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93章:清君侧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93章:清君侧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9: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王府。

李泰原本还等着父皇派兵攻打洛阳,废掉太子。

却知道等来的却是暂时搁置了出兵洛阳。

满心期待着太子被废,自己能顺理成章登上太子之位,可如今朝廷大臣们竟一致反对父皇出兵,就连往日与自己立场相近的房玄龄也不例外,这怎能不让他窝火。

心中烦闷的李泰,吃饭之际越来越想不通,直接掀了桌子。

柴令武跟房遗爱端着碗,早就已经习惯了。

反正每次魏王吃得差不多时,就会这样。

所以两人也锻炼出了快速进食的本领。

终归是吃饱了。

仆人进来收拾。

李泰带着两心腹去到书房。

“哼,那些大臣,平日里口口声声说为了大唐江山,实则是怕乱了他们的安稳日子。如今本王想要这太子之位,就不能再坐以待毙。令武,你且说说,有何良策能让父皇下定决心出兵攻打洛阳?”

李泰没有去问房遗爱,让他在吃酥山。

随着制冰法的普及开来,冰肆也不再是太子专属,价格也降了下来。

这等炎热天气,冰肆到处都是。

柴令武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魏王,依在下之见,如今朝廷上下反对出兵,主要是担心内战会生灵涂炭,动摇国本。若能让局势变得对太子极为不利,让陛下觉得非出兵不可,或许此事可成。”

关于房玄龄突然站在太子那边说话,柴令武觉得也是这个原因。

他跟魏王自然不在乎。

可是真要大唐乱成一团糟,这些重臣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不怎么好。

到了这份上,谁还能不在乎名声呢。

李泰眉头微皱,问道:“如何让局势对太子不利?说来听听。”

柴令武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魏王,那五姓七望在天下势力庞大,若能说动他们,对太子进行打压,必定能掀起一番波澜。”

“咱们可以让他们对洛阳进行经济封锁,再在舆论上大肆宣扬太子抗旨不遵、拥兵自重之事,让天下人都认为太子是逆臣贼子。如此一来,陛下为了维护皇室威严,说不定就会出兵。”

李泰有些迟疑,这么做的话,父皇那边,恐怕是不好过啊。

随便一查,都能知道他在搞鬼。

看到魏王犹豫,柴令武劝说道:“当年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让高祖没了选择,现在太子摆明着谋反,即便是陛下知晓是魏王做的,那又如何呢。”

“太子已经造反了啊,这太子位,只能是落到魏王头上。”

李泰眼睛一亮。

“说得在理,那就这么办吧。”

于是,李泰很快便召集了以清河崔氏长公子崔盛玉、范阳卢氏长公子卢志杰为首的五姓七望在长安的代表,齐聚王府。

众人分宾主落座后,李泰率先开口道:“今日请诸位前来,实有要事相商。如今太子抗旨不遵,拥兵洛阳,实乃大逆不道之举。本王身为皇室宗亲,一心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欲助陛下平定此乱。但朝廷中诸多大臣却阻拦陛下出兵,实是误国。”

话音落下,卢志杰拱手道:“魏王所言极是,太子此举确实有违纲常。只是不知魏王找我等,所为何事?”

朝廷上的这点事情,尤其是太子那边的情况,其实没有比五姓七望更为清楚的了。

甚至其中的一些消息,他们比魏王还要来得快些。

如今五姓七望可谓是极其开心,事态的演变,正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过去。

李泰微微一笑,说道:“卢公子快人快语,本王也就不绕圈子了。”

“如今若要让父皇出兵,需得让天下人都看清太子的真面目。而五姓七望在天下素有威望,人脉广泛,若能对洛阳进行经济封锁,再在舆论上对太子进行攻击,定能让陛下别无选择。”

“尤其是那报纸,不是太子弄出来的,那就把太子的罪过,拓印在报上,广发天下,使得人尽皆知。”

崔盛玉皱了皱眉头,说道:“魏王,此事非同小可。经济封锁洛阳,恐会引起天下动荡,我等五姓七望虽有势力,但也需谨慎行事。况且,若因此引发内战,生灵涂炭,我等也难辞其咎。”

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

五姓七望最为爱惜羽毛,这等事情,对于名声来说,可是影响极大的。

李泰心中不悦,但面上仍保持着笑容,说道:“崔公子,你只看到了眼前的风险,却没看到其中的利益。”

“若本王能登上太子之位,日后必定会对五姓七望另眼相看,给予诸多好处。况且,太子拥兵自重,对五姓七望在洛阳的生意也多有影响,难道你们就不想借此机会除去这心头大患?”

崔盛玉与卢志杰对视了一眼,心中暗自思量。崔盛玉开口道:“魏王,此事关系重大,我等需从长计议。且不说经济封锁洛阳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单说舆论攻击,若处理不当,恐会引火烧身。”

李泰见他们仍有顾虑,心中有些着急,说道:“诸位,如今局势紧迫,若不尽快行动,等太子缓过神来,一切都晚了。本王向你们保证,只要能成功让陛下出兵,废掉太子,日后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柴令武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诸位公子,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助魏王登上太子之位,五姓七望在大唐的地位必将更加稳固。”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五姓七望的代表们最终还是决定与魏王李泰合作。崔盛玉说道:“魏王,既然我等决定相助,那便全力以赴。只是希望魏王能信守承诺,事成之后,给予我等应有的回报。”

其实崔盛玉不怎么想搭理魏王,只是他毕竟不是家主,很多决定,也不是说自己就能直接定下的。

或许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消息,透露给太子吧。

哪怕是到了现在,崔盛玉还是想两边下注。

这样哪怕是输了,也不会太过惨淡。

李泰心中大喜,连忙说道:“那是自然,本王向来言出必行。如今事不宜迟,还请诸位尽快行动。”

