事宜。只是媚娘,若舅舅答应支持我,我们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呢?”

来一趟宫廷不容易,随着夺嫡的激情程度,李治其实隐约也有些担心,自己跟媚娘的事情有所暴露。

儿子偷晴父亲的女人,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开,这东宫的位置,是不要想了。

武曌轻轻抚摸着李治的手背,说道:“晋王,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魏王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必定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我们可派人暗中调查,从他的亲信入手,寻找线索。而且,如今太子造反,局势混乱,正是我们浑水摸鱼的好时机。我在宫中也有一些眼线,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这个时间点上,要是魏王闹出了什么事情,使得陛下厌恶,晋王夺嫡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

李治点了点头,说道:“媚娘,有你相助,我便有了信心。”

“多亏有你。”

说完,李治起身,将媚娘轻轻拥入怀中。

李治心中对媚娘充满了依赖,在这充满危机的宫廷斗争中,媚娘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让他感到安心和自信。

武曌轻轻回抱李治,柔声道:“晋王,我们定能成功。”

“事不宜迟,晋王还是早些去见长孙公子吧。”

李治点点头,也顾不得留念便离开。

只是他没注意到,这一次。

没有那炷香。

出了皇宫,李治直接前往长孙冲的府邸。

听闻晋王过来,长孙冲连忙迎接。

府内。

见晋王面色凝重,长孙冲当即屏退左右。

李治看着长孙冲,神情诚恳地说道:“长孙兄,如今太子造反,局势动荡,我心中实在忧虑。”

“我知道舅舅一直为大唐社稷操劳,长孙家也荣耀无比。如今这储君之位空缺,我担心若落入魏王之手,长孙家的地位恐怕会受到影响。”

这般开门见山,倒是把长孙冲都给吓到了。

现在晋王也这么勇的吗,夺嫡都敢这么明说了。

微微一怔,长孙冲心中暗自思索,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晋王,这储君之位,陛下自有定夺。我等做臣子的,只需尽忠职守便是。”

李治叹了口气,说道:“长孙兄,你我关系一直不错,我也不瞒你,我对那东宫之位并非没有想法。我若能成为太子,日后登上皇位,必定忘不了长孙兄。还望长孙兄能在舅舅面前,为我美言几句。”

长孙冲皱了皱眉,说道:“晋王,此事关系重大,父亲向来谨慎,恐怕不会轻易做决定。而且,父亲与太子之间也有过不少交情,如今太子虽行叛逆之事,但父亲心中想必也颇为纠结。”

跟李治的想法不同,长孙冲觉得晋王现在有些急了。

虽说长安都在传关于太子拥兵自重要造反的事情,可陛下那边毕竟是没表态,谁也不知道最后会如何。

再怎么说,也要等到陛下废太子的诏书下达吧。

只是李治不一样。

他可不是魏王,在夺嫡这块,劣势太明显了。

长幼有序,父皇若废了大兄,按照顺序也是魏王先上。

更何况父皇本来就对魏王偏爱,乃至于曾经都在封赏上僭越过太子。

现在这局面,若不提前下手。

怕废太子后,就直接立魏王为太子了。

真到那时候,什么都迟了。

“长孙兄,还请看在姐姐的份上,帮我一把。”

李治微微低头,把长公主抬了出来。

闻言,长孙冲叹息一声,道:“行吧,我去与父亲说。”

李治作揖:“谢长孙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