数日后。

五姓七望开始动用自己庞大的势力网络,对洛阳展开了经济封锁。

他们截断了洛阳与外界的贸易往来,控制了粮草、布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洛阳城中很快便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物价飞涨,百姓们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在舆论方面,五姓七望也不遗余力地对太子进行攻击。他们散布谣言,说太子在洛阳招兵买马,意图谋反,抗旨不遵是公然挑战陛下的权威。

这些谣言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百姓们对太子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敬佩渐渐转变为不满和恐惧。

然而,李承乾对此没有半分慌乱。

洛阳城中,李承乾端坐在书房之中,面色阴沉,手中紧紧握着一卷兵书。

文忠在旁边满是忧虑。

“殿下,如今五姓七望对我洛阳经济封锁,物价飞涨,百姓人心惶惶,且谣言四起,民众对殿下的态度也生了变化,这局势愈发危急,该如何是好?”文忠忍不住开口说道。

李承乾缓缓抬眸,目光中透着狠厉与决绝,沉声道:“慌什么?我既已决定拥兵自重,又岂会怕了他们这些小伎俩。这不过是魏王与五姓七望的垂死挣扎罢了。”

苏定方皱着眉头道:“殿下,话虽如此,但如今物资短缺,民心浮动,长此以往,城内恐生变故。且陛下若真听信了那些谣言,出兵洛阳,我们……”

李承乾猛地站起身来,一拳砸在案几上,怒喝道:“父皇?他既已对我心生猜忌,我又何必再对他抱有幻想。本王手握雄兵,占据洛阳这等重镇,难道还怕他不成?”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所有将士进入戒备状态。敢有擅自出城者,杀无赦!”

李承乾的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时候,就是要实行军管的时候。

如果任由百姓被人煽动胡来,洛阳城就先乱起来,还谈什么拥兵自重。

“另外,打开粮仓,优先供应给军中将士,至于百姓,可适当放粮,以稳民心,但不可过多。本王倒要看看,在本王的军队威慑下,那些乱民还敢如何。”李承乾冷冷地吩咐道。

苏定方,李德謇听了李承乾的话,心中虽有担忧,但也不敢违抗,领命而去,开始忙碌起来。

李承乾则继续在书房中踱步,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既已经决定拥兵自重,便再无回头之路。

此时,在长安的魏王府中,李泰正得意洋洋地与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哈哈,如今洛阳城内乱成一团,太子想必是焦头烂额了。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父皇定会出兵废掉太子,本王的太子之位便唾手可得。”

李泰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房遗爱也附和道:“魏王英明,那太子这次可真是陷入绝境了。五姓七望的手段果然厉害,经济封锁和舆论攻击双管齐下,任他太子有多少兵马,也难以抵挡这内外交困的局面。”

柴令武却微微皱眉,说道:“魏王,虽说如今局势对我们有利,但陛下那边也不可掉以轻心。陛下向来英明,若太子能找到证据证明我们的阴谋,只怕我们也会陷入麻烦。而且,太子既已拥兵自重,必定会有所防备,陛下出兵也未必能轻易取胜。”

李泰脸色一沉,说道:“怕什么?只要太子被废,本王登上太子之位,到时候谁还敢说三道四。至于证据,那太子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就算他拥兵自重,父皇的天威之下,他又能支撑多久?”

“况且,五姓七望做事向来谨慎,不会留下把柄的。本王已经派人密切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他若有任何异动,本王定会第一时间知晓。”李泰自信满满地说道。

然而,李泰并不知道,崔盛玉已经将一些消息透露给了太子。

在洛阳的李承乾收到消息后,心中冷笑:“好你个崔盛玉,果然是两边下注。不过,这消息对本王来说,倒是有用。”

“来人,立刻派人前往长安,密切监视魏王和五姓七望的一举一动。同时,继续搜集五姓七望与魏王勾结的证据,务必要确凿无疑。”李承乾吩咐道。

与此同时,在长安皇宫中,李世民也在密切关注着洛阳的局势。

长孙无忌每日都会向他汇报调查的进展。

“陛下,臣经过调查,发现五姓七望与魏王之间确实有频繁的往来,只是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勾结在一起对付太子。而且,太子近日加强了城防,似有拥兵自重之态。”长孙无忌如实禀报道。

李世民眉头紧皱,说道:“朕早就料到是青雀在背后搞鬼。他为了太子之位,竟不择手段,勾结五姓七望,实在是让朕失望。承乾竟也如此糊涂,真要走上拥兵自重的叛逆之路吗?”

“陛下,如今洛阳城内物资短缺,百姓受苦,臣建议先派人前往洛阳,安抚百姓,同时尝试与太子沟通,看能否让他迷途知返。至于魏王和五姓七望,待证据确凿后,再行处置。”

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好吧,就依你所言。你即刻派人前往洛阳,务必稳定局势,不可让百姓受苦。同时,告诉承乾,若他能放下执念,回头是岸,朕可既往不咎。”

长孙无忌领命而去。

而此时,在洛阳的李承乾已经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亲自前往军营,检阅将士,鼓舞士气。

“将士们!如今圣人被奸人蒙蔽,听信谣言,欲对我等不利。”

“那魏王李泰勾结五姓七望,妄图夺我太子之位,置我等将士于死地。我等岂能坐以待毙?今日,孤在此立誓,若有谁敢侵犯我洛阳,侵犯我等将士,定叫他有来无回!”

李承乾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

造反是不能造反的。

然而清君侧自然是没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